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中传统民居独立式窑洞营造工序调研结果

关中传统民居独立式窑洞营造工序调研结果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独立式窑洞多分布在渭北地区的铜川和渭南的澄城等地。“窑背墙”是独立式窑洞的后背墙,相当于整座窑洞的靠山,质量十分重要,所以要放在破土开工的第一步来建造。

关中传统民居独立式窑洞营造工序调研结果

如果说,下沉式窑洞是挖出来的,属于“减法”式营造;那么,独立式窑洞则是垒砌出来的,属于“加法”式营造。从结构形式上看,独立式窑洞从无到有,完全是在地面上完成,既有砖石建筑的垒砌工艺,也有窑洞建筑的拱券造型,还有黄土的夯实与覆盖,实质上是一种集砖、土为一体的拱形建筑,将平原地区的砖瓦房与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完美结合在了一起,是渭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结晶(图2-13)。

根据结构营造方式,渭北地区独立式窑洞可分为两种,即土基窑洞和砖石窑洞。土基窑洞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青砖垒砌拱券的窑洞;另一种是用土坯垒砌拱券的窑洞。

土基砖拱窑洞是一种以砖块和黄土为主要材料的窑洞。在渭北丘陵地区,有些地方的地势起伏有限,达不到挖窑所需要的高度,有的土质密实度不够,容易出现塌陷。为了达到建造窑洞的目的,当地人发明了青砖拱窑洞的建造方法。这种窑洞凭借地势而建,以原地的黄土为材料打造窑腿和拱券模胎,然后用砖垒砌成拱券造型,待砖固定后,再将拱模内的黄土掏空覆盖到窑顶,分层夯实,在砖土合一中完成窑洞的建造。

土坯窑洞是一种以土坯和黄土为主要材料的窑洞。其做法与砖拱窑洞相似,只是垒砌窑洞拱券的不是青砖,而是土坯。一般用楔形土坯砌拱,土坯尺寸为300 毫米×350 毫米×65 毫米,屋顶形式可以掩土夯实做成平顶,还有的在夯土上铺瓦做成双坡、四坡形的(图2-14)。

图2-13 独立式窑洞

图2-14 西北民居

因为独立式窑洞四面临空,当地人也称其为“四明头窑”。这样,在建造窑洞时,朝向可以灵活布置,不像靠山窑,窑口朝向哪里要受山形地势的限制。独立式窑洞还具有向上加盖的可能,即在窑洞的顶部加盖房屋或建造窑上窑,与其他建筑形成合围之势,形成三合院、四合院的窑洞院落,或以窑洞和瓦房组合,形成下窑上屋的混合式建筑(图2-15)。

图2-15 绥德党氏庄园

时至今日,渭北台塬地区还能看到众多的独立式窑洞,有的已经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有的是当地人按照传统技艺新建起来的。这些建筑的造型、取材和古老的工艺,无不反映着建造者顺应自然的态度和利用自然的丰富经验,为我们收集整理其中的营造技艺提供了实物资料。

由于土基窑洞和砖砌窑洞的工艺大体一致,我们主要以砖砌窑洞为例加以分析,并将整个建造过程分为:选址—看日子—夯筑窑背墙—制作拱券模子—箍窑—出券与上窑顶土—砌窑脸与安装门窗,共七道工序。

1.选址

这是建造独立式窑洞的第一步,民间往往是请风水先生完成。与下沉式窑洞的选址不同,独立式窑洞选址的重点不在防水和防塌陷,而在防风和便于施工。

建造独立式窑洞的地区往往没有高大的丘陵,植被也较稀疏,无法形成对地面风的遮挡。这一点在冬天表现得尤其严峻。于是,选择那些地面有所起伏、形成遮挡的地势造房就显得非常重要。另外,独立式窑洞的主体完全暴露在地面上,选择一个便于采光和避风的角度,便于门窗得到更多的采光,也直接关系到居住的舒适度。

便于施工主要是指开工后能否比较近便,方便取材。独立式窑洞的主体由青砖和黄土建造,如果附近没有烧砖的条件,取土还要车拉人挑,建造的成本就会大幅上升。所以,独立式窑洞多分布在渭北地区的铜川渭南的澄城等地。这里有耀州窑和尧头窑,烧制陶窑的历史也十分悠久。这些地方属于黄土浅丘陵地带,沿沟坡掏取黄土也十分方便。

