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廷枢:唐山城市的缔造者

唐廷枢:唐山城市的缔造者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76年,唐廷枢受李鸿章的委派,肩负起筹办开平煤矿的重任。开平矿务局挂牌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成为唐山开埠重要标志,由此引领了唐山城市的崛起与繁荣。唐廷枢对唐山城市发展的重大贡献,还表现在唐山产业体系的形成。唐廷枢在当时的影响可见一斑。然而,人们更应该铭记的是,他还是唐山这座城市的奠基者、缔造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唐廷枢就没有唐山,唐廷枢是成就唐山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第一人。

唐廷枢:唐山城市的缔造者

唐山,以优势的能源原材料工业驰名中外,因1976年大地震后浴火重生闻名遐迩,如今已是环渤海地区一颗璀璨明珠和京津冀经济圈的重要支点。那么,也许有人要问,唐山现已成为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她是如何诞生的呢?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这里将为大家讲述一段清末历史,而这段历史则要从一个重要人物讲起,他就是晚清著名中国近代工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的唐廷枢。

唐廷枢,1832年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珠海市香洲区) 唐家湾镇。唐廷枢年少时家境贫寒,10岁随父亲做苦工。少年唐廷枢聪颖好学,其父克服困难将其送入香港马礼逊教会学堂接受6年英式教育。唐廷枢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尤其擅长英语翻译,备受社会推崇,为日后投身实业打下良好基础。19岁时唐廷枢开始担任香港巡礼厅翻译。24岁时担任香港大审院正翻译。在此期间,他用3年时间编译出1部6卷本的《英译集全》,被公认为中国第一部汉英词典。

1858年,26岁的唐廷枢毅然转行投身实业,走上“实业救国”的辉煌人生之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发展民族资本和产业的典范。唐廷枢投身实业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1863年31岁时开始担任怡和洋行买办10年。1873年41岁时开始担任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12年。1876年44岁时,由于其管理才华出众,应李鸿章之召开始创办开平煤矿,担任开平矿务局总办14年(前期兼任轮船招商局总办),1885年以后,则完全脱离招商局,专管开平煤矿。其间,唐廷枢殚精竭虑、筚路褴褛、呕心沥血、独辟蹊径,为发展民族实业建功立业,成就了他一生的辉煌事业,也直接催生了唐山这座城市。(www.xing528.com)

清末以前,唐山区域只有一些零散分布的村镇,不具备大规模人口聚集和产业勃兴的城市基础。1876年,唐廷枢受李鸿章的委派,肩负起筹办开平煤矿的重任。为解决轮船招商局和北洋舰队的用煤问题,唐廷枢带领英国矿师马利师等由天津赶赴开平,连续几天在开平、古冶、凤山、乔屯一带考察煤窑、铁石情况。深入小煤井观察煤层的贮存形态,并带回煤块和铁石样品,寄给英国有名的化学师施赖礼、戴尔进行化验。1877年筹办开平矿务。1878年7月24日,在唐廷枢的主持下,开平矿务局挂牌成立,唐廷枢任总办,标志着唐山历史新纪元的到来。这个煤矿从勘察矿址、拟定计划、购买设备、募集资金到正式开采,都是唐廷枢一手经办。在19世纪末期,开平煤矿的年产量达到78万吨,总资产增长5倍,成为中国第一个西法采煤煤矿。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镌刻着1881年开滦创造的三个第一:“开平煤矿建成出煤”“开平煤矿至胥各庄铁路投入使用”“中国制造‘火箭号’蒸汽机车”,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篇章。之后随着开平矿务局的快速发展,人口开始大量聚集,工商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唐山城市雏形直至发展成今日的唐山市。开平矿务局挂牌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成为唐山开埠重要标志,由此引领了唐山城市的崛起与繁荣。唐廷枢对唐山城市发展的重大贡献,还表现在唐山产业体系的形成。唐廷枢创办的开平矿务局不仅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工业企业,而且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相继催生了铁路、机车、水泥陶瓷纺织等一系列最早的中国近代产业,为唐山创造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五项“全国第一”,使唐山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

1892年,60岁的唐廷枢在开平矿务局总办任上病逝于天津。各国驻天津领事馆降半旗致哀,李鸿章亲自主持葬礼,唐山百姓为他建立“唐公祠”。当时上海《北华捷报》发表纪念文章,赞扬他的一生为中国民族工商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称他的一生代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他的死,对外国人和中国人一样,都是一个持久的损失”!唐廷枢在当时的影响可见一斑。唐廷枢一生胸怀实业救国理念,创办企业47家,其中6家为中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近代中国工商业经营之神”。然而,人们更应该铭记的是,他还是唐山这座城市的奠基者、缔造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唐廷枢就没有唐山,唐廷枢是成就唐山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第一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