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游艺史话:宣德蟋蟀罐的典藏之旅

中国游艺史话:宣德蟋蟀罐的典藏之旅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仿宣德澄泥蟋蟀罐宣德蟋蟀罐是中国蟋蟀罐中的绝世名品。说明宣德御制的蟋蟀罐工艺极为精致。这件宣德狮纹蟋蟀罐成为鉴别其他宣德年款澄泥蟋蟀罐的标准器。这是宣德蟋蟀罐传世很少的原因。近六百年的光阴,精美而奢华的宣德蟋蟀罐承载了中国斗蟋蟀历史上的一段辉煌,成为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珍品。清代赵子玉是一代名匠,继宣德蟋蟀罐之后开创了新的流派,他烧制的蟋蟀罐,澄泥细腻,润滑如同肌肤,挺拔俊美,制作

中国游艺史话:宣德蟋蟀罐的典藏之旅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明宣宗朱瞻基确实是极为独特的,他骁勇善战,即位之初便平定汉王之乱,知人善任,整顿朝政,实现了“仁宣之治”。他工于书画,诗文造诣很高,而且多才多艺,兴趣广泛,喜欢从事蹴鞠、捶丸、投壶等游艺活动,沉迷于蟋蟀、斗鹌鹑,畜养猫犬、鹁鸽等动物。明宣宗既是太平天子,又是“游戏皇帝”。

自明代以来,史书中不乏对明宣宗沉迷游戏的批评,连邻国朝鲜李朝也有所耳闻。《朝鲜李朝实录》记载,朝鲜籍的宦臣尹凤多年身处皇宫,常将明朝宫廷的情形传回朝鲜李朝,而且并不避讳。宣德三年尹凤说:“今皇帝(宣德帝)燕于宫中,长作杂戏。”宣德六年又说:“帝好游戏,至一旬不谒皇太后。”尹凤的观察印证了中国史书的记载。皇甫录著《明记略》时距宣德年刚过了三十多年。书中记载:

宣庙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时枫桥一粮长,以郡遣觅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妾以为骏马易虫,必异,窃视之,跃去矣。妻惧,自缢而死。夫归,伤其妻,且畏法,亦缢焉。这是一件真实的故事。苏州府枫桥的一位粮长,被府衙遣派去捕捉蟋蟀。明朝初年设立粮长制度,在江南产粮州县每一万石设一区,选用粮长督收田赋。这位粮长认为蟋蟀是奇货可居的好东西,就用所乘骏马换来一只好蟋蟀,准备献给皇帝获取赏赐。不承想,他的妻子好奇,偷偷打开蟋蟀罐观看,结果蟋蟀跑了。结果夫妻俩被迫自缢。明宣宗好蟋蟀之戏引发的百姓悲剧,在清代蒲松龄写的《促织》故事中也有生动的描写。

当时苏州是主要为宫廷进贡蟋蟀的地方。明代王世贞《王弇州史料》中收录明宣宗给苏州知府况钟的敕诏。“宣德九年七月,敕苏州知府况钟:比者内官安儿吉祥采取促织。今所进促织数少,又多有细小不堪的。以敕他每于末进运,自要一千个,敕至,而可协同他干办,不要误了,故敕。”宣德皇帝为了采办玩物而给地方官下敕诏,责备采办的蟋蟀数少质差,不堪使用,要求速办一千只蟋蟀,宣宗的敕诏语言直白急迫,足见其痴迷到了何等程度。帝王的不良嗜好,造成“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风气,贪官污吏采办蟋蟀敲诈民财,弊政给人民造成灾难,使社会奢靡之风盛行。

中国饲养蟋蟀始于唐代,装盛蟋蟀的器具是一种用金属丝编制的笼,大约在南宋时出现陶质蟋蟀盆。至明代,蟋蟀饲养和斗戏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专门虫具,如养盆、斗盆、过笼、水槽、葭草、探筒等。蟋蟀罐中的养盆通常是陶质带盖的桶式罐子。因为蟋蟀喜欢较为阴暗的环境,透气好的陶罐则成为饲养蟋蟀的用具。斗盆则多为瓷质,体形比养盆大,圆形或方形,也称为“方栅”“比笼”。

