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民族民主革命:世界文明史中的第三场革命

美国民族民主革命:世界文明史中的第三场革命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统治集团千方百计把这笔沉重的战争费用转嫁到北美殖民地人民身上。1766年,英国政府不得不废止了印花税条例,但却宣布英国政府有权在殖民地征税。波士顿人民陷于严重的饥饿状态,各殖民地的人民立即起来支援,使得殖民地人民空前团结。华盛顿因为领导美国人民经过艰苦的战争赢得了独立,而且为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而受到美国人民和世界各国被压迫民族人民的崇敬。

美国民族民主革命:世界文明史中的第三场革命

1.美国民族独立战争

(1)殖民地英国矛盾的尖锐化

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结束以后,英国彻底打败了法国,确立了海上霸权。从此,英国政府就得以腾出手来,去奴役和榨取殖民地人民。在七年战争中,英国债台高筑,财政亏空达1.4亿英镑。英国统治集团千方百计把这笔沉重的战争费用转嫁到北美殖民地人民身上。再加上这一时期,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英国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榨取和掠夺殖民地人民的要求更加强烈。这样,从1763年开始,英国统治阶级便加剧了对殖民地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

1765年,英国政府颁布“印花税条例”,规定在北美殖民地的一切新闻纸、小册子、执照、商业文件、广告、历书和合法文书,甚至毕业文凭,都必须加贴印花,交纳沉重的印花税。印花税是英国政府在殖民地全面征税的恶劣先例。同时,它涉及的范围又非常广泛,直接威胁殖民地每个人的生活。因此,13个殖民地社会各阶层普遍掀起了反印花税高潮。1766年,英国政府不得不废止了印花税条例,但却宣布英国政府有权在殖民地征税。

1767年,英国政府又连续颁布了几项征税法令,其中《唐森德条例》规定对输入殖民地的玻璃、纸张、颜料、铅、茶等征收关税。为了防止和镇压人民的反抗,同时又颁布了《驻兵条例》,并派出两团正规军进驻波士顿。波士顿的商人领导了全国性的抵制英货运动,广大群众也纷纷响应。英国政府从自己的切身利益着想,不得不宣布废止《唐森德条例》,但却保留了一项茶叶入口税。

1770年3月5日,驻波士顿的英军开枪打死了5名手无寸铁的群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波士顿惨案”。为了抗议英军的暴行,群众在波士顿广场为殉难者举行了庄严的葬礼,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为了加强各殖民地之间的联系,统一斗争步伐,1772年,首先在波士顿成立了半秘密性的革命组织——“通讯委员会”。到1774年,北美各殖民地普遍建立了“通讯委员会”。这些通讯委员会把各地人民密切联系了起来,起到了统一组织和统一步调的重要作用。

殖民地的人民对于英国保留茶税一事非常愤慨。波士顿的一批青年组成“波士顿茶党”,于1773年12月16日夜里化装成为印第安人,在茫茫夜色中登上在波士顿港强行靠岸的东印度公司茶船,把东印度公司3艘船只所载的342箱茶叶全部倒入大海,从而使东印度公司损失达15000英镑。

波士顿倾茶事件”使英国政府恼羞成怒。1774年3月,英国政府连续颁布几项高压法令:封锁波士顿海港;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

波士顿人民陷于严重的饥饿状态,各殖民地的人民立即起来支援,使得殖民地人民空前团结。1774年9月5日,12个殖民地的代表在费城举行了第一届大陆会议(佐治亚因总督干涉未能派代表参加),商讨共同对付英国的办法。

(2)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

1775年4月18日,英军总司令、马萨诸塞总督盖奇将军派遣800名英军前往波士顿附近的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搜查当地人民贮藏的军火并逮捕爱国领袖。当地民兵事先得到消息,就立即武装起来,埋伏于各个交通要道。4月19日拂晓,当英军到达列克星敦时,民兵立即从各处向英军射击。一部分英军继续向康科德前进,但同样遭到民兵们的袭击。北美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就这样在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打响了。

