首页 理论教育 赢在风控:区域信贷风险控制的四种工具

赢在风控:区域信贷风险控制的四种工具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信贷政策体系是一个实行信贷政策工具有效组合管理的政策体系。我国商业银行的区域信贷政策工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种兵器”,大致包括信贷总量类、管理体制类、信贷结构类和风险监控类风险控制工具。信贷计划的编制须以国民经济计划为依据。由国家批准的年度信贷计划是指令计划,各银行按系统下达执行。监测督导上,实行按日监测、及时报告,并做好信贷计划执行的督导工作。

赢在风控:区域信贷风险控制的四种工具

如果说信贷是片江湖——那么,有江湖的地方,便有“兵器”的存在!区域信贷政策体系是一个实行信贷政策工具有效组合管理的政策体系。我国商业银行的区域信贷政策工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种兵器”,大致包括信贷总量类、管理体制类、信贷结构类和风险监控类风险控制工具。

(一)区域信贷风险管理的“长生剑”:信贷总量类工具

区域信贷风险管理的第一种兵器,叫做“长生剑”,即信贷总量类工具。长生剑,取自李白的诗句:“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如果把信贷总量作为一种调控工具,相对利率和准备金率等其他工具而言,其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信贷管理更为直接有效。信贷总量增长是众多金融机构信贷行为合力作用的结果,是信贷微观运行在宏观数量上的反映。在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中,信贷总量的增长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营活动和宏观经济的运行均具有重要意义。信贷总量类工具包括全年信贷计划、专项信贷计划、风险限额、区域(机构)总量授信、经济资本和信贷流量等。信贷总量工具总体上呈现力度渐强、趋于刚性的特点。风险限额、区域总量授信和经济资本的配套实施,有利于在确保实现风险控制目标的前提下,调动商业银行自主配置信贷资源的积极性。信贷总量类工具中比较有特色的信贷工具为风险限额。

1.信贷计划

信贷计划(Credit plan),又称“信贷收支计划”。是指国家筹集和使用信贷资金的计划。银行最基本的综合性业务计划。我国信贷计划分为综合信贷计划(国家信贷计划)和专业信贷计划两种。综合信贷计划由中国人民银行在汇总各专业信贷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编制,集中反映整个银行系统在一定时期内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状况,主要包括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两个方面的内容。专业信贷计划是各专业银行按一定分工对单一经济领域从事信贷活动而编制的专项计划,是综合信贷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信贷计划的编制须以国民经济计划为依据。由国家批准的年度信贷计划是指令计划,各银行按系统下达执行。信贷计划不仅本身要平衡,还要同财政、外汇、物资计划一起进行综合平衡。它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有重要意义。信贷计划规定计划期内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和数量,以及信贷资金运用的方向和数量。采取平衡表形式,包括信贷资金来源和信贷资金运用两个方面,在每一方分系统、部门按余额和增减额编制。在不同国家,信贷计划所列的计划项目有所不同。在中国,信贷计划分为国家信贷计划和各专业银行信贷计划两种。前者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汇总各专业银行信贷计划,并加以综合平衡后进行编制。后者则是根据开户企业的借款计划和银行组织存款情况,经过审核、测算后编制。国家信贷计划表的主要内容如下:信贷计划的重要特点,是按余额编制。所列计划项目的数额,不是反映该项目收支累计发生数,而是反映其收支相抵后的余额数。因此,信贷计划是一种时点计划,信贷计划指标是时点指标。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增强全行信贷资产业务的价值创造能力是信贷计划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总量上,根据上级行下达的贷款增量计划,下达辖内各行贷款增量和结构计划,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并及时监测、分析、督促计划完成情况,各期末均要控制在上级行下达的计划之内。结构上,严格落实信贷投放优先级,严格执行专项贷款计划,特别是要加大对县域贷款的投放力度,持续优化贷款期限结构,中长期贷款占比符合要求,加强存量到期贷款计划管理。在此基础上,以贷款利率、综合收益率、经济资本回报率为主要参考指标,对收益高的贷款优先安排计划发放,使得贷款结构持续优化,贷款收益不断提高。节奏上,按照“做早月初、做足月中、做准月末”的总体要求,合理有效的实施信贷计划,确保贷款均衡增长,要序时投放和早投放,努力提高日均使用率。监测督导上,实行按日监测、及时报告,并做好信贷计划执行的督导工作。

