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老城岁时风情传统节令习俗一览

天津老城岁时风情传统节令习俗一览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春霖天津老城里的岁时节令,与中国北方大多省份差不多,但也略有不同现就自己所知,记录如下:元月初一谓元旦,俗谓“大年初一”。从除夕晚二十三点到元旦的凌晨一时为“子”时。时当惊蛰节,百虫复苏,津门有驱除毒虫的“妈妈例”。津门万人空巷,郊县农民乘船搭车云集来津焚香,盛极一时。各处药王庙香火极盛,尤以南郊峰窝庙的盛况甲于津门。应节食品主要为江米粽子,亲友互相赠送。

天津老城岁时风情传统节令习俗一览

杨春霖

天津老城里的岁时节令,与中国北方大多省份差不多,但也略有不同现就自己所知,记录如下:

元月初一 谓元旦,俗谓“大年初一”。从除夕晚二十三点到元旦的凌晨一时为“子”时。这时家家焚香接神,燃放鞭炮,合家不寐,通夜灯烛齐照包饺子,谈笑嬉乐直待天明谓之“守岁”。天明亲朋来往贺年。

初二 清晨接财神,举行隆重祀典。供品以活鲤鱼、公鸡羊肉为主,溜口辙的食谱有:初一饺子,初二的面、初三合子往家转(赚的谐音)。

立春 俗称打春,吃紫心萝卜,叫子孙萝卜,又叫“咬春”。烙春饼,意为“翻身”。(由穷转富的意思)。

初五 叫破五,包饺子谓捏小人嘴,剁菜馅叫剁小人,意思是惩罚说坏话的人。各商号多在这天开始营业。

十五日 上元节,也叫灯节。应节食品是“元宵”,所以又叫元宵节。由十四到十六日三日内,各铺户张灯结彩,锣鼓声喧,各花会均出动游行,鞭炮齐鸣,一片太平景象。夜晚还有逛灯之风,各色花灯缤纷灿烂,与明月争辉,火树银花直冲云霄,五光十色,夜空如昼,起舞欢歌盛极一时。佛前供品还有用发面做的刺猬老鼠驮着元宝。午前刺猬、老鼠头朝外,中午后掉转头朝里,象征把元宝驮回家

十六日 “走百病”。封建时代妇女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为妇德。但这天可以三五成群,在有桥的地方走过,谓之“度危”,传说可以免灾去病。

雨水节气 寒意渐消,雪已成雨鸣雁北飞,春色渐浓,农民备耕。

二十五日 填仓节。屋内外用白粉画成囤形,将过年贴的吊钱扯下,裹以粮食或钱,置于囤的正中,叫做打囤。预卜物阜年丰。应节的饭食是干饭、鱼汤。

二月初二日 俗称龙抬头。时当惊蛰节,百虫复苏,津门有驱除毒虫的“妈妈例”。清晨以鞋击打坑沿,口念:“二月二敲坑沿,蝎子、蜈蚣不露面”;“二月二敲坑头,蝎子、蜈蚣不露头。”应节的饭食是煎焖子、炒鸡蛋、炒豆菜、烙饼。这天剃头理发,以应龙抬头之祥兆。妇女们停做针线活,恐针扎龙眼。

三月初三日 为王母娘娘寿辰。小稍直口福寿宫举行蟠桃会三天,有各种花会表演祝寿。

清明节 即春已过半,风和雨润。这时柳线垂金,桃花烂熳。习俗是扫墓祭祖。

二十三日 为天后寿辰。天后宫先后出皇会四天,百戏杂陈。津门万人空巷,郊县农民乘船搭车云集来津焚香,盛极一时。

四月初一到初八日 为城隍庙会,还愿烧香者沿途络绎不断。初六至初八日出鬼会,城隍出巡赦孤。初十日为城隍庆寿。

二十八日 为药王寿辰。各处药王庙香火极盛,尤以南郊峰窝庙的盛况甲于津门。此日各药店所售成药减价八扣。

五月初五日 端阳节,又称五月节。家家门窗上贴门符葫芦,插蒲艾,室内贴钟馗像,以避邪恶。儿童额头、耳部抹雄黄可避“五毒”。并用五色布做成“老虎耷拉”,耷拉是用色布做的小老虎、棕子、黄瓜、青苗蒜、簸箕、条帚等形状各异的荷包,内装香药面,下垂有五色布条的穗子,可算是民间的小工艺品。戴在儿童身上,也名“长命缕”。应节食品主要为江米粽子,亲友互相赠送。