列克星敦的枪声唤醒了殖民地人民,一场大规模的人民武装斗争全面开始了。为了应付突然而来的新形势,第二届大陆会议于1775年5月10日在费城召开。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本杰明·富兰克林都参加了会议。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对英“必须采取武力”的宣言。同年6月,大陆会议任命乔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乔治·华盛顿(1732—1799年)出身于弗吉尼亚一个种植园主家庭里。从1748年起,在州政府里当过3年土地测量员,并借土地投机发了财。后来在英国殖民军中服役,1756—1763年随英军对法国作战,为英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提升为弗吉尼亚殖民地的民兵总司令。1759年又当选为弗吉尼亚殖民地议会议员。1774年9月,他作为弗吉尼亚的代表出席了第一届大陆会议。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后,他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把一支涣散的民兵队伍改编、训练成具有战斗力的正规军。在广大殖民地人民的支持和推动下,他率领大陆军与英军进行了艰苦的战争,最终在1781年取得最后胜利。此后,他又领导和主持了1787年的制宪会议,制定出沿用至今的美国1787年宪法,建立了联邦政府。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1797年第二届总统期满后,功成身退,1799年逝世。华盛顿因为领导美国人民经过艰苦的战争赢得了独立,而且为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而受到美国人民和世界各国被压迫民族人民的崇敬。

在殖民地人民的反英斗争的推动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它向世界庄严地宣布:“这些联合起来的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北美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独立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治纲领。它用人权代替了神权,因而马克思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它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是生而平等的,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某些不要让渡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等权利。为了确实保障这些权利,人民建立了政府,他们的权力是由于被统治者的同意产生出来的。”因此,政府是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反映。政府一旦违背人民的利益,人民就有权去推翻它。《独立宣言》不仅激发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而且直接成为鼓舞人民进行斗争的旗帜。后来,7月4日就成为美国国庆日。

《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但是,美国人民要赢得真正的独立,还需要经过艰苦的斗争。当时,英国本土拥有750万人口,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始了工业革命,加上它在亚、非、北美的殖民地,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物力资源;英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第一流的陆军,仅在北美殖民地,就驻有约3万正规军。北美13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尚处于萌芽状态,财政困难,没有正规军,也没有舰队。华盛顿领导的大陆军人数最多时也没有超过18000人。

战争一开始,英国就以强大的陆海军相配合,迅速夺取了战争的主动权。从1775年到1777年,美军在一系列战役中连续失利。10月,民兵们一举把陷入困境的柏高英部包围在纽约州的萨拉托加,并形成人数上四比一的优势。柏高英弹尽援绝,走投无路,被迫于1777年10月17日向美军投降。萨拉托加战役不仅成为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而且促使犹豫不决的法国、西班牙和荷兰转变态度,先后参加了对英作战。1778年2月,法国与美国签订了同盟条约,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并参与对英作战。西班牙、荷兰也先后参战,俄国、瑞典、丹麦等国也组成所谓武装中立同盟。美国人民利用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争取到了广泛的国际支援,从而孤立了英国,加速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1781年9月,美、法联军把英军主力康华理部包围在弗吉尼亚的约克敦。10月,康华理走投无路,势穷力竭,率部7000余人投降。北美独立战争终于以美国人民的最后胜利而告结束。1783年9月3日,英美签订《凡尔赛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这样,美国人民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碎了英国的殖民枷锁,建立了美洲第一个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

1787年5月,美国12个州的55名代表(罗德岛州未派代表参加)在费城秘密地举行了制宪会议。经过长达4个月的讨论,1787年9月17日由39名代表签字通过了宪法草案,交由各州批准。直到1789年3月4日,即第一届联邦国会召开之日,才宣布这一宪法正式生效。1789年4月30日,以华盛顿为总统的第一届联邦政府正式成立,最初建都纽约,1801年正式定都华盛顿。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人民争得了民族独立,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民主权利,也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所以它不仅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而且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

2.美国南北战争

(1)19世纪上半期美国的发展

独立战争以后,美国建立起以资产阶级和奴隶主联合专政的联邦制政权。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和奴隶制度种植园经济的发展,从19世纪起,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西进运动”,即向西部扩张的运动。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就曾宣称:美国“命中注定”要扩张到“西半球的整个北部”。

1803年,美国利用拿破仑在战争中遇到困难的机会,通过谈判,以惊人低廉的价格即1500万美元,从法国手中购买了面积达210万平方千米的路易斯安那,一下子把美国版图扩大了一倍。

1810年,美国趁拿破仑入侵西班牙的机会,强占了西属佛罗里达西部;1818年,又出兵占领了西属佛罗里达东部。1819年,美国以500万美元的象征性地价强行从西班牙手中把东佛罗里达购买了过去。

1846—1848年,美国发动了侵略墨西哥的战争,迫使墨西哥把格兰德河以北大约相当于法、德两国版图之和还多的领土割让给美国。5年以后(1853年),美国又以10万美元的地价从墨西哥手中购买了现今美国亚利桑那州南端基拉河流域的土地。这样,墨西哥先后丧失了全部领土的55%,计达246万平方千米。