当然,在广大的区域内找到这样的地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建造独立式窑洞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花大价钱请风水先生来选址。其实所谓的风水先生,就是长期生活在当地的一些老人。他们非常熟悉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更熟悉当地百姓的生活习惯和讲究。什么地方是风口,什么地方的黄土层厚,什么地方便于上劳力,当地百姓有着怎样的居住习惯等,他们均烂熟于心。这样的人可谓是“上通天文,下知民情”,当地百姓多是出于信任才找到他们,而不是盲目崇拜。

图2-16 放线选址

选定基址后,风水先生会用罗盘在地面上测定方位,选定所建窑洞朝向。因为独立式窑洞是联体而建,一字排开,如果地势允许,通常情况下,正面不是偏南,就是偏东,在躲避西北风的情况下,以获得最好的采光效果。选好方向后,风水先生还会指挥人们在地面上进行丈量,选出窑洞的矩形平面的四个点,钉上木桩(木橛子),再在桩子上拉线,然后用白灰顺着拉线画出所建窑洞的大致平面(图2-16)。

2.看日子

看日子就是选定开工建设的日期,一般也是由风水先生来定。其实,仔细品味风水先生选定日期的理由,其中的规律还是很明显的。首先,所选日期往往都是在秋后。这时地里的庄家已经收获,亲朋好友们有了比较充裕的空闲时间,请人帮工比较容易。其次,此时,渭北地区的汛期已过,秋高气爽,正是破土盖房的好时候。再次,收获的季节,也是依靠土地为生的人们一年中相对富裕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家园建设上。

透过这些规律不难看出,那些有道义的风水先生们并不是信口开河,胡编乱造,而是在掌握当地自然条件和人文习惯基础上做出判断,属于逻辑学上的“有理推断”,当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能正是基于这些,那些以给人看风水、选日子为生的“先生”们,才可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长期地存在下来。

选定开工的日子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督促主家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如筹备建筑上常用的工具,购买建筑材料,告知亲朋好友,确定可能前来帮工的人选,同时也做好雇工的准备等。尤其重要的是开工后的吃饭问题,不仅吃饭人多,而且吃得要好,还有一个相对较长久的延续时间,对家庭主妇的体力和烹饪水平都是一个考验。

3.夯筑窑背墙

图2-17 夯土墙

这是建造独立式窑洞的第三道工序,是窑洞建设的正式动土,也是决定窑洞命运的一步。“窑背墙”是独立式窑洞的后背墙,相当于整座窑洞的靠山,质量十分重要,所以要放在破土开工的第一步来建造。后背墙是用黄土夯筑起来的,具体工艺是:先在筑墙的地方挖出宽1米、深1 米的深沟,再用石夯将沟底夯实,然后一层层地加入黄土,再一层层地夯实,直至与地面齐平。这时要用木柱和木板在基础上搭建出宽度1 米左右的框架,相当于模板。模板的长度因窑洞的数量而定。如果是建三孔窑,模板长度大约在12 米;四孔窑的模板长度大约在16 米。模板搭好后,一组人站在模板外用铁锨往模板内加土,一组人站在模板内用石夯将土夯实。随着土层的增加,模板也要逐渐加高。在墙体接近两米高的时候,墙体边上要搭建脚手架,便于上面的施工者站立。后背墙的夯筑至少得6 个人完成,3 个人在墙下供土,3 个人在上面夯土,最终形成一道厚达1 米多、长达十几米的夯土墙。这道墙的高度与窑洞有关,大约在5—6 米(图2-17)。

后背墙夯筑好后,要等待几天让其风干,再找有经验的老匠人前来“画窑”。所谓画窑,是指用白灰在后背墙上画出窑的高度和宽度,勾勒出窑洞的大致形状。由于独立式窑洞往往联排而建,后背墙上画出的白灰线也要画成联排形(图2-18)。

为了保证窑洞的稳定性,窑洞下面的地面也要有所处理。大多数家庭采用传统的办法,用石夯将新夯筑起来后背墙前面的地面进行全面夯打,必要时还要垫上一些黄土,形成比较坚实的地平,相当于地基处理。那些生活条件好一些的家庭,在地面夯实后,还要用青砖进行地面铺设,以期取得更好的地面效果。

