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志愿者参与动力-《志愿服务概论》成果

志愿者参与动力-《志愿服务概论》成果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篇幅限制,以下主要从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行为特质与满足感,来展开志愿者的参与动力分析。比如,曾腾光 研究发现,台湾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偏向道德慈善的利他观念; 林万亿 调查发现,台湾人做善事的比例高于参与志愿服务的比例,并且,从事志愿服务与做善事的主要动机依次是服务他人、积德、回馈社会。其中,工作结构因素、个人内在因素、组织气候因素,会影响志愿者的参与动力。

志愿者参与动力-《志愿服务概论》成果

从动机理论看,志愿者参与服务的行为,往往由数种内外动力交互作用而形成,一些学者曾尝试用比较典型的几种动机将其进行分类。比如,陈金贵 (1994) 将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分为社会服务型、议题取向型、完美或自我表现型、职业或经济上的自我利益型、慈善基金型; 林胜义 (1990) 将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种,主动是因个人的兴趣喜好,被动是受环境、机构及他人的要求与鼓励; Schindler-Rainman和Lippit (1975) 则将志愿者参与动机分为自我取向、人际取向、情境取向三个动力因素,并由以上三个取向归纳出志愿者参与的五个动机,包括自我实现或服务、责任和对于接受服务恩情的回报,内在取向或他人取向,直接互动或间接决策的影响力,更多社会的福利或人际和团体成员间的意义,自主、互助、依赖或支持取向。因篇幅限制,以下主要从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行为特质与满足感,来展开志愿者的参与动力分析。

1. 志愿者的参与行为特质与类型

从国外的研究看,Hodgkinson等 (1990) 发现,引发人们慈善行为的原因主要包括: 回馈社会,让他人能从中得到益处; 朋友或同事的极力邀请; 确保活动方案或服务机构工作的持续进行,个人也可以从二者中受益; 服务他人的一种方式; 对于自己或他人创造一份记忆; 履行社区责任; 节约税收; 可以从雇主身上得到鼓励。

同时,Perlmurrer和Cnaan (1993) 对于人群服务组织的志愿者角色研究显示,志愿者参与的动机有: 服务机构提供了具有挑战性的角色; 有参与改变社会不平等的机会; 居住的社区大多数人会参与志愿服务; 可以使社会更美好; 自己有很多空闲的时间。这些动机属于情境、人际和自我取向,只是未指出较偏重什么类型的取向。

从华人社会的研究看,台湾地区的志愿服务常被视为做善事,具有浓厚的道德性与“私利性”。比如,曾腾光 (1994) 研究发现,台湾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偏向道德慈善的利他观念; 林万亿 (1992) 调查发现,台湾人做善事的比例高于参与志愿服务的比例,并且,从事志愿服务与做善事的主要动机依次是服务他人、积德、回馈社会。而曾华源等 (1998) 认为义工期望在志愿服务工作中获得的收获依次是: “自我成长”,“帮助别人、为社会贡献个人力量”,“看到需要协助的人得到协助及生活改善”; 同时,较多的人不同意可以从志愿服务中得到的收获是“得到再就业的帮助”,但在次数分配上呈现两极化的看法。另外,“对自己的专职工作有帮助”、“得到社会大众的赞扬与肯定”、“做好事与积德”、“把服务当休闲活动”、“心情好时可以得到支持”、“不想闲着”等项目的同意程度偏低,异质性较大,即有很大比例的人不同意这些说法,而“被别人拉来的、没有什么想法”的不同意程度最高。可见,台湾大多数人加入志愿服务工作时会怀抱一些目标,并偏重情境取向与自我取向。

从中国内地的研究看,我们的实证调查发现,在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的选择上依次是: 69.7%的志愿者选择“学习和自我成长”,60.2%的选择“可以增进与扩大人际关系”,58.6%的选择“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可以改善社会”,49.4%的选择“充实生活”,39.1%的选择“受到社区、重要他人的影响”,35.7%的选择“做善事”,32.7%的选择“对个人有帮助”。此外,谭建光等 (2008) 对广东省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动机中,“帮助有需要的人”(占68.6%)、“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占53.7%)、“令生活更加充实”(占36.0%) 及“增长社会见识”(占31.4%) 四个动机是最为强烈的。其中,既包含了帮助他人的愿望,也包含了自己体验与成长的需求。可见,在中国内地,志愿服务已成为公民生活体验的一个途径,是他们学习公民角色与培养公民素质的一种渠道,也是他们学会民主参与、融入社会的一种方式。

