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毓宝传:云南近现代文稿20篇

马毓宝传:云南近现代文稿20篇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荣昌君姓马氏,名毓宝,字善楚,云南昆明人也。毓宝少年壮士,重译数万里外,赍志以殁,天下事真有幸与不幸哉。天心愦愦,何厚于二子,而薄毓宝也。古之人所谓成仁取义者,其毓宝之谓欤?中国段祺瑞北洋政府,于1917年宣布加入协约国一方,但并未派出部队直接参战。救之,对他进行抢救。共诛之,共同对他进行讨伐。

马毓宝传:云南近现代文稿20篇

陈荣昌(1)

君姓马氏(2),名毓宝,字善楚,云南昆明人也(3)。幼聪慧倜傥(4),有大志。己酉(5)入省立高等学堂实业科毕业。壬子(6)以讲武学校优等,选送南京军官学校。癸丑何子锜招往湖口(7),任陆军营长。旋(8)返滇,任董干、田蓬各汛一等汛副长(9),兼募兵委员,旋充(10)蒙自保安团教练官。君娴于法兰西国文字(11),与法国领事福拉远善(12),每言逮欧罗巴洲战争之烈(13),德意志之无道(14),祸延十一国,君辄愤形于色(15)。福拉远因送君赴欧洲战地,入法国边防军服务。期满,升法国军官学校深造,继派君屯戍(16)非洲之摩洛哥国。丁巳中国加入协约(17),对德宣战。君以中法同仇(18),慨然曰:“吾当效绵力以战德(19),德苟败(20),中国亦去一毒(21)。”乃(22)由非洲屯兵总司令申送巴黎,为法国客军义勇队队员,赴前敌(23)与德战,白昼入锋镝中(24),勇敢异常。戊午三月(25)战德于松模河,中弹。六月又战德于色物耳,德发氯气弹伤之(26),中毒甚剧,赤十字会救之(27),寻愈(28)。法政府以迭次军功(29),颁章以奖之(30)。中国驻法公使胡维德,爱君义勇,常誉之,又恐君罹不测也(31),劝君折入法国高等军事学校,以资修养(32)。君辞之(33),且曰:“德残忍国,天下人应共诛之(34),而中国名(35)加入协约,无一人与德战,吾甚耻焉(36)。公爱吾,吾何敢自爱,而使人疑吾为怯耶(37)。”九月,复与德大战于阿米养之哈门,遂(38)阵亡。欧美协约各将士,服其义勇,皆深惜之(39)。君生于甲午(40),卒于戊午(41),年二十四。赞曰(42):毓宝者(43),其傅介子、班超之流耶(44)。然(45)二子立功异域,荣当世,传后人,诚不朽之业也(46)。毓宝少年壮士,重译数万里外(47),赍志以殁(48),天下事真有幸与不幸哉(49)。天心愦愦(50),何厚于二子(51),而薄毓宝也(52)。呜呼(53)!古之人所谓成仁取义者(54),其毓宝之谓欤(55)

(方树海纂辑:《续滇南碑传集校补》,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246—247页。)

注释

(1)陈荣昌:本文作者,字小圃,昆明人,生于1860年,逝世于1935年,云南近代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

(2)君姓马氏:君,对马毓宝的敬称。氏,旧时用于姓或姓名之后,表尊敬的用语。

(3)也:句末语气助词,无实义。

(4)幼聪慧倜傥:他幼,他从小(就)。聪慧倜傥,聪明而又洒脱豪放。

(5)己酉:1909年,即清宣统元年。

(6)壬子:1912年,即民国元年。

(7)癸丑何子锜招往湖口:癸丑,1913年。招往,(把他)邀请到。湖口,江西省一个地方的名称。

(8)旋:副词,相当于“随即”。

(9)任董干、田蓬各汛一等汛副长:董干、田蓬,位于中越边境地区云南的两处辖地。汛,明清时期军队的驻地。一等汛,意思是重要的军事驻地。副长,副汛长,即董干、田蓬驻军的副职长官。

(10)旋充:旋,不久。充,担任。

(11)君娴于法兰西国文字:娴于,熟悉。法兰西国,即法国的全称。文字,这里借指语言

(12)与法国领事福拉远善:法国领事,即法国设在云南蒙自领事馆的领事。善,友好。

(13)每言逮欧罗巴洲战争之烈:每言逮,每当谈及。欧罗巴洲战争,即1914年7月至1918年11月,发生在欧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指示代词,相当于“那样”。烈,剧烈。