2.风险限额

风险限额是商业银行对主要风险指标设置的限制性额度,是银行根据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的最大化原则,应用资产组合分析模型设定的风险敞口(EAD)或风险价值(VAR)的最高上限。风险限额代表了银行在某一项业务中所能容忍的最大风险,凡在限额以内发生的非预期损失,都可以通过银行经济资本来抵御,超出限额则意味着损失会超过承受能力。限额管理是一种基于风险计量的管理方式,它综合体现了银行的经营战略、政策导向以及资本配置,代表了当今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和系统化发展方向。与传统风险管理方式相比,它具有如下特征:第一,限额管理是对风险的事前管理。在风险管理体系中,各类敞口的限额都是根据对风险变化的预测提前设定的。当某类风险敞口保持在限额以下,说明业务发展稳健,风险基本可控;当风险敞口逼近限额时,监测系统将发出预警信息,提示风险经理采取防范措施;而风险敞口一旦突破限额,就预示着风险正在显著上升,风险经理应启动紧急处理程序。可见,限额管理应发生在资产损失形成之前,属于“防患于未然”的事前管理。第二,限额管理是对风险的实时动态管理。限额管理强调实时动态监控,即在每个时点上,系统都可以根据最新市场变化和业务数据,计算调整各项限额,并监测所有限额的执行状态。业务经理和风险经理通过客户终端,随时从限额管理系统获取最新数据,了解所辖业务的风险状态,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讲,限额管理必须依托一个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在畅通发达的网络环境下实现全行范围的连续监控。第三,限额管理是对风险和收益的综合管理。风险限额是对业务经营规模施加的一种硬性约束。从短期看,限额管理可能会对业务拓展形成一定的制约,但长期而言它有利于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某项业务的开展在初始阶段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收益增加,但随着业务不断扩张,就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现象;而如果业务规模突破风险限额,就会使RAROC降到较低水平,甚至出现负值,反而不利于银行增加实际收益。因此,风险限额不单纯是业务发展的约束,更为重要的,它是银行经营策略和风险承受能力的综合体现。第四,限额管理是基于资产组合分析的全面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限额管理体系建立在风险计量和组合分析的基础上,不仅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同时也贯穿了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各个层面。该体系不仅包括对单笔业务或某一客户的交易限额,也包括国家、行业、区域、产品等资产组合层面的额度限制。它基于对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风险敞口(EAD)的准确计算,也通盘考虑了资产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整个银行的实际资本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讲,限额管理体系具有全方位、全流程和全要素的管理功能,是银行真正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在风险限额管理制度下,对所有信贷经营机构实行行业、客户、产品等多维度的区域总量授信管理,并可通过配置信用风险经济资本调节与控制各行的信贷投放行为。

3.信贷流量管理

信贷流量管理是商业银行通过对一定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客户和信贷业务确定一个累计投放量或累计回收量,促使有关银行加大信贷退出力度,加快信贷结构调整。当前形势下,银行落实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应是实现信贷增量与存量的并重管理,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高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和配置效率,把沉淀在低效领域的资金挪转出来,投向具备经济合理性的领域,降低实体经济杠杆水平,促进传统动能的改造提升和新动能的培育成长。应该说,建立增量与存量并重的信贷经营管理机制,符合帕累托优化原理,既是银行自身转变经营发展方式,有效化解经济下行周期信用风险增加、资本约束趋紧、信贷投入边际效用递减等难题的必由之路,更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和紧迫要求,是金融领域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

