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项羽主持戏水分封,不一样的楚汉争霸

项羽主持戏水分封,不一样的楚汉争霸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史记》记载,项羽开始主持分封,地点大概在戏水河畔,所以,这次分封也叫戏水分封。这次分封从公元前205年1月开始,到4月结束。在这三个多月中,项羽和诸侯、诸将,一方面讨论分封,另一方面放手让手下兵将杀人抢劫。如果完全抹杀未入关的诸侯王的既有地位和反秦功劳,会使以军功为标准的分封原则受到损伤,降低戏水分封的政治合法性。项羽称王也好,称霸也好,在戏水分封时,他的身份不是战神,而是政治家。

项羽主持戏水分封,不一样的楚汉争霸

刘邦参加鸿门宴后,脱险而走。根据《史记》记载,项羽开始主持分封,地点大概在戏水河畔,所以,这次分封也叫戏水分封。这次分封的结果影响了以后楚汉相争的局势和发展方向,甚至对汉朝政治制度建设也有直接影响,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拐点。

这次分封从公元前205年1月开始,到4月结束。在这三个多月中,项羽和诸侯、诸将,一方面讨论分封,另一方面放手让手下兵将杀人抢劫。在这期间,刘邦应该会经常亲自到会场,和项羽、诸侯及诸将一起开会。在《史记》中,没有任何蛛丝马迹可以证明,在这段时间里,项羽有杀掉刘邦的意思。这更加说明项羽对刘邦虽有提防之心,但至少这时候,并不想杀掉刘邦。

项羽主持分封,充分听取大家意见。这并不是说,项羽很有民主精神。他这样做,一方面,使分封方案能得到更广大人群的拥护,确保分封具有合法性,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抵牾;另一方面,他往分封方案里“掺沙子”,也要提前摸清楚大家是怎么想的,做到知己知彼,有利于分封方案最终通过。下面这张图是戏水分封的最后结果。

续表

注:《史记》和《汉书》并没有对各个诸侯国的地理范围给出详细记载,在本表里所列出的地理范围是根据推测得出的。

从最终分封结果看,项羽确实达成了他在当时力所能及的政治意图。首先是项羽主持的分封,他实现了称王和称霸的意图,站到了政坛的最高位。这是他此次分封所要达到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目的。其次架空楚怀王,项羽真正成为楚国的实际统治者和掌控者。至于楚怀王能不能束手就擒,那就看楚怀王是不是决心和项羽战场上“见真章”了。最后是封杀刘邦,解决鸿门宴上没有解决的问题。按照项羽、范增的设计,把刘邦封到汉中、巴蜀,刘邦基本上已丧失和他争天下的能力。他安排章邯等人占据关中,堵住刘邦出汉中、巴蜀之路。在项羽看来,刘邦想“满血复活”,比登天还难。

项羽公开以军功为标准,分封天下。在关中,对项羽和诸将而言,大概也只有军功,“计功割地,分土为王”,对在关中的项羽、诸侯和诸将意义非凡。但在实际操作中,项羽和诸将并不是拿军功作为唯一的标准。在军功这个标准外,还有以“既成事实”作为辅助标准,对没有来关中的诸侯王也封了王。这是一种政治妥协。

一个原因是,诸侯王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这些诸侯王在他们的封地,没有进入关中亲自参与灭秦,但并不能忽视他们的影响力。燕王韩广是狱卒出身,社会影响力乏善可陈。但其他诸侯王都是旧六国国君的后裔,拥有传统的合法性,群众基础很扎实。在打入关中前,无论从法理上看,还是从实践层面上看,这些诸侯王曾作为反秦战争中名义或者实质性的领导者,客观上对反秦大业做出了贡献。如果完全抹杀未入关的诸侯王的既有地位和反秦功劳,会使以军功为标准的分封原则受到损伤,降低戏水分封的政治合法性。