十三日 若降雨叫做磨刀雨,传说关羽是日磨刀往东吴赴会。因传是日必雨,谚云:“大旱不过五月十三。”

夏至 是白昼最长的一天,习俗吃捞面。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是日刮东风为雨征兆。有“夏至东风摇,粮食水里捞”的民谚。五月麦收渴望天晴,六月农田又需大量用水,故又有:“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的谚语。(www.xing528.com)

小暑 气温高,尚未达到极点。

六月初六 晒晾衣服和书籍,据说可不生虫和发霉。

初伏 太阳未出前饮绿豆汤,谓可去暑。是日有雨为旱兆,谓:“头伏浇、末伏烧。”农谚说:“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种荞麦”。

二十日至三十日 为诸神诞期,连日必雨,叫连阴天。民俗剪纸人持条帚簸箕,叫扫天晴。

七月初七日 为乞巧节。闺阁以碗水曝日下,以小针投面,视其水中影粗细,以卜女之巧拙。应节戏《天河配》,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民间流传久远,至今不衰。

立秋 食瓜叫“咬秋”。据说可免秋后腹泻,秋天开始,余热未尽。

十五日 为中元节。庙宇举行盂兰会,烧法船,放河灯,诵经超度亡魂,家家扫墓祭祖。

八月白露秋分 天气渐凉,露色晶莹为白露,秋天过半为秋分,是种秋麦的最佳时节。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最当时”的农谚。

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糕点铺制作各色月饼,亲友往来互相馈赠。夜晚明月东升,在庭院内设香案供品,妇女拜月。通衢摆摊卖兔儿爷猪八戒木鱼念无字真经的儿童玩具。民谚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气候征兆。

九月初九日 是重阳节。津市居民早年登上鼓楼或玉皇阁,寓意高升。各庙宇攒香丈余高,如塔形,燃点一昼夜,叫做“攒斗。”

十七日 传说是财神生日,各商店欢庆聚餐,祭祀至诚,鞭炮齐鸣,仅次于除夕。

十月初一日 为下元节。祭典祖先,用腊花纸(色纸)剪制冥衣鞋帽等焚烧,叫送寒衣。

立冬 意味冬天开始,天气逐渐寒冷。但初冬十月,有一段时间却晴暖如春,叫做“小阳春”。此后寒气渐浓。

十一月冬至 民俗讲究吃馄饨,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饮食谚语。绘制“九九消寒图”,画梅树一枝,共81朵花,每日染一朵花,全枝染毕则天气渐暖。旁有一联云:“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门外草青青”。有用九个九笔划的字组成词句,如:“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写成双勾空白式,每天描一笔,描毕已柳泛新绿春到人间。

十二月初八日 为“腊八”,用各种豆掺合在一起熬粥,叫腊八粥,分赠亲友街邻叫做“结缘”。

十五日 年货市场布满全街,家家除旧更新,置办过年用品,随着新年日近,大小店铺和年货市上,熙熙攘攘,人流拥塞,十分热闹。

二十三日 “祭灶”过小年,各家供奉的灶王像当晚祭祀后焚烧,意为送灶王爷上天朝见玉皇,传说是向玉皇帝作年终汇报这家一年中功过。所以祭灶的供品中要有麦牙糖,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好话多说,坏话别说。祭灶是男人主持,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妈妈例儿。过此日年事日近,年的流口辙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大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合家欢乐过新年。

三十日 除夕夜,家家由黄昏起陈列佛供,红烛高烧香烟缭绕,室内外灯火辉煌,鞭炮终夜不绝,儿童持灯欢歌。门外卖糕干、卖糖堆等小贩串街走巷的吆呼声,乞儿念喜歌的讨钱声,远近的炮竹声,构成三十晚上的迎新交响曲。合家守岁,终夜不眠,喜气盈门,以度此“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