4.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于上世纪90年代由美国银行提出,最初运用于信用风险管理,其经济资本计量是通过客户评级,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赋予相应的系数计量的,大中型客户采用一致的评级方法,对小客户的零售贷款采用专门的评级方法。《巴塞尔协议II》出台后,美国银行对原有的评级模型进行了升级整合,整合的目标是创建一个一致的量化风险评级模型,开发转换工具使不同业务之间的评级结果具有可比、准确和前后一致的特点。对风险评级模型、转换工具、评级过程进行持续检验与完善。美国银行的评级体系包括四部分内容,分别是:客户评级、债项评级、标准范围、风险评级。通过客户这些指标,赋予相应系数,以此计量经济资本并运用于贷款定价、绩效考核、确定信贷的发放与否、资本资源的配置。目前,经济资本在国外商业银行得到普遍接受,全面应用于各类业务、各类风险的管理。一般来讲,经济资本是指当商业银行在一定的容忍度下商业银行,需要这样一笔资本,它可以用来吸收由全部风险带来的没有预期到的损失。更为精确的定义为:某一置信水平下对应的经济资本为该置信水平下的分位值减去预期损失(Tasche,2002)。它是一个风险尺度,用以计量商业银行真正所需的资本。应该说,“经济资本”是目前国际先进商业银行较为普遍使用的管理参数。理论上说,各种可预期的经营风险及可能产生的损失通过计提风险准备的方式加以抵御,而未提取风险准备的“非预期损失”则通过分配经济资本来抵御,“非预期损失”应由银行内部的风险评价模型计量得出。“经济资本”并不是实际存在的资本概念。在概念上并不直接等同于实际资本和监管资本。经济资本管理可以使银行向效益好、效率高、资产质量好的区域、产品倾斜资源。

5.区域总量授信

区域总量授信是商业银行积极开展区域信贷管理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对于区域的授信业务需要强化总量控制,认真分析信贷资源配给规律和区域信贷结构调整的关系,通过信贷政策的贯彻实施,达到总量管控的效果。信贷配给往往与银行的商业化相伴相生,这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市场密切相关。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区域信贷政策的制定必须着眼于我国区域政策、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加强对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结合信贷市场需求,适当加强对中西区域信贷投放比例,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就享有特殊政策的地区及行业重点推行信贷投放,促进信贷产品的创新,坚持走绿色信贷、集约化经营之路,保障效益的同时,落实了我国货币调控的目的,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信贷风险管理的“孔雀翎”:管理体制类工具

区域信贷风险管理的第二种兵器,叫做“孔雀翎”,即管理体制类工具。“孔雀翎,是天下最成功、最可怕的暗器,美丽得像孔雀开屏一样,辉煌而灿烂!”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管理体制类工具主要包括信贷审批权的集中程度、授权及转授权范围、信贷人员业务资格管理等。

1.信贷审批制度

在区域信贷风险管理中,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制度对于风险控制的成效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国内各个银行,进行信贷审批的流程如下:受理业务、合规审查、审批决策等。银行信贷审批中易出现的操作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信贷政策出现的执行风险。银行信贷政策变化频繁,要求必须正确把握信贷审批的内涵,从而有效提高审批的执行能力。银行信贷审批中存在政策把握不准、定位不准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提高了执行政策的风险。第二,审批操作及可行性等风险。政策制定完成之后,采用不同管理者层级传达信贷管理方法,向下传达的时候,解释说明的程度不同,导致基层银行不能准确掌握最新政策的现状,从而严重影响正确审批的质量和效率。第三,审批过程的操作风险。信贷审批中有多种规章制度,在实际审批过程中容易出现审批业务不合规则,主要表现为不能展开系统性的风险分析,不能准确掌握区域性、行业性的审批原则。审批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推动增长的主要力量将转向依靠转型升级、生产率提升和多元创新,一些新的领域、行业、项目不断涌现,增长潜力巨大。但与此同时,“新常态”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由此带来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的快速变化,货币政策从紧,利率市场化加速,流动性风险上升,风险控制压力增大。此外,金融行业竞争日趋加剧。审批必须合理运用不同行业政策、差异化政策,统一风险偏好,全面、细致、准确地分析行业、客户、项目风险,做好相应的风险安排。审批必须读懂客户、读懂项目,认真分析项目的第一还款来源和第二还款来源,掌握细分行业的现状及走势,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通过客户与同行业平均运营水平的比较,做出实质性风险判断。同时,通过外部信息多渠道地掌握数字报表之外的企业情况,切实做到审批分析“三结合”(即将宏观政策与企业的微观活动结合好,将企业的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结合好,将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结合好),审批决策心中有数,坚守底线,确保审批可以经得起政策及时间的有效检验。

