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渭源县清源镇第一小学

渭源县清源镇第一小学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渭源县清源镇第一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九年,由时任渭源县知县梅树南倡议创建,是全县创办最早的公立学校,校址选在县城十字路口西大街龙王庙左侧,建校初期命名为渭源县两等小学堂。改建清源一小禁毒基地,新装了清源一小禁毒室。侯正清老师的课例《不一样的狐狸》入围2020年新媒体新技术教育应用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网络课例遴选典型课例;王玲霞、温璐雄老师的课例分别获得入围奖。

渭源县清源镇第一小学

【概况】渭源县清源镇第一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 年),由时任渭源县知县梅树南倡议创建,是全县创办最早的公立学校,校址选在县城十字路口西大街龙王庙左侧(原县人武部和原县法院处),建校初期命名为渭源县两等小学堂。创办一个世纪以来,十四次易校名,两次整体搬迁,历经32位校长、数千名教师的勤劳耕耘和苦心经营,培育出万余名优秀基础人才。2013 年8 月,学校第二次整体搬迁至清源镇上磨村。

学校现有33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75 名。学校占地面积28999.5 平方米,生均用地面积17.31 平方米;建筑面积10456 平方米,生均6.25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4900 平方米,生均8.91 平方米,设有100 米直线跑道和300 米环形跑道。标准篮球场4 个,羽毛球场2 个,室外乒乓球台21组。

学校承袭110多年的办学经验,秉承“厚德、博学、健康、尚美、求实、创新、自强、卓越”的校训,坚持“文化树人、特色立校、全面发展、和谐快乐”的办学理念,以国家课程为核心,深入推进礼仪教育、书文教育、地方文化教育、健体教育、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形成明礼、崇文、知乡、尚美、砺身、探索的“新六艺”课程体系。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科研工作,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逐步形成了“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良好校风,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德育教育】学校秉持“文化树人、特色立校、全面发展、和谐快乐”的办学理念,科学规划,打造专业的德育师资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了“12538”德育工作新机制:立足一个主阵地,即牢牢抓住《道德与法治》课堂这个主阵地;做好两个坚持,即坚持“以素质培育素质,以人格塑造人格”;通过五个途径,即开辟“少先队引领、学科渗透、活动感化、制度约束、环境熏陶”的德育工作途径;搞好三项活动,即“仪式教育、研学实践、家风宣传”活动;达到八个培育目标,即培育“厚德、博学、健康、尚美、求实、创新、自强、卓越”的清源一小好学生。“12538”德育工作机制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出了一条“科学谋划、万木共发,师生共建、百花齐放”的德育工作新路子,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集团办学】2020 年5 月,在集团总校举行了教师“三字一话”教师基本功大赛。2020 年9月,清源一小教育集团按照集团总校的安排,视导集团分校兰渭希望小学,集团总校数学教研组长杨亚丽、英语教研组长师霞、福州晋安区支教教师陈岚分别展示了三节示范课,受到了集团教师的好评。视导教师肯定了兰渭希望小学的各项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常规教学】2020 年,学校全面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战略部署,围绕《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继续深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促进育人方式转变,支撑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教研组共开展70多节公开课展示,加大说评课力度,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加大集体备课力度,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实施“青蓝工程”,做好传帮带工作。继续深入推进礼仪教育、书文教育、地方文化教育、健体教育、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的“新六艺”课程体系,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教师培训】学校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有计划开展教师培训。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参加“全市中小学群文阅读实验与推广研究项目启动培训活动”全市教学技能大赛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全市2020年‘福州·定西教育帮扶’小学教研活动”、全县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专题培训等活动,培训教师55人次。积极承办县教研室组织培训。加大线上培训力度。先后组织教师参加红旗梦想艺术课堂公益项目专题培训、小学各学科教材培训、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培训等,先后达150多人次。

【疫情防控】学校加强疫情防控力度。按照上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制定详细的“两案九制”,建立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机制,强化校园环境治理,完善防控物资配备,上好“复学第一课”,提高师生自觉防控意识与能力。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宣传教育。自疫情暴发以来,学校积极行动,做好校园消杀工作;落实好晨午检制度和因病因事师生追踪登记制度,全面排摸外省外市返渭人员,及时准确上报;积极引导师生及家属提高思想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先后推出有关疫情防控的公众号20多期;每个月开展一次疫情防控的主题队会,做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效果。

【安全教育】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综治、维稳、禁毒、反邪教、普法、扫黑除恶计划和方案,并按期开展各项工作。改建清源一小禁毒基地,新装了清源一小禁毒室。“七五”普法工作通过省市县验收。“一号检察建议”调研得到省市县检察院表扬。(www.xing528.com)

【师生获奖】刘万兴、杨亚莉、张娟参加全县小学教师技能大赛,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二等奖。刘海霞老师参加全县小学科学课实验技能大赛获得特等奖,同时荣获定西市科学课实验技能大赛三等奖。“面向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小学STEM优秀教学案例征集与评选活动”中,王玲霞等6位老师的课例获得二等奖,时旭宾等3 位老师的课例获得三等奖。侯正清老师的课例《不一样的狐狸》入围2020年新媒体新技术教育应用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网络课例遴选典型课例;王玲霞、温璐雄老师的课例分别获得入围奖。边雪燕被评为全县优秀德育工作者,师霞、贾彩琴被评为全县优秀教师,单艳芬被评为全优秀班主任,师霞和单艳芬分别被授予教学质量优胜奖和进步奖;在定西市学校艺术展演活动中,周渭旦、黄淑琴和温璐雄获得教师组软笔书法二、三等奖,古筝社团《祝福祖国》获得二等奖,舞蹈社团《街舞少年》获得三等奖,侯正清、刘海霞老师的作品《寒号鸟》《一个苹果》获得三等奖,王雨田软笔书法获得二等奖,牛美婷、黄戈雅的硬笔书法获得三等奖,杨亚莉等8 位老师三件校园文化建设案例分别获得三等奖,张娟的《阳光下成长——童心创艺工作坊》获得三等奖;温璐雄、董丽萍参加定西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暨“同课异构”活动,分别获得二等奖。牛丽萍、樊丽丽、汪燕燕、杨彦花被评为“渭源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丁胤玟、杨佳琪被评为“渭源县优秀少先队员”;唐嘉豪被评为“甘肃省新时代好少年”。在渭源县第36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师生的42项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刘海霞、魏春燕、汪伟军的作品在全省中小学幼儿园首届微课大赛中荣获得一等奖;王玲霞、任可桃、章海霞获得二等奖;全省教育教学省级优秀论文评比中,魏春燕等7 名教师荣获得一、二、三等奖,甘肃省第一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三字一话”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中,周渭旦毛笔字获得二等奖,章海霞普通话获得三等奖;黄淑琴、孙宏兵、魏春燕被评为定西市“骨干教师”,徐淑红被评为定西市“名教师”,魏春燕被评为定西市“名班主任”。12 月,李繁、边雪燕取得正高级教师资格。

【领导名录】

党支部书记、校长:边雪燕(女,11月止)、牟凤英(女,11月任)

副校长:权淑兰(女,5月止)、刘万兴(11月止)、时旭宾(5月任)

教导主任:时旭宾(5 月止)、张艳霞(女,5月任)

教导副主任:张艳霞(女,5月止)、孙宏兵(5月任)、魏春燕(女,5月任)

(供稿:校委会;审稿:牟凤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