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人才发展报告: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让成果显著

重庆人才发展报告: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让成果显著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深入实施“院士带培计划”,优化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培养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形成基础研究人才和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梯次培养格局。三是培养造就科技创业人才团队,强化高校创业教育,引导创业人才与知名创投、企业家和科学家合作,从海内外筛选推介符合重庆市产业方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意向投资。

重庆人才发展报告: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让成果显著

深入实施“院士带培计划”,优化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培养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形成基础研究人才和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梯次培养格局。

1.强化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牵引作用

一是加快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人才培养。按照规模适度、超前布局的原则,重点强化量子科学脑科学纳米科学等基础前沿交叉领域及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等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稳步扩大新兴领域人才培养规模。二是建立适应产业需求变化的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行高校自主调、市场机制调、国家引导调相结合,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三是强化研究生教育。立足重庆市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争取设立更多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完善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机制,支持高校对研究生加强系统科研训练,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研究生培养。

2.实施青年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

一是建立创新人才早期跟踪培养机制,聚焦西部(重庆)科学城重点建设的基础学科及前沿交叉学科,每年遴选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潜力的“本、硕、博”理工科拔尖学生,与科研平台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可减免学费或提供生活补助,实行“定向培养、定向使用”。二是实施“博汇巴渝·智创未来”博士后培养专项,市级站实行“先招后设”备案制管理,高水平建设博士后创新创业园。优化博士后“日常资助”,对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的全职博士后,最长可稳定支持6年。三是对新入职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和新进站的博士后,可直接配套市级科研项目,并全力支持其加入各类创新创业团队,强化在使用中培养青年人才。

3.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提升工程

一是出台中小企业“百千万”人才支持政策,带动培养100名左右高端研发领军人才、1 000名左右经营管理人才、10 000名左右技术技能人才,为“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中小企业提供人才支撑。二是从高校、职业院校与科研院所选派创新人才到科技型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制度,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培养造就科技创业人才团队,强化高校创业教育,引导创业人才与知名创投、企业家和科学家合作,从海内外筛选推介符合重庆市产业方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意向投资。四是制定实施“巴渝工匠2025”行动计划,探索部市共建“智能+技能”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一批“智能+技能”创新孵化空间,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双向贯通、融合发展。对企业技能人才在发明创造、工艺革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奖励,鼓励高技能人才申报应用型科研项目。(www.xing528.com)

4.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工程

一是鼓励高校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门机构,配齐配强转移转化人才队伍。二是鼓励风险投资到高校设立驻场岗位,派驻专人协同风投机构和高校科技转化部门推进创新成果转化。三是资助举办技术经理人高级研修项目,建设技术经理人学院,组建市场化运营的技术经理人行业协会,加快培养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人才。四是研究制定全市技术转移转化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最高设正高级职称,引导人才持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五是将技术经理人、经纪人、知识产权师等纳入重庆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目录和人才分类认定目录。

5.建立基础研究长期稳定支持机制

一是建立科研机构基本科研业务费稳定增长机制,扩大自然科学基金规模,支持小众科学、自由探索性研究,对尽全力攻坚但未取得成果的,可在不影响单位和个人科研诚信记录基础上申请中止项目,且不影响继续申请项目支持。二是延长市级人才项目、科研项目支持周期,聚焦关键技术领域遴选一批创新领军人才或组建一批高水平研究团队予以资助,免除中期检查,评估优秀的可再滚动支持。三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建立科技创新人才长聘制度,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参照国际学术界通行的终生教职制度,探索对新招聘的青年科技人员建立相对长的初始聘期,形成良好的科研环境

6.实施科技管理干部能力提升工程

计划5年内从东部发达地区引进50名高素质专业化干部来渝任(挂)职,从重庆市党政机关、高校、科研院所遴选100名发展潜力较大的科技干部赴国家部委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选派1 000名企事业单位科技管理人员赴市外培训研修,加快打造一支敢担当、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管理干部队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