简言之,从以上中外实证研究中反映的志愿者参与动机看,显然以社会性取向(如回馈社会、服务他人、社会责任感等) 与个人成长的需求 (如个人成长、获得社会经历、充实生活、成就感、积德等) 为主,也有人际关系取向 (如接触人群、结交朋友与亲友等)。如此,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交织着个人内在心理满足因素与外在人际与情境的互动,兼有利他与利己的因素。

2. 志愿者持续参与和工作满足的相关因素

(1) 从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行为类型看,通常有核心的、边缘的两种志愿者。其中,核心的志愿者在组织中会花费很多时间,对组织的承诺较高,也对其他志愿者有高的期望; 而边缘的志愿者只做他们被要求做的事。(www.xing528.com)

马慧君 (1996)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志愿者实际参与志愿服务的形态分为五种,即观望犹豫型、保留谨慎型、配合投入型、协调指挥型、全力以赴型。这五种不同参与形态受不同刺激因素的影响,但不限于个人内在心理因素,还包括人际因素与情境因素的交互影响。

此外,对于志愿者持续参与的原因,Schindler-Rainman和Lippit (1975) 认为,除了综合上述的各个理论之外,提出应考虑其他的可能性。比如,成就感的获得,受到重视与激励; 自我实现感的获得,重要的他人与团体的支持、组织的支持等。上述理论似乎在假设,人之所以会努力工作是因为有需求或满足需求,或是知觉酬赏的激励效能,这样的假设完全忽视了个人内在价值与责任感因素对个人工作动机的作用。

(2) 从志愿服务的工作满足感和持续参与的关系看,虽然志愿服务被视为自发性行为或自主性的参与活动,但行为的持续或产生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则和参与志愿服务中获得的心理满足感有关。比如,在对于志愿工作者参与动力的研究中,工作满足感的研究一直是重要课题。其中,工作结构因素、个人内在因素、组织气候因素,会影响志愿者的参与动力。举例来说,曾华源等 (1998) 研究“志愿者认为机构应有哪些措施与作法较能吸引义工参与”表明,志愿者同意程度较高的选项有: “督导者在工作上对志愿者的支持与协助”、“提供更多的教育训练”、“好的督导人选与体制”、“强化联谊性活动”、“有弹性的工作自主权”等 (属于内在满足与人际关系的项目); 而“储值回馈计划”与“明确呈现个人工作成效”的同意程度较低; 不同意的则有“国外旅游奖励”、“志愿者的升迁制度”、“盛大的表扬活动”三项外在奖励措施。又如,苏信如(1985) 的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服务组织的运作越倾向于理性化,其服务方案越讲求效率,则志愿者常常觉得不受重视,离队率也高。换言之,假若服务机构太过于任务导向,重视的是工作的完成,志愿者既感受不到情感上的关怀,也会觉得受机构的忽视。可见,志愿者处于非利益取向,相应地,督导风格应以情感关怀为主[1]

(3) 从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相关因素的系统关系看。从上述研究结果可知,志愿者持续参与服务的主要因素有两大类: 一类是内在满足 (激励) 因素。包括个人内在的感受 (如个人成长、期待的满足与成就的获得)、人际关系 (如重要的他人与志愿者之间的支持、与他人一起工作的经验)、努力得到赞扬与肯定、社会参与 (达到奉献社会、助人的程度); 另一类是机构管理 (保健) 因素。包括合适的制度规划、良好的环境及专业人员的支持与协助、工作授权、良好的工作关系与组织士气、对服务品质的重视、完整的志愿者养成计划。

不过,志愿者的参与和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十分复杂,受个人因素、情境因素及二者互动关系因素的影响。以体系观念看,在志愿服务的内在动态系统中,均可以包含志愿者、机构、服务对象三个基本元素,三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三角互动关系系统,通过各项活动为机制,以维系三者的关系。因此,志愿服务的持续与发展,关键在于三者之间的转换系统是否能满足双方的预期与需要。在不断符合预期的回馈中,三方面的关系则获得增强,假若任何一个系统不能达到双方的满意,关系的维持就会出现危机[2]

总之,伴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将在社会组织中提供志愿服务。从这个角度看,志愿服务应是一项人力资源运用的工作,其中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对志愿服务的价值观,应是影响志愿服务开展的重要因素。然而,许多组织的行政者常常误认为志愿者人力只有正面的积极效果,但不知道如何运用志愿者成为有用的人力资源,并可能引发更复杂的组织效能问题。

因此,组织的使命与价值基础是什么,如何、为何运用志愿者; 机构管理志愿者的方式是否反映人性善恶论的假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受到福利多元主义影响;机构对于志愿者的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分工及训练等是否要强调绩效; 满足志愿者的需求或激发参与动机的措施,是否会加强志愿者的组织承诺和工作满足,或者是否会造成志愿者人力的流失,对于组织而言,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与反思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