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分封天下后,在一些地方很快燃起战火,这是不是说明他的分封很失败呢?
其实,无论项羽如何分封,最后都有人不满意。既然这样,分封结束后,大家闹意见,互相攻伐,就是在表达对分封结果及其合法性的质疑。这种结果对项羽以及范增等参与制订分封方案的人而言,应早已预料到,甚至可以说,是他们刻意安排。
对项羽而言,此次分封是成功的,或者说,至少达到了次优利益。第一,他得到最大的一块封地;第二,称王且称霸;第三,封杀了刘邦;第四,架空了义帝;第五,把各路诸侯王的封地分得很小,引起他们互相猜忌、内讧和攻杀,普天之下,没有一个诸侯王有能力单独和他对抗。
一些人认为,因项羽分封不当,导致他的最后失败,是这样的吗?其实,对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戏水分封时,既然项羽不能称帝,他利用主持分封的权力,充分考虑到有利于自己的政治、经济和人心等方面的因素,使他占据到不能再多的优势。如果还有更好的分封方案,还能是什么呢?如果刘邦主持戏水分封,他还能做得更好吗?历史不能假设,但换角度思考一下,会更清晰地看出一些问题的本质。不把项羽失败的原因完全归于这次分封,最大限度地承认戏水分封下的政治格局以及对项羽的有利之处,再考虑项羽失败的原因。
按照楚汉相争的最后结局看,项羽对刘邦的安排,应该是一大败笔。然而,根据以前分析,如果站在当事人项羽的角度看,如此处理很有道理,甚至可以说,这样安排刘邦,在当时对项羽是最优选择。不过,问题也并不这么简单,项羽对刘邦的安排也确实存在不妥之处,那就是他严重低估了刘邦和他的集团所拥有的实力和潜力。
如果刘邦是张耳、田荣之类的人,把他关入巴蜀、汉中,几乎可以说是高枕无忧了。但刘邦不是,刘邦本人雄才大略、有勇有谋,即使亲自上阵杀敌,刘邦依然不惧,更重要的是刘邦带的这支队伍很出色。
一是内部相当团结。刘邦集团里的核心,是从丰沛地区出来的老兄弟,和刘邦同心同德,肝胆相照,对刘邦不离不弃,鼎力支持。在雍齿背叛刘邦后,在刘邦的队伍里,再也没有发生像张耳和陈馀那样反目成仇以及齐国内讧的情况。二是文武兼备。在刘邦的队伍里,有能打的曹参、灌婴、樊哙、周勃、郦商等人,也有张良、萧何、郦食其等文臣。三是经过严酷战争锻炼,实战经验丰富。刘邦从丰沛出来,历经各类战争,经受千锤百炼,具有独立承担作战任务的能力,且积极进取、精神旺盛。仅以上三点,很多诸侯王都无法与刘邦及其集团媲美。显然,项羽让章邯等三个秦军降将来堵截刘邦,确实有点勉为其难了。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刘邦和其他诸侯王一样到封国。根据《汉书》记载,刘邦很愤慨,因为项羽不让自己如约在关中称王,准备打项羽,周勃、灌婴和樊哙这些作战能力强的将领出来劝谏,萧何也出来说:“虽然汉中这个地方很穷,但总是好过死吧?”刘邦说:“你说的死是什么意思?”萧何说:“项羽人多势大,我们打不过人家。如果非要打的话,不死还有其他结果吗?”他还说,上天给你巴蜀、汉中这块地方,你还嫌弃,以后一定会倒霉的。再说了,汤武当年就是因受到不公对待,而获得了大家的拥戴,最终取得天下的。你以后好好在封国搞好经济建设,多招揽人才,利用好巴蜀、汉中的资源,还是可以“还定三秦”,统一天下的。虽然萧何这番话没多少含金量,但刘邦竟然毫不费力地听从了。
原因大概是刘邦这么说,也就是当着大家的面,做做样子,发泄一下不满情绪。根据刘邦在鸿门宴上所处的境况,他应该会主动做出很大让步,对被封到巴蜀这样恶劣的地方,有心理准备。甚至有些学者推测,封到这个地方是刘邦自己提出来的。因此,肯定不会等到分封都结束了,刘邦突然觉得很难受,要反击项羽,更不可能是刘邦听了萧何这番话,才恍然大悟。
基于以上认识,有些学者则认为,这个桥段是《汉书》杜撰的,记述刘邦气急败坏要打项羽这件事,目的是指明在戏水分封上,刘邦委曲求全,忍辱含垢。之后,刘邦主动攻打项羽,非常具有正义性。这大概是《汉书》记载这一桥段的本意。
刘邦从关中到汉中,要翻过秦岭。即使现在,如果不走高速公路和铁路的话,徒步翻过秦岭,也很难。刘邦如何去汉中?现在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从子午谷去的,这条路是在王莽时代整修和被命名的,比如,历史学家辛德勇就持此说法。有的说是从褒斜道过去的。但不管从哪里走,这些道路都很崎岖,汉军都必须从依山而建的栈道过去。
当时,张良送刘邦去封国,告诉刘邦:“你为什么不把所过的栈道给烧了,向天下表示自己踏踏实实地去当汉王呢?也让项羽对你放心。”这个建议被刘邦采纳了。由此,大家普遍认为,烧栈道是为了表示刘邦拥护项羽对他的分封安排。实际上,《史记》记载,烧栈道还有另一个原因,“以备诸侯盗兵袭之”。烧掉栈道,可以有效防备项羽和其他诸侯兵在背后突袭刘邦。