1846年,美国又以战争相威胁,迫使英国放弃了北纬49度以南的俄勒冈地区。到南北战争前夕,美国的领土已经扩张到太平洋沿岸。1867年,美国又以720万美元的地价从沙俄手中购买了面积达151万平方千米的阿拉斯加。1898年,美国又吞并了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这样,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扩张,美国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全部版图。

在积极侵略美洲邻国,扩大版图的同时,美国开始向远东扩张。1832年,美国政府以武装船队进攻远东,胁迫暹罗(今泰国)订约。1840—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期间,美国扮演了英国帮凶的角色。1844年7月,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除强迫清政府仿效《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外,还获得了体面的最惠国待遇。这种最惠国条款,在列强对华外交史上开创了极其恶劣的先例。此外,美国政府还在1853年对日本,1866年、1867年和1871年对朝鲜发动武装侵犯。美国资产阶级在自己刚刚挣脱殖民枷锁不久,就开始把殖民枷锁强加给别人。

独立以后,由于摆脱了殖民压迫,领土不断得到扩张,造成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到内战前夕,美国的总人口已由250万增加到3140万,人均收入达到514美元。但是,由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沿着不同道路前进的,因此表现出极大的不均衡性。

在北部和西北部,资本主义工农业占据统治地位。

从19世纪上半叶起,美国开始了工业革命。1814年首先在棉纺织行业采用机器生产。此后,机器迅速推广到其他工业部门,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工厂制度逐渐取代了手工业生产制度。到19世纪40年代末,已开始用机器制造机器,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到1860年,美国北部的资本主义工业已经非常发达,美国发展成为仅次于英、法、德的第四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北部的资本主义农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关于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列宁认为存在着两条道路“可以叫做普鲁士式的道路和美国式的道路。……在后一种情况下,地主经济已不再存在,或者已被没收和粉碎封建领地的革命捣毁了,农民在这种情况下占着优势,成为农业独一无二的代表,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农场主。……在前一种情况下,基本上是宗法式的农民转变为资产阶级的农场主。”[22]19世纪上半期,美国北部及西北部地区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是沿着美国式的道路进行的。

在北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独立战争的胜利是殖民地各种力量联合斗争的结果。但是,独立后各阶级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尽管资本主义在北部和西北部地区有了迅速的发展,但在南方和西南地区仍然保留了奴隶制度,实际上奴隶制度还在不断扩大。1793年,伊莱·惠特尼发明了轧棉机之后,把清除棉籽的效率提高了150倍,加上国际国内市场上不断增加的需要,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更进一步扩大。1860年,南方的棉花产量已达到384万包,黑人奴隶增加到400万。

(2)南北矛盾与南北战争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依靠野蛮的奴隶劳动进行生产,生产的棉花等产品大多运往英国,换取需要的工业品,在经济上具有明显的殖民地性质。为了降低成本,奴隶主不肯在土地上施肥,往往一块土地种植几年就弃而不用,再迁入新的地方。所以南方的经济制度与北方的经济制度在劳动制度、关税政策和西部土地等许多问题上处于尖锐的矛盾状态。1860年,仅北部的纺织业产值即达1亿多美元,而南部各州仅有800多万美元。

在奴隶主残酷的压迫和奴役下,黑人奴隶不断进行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度的斗争。北方各阶层也激烈地反对奴隶制度。北方的废奴主义者在宣传、鼓动的同时,还组织起所谓“地下铁道”,积极帮助黑人奴隶逃亡到北方或加拿大。据估计,当时参加“地下铁道”活动的大约有3万人。许多人为此坐牢甚至牺牲生命。

随着美国领土大规模的向西扩张和经济的发展,西部的土地问题日益成为南北双方矛盾斗争的焦点。北部资产阶级要求在西部新开拓的领土上建立自由州,发展资本主义,壮大资产阶级在国会上院的力量。南部奴隶主则要求西部新州成为蓄奴州,扩大奴隶主种植园经济,继续保持在联邦国会和政府中的领导权。斗争的结果是1820年国会通过了《密苏里妥协案》,确定密苏里以蓄奴州加入联邦,同时又从马萨诸塞划出一个新州——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并规定,此后每有一个奴隶州加入联邦,就必须有一个自由州加入。《密苏里妥协案》实际上扩充了奴隶制的地域,但在政治上保持了资产阶级在国会中与奴隶主的平衡。显而易见,北方的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制度与南方的奴隶制度在本质上是两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尖锐对立,《密苏里妥协案》只不过暂时缓解了这种矛盾。

