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锡市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无锡市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如此特殊的地区如何进行水文现代化建设一直是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局和无锡市水文分局考虑和探索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到2007年,无锡市的水文现代化建设正在探索自己的特色。因此,无锡市的水文管理体制于2005年起实行以省为主,省市双重领导的体制。为及时跟踪监测梅梁湖、贡湖及五里湖水源地的水质,提高监测信息的时效性,向市政府申请,在梅梁湖和五里湖建设两处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方案得到了批准。

无锡市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无锡市地处长江地区的核心圈内,经济比较发达,人均GDP或单位面积的GDP均比较高,城市化步伐很快。由于地处平原水网区的太湖流域地势平坦,水文条件十分特殊:一是河湖港汊密布,行政区域之间水力联系紧密,一旦遇到水量水质问题,省际、市际互相影响牵连;二是工业经济发达早年留下的水质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尤其是太湖的水质一直为当地政府乃至中央的关注和重视;三是平原河网地区的水文要素中,雨量和水位的地位突出,成为观测的重点。在如此特殊的地区如何进行水文现代化建设一直是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局和无锡市水文分局考虑和探索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实践,到2007年,无锡市的水文现代化建设正在探索自己的特色。

1.管理体制实行双重领导

水文工作是开发水利、防治水害、保护水环境等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性事业,具有流域整体性、资料积累长期性、工作目标全局性、服务对象多样性等特点。水文信息是国家基础信息,属社会公共产品,是为社会提供公众服务的。在水权分配、水资源调度、供水计量、水质检验、省市县水事矛盾等方面,又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特点。因此,现行水文管理体制稳定在省一级,并按行政区划分市设置省级派出水文机构,是符合江苏省实际的。与此同时,由于省级统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对水文工作的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不够;在投入与管理上,省与市县容易形成“两张皮”,市县不便介入水文发展的投入与管理。

作为国家基础性公益事业的水文工作,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方面,又具有明确的区域性和服务对象,许多工作都是直接为地方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时期治水思路的确立,地方对水文的需求将日益增长,愈显迫切。水文工作的区域性和为地方服务的特性,将更为明显和更加突出。同时,由于不同流域、不同行政区域所凸显的水问题各有侧重,水文服务的重点在不同行政区域内存在明显的差异。随着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资源统管地位的进一步确立和水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以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无锡市的水文管理体制于2005年起实行以省为主,省市双重领导的体制。

2.站网优化调整

管理体制的改变,为无锡市水文工作带来了新的任务,市政府明确了地方政府的5项职责,首先是对站网进行优化调整,在确保省级以上报汛水文站驻测的基础上,加强巡测、机动监测和水质自动监测的能力,扩大遥测站点的覆盖面,具体为:①增加宜兴常州溧阳交界一线的巡测,从原来的4条巡测线增加到现有的5条巡测线,并增加水质监测的项目,达到水量、水质监测同步,能初步掌握无锡市进出水量和水质状况,计算出入境水量和污染物总量;②根据无锡主城区地势低洼,上游常州来水大,下游排水不畅的特点,在无锡主城区设立30处水文遥测站,为城区防洪大包围水利工程调度运行提供技术支撑;③根据无锡水质型缺水和水环境差的特点,在原有水功能区监测的基础上增加调水沿线、市县交界、水源地及主要入湖河道的水质监测,为政府强化水资源的管理和改善水环境提供水质信息;④提升水质分析实验室的监测能力,特别是2007年蓝藻暴发以后,水质分析工作量成翻番上升。为此,及时向地方政府汇报,申请800m2的水质分析实验室得到了批准,并开始分析运行;⑤加强水质自动监测设施的投入。蓝藻暴发源头为梅梁湖、贡湖局部水域的蓝藻暴发及死亡,造成水质黑臭。为及时跟踪监测梅梁湖、贡湖及五里湖水源地的水质,提高监测信息的时效性,向市政府申请,在梅梁湖和五里湖建设两处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方案得到了批准。

3.继续推进基础水文测报方式改革(www.xing528.com)

在原有水位11处、雨量20处实行遥测资料直接报汛、遥测资料直接进入整编软件系统的基础上,开始对流量关系单值化的研究和处理,在2010年前,全部基础水文测验、报汛实行自动化,彻底改变人工更换水位、雨量自记图纸、电话报汛的传统测报方式。

水位、雨量遥测,流量采用ADCP和H-ADCP自动监测,通过CDMAIX系统实时传输到市水文局或中心站,通过WEB查询。

4.实施以水环境治理为主的水量水质站点建设

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控系统建设的要求,实施无锡境内殷村港、烧香港等重要入湖河道及梅梁湖、横山水库等重要饮用水源地的10个水量水质自动检测站建设,还配置了移动水质监测车。实现重要入湖河流、重要饮用水源地自动监测全覆盖,真正达到及时监测预警、掌握排污总量、保障饮用水安全。

5.在中小河流上建设遥测站网

近年来,小范围内恶劣天气时有发生,防汛决策部门在汛期随时需要面上大量水情信息,以便更科学地作出合理的水情调度。规划至2012年,在无锡防洪大包围圈外,无省级和市级站网控制的中小河流[主要是县(区)级河道约109条]及万亩圩田以上的圩区安装固态存储等遥测设备,建立水位、雨量遥测站,全范围覆盖,委托管理,借助现有采集数据平台,实现水位、雨量信息随时采集、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