但仔细分析,第一个原因应是主要的。要知道,栈道狭窄难行,在栈道上不是主动进攻的好地方,只对防守有利。项羽即使想偷袭刘邦,也不会从栈道过去。不过,项羽和范增把刘邦封到巴蜀和汉中,是打压和限制刘邦发展的策略,刘邦肯定不满。为防止刘邦做出不轨之举,项羽很可能会派兵,在刘邦身后监视他。(www.xing528.com)
不过,张良送刘邦去封国,到栈道口后,和刘邦话别,没有跟着刘邦一起去关中。很多人对鸿门宴前后张良和刘邦的关系有错误认识,觉得张良是刘邦的属下,为刘邦出谋划策。实际上,当时张良从名义上并不是刘邦的人。
张良和刘邦很早就认识了。后来张良为恢复韩国社稷,游说项梁,说:“你立楚国后裔为王,也应该立韩国后裔为王。”向项梁推荐韩国宗室公子横阳君韩成,还说:“复立六国后裔,可以使秦朝面对更多敌人,对楚国复兴大业有利。”项梁给张良、韩王成一千多人,攻略韩地。可能因为这两人都不善于领兵作战,或者手上掌握的军队太少,秦军在颍川郡(韩国故地,今郑州、许昌等地)势力强大,他们曾攻下数城,但都被秦军夺回去了。一年多的征战,两人几乎一无所获。
等到刘邦西征时候,路过这里,韩王成大概希望和刘邦套上近乎,借助刘邦的势力,帮助自己复国。他知道张良和刘邦是旧相识,关系亲密。一方面,他和刘邦一起在颍川郡和秦军作战,共同打败秦军将领杨雄;另一方面,让张良随刘邦一起西进,杀入关中。
在鸿门宴上,张良帮助刘邦解困。戏水分封后,张良作为韩王成的属臣,协助刘邦入关中的使命已完成,要回到韩王成身边,完成恢复韩国的大业,所以他送刘邦去封国后,翻身追随韩王成。韩王成被项羽劫持到彭城,张良也跟着去了彭城。等到韩王成被项羽杀了,张良复国的梦想破灭,他偷偷离开彭城,到关中投靠刘邦。张良再次找到刘邦时,刘邦刚刚完成“还定三秦”。刘邦见张良正式投靠自己,非常高兴,封他为成信侯。看来刘邦很欣赏张良,不计较张良在他最艰难时离他而去,也不计较张良追随旧主,在落魄时再次投靠他。他看重张良身上为恢复韩国的理想而矢志不渝的精神,看重当旧主韩王成被项羽劫持,张良不弃不舍的忠诚守信的品性。封张良为“成信”侯,实属刘邦有意为之。
从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张良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到他从彭城亡命,投奔刘邦,在漫长的十二年中,张良的人生追求都是恢复韩国基业,而不是为刘邦或其他非韩国宗室的人打天下。在鸿门宴和戏水分封前后,他并不是刘邦集团的人,因他与刘邦的关系是知己朋友,刘邦很看重和他的友情。事实上,对张良封侯,刘邦集团没有人认为很突兀,没有表达任何不满。从此以后,张良终身追随刘邦,成为汉朝“开国三杰”之一。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去汉中时,项羽“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一般理解,是项羽拨给刘邦三万人,或者说,允许刘邦带领三万人,另有数万楚国人和其他从函谷关以东来的人跟着他去了汉中。但也有些研究者认为,不是项羽调拨给刘邦三万人,也不是很多仰慕者跟着他去了汉中,而是项羽派出三万人马加上其他一些诸侯的兵将,监视着刘邦去封地。理由是:
一是刘邦有过不让大家放心的行为,曾想独霸关中,他最有可能不认可分封这件事。不找人监视和督促他去封国,项羽、范增很难放心。
二是在鸿门宴时,刘邦有十万之众,却突然变成了三万,也没说明其他七万都去哪里了。
三是《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跟随刘邦到关中的将领,之后参与“还定三秦”,可是,如果士兵平白无故地消失七万,而统兵的将领都在,不符合常理。
四是刘邦进入汉中,到达都城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后,出现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的局面。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其中仅将领就跑了数十人。很难想象,在刘邦未入汉中前,有其他诸侯国中的仰慕者,主动追随刘邦去汉中。
五是张良建议刘邦烧毁栈道,其中一个意思是,防止诸侯联军袭击他,很可能说明身后确实有一直监视他的大军,不得不防。
结合以上分析,真实的情况可能是,项羽派军队监视刘邦去封国。刘邦平定三秦时,和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作战,是分兵作战,再加上到封地后,又跑了不少人,但刘邦究竟带去了多少兵,很难说出一个具体数目。如果没有其他证据,可以说刘邦带入汉中的人马不会少于三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