另一个原因是,项羽不希望各个诸侯王势力过大,威胁到自身的安全。通过分封,项羽可以重新洗牌,重组既有的天下政治格局,在保持自身安全前提下,挑起诸侯内斗,从中渔利。除了项羽和被分封到楚国地域的三个楚将,那些受封诸将领到的封地,要么在他们原来君主的地盘上,要么是在其他人的地盘上。这些人如果在关中拿到项羽颁发的受封文书,去原来的诸侯王那里要土地,很可能和这些诸侯王们闹翻,即便没有发生冲突,内心也会产生隔阂。在各个诸侯国内部,不稳定和不信任的氛围一旦形成,无论是否真的发生激烈的内讧,对天下盟主项羽称霸天下、主宰天下,百利无一害。(www.xing528.com)

从鸿门宴开始,项羽始终重视分封的政治合法性。能否获得政治利益,关键是能否获得群众拥护。拥护的人越多,他的政治影响力和权力就越大,所获得的政治利益就越多。

项羽分封在政治上取得合法性,必须争取更多的群众支持。这里所说的群众,一个是指诸侯和诸将这些实力派,另一个是广大士卒和百姓。项羽称王也好,称霸也好,在戏水分封时,他的身份不是战神,而是政治家。作为政治家,他不能只想着打打杀杀,必要的“政治秀”需要演,必要的政治说辞需要说,唯其如此,他的行为和主张才会披上正义的外衣,政治地位和合法性才有依托和保障。

在分封前,项羽装模作样地给楚怀王发出一封信,表达的意思是,尊重领导,请示下一步工作。“我准备分封天下了,你怎么看?”楚怀王只回了两个字“如约”,楚怀王让项羽“按我以前说的办”,也就是“先入定关中者王之”。这句话给项羽传达两个意思,一个是把刘邦封为王,这是表面的意思。其实,另一个含义更重要,这就是“一切听我的,你项羽不要改变既有的天下政治格局,你没资格封自己和别人为王”。楚怀王没听他的,让项羽很被动。

大家都看得出,楚怀王对项羽的所作所为很生气、不认可。根据项羽之前的所作所为,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不会为项羽锦上添花。当然,项羽并不在乎。他仗着强悍武力、威赫战功和超高威望,轻而易举地把这个被动给化解了。其实,他给楚怀王发出信的那一刻,就没指望楚怀王能给自己脸上贴金。而后,他用一种很生硬的办法,就把楚怀王一脚给踢开了。

项羽在关中发表激动人心的演说。他说:“当初为激励大家投入反秦大业,我叔叔项梁立熊心当王。熊心根本没有什么军功。”他的潜台词是:“我和大家已经达成一致意见,以军功为标准,将反秦有功,特别是跟我参加巨鹿之战且入关的诸将、诸侯分封为王,其他人的声音可以忽略不计,就当没听见。让我们现在开始吧!”不过,楚怀王是项家“阳”立的楚王,虽然没“功劳”,但也有“苦劳”。作为旧楚国直系后裔、曾经的楚国反秦的精神领袖和实际领导,于情于理都需要给他一个名分。如此而为,让大家感觉,项羽具有“许他人不仁,我不能不义”的高尚情操,至少在表面上也维护了以军功为标准的分封原则。为此,他在正式分封其他人之前,先“阳”尊楚怀王为“义帝”。

在这里,这个“阳”字很有讲究。在《史记》和《汉书》上,有时候也被写成“佯”字,其实,都是一个意思,这就是“仅仅在表面上尊奉楚怀王为义帝”。实际上,这么做也就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大家不用太当真和太较真。义帝一旦被捧到“天上”,成为类似于天子的天下共主。楚怀王成为义帝,自然把楚王位置让出来,项羽才可能把楚国分成四块(九江王、临江王、衡山王和西楚王),而他占据最富裕的西楚国。从此,他可以在有“天子”的世界里,模仿周朝,封土建邦,戏水分封的合法性显得更符合传统。

虽然这样做有点掩耳盗铃的味道,但作为政治人物,这种做法是必需的。至少在表面上,他这么做,让关中的分封大会充满承天受命的味道,显得合法性很足,群众基础扎实。在关中,项羽扮演的不是“土匪”,他剥夺楚怀王的政治权力,也不是在打劫,项羽在扮演为天下谋福利的政治家。

过了九个月后,根据《史记》记载,他暗地里让九江王派人追杀义帝。那时候,他已占据西楚九郡,牢牢掌握了自己名下的政治经济资源,雄霸天下已成事实,无须再表演任何“政治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