1859年,在奴隶制度最为猖獗的弗吉尼亚州,爆发了震撼全国的约翰·布朗起义。约翰·布朗(1800—1859年)出生于康涅狄格州一个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受到其父废奴主义思想的熏陶,立志要为废除奴隶制度而斗争。1859年10月16日,布朗率领他的3个儿子、13个白人和5个黑人在弗吉尼亚的哈普斯渡口举行起义,占领了一座军火库,拘捕了一批奴隶主,并开始发动和武装黑人。布朗起义虽然被镇压,但他的英勇精神却鼓舞了美国人民。布朗死后,在南方许多蓄奴州都发生了以布朗名义举行的武装起义。在后来的南北战争中,北方军队也是高唱着《布朗之歌》开赴前线的。马克思对于布朗起义给予很高的评价:“今天世界上正在发生的最大的事情,一方面是在美国由约翰·布朗之死而开始的奴隶运动,另一方面是俄国的农奴运动。”[23]

1860年11月,共和党人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年)当选为第16届美国总统,这分明是民主党及其所代表的奴隶主阶级在政治斗争中的惨败。为挽救奴隶制度的命运,南方奴隶主阶级决心诉诸战争。1860年12月20日,南卡罗来纳州首先宣布脱离联邦。接着,佐治亚、亚拉巴马、佛罗里达、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萨斯也先后宣布脱离联邦。1861年2月8日,7个叛乱州的代表在亚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召开会议,宣布成立“美利坚诸州联盟”,推举杰斐逊·戴维斯为临时总统,公开宣布要以黑奴制消灭北方的雇佣劳动制度,并作为立国的基础。

1861年3月4日,林肯宣誓就职后,仍希望与奴隶主和解,以维护联邦的统一。他呼吁叛乱各州以国家统一为重,表示尊重各州的奴隶制度和执行《逃亡奴隶法》的保证。可奴隶主叛乱分子根本不加理睬。4月12—14日,南方军队悍然炮击并占领了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港附近的萨姆特要塞。于是,酝酿多年的内战终于爆发。4月15日,林肯总统不得不宣布南方同盟为叛乱,并下令征集75000名志愿兵,号召“所有忠诚的公民”保卫联邦政府,维护国家的统一,于是一场战争正式开始。

内战爆发后不久,弗吉尼亚、阿肯色、田纳西和北卡罗来纳4州又先后宣布脱离联邦,纷纷加入南部同盟,并在弗吉尼亚的里士满设立了南部同盟的首都。

关于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马克思曾经指出:“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即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再也不能在北美大陆上一起和平共处。”[24]

战争开始时,双方在力量对比方面北方占有绝对的优势。但在战争的第一阶段(1861—1862年),北方在军事上却屡遭失败。1861年7月21日,南北两军在华盛顿西南约40千米的马纳萨斯附近进行第一次大会战,北方投入军队35000人,南方不到30000人,结果却是北方大败,华盛顿也几乎失陷。1862年8月,双方再一次在马纳萨斯会战,北军又遭失败。

北方在战争第一阶段屡遭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林肯政府对战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又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发动下层群众和广大黑人奴隶参战。而南方叛乱各州军事准备比较充分,并得到英、法等国的支持。在北方联邦政府和军队中还混入了一些反革命分子,他们利用一切机会进行破坏。

前线的不断失利,不仅给北方大资产阶级的统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广泛不满。1862年春夏之际,在北方出现了人民革命的高潮。纽约等一些城市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众示威游行,要求政府早日宣布解放黑人奴隶,武装黑人,清洗政府和军队中的反革命分子,采取坚决的措施迅速扭转战局。

从1862年夏天开始,解放黑奴战争进入第二阶段,林肯政府着手实行一系列的革命民主措施。(www.xing528.com)

1862年5月,林肯政府颁布了北方人民渴望已久的《宅地法》。规定:一切忠于联邦,年满21岁以上者,或为一家之长者,只要交纳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一块160英亩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连续耕种5年,就可以从政府领取执照,从法律上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宅地法》的颁布在当时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第一,这一法令的实施,在美国造成了数量众多的小农土地所有者,大大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美国式道路的发展,加速了对西部地区的开发,使美国很快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产粮国之一;第二,《宅地法》满足了北方劳动人民多年的愿望,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北方广大农民群众反对奴隶制度的革命积极性。

美国总统林肯

1862年7月,林肯总统又签署了《没收法案》,规定没收叛乱分子的全部财产,解放他们的奴隶,黑人可以参加联邦军队镇压叛乱。

1862年9月24日,林肯颁布了预告性的《解放黑奴宣言》。这一文件的公布以法律的形式宣判了在美国历史上存在了260年之久的黑人奴隶制度的死刑,解放了几百万世代当牛做马的黑人奴隶,被马克思称为“在联邦成立以来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25]