根据信贷业务双线审查、双人签批的要求,商业银行需要根据信贷风险的程度,动态调整信贷审批层次和集中度管理,切实提高信贷审批的质量和效率。与此对应,商业银行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信贷业务品种授权为主的信贷业务授权和转授权比例,缩小限制项目贷款、银团贷款、中长期融资等风险较高的信贷业务的授权全县。商业银行需要积极探索基于信贷资产风险评级的授权、转授权制度,细化风险分类授权,建立审批人信贷业务风险监测分析机制和个性化、差异化审批机制。同时,在当前互联网金融化浪潮下,“智能化、大数据”的风控审批制度对于传统信贷风险管理也提出严峻的挑战。借助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信贷审批模式和传统的信贷审批模式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互联网信贷审批模式从借款人申请到银行审批通过、放款、再到借款人还款,贷款人既不用提交纸质材料,也不用携证件去银行进行面签,只需要通过大数据平台提供的信用评级进行交易,对于区域信贷风险管理的难度将明显增加。

2.信贷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形势上分析,信贷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当前信用风险不断攀升的必然要求。据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显示,在过去的数年里,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呈逐年递增趋势,同时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增长率均不断上升,区域性信贷风险逐步显现。不断积压的信用风险和房价的下行压力,让本已危如累卵的银行业雪上加霜。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强化区域信贷风险管理必须高度重视信贷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和业务素质水平。银行的信贷人员应当具备全面的专业素养,其主要负责调查贷款公司和贷款个人的实例和潜力以及其潜在的还款意愿,且信贷人员直接与银行贷款发生关系。银行资产的好坏与信贷人员贷款能力直接相关。例如,银行从业人员用贷款的6C标准,即借款能力(Capacity)、借款人品德(Character)、资本(Capital)、担保(Collateral)、经营情况(Condition)、连续性(Continuity),来重点评估借款人的借款能力、偿还能力、道德观念、本身财产等内在因素和借款人在申请借款时的经济环境这样的外在因素,来降低商业贷款的风险。

一般来讲,信贷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就是信贷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修养,也就是从事信贷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信贷人员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思想、业务和作风三个方面。在思想素养方面,要求信贷人员要不断强化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具有贯彻国家信贷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坚持银行信贷规章制度的原则性、竭诚为企业服务的自觉性和开拓进取的创造性。在业务素养方面,信贷人员处于信贷业务的前沿,奔波于银企之间,对信贷从业人员在知识方面要求要广,在能力方面要求要博,在处理问题方面要求要活,在业务上信贷人员要具有较高的经济金融理论水平、扎实的会计知识、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信贷分析能力、精湛的信贷谈判技巧、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娴熟的信贷产品运用能力。在作风素养方面,信贷人员必须具备厉风行的作风、廉洁奉公的情操、严守信用的品德、庄重干练的作风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在资格管理方面,商业银行信贷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认证,通过资格管理,将信贷业务的精细化管理落实到信贷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提高信贷风险识别能力和信贷政策的落地水平。(www.xing528.com)

