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实践,探索教学与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深入实践,探索教学与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深深体会到想要搞好教学,就应当勇于实践,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用自己的体会最深的实例充实教学内容。首先是正视理论研究,不断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转化为教学主要内容。为了对自己从影五十年的美术创作进行艺术总结,在2018年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创意、创作、创新——宋鸿荣影视美术创作理论与实践》专著。其次是用理论指导创作实践,在实践中不断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不仅有静止的美,而且要有运动的美。

深入实践,探索教学与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宋鸿荣

北京电影学院走过了风风雨雨的70年,今年迎来了70华诞,可喜可贺。电影美术系成立于1959年,至今已有51年的历史。我作为美术系毕业生在建院七十周年之际,怀着无限激情,回顾电影学院所走的历程,看到学院今天的规模和发展,更是对培养自己的母校充满了热爱和感激。

1959年9月,我刚一入校门,有幸在著名美术师秦威、池宁、韩尚义、俞冀如等老师的教导下学习,他们用丰富创作的经验和辛勤的汗水培养了我们,使我们在短短的五年大学生活里学到了电影美术创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在毕业前夕作为美术助理跟随秦威老师拍摄了《小兵张嘎》和《烈火中永生》两部影片,收益匪浅。这为我以后的创作和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4年7月根据电影学院工作需要,我留校在美术系从事教学工作。

1959年10月,美术系59班同学研究分析设计作业

74级毕业照(1978年夏)

北京电影学院是我国唯一的全学科电影教育的高等学府,肩负着培养电影制作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任务。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不仅要重视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还要理论联系实际,掌握造型规律,具有创新精神。当年自己刚刚留校还缺乏实践,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在院系领导的支持下,我下决心走出校门到摄影组磨炼自己。50年来,我坚持创作,先后担任了《李四光》《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马可·波罗》《成吉思汗》等影片的美术设计。为了收集教学所需要的资料,我认真向老前辈学习,在中外合拍的影片中学习国外制作经验,不断充实自己,边实践、边总结、边教学。我深深体会到想要搞好教学,就应当勇于实践,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用自己的体会最深的实例充实教学内容。在《垂帘听政》的拍摄过程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再创造精神,运用纪实性手法搭置了大型布景“大水法”,被誉为东南亚最大的花布景。从而在1984年获得了第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

随着电影制作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创造出不少优秀影片,在国内外频频获奖。新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作为电影主创人员的美术师,在美术造型上要有一个长足的进步。我们要用大气力深入研究电影美术造型理论,更新创作观点,把景物造型和人物造型提升到更高层次。

1987年11月,美术系教师辅导学生作业左起:李居山、宋鸿荣、周登富

宋鸿荣为学生讲授设计课

根据自己多年创作中的体会,我总结了四个方面去创意、创作、创新,希望与大家分享。

首先是正视理论研究,不断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转化为教学主要内容。电影学院最大的教学特色就是具有一支既有理论创作又有生产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永远把教学实践贯彻始终,所以才培养出一批善于创作、勇于创新的人才。遵循这一教学原则,我在参加影视创作中注意资料的收集,并且不断把创作成果写成文章,在相关期刊上发表。在电影刊物《电影通知》和《电影美术创作研究集》中发表的《再现清末历史环境的实践——关于〈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的布景、实景、道具》一文,就是对影片创作的艺术总结。随着不断参加影视片的美术创作,先后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现代电影技术》《大众电影》《北京晚报》《中外电影信息》等发表文章五十多篇。1993年我出版了专著《电影美术造型》,把近三十年自己的创作体系尽收篇中,至今仍有参考价值。2010年出版了《电影画面透视学》专著,是在李居山先生专著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在理论上的发展,完善并吸收了国外研究成果而成。为了填补电影置景教学的不足,2011年出版专著《影视置景工艺》(与祖绍光合著)。为了对自己从影五十年的美术创作进行艺术总结,在2018年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创意、创作、创新——宋鸿荣影视美术创作理论与实践》专著。该书对电影美术创作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并在我担任美术师创作的影视作品中选出五部影片和五部电视剧,从不同题材、不同风格样式、不同创作方法等角度进行实例分析,有350张插图,图文并茂。根据中国电影出版社邀请,担任了《电影艺术词典》的分科主编(美术分科,与李居山合作),撰写了部分辞条,编制全书的插图。又担任了《现代影视技术辞典》置景分科主编。

其次是用理论指导创作实践,在实践中不断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作为一名美术系教师,在进行美术创作时,不仅仅是完成拍摄任务,而且要在艺术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不断把创造成果转化为可行理论,解决拍摄中的各种难题。(www.xing528.com)

运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处理好影视片的整体造型。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把握好影片的基调,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造型。在整体统一的艺术中求变化是很艰难的课题,只有变化得体才可能不断创新。电影是经过艺术家精心构思的产物和精神产品,所以提高整体把握水平,在统一中求变化是美术造型的基本特点。影片基调的把握是影片造型的重要内容。应当包括色调、影调和情绪对比基调三个方面。其中色彩基调对于影片的时代感、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以及对场景的气氛渲染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影视片创作的初期,美术师就应当根据对立、统一的原则确立影片基调。同时美术设计还需要适应动的特点,这是影视艺术区别于绘画的表现方法。要改变单幅画、静止画面的创作方法,应当具有运动着的连续不断的多画面创作观念。通过动与静的对比,在统一和变化中运用蒙太奇在影视片总体构成中体现出来。不仅有静止的美,而且要有运动的美。

