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法律职业道德精髓,《法律实务教程》出炉

我国法律职业道德精髓,《法律实务教程》出炉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今中外,各个国家无不把天平图案作为法律的象征,就是预示着法律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法律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实现公平正义是历代法律人始终如一的理想,也是社会对法律职业的终极期盼。法律就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法律人就是将法律与实际案例结合的用法人。事发后,许霆潜逃1年落网。本案前后经过1年多的司法程序,张扣扣最终被判处死刑。在张扣扣案件中,杀人原因是社会讨论的热点。最后,要带头成为严格遵守法律的表率。

我国法律职业道德精髓,《法律实务教程》出炉

(一)法律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5]

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法的文字来源是平之如水,从水;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公平正义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古今中外,各个国家无不把天平图案作为法律的象征,就是预示着法律的公平正义。选择了法律作为大学的专业或者人生的职业,就一定要对法律顶礼膜拜。从天平图案的选型设计,到“灋”字来源,公平、公正观念就植入我们的灵魂。无论是举起拳头光荣宣誓,还是穿上法律制服的神圣过程,面对国徽,手拿法律条文,我们每个法律人就是法律的化身,就是公平正义的代表。全社会为何要遵守法律,服从法律?法律为何至高无上?根本原因也在于法律的公平正义属性。

公平正义是法律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实现公平正义是历代法律人始终如一的理想,也是社会对法律职业的终极期盼。在理解公平正义的基本含义时,法律人应该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和反思。

第一,公平正义是客观外在事实与内心主观感受的高度结合。表面上看,公平意味着机会均等或者平均分配。从行为人内心角度看,必须高度认可这个结果。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心存芥蒂,愤愤不平,即使是均分,也不会被认为是公平。所以,公平、正义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让人民群众相信法律、信任法律,我们的司法工作才有基础。如果司法腐败,让人民群众丧失了对法律的基本信任,再公正的判决也不会被接受。法律就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法律人就是将法律与实际案例结合的用法人。在课本中、在课堂上,我们知道了公平和正义的内容,几乎每个学习法律的人都要参与讨论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辩证统一。“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的名言都熟记于心。我们能否把法律的公平正义贯彻到每个司法案例,让每个社会成员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是法律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和目标。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

第二,公平正义的主观判断,既有法律人的职业背景,也离不开社会大众的朴素感受。早在2006年发生的“广州许霆盗窃案件”就是例证。该案前后处理过程和结果,就值得所有法律人回味。2006年4月21日,广州青年许霆利用ATM机故障漏洞取款,先后共取出17.5万元。事发后,许霆潜逃1年落网。2007年12月一审,许霆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主要理由是“盗窃国家金融机构”及“盗窃数额特别巨大”。该案公开后,社会舆论一片哗然,更多的网民为许霆叫屈。许霆是实名制取款,是ATM程序故障才导致许霆见财起意等。一审判决未能考虑这些特殊情况,2008年3月31日,案件发回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改判5年有期徒刑,网上舆论才基本平息。是什么导致受过专业训练、有丰富办案经验的法官在普通老百姓面前输掉了颜面?原因之一是法官判案过于机械化,缺乏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判断。2018年发生在陕西汉中的张扣扣“为母报仇”杀人案却是另外一个结果。2018年2月,在各家都在准备庆祝新春佳节的时刻,张扣扣将邻居一家父子三人当众杀害,烧毁汽车一辆,然后自首。本案前后经过1年多的司法程序,张扣扣最终被判处死刑。在张扣扣案件中,杀人原因是社会讨论的热点。22年前,即1996年,只有13岁的张扣扣,目睹自己的母亲死于邻居的棍棒底下,当时他便对天发誓一定要为母报仇!但是,社会发展到21世纪,同态复仇、血性复仇等私力复仇一律被禁止,任何违反法律的复仇,就不再打上“正义”的标签。在一审、二审都判处张扣扣死刑时,网民还是理智地接受了这个现实。更多的网民在反思,是什么蒙蔽了张扣扣的双眼,最终在仇恨的心态下毁了几个家庭。

如何做到公平和正义,这是每个法律人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也许要花费我们一辈子的时间,也许需要以牺牲个人前途和生命为代价。法律人在奔向公平正义的道路上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更加努力:首先,要在司法公开上下功夫。一个案件的结果来源于案件事实和证据。客观上的事实和证据是很难伪造的。我们经常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现实确实如此。案件不公开,证据不公开,审判不公开,决策和评议程序不公开,司法腐败就会产生。任何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案件,都是经受最大可能社会监督的案件。现在有些司法人员对公开有畏惧心理,在侦查阶段就封锁案件信息,特别是一些涉及较高层次官员的腐败案件,更是街头一个版本,卷宗一个版本。缺少正常了解司法案例的必要渠道,谣言满天飞。其次,要注重程序。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根深蒂固,课堂上我们熟知正义包括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办理实际案件时就把程序抛到了脑后,为了节约时间提高办案效率,该省的不该省的程序都可能省略了。用不了几年时间,学校文弱书生就变成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黑脸包公”。刑讯逼供为何屡禁不止?律师会见难为何难有改善?本质上都是忽视程序的结果。让当事人说话,天塌不下来,法律赋予当事人的权利,必须落到实处。最后,要带头成为严格遵守法律的表率。法律人本应该是遵纪守法的表率,但有些法律人只看到了特权,法律是用来管当事人的,不是用来管自身的。司法人员腐败犯罪案件,几乎都是“知法犯法”。纵观我国三部诉讼法,虽然都有司法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但由于缺乏法律责任,导致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违法了承担不利后果,司法人员违法了却告状无门。如果我们能够坦然面对这些问题,对过程和结果都问心无愧,离基本的公平正义就不远了。