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重点关注两点:第一点,就是信贷人员的专业素质归根到底是信贷人员对于“信贷技术”的熟悉、掌握与运用能力,其背后的信贷逻辑是信贷专营的客观需要。信贷业务必须实现专业化经营,其人力资源支撑就是信贷人员的专业素养问题,而专业素养的背后就是“信贷技术”这个核心要点。信贷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类信贷技术及其场景化应用,通过信贷技术来实现信贷风险的根本控制。第二点,就是信贷人员的思想素养和作风素养,其本质就是考验信贷人员的“人品”问题,其背后的信贷逻辑就是防控信贷人员的“内部欺诈”。反欺诈,一直都是信贷业务前沿的热点问题,在大家关注外部欺诈的时候,更加需要警惕银行信贷人员中的“内鬼”,防止内部欺诈案件的发生。

(三)区域信贷风险管理的“碧玉刀”:信贷结构类工具

区域信贷风险管理的第三种兵器,叫做“碧玉刀”,即信贷结构类工具。信贷结构类工具主要包括行业政策、产品政策、客户政策、债项(担保)政策等直接影响信贷投向和结构的政策。

1.行业政策

行业的信贷政策是从行业的角度对信贷投向进行规范,是进行行业信贷组合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当前的信贷政策可以从很多维度进行划分,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国家的产业信贷政策,这些信贷政策主要是政府各部委为了调控经济发展的风险或者实现国家宏观调控意图,通过调控银行信贷的方法实现对产业的调整。第二层次是各地方性产业政策。有些地方的人行一般会立足当地,发布行业信贷指引,将部分行业分为信贷投向倾斜类、信贷投向支持类和信贷投向审慎类,以指导本地区内部各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向。第三个层次是各个商业银行制定的信贷投放政策。各商业银行基本都制定了相应的信贷政策或者指引,明确信贷投放的总体方向,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这些政策的制定基本是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基调,各商业银行希望可以借此规避受国家行业政策引导而承受行业信贷风险。从具体内容而言,银行的行业信贷政策一般包括适用范围、行业特征及政策环境、行业存量授信分析、行业投向指引等部分。其中行业投向指引又分为总体要求、区域信贷政策、客户及产品信贷政策等方面。有的银行在行业下分区域制定政策。区域行业政策由四个因素决定,分别是行业排名、财务要求、授信品种和信用等级。从行业具体到区域,并将宏微观结合进行行业信贷政策制定。行业信贷风险是系统性风险,但是行业的地理分布又具有区域性特点,尤其是对自然资源依附性较强的矿产、能源、港口等行业的区域性集中特点更加明显。而一些制造业具有产业集群的特征,区域优势显著。可知,行业信贷政策应当考虑部分行业分布的区域性特点,实行更加全面的分类管理政策。例如,沧州市政府梳理出来的18个重点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渤海新区石油化工、南皮五金机电、盐山管道装备、献县扣件铸造、孟村弯头管件、河间电线电缆、保温材料、泊头铸造、高新区高端装备、新华区物流、任丘新型建材、电力设备、肃宁皮革皮毛、开发区汽车及零部件、青县电子机箱、沧县药包材、东光包装机械、黄骅汽车及零部件)和7个重点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渤海新区生物医药、河间工艺玻璃、沧县服装服饰、运河区智能装备、海兴体育器材、吴桥文化旅游、高新区信息技术),即“18+7产业集群”。商业银行可以针对当地的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信贷政策的分类管理,明确积极介入的重点产业集群。