(14)德意志之无道:德意志,即德国。之,指示代词,相当于“如此”。无道,做坏事,这里指向别国发动侵略战争。

(15)君辄愤形于色:辄,立即。色,脸色。这句话的意思是,马君立即在脸上显露出愤怒的表情。

(16)屯戍:驻防。

(17)丁巳中国加入协约:丁巳,1917年。协约,为协约国的略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便逐步形成以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土耳其、匈牙利等为同盟国的一方,以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美国、中国等为协约国的另一方的两大敌对阵营。中国段祺瑞北洋政府,于1917年宣布加入协约国一方,但并未派出部队直接参战。

(18)君以中法同仇:以,认为。中法同仇,中法两国共同仇恨德国。

(19)吾当效绵力以德战:吾,人称代词,相当于“我”。当,应该。效绵力,尽微薄之力。以德战,同德国军队作战。以,介词,相当于“同”。

(20)德苟败:德国如果失败。

(21)中国亦去一毒:亦去,也能消除。一毒,一大祸害。当时,德国也是侵略中国的列强之一,其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曾经占有中国的青岛及胶济铁路。

(22)乃:连词,相当于“于是”。

(23)赴前敌:赴,奔赴。前敌,前线。

(24)白昼入锋镝中:入,加入。锋镝,刀刃和剑镞,借指战斗。锋镝中,战斗之中。

(25)戊午三月:1918年3月。

(26)德发氯气弹伤之;德发氯气弹,德军(向法军)发射氯气弹。伤之,使他受到伤害。(www.xing528.com)

(27)赤十字会救之:赤十字会,红十字会的旧称。救之,对他进行抢救。

(28)寻愈:不久就将他治好了。

(29)法政府以迭次军功:以,介词,相当于“根据”(马君的)。迭次军功,多次军功。

(30)颁章以奖之:颁章,颁发勋章。以奖之,来奖励他。以,连词,这里相当于“来”。

(31)又恐君罹不测也:又恐,还担心。罹,遭受。不测,料想不到的灾难。也,句末语气词,无实义。

(32)以资修养;以资,以便得到。修养,休息调养。

(33)君辞之:他谢绝了这样的劝告。之,指代上述胡维德所说的话。

(34)天下人应共诛之:应,应当。共诛之,共同对他进行讨伐。

(35)名:名义(上)。

(36)吾甚耻焉:我非常为这样的事情感到羞辱。焉,指示代词兼句末语气词,含有介词“于”加代词“此”这样的语法功能。

(37)而使人疑吾为怯耶:而,语气助词,无实义。使人,让别人。疑吾为怯耶,怀疑我装出胆小怕死的表现。耶,表揣度的句末语气助词。

(38)遂:副词,相当于“竟然”。

(39)皆深惜之:都非常替他惋惜。

(40)甲午:1894年。

(41)卒于戊午:逝世于1918年。卒,逝世。

(42)赞曰:本文作者陈荣昌为此所作的赞语。

(43)毓宝者:者,助词,用于名词之后表示停顿,并引出下文。

(44)其傅介子、班超之流耶:其,副词,表示揣测。傅介子、班超二人,都是我国西汉和东汉时期,远征西域的名将。之,代词,相当于“此”。流,品类。耶,表反问的句末语气词。这句话的意思是,(马君)大概就是傅介子、班超这种品类的人物吧?

(45)然:但是。

(46)诚不朽之业也:“诚”与句末表判断的语助词“也”搭配起来,可译为“确实是”。不朽之业,不朽的事业。

(47)重译数万里外:重译,辗转翻译。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由数万里之外传来的消息。

(48)赍志以殁:他却抱负未实现就在战场上阵亡了。

(49)幸与不幸哉:幸运与不幸运这样的情况啊。哉,表感叹的句末语气助词。

(50)愦愦:糊涂。

(51)何厚于二子:何,为什么。厚于二子,厚待于傅介子、班超。

(52)而薄毓宝也: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薄毓宝也,这样轻薄毓宝啊。也,这里是表示感叹的句末语气助词。

(53)呜呼:叹词,相当于“唉”。

(54)古之人所谓成仁取义者:古之人,即古人,之,衬词,无实义。所谓,所说的。者,代词,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来指代人、事、物。成仁取义者,这里可译为成仁取义这个道理。

(55)其毓宝之谓欤:其,表示揣测的副词。之,助词,作为宾语“毓宝”前置的标志。谓,评论。欤,表示反问的句末语气词。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大概就是用来评论毓宝这样的人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