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姓氏表中无疑的35位宋儒,包括程颢、吕大临等

姓氏表中无疑的35位宋儒,包括程颢、吕大临等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见姓氏表中列名宋儒共35人,其中籍贯或名号与姓氏对应可无疑者25人,兹据表中次序略叙如下:明道程氏:程颢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从学于周敦颐。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并称“南剑三先生”。事具《宋史》卷三百三十八、《宋元学案·苏氏蜀学略》。今传世有《埤雅》,据其《诗物性门类》修订而成,多本王安石《字说》。

姓氏表中无疑的35位宋儒,包括程颢、吕大临等

今见姓氏表中列名宋儒共35人,其中籍贯或名号与姓氏对应可无疑者25人,兹据表中次序略叙如下:

明道程氏:程颢(1032—1085)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从学于周敦颐。宋代理学奠基人,“洛学”代表人物。事具《宋史》卷四百二十七、《宋元学案·明道学案》。

伊川程氏:程颐(1033—1107)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与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奠定宋代理学基础。事具《宋史》卷四百二十七、《宋元学案·伊川学案》。

横渠张氏:张载(1020—1077)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因忤王安石新政,辞官回乡,讲学关中,创立“关学”,为宋代理学奠基人之一。事具《宋史》卷四百二十七、《宋元学案·横渠学案》。

荥阳吕氏:吕希哲(1036—1114)字原明,学者称荥阳先生,吕祖谦高祖,从学于焦千之、孙复、石介、张载、程颢、程颐、王安石等,为学“不主一门,不私一说”,形成了兼容并包的吕氏家风。事具《宋史》卷三百三十六、《宋元学案·荥阳学案》。

蓝田吕氏:吕大临(1041—1092)字与叔,尊张载为师,关学代表人物之一,后又从学于二程而不背关学思想,与谢良佐、杨时、游酢并称为“程门四先生”。事具《宋史》卷三百四十、《宋元学案·吕范诸儒学案》。

上蔡谢氏:谢良佐(1050—1103)字显道,学者称上蔡先生。师从二程,与杨时、游酢、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先生”,黄宗羲称“程门高弟,予窃以上蔡为第一”[23]。创立上蔡学派,是湖湘学派的鼻祖,宋代心学奠基人。事具《宋史》卷四百二十八、《宋元学案·上蔡学案》。

龟山杨氏:杨时(1053—1135)字中立,号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师从二程,与谢良佐、游酢。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并称“南剑三先生”。有为驳王安石《三经新义》而作的《三经义辨》,今佚[24]。事具《宋史》卷四百二十八、《宋元学案·龟山学案》。

庐陵欧阳氏: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六一居士,又号醉翁,谥文忠。《诗》学著述有《诗本义》十六卷,辨毛、郑不得古人意者百十四篇[25]。事具《宋史》卷三百一十九、《宋元学案·庐陵学案》。

眉山苏氏: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以诗文闻名于世,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事具《宋史》卷三百三十八、《宋元学案·苏氏蜀学略》。

眉山苏氏: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颍滨遗老,与父苏洵、兄苏氏并称“三苏”。有《诗集传》传世,只取小序第一句而废其他,其说颇有影响。事具《宋史》卷三百三十八、《宋元学案·苏氏蜀学略》。

临川王氏: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神宗熙宁年间主持新政,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有《三经新义》,为其新法之支撑,反对者甚众,于宋代《诗》学影响颇大。事具《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宋元学案·荆公新学略》。

永嘉陈氏:陈鹏飞(1099—1148)字少南,绍兴十二年进士,汪应辰、芮煜并在赵鼎、张浚的学侣、同调之间,有《诗解》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郡斋读书志》《玉海》等皆著录,《经义考》注曰“佚”。事具《宋史翼》卷二十四、《宋元学案·赵张诸儒学案》。