运用“简单的造型要复杂化、复杂的造型要简单化”方法完成影视片的造型。这种对造型结构的取舍是一切艺术的创作原则。尤其是在影视创作中去粗取精,抓住最有表现力的景物,运用造型手段深化表现,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对一些有特色的场景和细节作深化处理,而对一些非重要的景物作淡化处理。这样就会使景物有节奏的变化,突出了重点,为导演的处理提供了动作基础。例如:在电视剧笑傲江湖》中的场景“崇山封禅台”,就不是搭了一个普通的比武台,而是用八卦绳索式结构,为演员比武提供了极好的动作支点

运用“局部真实、整体虚构”方法结构场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历史片和电视剧创作具有特殊意义。影视剧的创作不是历史的再现,而是艺术再现历史,是在创作一种历史感。观众在艺术欣赏中感受到的是历史的真实感。作为历史场景的设计在无证可取的情况下就应当创造出借影视片拍摄的场景。其原则是只要局部真实,整体可以根据拍摄要求进行艺术虚构。例如:在电视剧《天龙八部》中大理国皇宫、王府以及众多的街市、城门。在整体布局中完全是一种理性结构和布局,但是在建筑的局部处理上完全按照历史上各族特点进行设计,包括门窗样式,造型用的纹样、陈设方式等均符合历史上各族的生活习惯。这样不但得到了历史学家的认可,而且满足了观众的审美要求。对当代题材影视剧也同样可以采用局部真实整体虚构的方式进行创作。在电视剧《走进旧金山》中,因为2001年“9·11”美国世贸双塔被炸没有去旧金山拍摄,而是在上海拍摄了一个美国电视剧。借用上海外滩老洋房进行布局改造,尤其是对招牌幌子、交通路牌用旧金山方式加工,完成了全剧的场景造型。对具有特色的监狱、警局搭建了部分布景突出了旧金山特点,再加上已经在美国拍摄的空镜头,最终比较好地完成了拍摄。在2003年获得了第2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美术。

1987年教务处获“院先进系院”

第三是熟练地掌握造型技巧,把景物造型推向新高度。美术师在进行美术设计时,首要的是具有创造性和把景物结构具体化的能力。把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表达出来,同导演和置景人员进行交流和阐述自己的意向,都要通过设计图完成。因此美术师不仅要有文学平和创新能力,而且还要掌握一种熟练的绘图技巧。几十年来,我探索了一种运用钢笔淡彩的绘图技巧完成设计任务。钢笔画的最大特点是结构清楚,可以深入描绘景物。运用淡彩绘制可以解决色调倾向和基调把握,便于加工制作。画作可大可小,适宜表现2米至3米长卷设计,对影视基础设计和大型场景造型极为有力。通常我运用A3纸画气氛图,把气氛图、平面图画在一张纸上,通过复印分发给导演、摄影、置景等人员,便于创作和生产。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建筑结构和场景紧密结合,要有较好的透视学基础。不仅如此,美术师还要有解决拍摄难题的能力。为了实现自己的创意,要想尽办法解决疑难问题。例如,在拍摄电影《火烧圆明园》时,“大水法”布景需要4500平方米草坪。运用人造革无法解决日光下的拍摄。用真草坪布置环境时间不允许。我通过向老师请教,利用播种春小麦方式混播完成了拍摄。在拍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石光荣家”小院时,时值冬季,要表现二十多次春秋改变,还要在小院里种高粱、西红柿、黄瓜、花草。我不光在种植大棚里,在不同时间段种下相应的植物,还有开花、结果等。根据需要植入摄影棚,艺术而又真实地再现了生活气息,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许。

第四是影视创作合流,用电影创作优势,搞好电视剧造型。随着电视剧在国内的蓬勃发展,为电视屏幕开辟了一个新平台,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因此电影美术人参加电视剧创作是必然趋势。自1999年,我先后参加了《庄妃轶事》《笑傲江湖》《激情燃烧的岁月》《走过旧金山》《天龙八部》《鹿鼎记》等的美术设计工作。其中有三部获得了“金鸡奖”“飞天奖”的美术大奖。电视剧美术创作与电影美术创作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特点。如何运用电影美术创作优势进行电视剧美术创作是我研究的主要课题。

首先是解决电视画面的单一性,强化其厚重感,实际上就是解决造型中的细节问题。尤其是对景物加工的色彩和质感要严格制作,要经得起特写的拍摄,把景物真实有质有量地呈现给观众。在场景色彩处理上要多样化、多层次,根据电视高清技术拍摄出与电影画面相近的效果。其次是由于电视剧场景需要多集拍摄,有数以万计的镜头取景。因此场景平面布局就要复杂多变,提供众多的角度和层次。充分运用场面调度理论指导场景设计,发挥电影创作之长。为了适应电视剧多场景加工、制作、拍摄要求,美术师不仅是一个艺术设计者,而且还要有较高的管理才能。数以百计的场景,多地区的拍摄,如果规整不好,就要影响制作进度。应当作系统工程安排场景加工和周期拍摄表;帮助制作部门统筹安排拍摄计划。只有努力做好上述要求在电视剧拍摄上才可以成功。

以上是我从影五十年来的创作体会和实施方法,写出来供大家参考。新时代要有新要求。我们要不忘初心,不断求索勇往直前。北京电影学院必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面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影视人才。

作者简介

宋鸿荣,北京电影学院教授,1959级美术系校友,后留校任教。曾任北京电影学院院务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务处处长、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等职,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有《马可·波罗》《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成吉思汗》等多部电影及《激情燃烧的岁月》等多部电视剧的美术设计工作。曾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奖,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美术奖等多个奖项。出版多部专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