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志愿服务概论》书籍

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志愿服务概论》书籍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社会机构早已注意到志愿者人力资源的价值与潜在问题,并着手进行开发与改善。表9-2 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与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的关系表续表第一,吸引策略。换言之,志愿工作机构需要针对志愿者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志愿服务概论》书籍

伴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经济的进步及社会的繁荣,可以促使社会中更多的人士投入志愿服务的行业。同时,许多研究报告指出,志愿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拥有各种才能与资源,对社会机构而言,志愿者的人力具有可以开发的无穷潜能,志愿服务的开展也有诸多正面价值。然而,对于机构而言,在运用志愿者上则有许多问题。比如,仅仅凭借志愿者的爱心与热心提供服务,并非一定是机构的资产,服务责任的问题必须得到重视。

许多社会机构早已注意到志愿者人力资源的价值与潜在问题,并着手进行开发与改善。比如,台湾张老师青少年辅导中心”,很早就制定了“督导制度”、“义务张老师进阶制度”,来延续志愿者的服务年资及提高工作质量; 台北市志愿服务协会出版了《志愿服务工作手册》及举办了志愿者督导人员研习活动等。与此同时,台湾地区也颁布了《志愿服务记录证登录使用要点》、《社会福利志愿服务工作人员平安保险实施要点》、《优秀志愿服务人员奖励规定事项》等各种相关法令,以此鼓励与规范志愿者。上述种种措施旨在希望有效地吸收社会资源并妥善管理志愿者,以促使志愿服务在现代社会福利体系下健全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今美国志愿服务的推动上,不仅发展成为志愿主义,志愿服务也成为潮流,而且在推动志愿服务管理上,最突出的趋势是“专业主义”(Heidrich, 1991)。即聘用专业经理对志愿者进行管理,并对志愿者实施了诸多与专业人员一样的人事规划与培训。比如,设计与定义志愿服务,撰写工作状况,对志愿者的筛选与面谈,以及如何给予志愿者工的导向式训练、在职训练、督导、评估、奖赏等。而这种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有如下几点值得我们重视: 一是因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服务方案越来越大,为增进机构功能与工作效率,许多义工管理者已学到企业管理界所发展的管理技巧。二是社会越来越关心志愿服务所带来的负担效果,已迫使机构不断地加强“由志愿者提供的服务方案”的控制。三是志愿者在为机构奉献时间、知识及能力时已变得更会盘算,如妇女投入志愿服务中自我满足取向要高于他人取向。如此,一个志愿组织对志愿者假若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与发展制度,则能更好地激励志愿者的服务意愿,也能给志愿者以更好、更专业化的形象。四是志愿组织中的管理者已变得更加专业化,如许多志愿机构主管均有公共行政、企业行政或非营利组织管理等专业背景,这些经验丰富的人士已将他们多年的行政经验,混合带入了对志愿者管理的策略上。以下我们将根据何永福、杨国安 (1993)、曾腾光 (1996) 的研究结果,简要介绍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策略,即吸引策略、投资策略、家庭策略、科层策略[3],各种策略的管理重点说明详见表9-2。

表9-2 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与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的关系表

续表

第一,吸引策略。在这种策略下,机构安排的志愿工作简单,没有高度的专业性,以不需要太多的知识与技巧、一般人均能胜任的工作为主,如担任机构服务台的询问员。相应地,机构对志愿者的管理就强调“志愿者将工作范围内的工作做好则可以”,并强调稳定的、一致的工作表现。然而,由于志愿者一直在重复“单纯”的工作,他们在工作成就感上相对容易欠缺。如此,志愿服务机构要以各种福利措施来吸引志愿者,包括车旅费、餐饮费、体检、旅游活动等。

第二,投资策略。在投资策略上,志愿者的任务要比吸引策略复杂并具有专业性,工作中的动态性增大,自主性较强,但要求志愿者团队之间在工作中彼此配合及合作,如机构美工组的志愿者。不过,因这种策略关心志愿者能力的提升,特别重视志愿者的训练与开发,并给予志愿者所需要的资源、训练及支持,志愿者在此获得的专业成长、工作成就及自我成长机会将比吸引策略更多。(www.xing528.com)

第三,家庭策略。志愿者在这种机构中的自主性高,工作内容的复杂性与专业性较高,其工作面临的挑战性也较大,如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的志愿者。同样,机构将为志愿者提供资源与信息服务; 不同的是,志愿者在工作上具有参与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此外,由于视每个志愿者为大家庭的一员,机构会以情感因素 (如高度关怀、情绪支持等) 来吸引志愿者的持续投入,并重视志愿者的沟通技巧、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第四,科层策略。与吸引策略一样,科层策略机构中的志愿者,其工作内容简单而单纯,不需要太强的专业知识与技巧,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可以独立应付与处理工作任务。在这种机构中,阶层分明、制度明确而清晰,机构对志愿者不会有任何人际关系的维持,或是福利与教育训练的提供。如此,志愿者在机构提供志愿服务,就像完成例行工作似的。

可见,上述四种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均有其显著的特点,如家庭策略以志愿者的“情感”为主,投资策略以志愿者的“训练”为主,吸引策略以“福利”吸引志愿者为主,科层策略以“利用”志愿者为主。而上述管理策略的运用,必须根据机构分配给志愿者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来灵活实施。换言之,志愿工作机构需要针对志愿者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此外,无论机构采用何种策略,对于志愿者而言,他们都不是机构的受薪者,其自主性与自发性需要很高,并普遍渴望得到机构的尊重、支持与肯定。因此,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注意志愿者内心的感受,加入人性化的管理要素,并在尽力满足志愿者的社会性连接与自我成长的重要需求中,续续为志愿者提供服务动力,促使其更加愿意投入志愿服务工作。

[1] 曾华源、曾腾光: 《志愿服务概论》,台北杨智图书公司2003年版,第257页。

[2] 王思斌: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第245~246页。

[3] 曾华源、曾腾光: 《志愿服务概论》,台北杨智图书公司2003年版,第286~30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