案:《读诗记》引“陈氏”只一人,前文已辨。刘毓庆先生以陈氏为陈傅良,黄忠慎先生以永嘉陈氏为陈亮[26],或误。遍索今存宋元学者论《诗》之作,《读诗记》称引“陈氏”之处,宋人李樗《毛诗集解》、元人刘瑾《诗传通释》皆称引为“陈少南”,则“陈氏”当为陈鹏飞。另据叶适《水心集》卷十三《陈少南墓志铭》称:“其于经,不为章句新说,至君父、人伦、世变风俗之际,必反复详至而趋于深厚。”《宋元学案·赵张诸儒学案》中黄宗羲称:“先生解《诗》,则以为《商颂》当阙而《鲁颂》可废,深宁先生不以为然。予谓先生是说,盖亦取尊君抑臣之义,有为言之也。”今《读诗记》卷三十一《鲁颂》、卷三十二《商颂》恰无“陈氏曰”,且所引之说与“至君父、人伦、世变风俗之际,必反复详至而趋于深厚”颇合。[27]此为“陈氏”系陈鹏飞之旁证。(www.xing528.com)

武夷胡氏:胡安国(1074—1138)字康侯,号青山,谥文定,学者称武夷先生,与次子胡宏同为湖湘学派开创者,后世称胡文定公。事具《宋史》卷四百三十五、《宋元学案·武夷学案》。

建安游氏:游酢(1053—1123)字定夫,学者称廌山先生,师从二程,与杨时、谢良佐、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先生”。《诗》学著述有《诗二南义》,今佚。事具《宋史》卷四百二十八、《宋元学案·廌山学案》。

南丰曾氏:曾巩(1019—1083)字子固,学者称南丰先生,欧阳修门人。事具《宋史》卷三百一十九、《宋元学案·庐陵学案》。

元城刘氏:刘安世(1048—1125)字器之,学者称元城先生。全祖望以其为司马光门人,称刘安世“得其刚健”。事具《宋史》卷三百四十五、《宋元学案·元城学案》。

三山李氏:李樗字迂仲[28],一字若林,生卒年不详,福州人[29],学者称迂斋先生,又称三山先生。与兄李楠、林之奇俱为吕本中弟子,有《毛诗详解》四十二卷。事具《宋史翼》卷二十三、《宋元学案·紫微学案》。

长乐刘氏:刘彝(1017—1086)字执中,幼从胡瑗学,有《七经中议》。《读诗记》引文皆称“长乐刘氏”,至卷二十三《宾之初筵》两次称“刘执中”,皆在吕祖谦补充诸家说的文字中,其中篇末曰:“刘执中解此章虽多牵强忿激,失诗人温柔敦厚之意,然论酗酒之害,深切详明,故并录之。”事具《宋史》卷三百三十四、《宋元学案·安定学案》。

莆田郑氏:郑樵(1104—1162)字渔仲,有《诗辨妄》[30],力斥《诗序》为“村野妄人所作”[31]。事具《宋史》卷四百三十六。

永嘉郑氏:郑伯熊(1124—1181)字景望,学者称敷文先生。《宋元学案·周许诸儒学案》以其为周行己私淑、吴松年讲友,称“吕成公尤重之”。《宋史》称“伯熊于古人经制治法讨论尤精”。有《六经口义拾遗》,今不传。事具《宋史》卷四百三十四、《宋元学案·周许诸儒学案》。

山阴陆氏:陆佃(1042—1102)字农师,陆游祖父。少从学于王安石。今传世有《埤雅》,据其《诗物性门类》修订而成,多本王安石《字说》。事具《宋史》卷三百四十三、《宋元学案·荆公新学略》。

渤海胡氏[32]:胡旦(955—1034)字周父,有《毛诗演圣论》十卷[33],系《演圣通论》中论《诗》部分,今佚。事具《宋史》卷四百三十二。

导江鲜于氏:鲜于侁(1018—1087)字子骏,阆中人[34]。有《诗传》六十卷,《经义考》注曰“未见”。事具《宋史》卷三百四十四、《宋元学案·元祐党案》。

南轩张氏:张栻(1133—1180)字敬夫,学者称南轩先生,南宋名相张浚之子,与吕祖谦、朱熹并称“东南三贤”。曾主岳麓书院,为湖湘学派的重要代表。事具《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宋元学案·南轩学案》。

晦庵朱氏: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世称朱文公。与吕祖谦、张氏并称“东南三贤”,其所创闽学又与吕祖谦之婺学、陆九渊之心学并立于世。早年服膺毛、郑《诗》学,有《诗集解》,后承郑樵《诗辨妄》之说,力主废《序》,有《诗集传》,其说在《诗经》学史上影响极大。事具《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宋元学案·晦翁学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