4.制作拱券模子

图2-18 画窑

独立式窑洞既无山体的依靠,也没有黄土的包围,其骨架完全是在地面上用青砖建造起来的。为了保障青砖拱券在形成优美弧线的同时又不失坚固,当地百姓发明了两种制作拱券模子的办法:一种是用夯土层层夯筑而成的实心拱券,一种是在木架上面钉版而成的空心拱券。木制模子虽然可以反复使用,但是样子固定,难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要,比如人口较多的人家需要大一些的窑洞,人口少一些的人家需要的窑洞则会小一些。最重要的是,木制模子容易变形,维修也较麻烦。反之,用土夯筑而成的模子因为成本低廉,大小随意,因而民间更喜欢使用。下面就以这种实心的土质拱券模子的制作为例,分析大致的制造工艺。

土夯模子是一点点夯筑起来的,需要大量用土,大体步骤有:首先,用推车将黄土运到已经夯打好的后背墙下,然后由专人用铁锨将土沿后背墙平铺开来,再用石夯将土夯实成平地。然后再运黄土,再进行夯实。就这样层层覆土,层层夯实,最终形成与后背墙上白灰线等高的窑洞形状。其次,用铁锨对夯打出来的窑洞造型进行修型。用石夯夯打出来的实体窑洞形状还十分粗糙,不具备“模型”条件,属于模型的粗加工阶段。好在此时的夯土堆已经十分结实,完全可以撑得起几个人体的重量。于是,人们开始在夯好后的土堆上用铁锨进行全面的修平处理,使土堆变得结实而光滑,更接近窑洞的形状。

因为这道工序直接关系到成型后窑洞顶部的造型曲线是否圆滑美观,窑顶是否具有良好的光洁度,因此备受人们的重视,每一步都做得十分精细。具体步骤是:先用铁锨将土堆进行全面铲平处理,再用木制长横杆以后背墙上画的白灰线为基准,对每一个窑洞土模进行填平补齐,使表面光滑而结实(图2-19)。

5.箍窑

这是独立式窑洞骨架成型的关键性环节,会直接关系到窑洞的使用寿命。在传统工艺中,箍窑的时候砖与砖之间是不用黏合剂的,完全是靠砖与砖之间的挤压而成型,工艺充满技巧,是技术性很强的一道工序,因此也是独立式窑洞建造过程中耗时最长、用功最精的一个环节。具体工艺有:(www.xing528.com)

首先,在修整好的土模上“干摆”。所谓干摆,是将二四的单砖顺着土模窑身从下向上整齐摆放,层层加高,直至窑顶。此时有三条技术指标十分重要:一是纵向摆放的砖要呈一条直线,二是第二层纵向平摆的砖要与第一层纵向平摆的砖错开碴口,三是摆砖是从窑的两侧同时开始,在窑顶处汇合。站在窑体侧面看,横向砖要呈一条水平线,上下的砖要彼此错口而立,所谓“横看一条线,纵看鱼鳞片”(图2-20)。箍窑时砖与砖之间是没有黏合剂的,这样横向水平、纵向错口的摆放就形成了一种彼此咬合的状态,在浑然一体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从窑的两侧同时开始摆砖,既是为了保持窑洞两侧的重量平衡,也是为了使两侧砖的摆放层数相当,以保障其能在窑顶的中间位置“合龙”,形成一个完美的拱券造型。

图2-19 制作拱券模子

图2-20 单砖“干摆”

其次,往窑体的外砖缝子里砸楔子。窑腿部位的砖是水平摆放,砖与砖之间的缝隙不大,需要砸楔子的地方也不会多。从窑的腰线开始向窑顶的过渡部位,为了摆出弧线,砖与砖之间不再是水平摆放,而是要出现一定的夹角。尤其是到了窑顶部位,由于窑体从垂直向曲面过渡,砖也会随着土模的弧度而出现内紧外松的情况。用楔子将外面的缝隙固定住,以保障青砖紧贴土模,彼此之间也紧密相连,以形成稳定的弧面造型。在这道工序中有两点十分重要,一是所用的楔子多为破旧瓷碗、瓷碟的碎片,既容易砸成各种形状使用,也不会像木楔那样日久腐烂;二是废物利用,降低了窑洞建造的成本。需要说明的是,楔子只起到固定的作用,点到为止,不必将缝隙全部封闭起来,所以用的并不多。