2.产品政策

金融供给侧改革是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信贷产品的供给关系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各区域的信贷风险和管理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商业银行需要积极开展差异化、有区别的信贷产品区域准入管理,并需要审慎看待信贷产品的创新性问题。第一,提高商业银行信贷产品的精准性,加快推进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降低对合格抵押物的要求。大型企业由于其资金和规模优势,其合格抵押物较多,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模式对大型企业的资金需求匹配程度较高,对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形成了挤出效应,商业银行应当在传统信贷产品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要素优势提供具有精准性的信贷产品,提高有效供给,减少金融资源浪费。第二,商业银行应当完善相关信贷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物权和无形资产的评估水平,增加这类信贷产品的供给和营销,政府也应及时建立完善中小微企业动产及无形资产的评估体系。中小微企业在所处产业、规模、经营特征等方面各不相同,商业银行也具有不同的性质、经营现状和信贷策略,在上述措施下,可以提高动产及无形资产信贷产品的匹配度。第三,加大信贷产品的创新力度和供给程度,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产品,可以利用云存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挖掘等技术创新信贷产品,提供多样化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实现金融供给侧的全面升级改革。信贷产品的创新力度不足是信贷产品不匹配的深层次原因。第四,对于整体风险水平高的区域,实行信贷产品目录制度或提高信贷产品准入门槛,只准其办理目录内的或符合准入标准的信贷业务。与之对应,对于信贷管理水平好、风险控制程度高、市场需求多元化的区域,商业银行应当动态调整信贷产品政策,积极开展信贷产品创新活动。例如,某些商业银行推出的基于银税互动的纯信用创新产品“税易贷”,在实际落地的时候采取区分区域信用状况的策略,优先选择信用良好的地区开展信贷产品的准入和叙做。对于那些信用较差,不良率较高的地区,采取禁止准入的信贷产品政策。

3.客户政策

客户信贷政策一般包括客户信用等级准入标准、信贷客户发放前提条件落实、客户名单管理等内容,其本质是信贷客户的准入和退出的问题。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需要把好客户的信贷准入关,从源头控制风险。商业银行需要重点关注信贷客户第一还款来源。客户资质和经营好坏直接关系信贷资产质量。商业银行需要严格客户评级和分类管理,严格按照支持、维持、压缩、退出类客户标准准确进行客户分类。商业银行要严格客户授信管理,控制客户多头融资。对于风险预警客户,要积极开展信贷退出工作。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信贷区域的风险状况,动态调整客户的准入和退出门槛。例如,对于重点地区的金融机构,可以在客户信用等级转入标准方面一定的自调权。根据“宽进严出、扩大市场选择”的原则,适当调整客户信用等级准入标准。对于信贷风险问题较为显著和突出的区域,商业银行要强化信贷客户的名单制管理,做好信贷资产的盘存工作,对于风险客户,加大信贷退出的力度。客户政策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客户甄选”问题。商业银行在信贷客户选择和拓展过程中,要积极选择产业集群中的成熟客户,对其中符合环保要求,市场活跃度较高,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集群进行有指向性的拓展,坚持1/3选户原则。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税务、海关、商务局、科技局、工商联、电力局等外部系统和银行内部系统筛选企业数据,确定目标客户。商业银行要加大核心客户的营销力度,围绕核心优质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上下游客户,开展供应链营销。商业银行需要细分客户群体,优中选优。银行可以选择经营者和所有者信誉好、综合素质高、管理能力及创新能力强、在银行没有不良记录、产权清晰、生产经营稳定、有竞争能力、市场前景好、信用等级高的小微企业作为营销范围。银行需要选择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有市场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的朝阳产业、传统特色产业以及高增长性的新兴行业企业作为重点培育的优质企业客户群体。银行可以结合区域经济特点,积极营销成长性重点龙头企业和特色市场客户、贸易融资类客户。商业银行要建立小微企业信贷准入退出机制,严把准入关。未获得信贷准入的客户不得申报信贷业务,对已纳入宏观调控及高风险行业(例如,钢铁、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等行业)和审慎进入类的企业客户原则上不得进入。