清代仿宣德澄泥蟋蟀罐

宣德蟋蟀罐是中国蟋蟀罐中的绝世名品。为满足宫廷养斗蟋蟀的需要,明宣宗命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瓷制的斗盆,由苏州陆墓镇烧造澄泥养罐。陆墓镇位于苏州北部,今改名陆慕镇。从永乐时起陆墓镇设有御窑,专门为宫廷烧制金砖。陆墓镇的土质上乘,呈金黄色,坚细如同澄泥,非常适合烧制蟋蟀罐。从宣德年间开始,陆墓镇出产的澄泥蟋蟀罐名扬天下。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记载:“宣德时苏州造促织盆,出陆墓邹、莫二家。曾见镂雕人物,妆采极工巧。”说明宣德御制的蟋蟀罐工艺极为精致。宣德澄泥蟋蟀罐以戗金蟋蟀罐最有名,“戗金”就是先在器物上雕刻图案花纹,然后在雕痕中填金的工艺。清代诗人吴伟业写有《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传世的宣德御窑澄泥蟋蟀罐很少,只在少数博物馆中有收藏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件宣德澄泥蟋蟀罐,高8.8 厘米,直径12.3 厘米,罐身雕刻婴戏图和树木、花卉、栏杆、祥云等纹饰。沈阳故宫博物院也收藏一件明宣德款婴戏纹澄泥蟋蟀罐。著名学者王世襄先生在《秋虫六忆》中记述了宣德狮纹蟋蟀罐。此罐高11 厘米,直径14.5 厘米,罐身雕太狮少狮,俯仰嬉戏,侧有绣球,彩带飞扬,罐盖亦雕双狮滚绣球,罐底素面,刻阳文“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这件宣德狮纹蟋蟀罐成为鉴别其他宣德年款澄泥蟋蟀罐的标准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一件宣德款澄泥蟋蟀罐,罐盖款识为“大明宣德年叶氏监制”、“王通和造”和“蟋蟀草堂”。王通和是清末的匠人,所造蟋蟀罐常刻宣德年号,大明宣德蟋蟀罐真品传世稀少,市面上所见多是清代以后的仿品。(www.xing528.com)

清代蟋蟀过笼,纳尔逊艺术博物馆藏

宣德年间,江西景德镇御窑厂负责烧制皇家所需的青花瓷蟋蟀罐,所产宣德官窑蟋蟀罐传世量极少,非常珍贵,在明代晚期与宋徽宗官窑的价格相当了。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说:“今宣窑蟋蟀罐甚珍重,其价不减宣和盆也。”如今全球传世的宣德官窑蟋蟀罐不过数件,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宣德仿汝釉蟋蟀罐,上海博物馆藏有宣德青花白鹭黄鹂纹蟋蟀罐。日本户粟美术馆藏有宣德青花怪兽纹蟋蟀罐,1989 年苏富比拍卖行上拍了一件宣德黄地青花瓜纹蟋蟀罐。

清初仿宣德青花婴戏图蟋蟀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1993 年,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发掘珠山明代御窑厂遗址时,发现大量碎瓷片,经复原完整,共计21 件蟋蟀用具,包括青花瓷蟋蟀罐、青釉蟋蟀罐和青花过笼,纹饰非常稀见,除龙凤、海兽、竹梅、花卉外,还有鹰犬、天马、莲池珍禽、黄鹂白鹭等,盖底和圈足有“大明宣德年制”款识。虽然这些碎片都是官窑贡品的落选者,但仍然精美异常,做工讲究,纹饰新颖丰富,显示出明宣宗对烧造蟋蟀罐等用具的用心和投入。宣德蟋蟀罐的辉煌也只持续了十年,宣德十年(1435),明宣宗病死,太皇太后张氏下令:“将宫中一切玩好之物、不急之务悉皆罢去,革中官不差。”(明代李贤《天顺日录》)太皇太后张氏此举不仅停止了各御窑厂烧造蟋蟀罐,甚至有可能毁掉了宫中诸多玩物包括蟋蟀罐。这是宣德蟋蟀罐传世很少的原因。近六百年的光阴,精美而奢华的宣德蟋蟀罐承载了中国斗蟋蟀历史上的一段辉煌,成为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珍品。

清代赵子玉澄泥蟋蟀罐,选自ArtBase 中国艺术品图片库

明宣德以后,斗蟋蟀逐渐从宫廷游戏体系中退出,成为民间市井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民间烧造蟋蟀罐借鉴官窑器的工艺,出现了两大名家系列,即万礼张蟋蟀罐和赵子玉蟋蟀罐。万礼张蟋蟀罐始于明代,有多种款识,如万礼张造、秋虫大吉、怡情雅玩等。清代赵子玉是一代名匠,继宣德蟋蟀罐之后开创了新的流派,他烧制的蟋蟀罐,澄泥细腻,润滑如同肌肤,挺拔俊美,制作精工,盖腔相扣,严丝合缝。蟋蟀罐虽是娱乐玩物,但其制作工艺繁杂考究,上乘的蟋蟀罐堪比名窑瓷器。如今,苏州陆慕镇御窑厂恢复烧制金砖和仿宣德澄泥蟋蟀罐,传承着古老的文化高超的技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