(二)法律职业责任是惩恶扬善(www.xing528.com)

我国北宋时期有位著名的司法人物被后人敬仰和传唱,那就是包拯。在诸多文学作品中,包拯不畏权贵、公证断案、惩恶扬善的故事流传千古。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完美的包拯是否真实存在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刚直不阿、不畏强权、追求事实真相、惩恶扬善是每一个法律人职业责任的共识。司法人员除暴安良,让一方百姓安居乐业。法律职业责任的惩恶扬善,“就是要对‘恶’的行为进行惩治、追究、责罚,对‘善’的行为予以褒奖、扶助。”[6]惩恶扬善的这个恶,既可能来源于地痞流氓、泼皮无赖、车匪路霸,也可能来自于心术不正的领导和权贵。每个对法律有无上向往的人,都需要做好不惧邪恶势力打击报复的心理准备,刚直不阿、一身正气、迎难而上,探求事实真相,这种准备就是牺牲精神。具备惩恶扬善的优秀品质,我们的法律人就会知难而上、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让违法犯罪分子闻风丧胆。

从“法制”转向“法治”的过程中,人们开始关注“良法”和“恶法”。“恶法”的恶,在于改变了社会大众朴素的公平正义观,在于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这个“恶”可能是法律的某一个条文,也可能是政府的一个红头文件或者决定。曾经的“嘉禾拆迁案”,“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影响他发展一辈子”;在“四包”“两停”高压态势下,公民个人利益被碾压,公检法等司法机关成为政府的附庸。在“当权派”掌门人强势作恶的情况下,谁能站出来“铁肩担道义”?唯有法律人的责任感和职业良心。对付这种“恶”,需要更高的政治站位,需要更理智更全面的分析,还需要更加不畏强权、坚持真理的决心。

(三)法律职业态度是谨慎勤勉

如果说惩恶扬善是指胆大,谨慎勤勉就是指法律人应该“心细”。在刑事案件中,我们需要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现场勘查,不放过一丝蛛丝马迹,一个指纹、一个烟头,都可能让犯罪分子无法遁形。其他纠纷,也可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既无现场、又无直接证据的前提下,如何练就火眼金睛,识破各种阴谋诡计,靠的是执业谨慎勤勉。本质上说,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爱岗敬业、谨慎勤勉。如我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讲授公司董事、监事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职责义务时就概括为谨慎勤勉,但从处理事务的严重性及其程度来看,法律人的谨慎勤勉尤其为甚。民事案件的胜负,不单是财产增加或者减少的影响,更是突出一个“理”字,有了“理”,社会才公平。刑事案件影响的是一个家庭的幸福甚至个人生命,唯有谨慎勤勉,才不辜负社会对法律职业的最基本要求。所谓谨慎,是指一种严肃、细致、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倾向,谨言慎行是法律人共有的品德。遇事多思考,不信口开河,不轻易表态。勤勉是指做事勤奋,努力不懈。公安人员破案,除了现代化技术以外,更少不了的是腿勤嘴快,多跑路多打听,勤奋是取得成绩的不二法门。当下有句法官自嘲的名句,“要么在开庭,要么在去开庭的路上”;“要么在写判决,要么在思考如何写判决”。案多人少,法官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其实,哪个职业会“干活轻松拿钱痛快”呢?检察职业不辛苦吗?几乎要全天待命的公安不辛苦吗?完全自收自支的律师生存压力更大。无论工作任务多么繁重,谨慎、细致、耐心是法律人员始终不能忘记的职业态度。

(四)法律职业信誉是清廉正直

法律人在执业中经常会遇到各种诱惑,甚至赤裸裸的金钱收买,任何私心都将影响判决结果的公正性,清廉正直对于公正执法尤为重要。清廉是指清白廉洁,没有污点。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正直就是要不畏强势、不凌弱势、敢做敢当,要能够坚持正道;公正、正派、正道、正气也是正直的当然之意。清廉正直意思是清白廉洁,为人刚正不阿。清廉正直是保证法律人公正执业的前提,也是其获得社会信任和尊重的前提。由于廉洁正直的要求,法律人的共性是:一是不会发大财。因为法官、检察官警察等都是公职人员,工资不会很高,同时不允许在社会上兼职取酬。除了执业活动中的合法收入,法律人不得收受他人的任何礼物、馈赠、恩惠或者特别待遇。公证员和律师等能收取报酬的职业,国家对收费有标准约束,同时强调社会效益第一。虽然社会上很多人对创收优异的律师高看一眼,但实际上再优秀的律师,其收入也无法与商人和技术人员相提并论。二是不会盲从。人们否定政治家的主要理由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只有立场没有对错。法律是有对错的,案件处理结果更是有对错的。法律人不因权势和地位曲意奉承,不因个人私情改变观点,一切取决于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这就是法律人的独立人格。法律人的正直是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和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