4.债项(担保)政策

商业银行的债项(担保)政策集中体现为债项评级制度上面。债项评级(Facility Rating)就是商业银行评价特定债项内含的信用风险。债项评级是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债信评级是指对客户或一笔贷款的信用资质、违约损失率进行评估,商业银行参照客户信用等级的高低决策贷款的发放。因此,债信评级事关客户能否从银行获得贷款及银行对一笔贷款所承担的风险。债项的信用风险取决于其未来预期损失的大小,即发生损失的期望值,等于该债项的违约概率(PD)与一旦发生违约后不能被收回的程度(LGD)的乘积。LGD与特定债项的结构有关,比如担保措施等;而PD实质上是债务人某种属性,反映了债务人偿债能力的大小,即基础信用质量。PD、LGD和预期损失都是随机变量,服从统计规律。对PD的反映就是债务人评级,而对预期损失的反映的则是债项评级。不过,债务人所持各项债务的PD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它们的优先级可能不同。所谓优先级是指同一债务人所持的不同债务在合约上或结构上的不同偿还次序。事实上,反映债务人基础信用质量的PD指的是其高级债务的违约概率。因此,债务人评级等于其持有的高级无担保债务的债项评级。债项评级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债务人评级,第二阶段根据债项结构的不同,对债务人评级进行调整,最终获得债项评级。债项评级方法的核心是债务人评级,其具体方法随着债务人类型的不同可能会有差异。一般而言,债项评级包括八个步骤:其中第一步根据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得到初始评级,第八步获得债项评级。第1~4步骤进行债务人评级,是最主要的部分,考虑的因素包括财务状况、其他状况、信息质量和行业地位。第5~8步骤评价债项结构,考虑保证、债项用途、抵押和国家风险。由于债项评级是对未来的预测,面临的情况十分复杂,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债务人的信用质量变化规律也不尽相同,因此该方法比较注重依靠分析员的主观判断。在具体的区域信贷管理实践中,商业银行的债项(担保)政策主要对信贷风险较高的区域规定允许办理的担保品种和提高担保率等要求,规定以外的担保品种必须提交上级行审批。

(四)区域信贷风险管理的“离别钩”:风险监控类工具

区域信贷风险管理的第四种兵器,叫做“离别钩”,即风险监控类工具。“离别钩,只不过为了要相聚。”信贷经营的逻辑,最终还是要回归到“风险经营”的本质上,申言之,信贷业务,有进必有退,有退必定要“别离”!商业银行信贷客户的退出机制上,肯定少不了“风险监控类”工具。风险监控类工具的核心在于“信贷预警”。一般而言,风险监控类工具主要包括日常的贷后管理,如风险监测、信贷检查、停牌处罚、取消资格和区域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监测分析制度等内容。商业银行要建立区域信贷政策效果评价和风险预警机制,从其信贷增长、信贷创新、信贷效益和信贷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区域信贷政策的执行效力。在区域信贷的风险预警的信贷实践中,商业银行的信贷预警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透过不良贷款的表象:贷款预警信号的搜集

