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华客家:盐菜制作与食用方法

成华客家:盐菜制作与食用方法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的立春时节,气温开始上升,万物逐渐复苏,正是客家人制作盐菜的好时节。晾晒的过程中,如果有太阳暴晒为最佳;没有太阳时,也需要置于通风干燥处,以保证盐菜的水分能够被尽快吹干。待到盐菜再次晾晒完成,还要将薄盐抹于菜上,然后进行窨制。在客家人的饮食习惯中,盐菜的食用有许多种方式。以前经济条件普遍较差的时候,盐菜是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的菜。

成华客家:盐菜制作与食用方法

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的立春时节,气温开始上升,万物逐渐复苏,正是客家人制作盐菜的好时节。春日的暖阳将各类白菜萝卜等时令蔬菜催生到吃不完的程度,而地里面的青菜,也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冲出花薹子来。以前在成华区还是农田时,皆种植粮食、蔬菜等,盐菜的原材料是他们所种植的作物之一。而盐菜不仅是他们生活中的一种食物,其制作过程也是一种习俗,它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客家人上川之前。

在闽粤赣地区,有一道“梅州扣肉”非常出名,四川人称之为“咸烧白”,这道菜不仅是梅州地区的代表性美食,也是现今“九大碗”中的必备之菜。当年,客家人将其带入四川,带进成华,并一直食用至今。

客家人的祖先自晋朝迁徙以来,尤其是南宋迁徙入闽粤赣地区以后,其多生存、居住于崇山峻岭之中,不管是汀州还是惠州,抑或其他州,都属于山区,山多地少,土多田少,所产粮食与经济作物,产量相对来说不是很高,若遇上个灾荒年,就变得更加艰难。因此,囤粮、囤菜是家家户户都必须要做的事情。

这里的囤菜,即制作盐菜。在客家人看来,盐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还可以保存很久。同时因其含有大量的盐分,也是下饭的一种良菜,实用亦美味,受广大客家人喜爱。

“湖广填四川”这一移民浪潮兴起以后,盐菜被客家人视作路途上的必备之菜,用于下饭最合适不过,且易于保存和携带,因此,这一道菜顺其自然地被客家人带入了四川。

盐菜的原材料是一种没有肥硕根茎的青菜,其叶系较为发达。这种青菜适冷,每年秋末开始撒种种植。在还未开春之前,青菜成长得较慢,其叶子可用于清炒、煲汤、煮蔬菜稀饭等,清香美味,含有较高的维生素E,是食用大鱼大肉之后解油腻的一种佳菜。开春以后,叶子开始长老,菜心也随着温度增高而冒出花薹,这样的青菜就不太适合清炒了,客家人种植它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制作盐菜。

挑一个明媚的晴天,磨好镰刀,背着背篓进入地里,将青菜砍下放入背篓背回家,将多余的茎叶及泥巴清理干净,取其中有花薹秆及叶子的部分。在院子或房檐下,拉几根扎实的钢丝或绳索,将青菜一棵棵挂上去晾干。开春以后,许多客家人的院子里都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

青菜的晾晒,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天气好时几天就可以了;若遇天气不好,还要将其晾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十天半个月后,待到青菜的水分晾干,方可取下来进行下一道工序。晾晒的过程中,人们会用刀将青菜对半剖开一部分,让里面的水分得以充分蒸发,一些客家人也习惯在刚刚晾晒时就将其剖开。

晾晒完成以后,人们将脱水的青菜取下来用清水洗净,将水脱干,然后把川盐抹于上面,放入桶中或者土陶缸里密封置放。一两天以后,再次取出,用清水将上面的盐渍洗净。据说,在清理盐渍这一道工序时,需要将青菜里面变质的色素全部洗干净,这样制作出来的盐菜色泽才会更透、味道才会更纯。

其实,进行到这一工序时,盐菜的味道就已经出来了。缠绵的香味中,夹杂着川盐的美妙,同时还有种浓浓的青菜香,让人回味无穷。(www.xing528.com)

清洗结束,继续将水灵灵的盐菜挂在钢丝或者绳索上面晾干。晾晒的过程中,如果有太阳暴晒为最佳;没有太阳时,也需要置于通风干燥处,以保证盐菜的水分能够被尽快吹干。阳光下微风中的盐菜,会有一种浓浓的、特别能够勾起人们食欲的香味散发出来。

待到盐菜再次晾晒完成,还要将薄盐抹于菜上,然后进行窨制。这道工序中,抹盐是一门技术:抹得太多,最后出来的成品会过咸;抹得太少,其保存的时间则会减少,也会影响口感;但若加量得当,最后制作出来的盐菜会有微微甜味,耐人寻味。所以一户人家里的盐菜是否好吃,就要看女主人的手艺了。

▶将青菜晾晒在绳子上面脱水 九吃摄

窨制这一工序,即是将抹好川盐的盐菜捆成一小把一小把的,然后依次放入倒罐中,放好后用谷草或其他干草封口。讲究的人家会放一层盐菜铺一层干草,最后压紧。装盐菜的倒罐为一种将罐口倒着放的土陶罐,口径较长,易于承受力量,罐身大多呈椭圆形,配套的还有一只坛盒。菜装好封口后,坛盒装满水,将倒罐口子朝下放入盒中。自此以后,坛盒里面的水就要保持永不干涸。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隔绝外界的空气,使倒罐随时都处于一种密封状态。据说这样制作出来的盐菜,香气和口感十分浓郁。

封坛以后,为了使盐菜的口感更加醇厚,一般窨制两三个月才会开坛。此时也是所有工序结束之时。一罐好的盐菜,不仅色泽黄亮,而且较为干燥,充满着发酵过后的浓香。若是还有太阳的香味,那这罐盐菜则为上品了。

在客家人的饮食习惯中,盐菜的食用有许多种方式。除用以做咸烧白外,还可以将其切细,放入适量的菜籽油、猪油、花椒干辣椒等佐料炒之,成为下饭的美味之菜;煮面时也可以适量加入炒好的盐菜,作为调料食用。以前经济条件普遍较差的时候,盐菜是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的菜。一方面可以代替蔬菜食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食欲,在某种程度上补充人体对盐的需求。所以,在成华客家地区,盐菜是每个人的记忆中一道不可抹去的菜品。

2014年,我在四川西充县的客家区域做实地采访时,他们那里的客家人家家户户也都制作盐菜。到了饭点主人家煮饭时,还将盐菜切碎混合进米饭中一起蒸煮,制成盐菜饭。据当地人介绍,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增加食欲,还很美味。由此一来,盐菜不仅仅是属于成华客家的专利,而是客家人和其他更多人的饮食喜好了。

除此以外,用制作盐菜的方法,还可以制作大头菜、萝卜干等,只是在加川盐这一道工序上,大头菜还需加入干辣椒面,最后出来的是川辣味。此外,客家人制作的泡菜也是一绝。

在客家美食中,盐菜、大头菜、萝卜干、泡菜等,从入川之始,即已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成为客家人永远抹不去的历史与记忆。而今,成华客家地区制作盐菜的客家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年轻人中则更少。作为食客,我们还是希望能够继续吃到这一地道的美食的,所以,在此还是请年轻人多多努力吧,纵使社会发展的节奏加快,也请不要忘记这一味道口感俱佳的风味美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