再次,整修窑箍。经过上面两道工序,独立式窑洞的砖箍已经成型,砖与砖之间尽管还有缝隙,但是已经被楔子固定住,不会出现松动或脱落。为了保障砖与砖之间既紧贴土窑模体,又彼此紧密依靠,形成稳定的造型,下完楔子后,工匠们还要对窑体的砖面进行整体检查,即用木锤子对每一块砖进行敲打,使其能紧紧地贴住夯土模型。这道工序看似简单,其中却包含着很多经验和智慧。比如,用木锤子敲打砖头时,通过手感和声音可以判断出砖的另一面是否紧贴住了夯土模。如果有空鼓,敲打的声音就会发虚,工匠们就要用木锤子进行敲打,直至声音由虚变实。仅这一项,没有成千上万次的敲打,没有几年的经验总结,无论如何是很难取得理想效果的。

整修后的窑箍还处于“硬碰硬”的状态,砖与砖之间会存在大大小小的缝隙,尤其是腰线到顶部的部位。为了垒出拱券造型,原本水平摆放的青砖开始顺着夯土模起翘——靠近夯土模的一面紧密相连,外侧则会拉开距离并用楔子加固。而且,随着拱券曲线的加大,砖的外缝隙也会逐渐加大,楔楔子的地方也会增加。为了让所有青砖更加密实地连接在一起,外表的缝隙得到弥合,工匠们还要用黄泥对窑箍进行灌浆。传统的做法是尽量选取细密的黄土,倒入大铁锅并加清水进行搅拌,直至成为细密的糊状。然后再一桶桶地提到窑箍的顶部,从上到下,从靠背墙到外窑口进行灌注,直到将所有青砖覆盖。待泥浆凝固后,窑箍会更加牢固(图2-21)。

图2-21 砸楔子与灌浆

6.出券与上窑顶土

出券与上窑顶土是独立式窑洞建造过程中劳动强度最大的一道工序。所谓“出券”,就是将窑洞里面的夯土模一点一点地取出来;所谓“上窑顶土”,就是把取出的黄土覆盖在窑洞的顶部。这道工序决定着窑洞的成型,先在窑洞里面的什么地方取土,先覆盖窑箍的哪个部位,关系到窑箍的受力是否合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窑箍的塌陷,使整个工作前功尽弃。所以,到了这道工序,所有的人都会非常小心,要请最有经验的人前来把关,并严格地按照以下的步骤展开工作:

首先要对窑腿部位进行夯实处理。独立式窑洞往往是横排而立,立面上少则三孔窑,多则五孔窑。在做窑箍时,三孔或五孔窑往往是同时进行,在窑背墙上画线、夯实窑址上的地基、制作拱券模子、青砖箍窑券、往窑箍上灌浆全部完工后,窑洞与窑洞之间会有1 米左右的空当,相当于两窑之间的“隔离区”。在没有水泥的年代里,这个区域的青砖一层层垒放而立,并没有多强的稳定性,即使是灌浆后,这里仍然是整个窑箍最薄弱的地方。因此,“上窑顶土”首先是从这个部位开始——将“出券”的黄土堆积到这里,并给予层层夯实,直到腰线部位,形成近两米高的窑腿。

其次要对“出券”的部位有所选择。夯土模的基本功能是起到支撑作用,使工匠们在做窑箍时垒放青砖有所依据。待砖箍垒好并有所固定后,模子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尤其是经过楔楔子和灌浆之后,青砖与青砖之间已经紧密相依,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对夯土模的依赖基本解除。如何将夯土从窑箍里取出来,是一件非常考验技术的工作,其中的力学原理集中体现在出券部位的选择上。一般来说,取土先从窑洞的中间部位开始,但并不是全面开挖,而是从中间部位向纵深掏洞,待挖到后背墙时,再逐渐将洞扩大开来。之所以由中间向外扩散,是因为窑的中间部位不与青砖直接接触,在这里掏洞取土不会一下改变窑箍的受力系统,也不会对窑腿那样的薄弱部位产生破坏。

待取出的黄土将窑与窑之间填满夯实,等于在两孔窑之间筑起了窑腿;待一车车黄土由窑内转运到窑顶,形成层层覆盖,在窑顶部形成约1—1.5 米厚的夯土层并与窑腿相接,等于在窑箍的外部形成了一个新的黄土保护层。由于窑洞四周所有的黄土都被夯筑得很结实,对窑箍形成均匀的挤压,也使原本形成的受力系统从窑箍的内部转移到外部——在夯土的覆压下,砖箍也由原来靠夯土模从内部支撑,变为对外部夯土挤压力的依赖,与夯土一起形成一个坚固的统一体(图2-22)。