紧接着,林肯政府又果断地清洗了政府和军队中的一些反革命分子,逮捕了一些叛徒和奸细。1863年3月颁布《征兵法》,开始改志愿兵役制为义务兵役制。1862年,国会颁布了《累进所得税法》,每年收入在600到10000美元的人,要纳3%的所得税,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上者,税率为5%,后来又增加到10%。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大大鼓舞了北方人民的革命热情和积极性,也增强了北军的战斗力,使战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很快扭转了战局。1863年7月1日的葛底斯堡大捷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从此之后,北方军队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南军开始全面溃退。1865年4月3日,联邦军队攻占里士满。9月,作为南军主力的罗伯特·李的部队在弗吉尼亚的阿波马托克斯镇向北军投降。至此,持续4年之久的美国南北战争,终于以北军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

就在内战胜利的前夕,1864年11月,林肯再度当选为美国总统。南方奴隶主寄予大选的希望再次破灭。1865年4月14日晚(即南军投降的第6天),林肯总统在华盛顿福特剧院看戏时,被一个奴隶主利益的代表、演员布思(布斯Booth)开枪打伤,第二天凌晨逝世。但是,林肯因其从事进步事业而受到美国及世界各国人民的怀念。应当说,林肯是继华盛顿之后第二位杰出的美国总统。

在内战中,北方的胜利标志着南方奴隶主阶级武装叛乱的彻底失败。然而,如何对南方的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进行改造,即如何重建南方,就成为战后摆在联邦政府面前的一大课题。

1865年4月林肯被刺身亡后,按照宪法规定,由副总统、民主党人安德鲁·约翰逊继任总统职位。约翰逊上台以后采取反动的重建措施,大赦参加叛乱的奴隶主分子,恢复他们的政治权利和土地财产。由于联邦政府的妥协态度,奴隶主反动势力又重新抬头。1866年,南方开始出现“三K党”等恐怖组织,专门从事迫害黑人和进步白人的活动。

南方反动势力的猖獗,不仅激起了广大黑人的不满和反抗,也引起了北方人民的愤慨。1867年,国会通过了重建南方的法案,决定对南方叛乱各州实行军事管制,并在军管之下进行经济、政治等改造。对南方的改造工作进行了长达10年的时间,最后迫使南方叛乱各州重新加入联邦。经过10年的重建,北方资产阶级虽然从经济、政治等许多方面控制了南方,所有种植园主通过重建,摇身一变,成了资产阶级的种植园主。1888年,联邦政府宣布撤销对南方的军事管制,改造南方工作最终以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妥协而结束。

象征南北统一的旗帜

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北部的胜利,对于美国资本主义、工人运动和民族运动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美国内战消灭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联邦的统一,消灭了奴隶主阶级控制联邦政权的局面,以资产阶级专政取代了资产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联合专政,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此后,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

第二,这次革命以民主的方式解决了西部的土地问题,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由于消灭了奴隶制度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美国工人运动和黑人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列宁说:美国内战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革命的意义。”

学习思考题:

1.亚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命运为何不同?

2.简述文艺复兴的实质并对其作出评价。

3.简述西方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注释】

[1]《弘治·吴江县志》卷5,风俗。

[2]《嘉靖·吴江县志》卷13,《典礼志·风俗·愿》;《正德·松江府志》卷4,风俗。

[3]转引自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第69页。

[4]《万历实录卷》卷191、194。

[5]张萱:《西园闻见录》卷40,蠲帐前。

[6]叶梦珠:《阅世编》卷7,食货。

[7]《万历实录》,卷361。

[8]《嘉靖·吴县志》,卷14,物货。

[9]范濂:《云间据目抄》,卷2,记风俗。

[10]《同治·上元江宁两县志》,卷7,食货。

[11]《申报》,光绪十二年二月十六日(公元1886年3月20日)。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6页。

[13]以马克斯·韦伯所见,英国是重商主义最早的故乡。早在1381年,英国就有重商主义原则应用的最初迹象。

[14]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07页。

[16]罗素:《西方哲学史》,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重印本,第133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1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25页。

[19]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95页。

[20]马克思:《资产阶级反革命》,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1页。

[21]列宁:《关于用自由平等口号欺骗人民》(1919年),见《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851页。

[22]列宁:《社会民主党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的土地纲领》,《列宁全集》,第十三卷,第219页。

[23]马克思:《致恩格斯(1860年1月11日)》,《马克思恩格斯论美国内战》,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205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5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8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