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冰治水》-童梦中国,广安教师教学用书(小班)

《李冰治水》-童梦中国,广安教师教学用书(小班)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活动准备1.《李冰治水》故事课件。那我们一起来欣赏故事《李冰治水》,从故事中寻找答案。活动延伸家长与幼儿在家一起讲一讲《李冰治水》的故事,锻炼幼儿的主动表达能力,营造亲子共读的良好家庭氛围。

《李冰治水》-童梦中国,广安教师教学用书(小班)

活动形式 ●集体○区域○日常○亲子

重点领域 ●语言社会健康艺术科学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民间故事,产生进一步了解民间故事的愿望。

2.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知道都江堰李冰主持修建的。

活动准备

1.《李冰治水》故事课件

2.都江堰宣传视频。

活动过程

1.观看都江堰视频,引出故事人物

教师:这个地方漂亮吗?它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都江堰是谁主持修建的吗?那我们一起来欣赏故事《李冰治水》,从故事中寻找答案。

2.欣赏故事第一段,了解都江堰修建前的状况

教师:原来的这个地方好不好?它经常会发生什么灾难?水患太严重了,把人们的房屋都冲走了,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助他们吗?

3.欣赏故事第二段,了解都江堰的修建者李冰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故事里说是谁修建了都江堰?李冰是战国时期的人,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都江堰到现在依然发挥着作用,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呀!

4.欣赏故事第三段,了解都江堰修建的主要过程(www.xing528.com)

教师:那时候人们缺少开山的工具,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开山的呢?有了都江堰以后,那些水用来干什么?

5.交流讨论,进一步理解故事人物

教师:你们喜欢李冰吗?他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情?李冰遇到困难时放弃了吗?他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我们要学习李冰不怕困难、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精神,当一个聪明能干的乖宝贝!

6.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李冰是一个伟大的人,他修建的都江堰至今都在发挥作用。我们一起再完整地欣赏一次《李冰治水》的故事吧。

活动延伸

家长与幼儿在家一起讲一讲《李冰治水》的故事,锻炼幼儿的主动表达能力,营造亲子共读的良好家庭氛围。

附:

故事《李冰治水》

李冰是战国时期秦国人,他精通天文地理,善于治水。他早就听说蜀郡管辖的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好地方。但因常闹水旱灾害,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百姓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贫困之中。

李冰总结前人治水的经验,提出“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方针,决定在岷江上修建一座防洪、灌溉、航运兼用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这就是都江堰工程。

李冰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要把阻碍江水东流的玉垒山劈开。这就是整个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宝瓶口工程。在没有炸药和先进工具的战国时代,要凿开坚硬的岩石,打穿玉垒山,并不是容易的事。李冰集思广益,想出了好办法。他让民工们把许多木柴堆积在岩石上,放火点燃。熊熊烈火把岩石烧得滚烫,趁热浇淋冷水,顽石便在冷热的急剧变化中炸裂开了,最终把玉垒山劈开了二十米左右宽的大口。因为它的形状像瓶口,就命名为宝瓶口。都江堰鱼嘴,又名分水鱼嘴,是人工筑起的一条纵向的大堰,因为头部像鱼头,所以称为“鱼嘴”。又因为它的作用在于把上游流下来的江水分为内、外两股,堤左西面的为外江,是岷江的主流,堤右东面的为内江,是灌溉东面田地的总渠,所以称为“分水鱼嘴”。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在李冰的组织带领下,人们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八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一历史工程——都江堰。

(资料来源:百度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