7.砌窑脸与安装门窗

这是给成型的独立式窑洞垒砌窑面并加装门窗。在渭北高原的澄城、白水一带,我们看到的独立式窑洞正脸一般全部是由青砖从下到上垒砌而成的(图2-23)。具体的步骤有:

首先,砌窑脸。这是独立式窑洞的“面子工程”,也是整个主体工程完工的标志,对主人来说更是一件充满希望的事情。渭北地区的冬天寒冷多风,为了保温,砌窑脸往往和垒灶台、火炕同时进行。顺序是先砌火炕,再砌灶台,两项工程完成后才是砌窑脸。同样是出于保温,窑脸多为三七墙体、偏开门的布局。为了采光、通风,在门的一侧和上方开窗。在没有水泥的年代里,传统的垒砌工艺大体是:为了防止雨水侵蚀,窑脸不能与窑体持平,而是要向内退一尺左右。垒砌的基本材料是青砖,黏合剂是用黄土加白灰搅匀,再加上少许糯米汤继续搅拌成糊状。由于窑洞的地面在前面的工序中已经得到夯实,所以窑脸的垒砌可以直接在地面上进行,并留出门的位置,加装上门框。在垒砌到一定高度时,工匠还会留出窗户的位置,加上窗框。

图2-22 夯窑腿与上窑顶土

图2-23 青砖垒砌的窑脸

其次,安装木门窗。门窗本应分开来谈,但因它们的材质同为木料,加工同为锯刨凿,功能同为遮挡风雨,甚至连形式都同为矩形,唯一不同的是大小,因此,我们把门窗的安装工艺放到一起来谈。

门窗的基本结构由框架和门板、窗扇构成。框架为门窗提供支撑,门窗在框架上开启闭合,形成遮挡,一动一静,难分彼此。所以,依照传统的制作工艺,门窗与门窗框架是同时进行制作的。通过锯子下料、刨子找平、凿子掏卯几道工序,门窗的框架和板面就基本成型了。这里最重要的是门窗与门窗框架的连接组合。在没有合页的年代,门窗与框架的结合靠的是木轴和木套。所谓木轴,是指供门窗活动的杠杆,有了它,门窗才得以定位在框架之内,里外开合。仔细观察木门窗发现,呈矩形的四个边框并不是等齐的,靠门框和窗框的两个边要略长一些,工匠们把长出的部分叫“榫头”,要将其用刀削成圆柱状,成为木轴。所谓木套,是指安插木轴的地方。在安装门窗的大框架上,上下横板靠边墙的两侧各有一个窟窿,直径与门窗上留出的木轴相当。门窗框架和门窗板面做好后,工匠们会将门窗的木轴装在框架的窟窿里,使门窗与框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做好的门窗框架要固定在窑洞的墙体上,也存在一个如何连接的问题。民间的办法是,在门窗框架上同样留出“榫头”,作为与墙体连接的基础。具体做法是:门窗框的上下两头并不是对接的收口,而是将上下横板有所延长,作为与窑洞衔接的“榫头”。当门窗全部安装在框架上后,几个工匠会将门框抬到窑脸前,将框架横板的延长部分埋在青砖里,与窑体连在一起。与门窗扇上作为木轴的“榫头”不同,门窗框上的“榫头”不是圆的,而是方形门窗框的延伸,保持着四面见方的造型。这样的造型与砖墙连接,会更加结实。至此,算是完成了安装窑脸的最后一道工序。

再次,修女儿墙和排水沟。女儿墙是窑洞顶部的砖砌墙体,主要材料是青砖和土灰泥。在窑顶上做排水坡是为了防雨,主要是用掺和进碎石的黄土进行碾压夯实,形成斜坡,在具有一定排水功能的同时,也避免草木的生长。这两个部分的制作工艺、 形式和效果与下沉式窑洞相仿,这里不再重复。

独立式窑洞是在一半垒砌、一半掏挖中完成的。由于增加了新材料,相比于下沉式窑洞,这种建筑形态的工艺更加复杂了。在实际勘察中我们发现,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渭北地区不少的下沉式窑洞遭到了遗弃,但独立式窑洞却依然是农民喜欢盖的房子之一。其实,尽管工艺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独立式窑洞以土为本的本质和拱券造型的形式都没有变,所以,老百姓喜欢这种建筑,还是集中在其成本的经济实惠和居住效果的冬暖夏凉上。这是下沉式窑洞的天然优势,也是那些当下流行的水泥建筑无法比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