区域信贷风险管理的风控监测,需要注重信贷预警信号的体系化建设。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采用的都是五级风险分类法,即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其中后三类属于有问题的贷款,即不良贷款。其中,关注类贷款的核心定义是尽管债务人目前有能力偿还债务,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债务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此类贷款是介于正常类贷款和不良贷款中间的一类贷款,是属于银行特别处理的一类贷款。此类贷款既不能完全属于正常类贷款,因为毕竟存在一些对偿还债务有潜在不利影响的因素,也不能算作不良类贷款,因为这些因素对偿还贷款还没有造成实质性影响。所以此类贷款受到银行的高度关注,此类贷款是向上迁徙还是向下滑移就很重要。而且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现在商业银行对关注类贷款也都要计提2%的贷款准备金,这对商业银行当期的经营效益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提前预警关注类贷款就显得十分重要,提前预测使商业银行能够尽早发现并采取措施化解风险,阻止一笔正常类贷款向关注类迁移,进而继续下滑到不良贷款,对于商业银行降低信贷资产不良率、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信贷实践中中,银行信贷人员可从企业以下业务现象中,捕捉可能产生不良贷款的信号,并及时予以“报警”:第一、企业在银行账户上反映的预警信号。如果企业在银行的账户上出现以下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表明企业的还款出现问题:如经常延期支付或退票。出现透支或超过规定限额透支;银行存款余额持续下降,并经常签发空头支票;贷款担保人要求解除担保资任;借款人被其他债权人追讨债务或索取赔偿;不能按期支付利息或要求贷款展期等等。第二、从企业财务报表上反映的预警信号。企业财务报表上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可能存在影响贷款偿还的因素:如银行不能按时收到企业的财务报表,现金状况恶化;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和预付账款)和存货激增、成本上升、收益减少;主要财务比率发生异常变化,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短期偿债能力下降;呆账增加,或拒做呆账及损失准备;销售货款不能按时归行。第三、在企业人事管理及与银行的关系方面的预警信号。当企业在人事管理上出现一些异常变化时,也可以影响到贷款的安全。如企业主要负资人之间不团结,管理人员对银行的态度发生变化,缺乏坦诚的合作态度;在多家银行开户或经常转换往来银行,故意隐瞒与某些银行的往来关系;董事会、企业管理高层发生重大人事变动并无故更换财会管理人员。第四、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表现出来的信号。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如出现下述现象,当视为不正常现象:经营管理混乱,环境脏、乱、差,员工老化,纪律涣散;设备陈旧、维修不善、利用率低;销誉旺季后,存货仍大且积压,并丧失一个或多个主要客户,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步缩小。

商业银行智慧风险战略模型

2.大数据风控监测:代表了“智能化信贷风控”的未来趋势

区域信贷风险管理还需要积极探索大数据风控技术,以满足日益变化的未来趋势。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21世纪的“钻石矿”。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将“促进大数据发展,建设数据强国”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2017年1月,工信部发布《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规划了大数据产业发展细节。在新形势下,如何运用大数据风控技术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义重大。商业银行在贷款风险监控类信贷工具中,必须高度重视大数据风控技术的运用,积极构建“技术+数据+智慧”的新型风险监测技术体系。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的贷前、贷中、贷后的管理,都与大数据紧密相关。大数据征信不完全仅是征信,其实风控与征信密切相关,而大数据的核心还是数据,包括数据流通的合规性、数据加密等问题。贷前审核其实是评估用户有没有欺诈,同时也评估企业的还款能力,这与数据源密切相关,实则与数据的感知和预测能力紧密相关。预测极其重要,大数据的核心能力就是预测,比如传统的银行征信。但大数据征信属于非银征信,银行征信是通过提交到银行征信中心,得到一些数据。对于数据的感知和预测能力是大数据征信的关键,且是贷前审核的关键要素。贷前管理实则是监控贷款人的一些行为,并对其进行分析、预测。而贷后管理的核心就是催收,属于数据修复与再生的能力,催收可以囊括很多种类型的服务。商业银行必须学会利用大数据防范欺诈和信用风险。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将有利于银行信息获取渠道扩宽、信息质量提升、信息分析精度提高以及信息运用机制更健全,同时为数字化风险监控技术奠定基础。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客户交易行为能够沉淀海量的数据,然后依托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进行识别与分析风险管理所需信息,进而提升数据挖掘与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随着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等渠道的发展,银行作为载体从中积累了相当多的基础数据。大数据技术能够充分挖掘银行多渠道产生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有效整合,进而降低风险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可见,大数据技术在银行打破数据边界、构造立体化的客户数据库、建设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大数据技术拥有各式各样先进的算法以及风险管理模型,能提高风险定价准确性与管理效率。大数据主要是利用全部样品数据进行分析,寻找数据间的相关关系,得出一种概率性的结果。这种方式可以优化与创新银行风险监控与测算模型,切实地将银行风险进行量化。在传统风控与大数据风控深度融合的前提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将以大数据思维为指引,“以客户为中心”做核心理念,遵循“数据-信息-智能分析-价值-数据”的良性循环路径,最终实现“智慧风控”。

【信贷反思录】商业银行如何对区域信贷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