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合德性原则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合德性原则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过程中的合德性原则真正的质量源于心灵,源于对所做事情充满自信和骄傲的人们。教育伦理规范本身的合道德性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伦理规范存在的必要和根据。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规范中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合德性原则

“善”在伦理学范围中的实质即道德价值,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性道德关系,广义的善是指人的一切合乎目的的行为,这些行为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实现主体的目的,包括实现自身、他人或社会的目的,有助于主体的生存、发展和完善。善的英文表述为“Goodness”或“Virtue”,即“好”或“优点”。亚里士多德认为“善”就是目的。而康德则认为“善”是实践理性的对象,人具有先天的善良意志,即“良心”,它是唯一的、无条件“善”的东西。康德主张“善”是对道德律令和道德义务的无条件尊重和遵守,是一种体现符合程度的善。

在我国古代,对“善”的解读有着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说文解字》中,“善”字金文由“羊”和“二言”组成,义为“吉”和“美”,解释为人与人之间互道羔羊的甘美。《周易》中讲,“君子以遏恶扬善”。老子说,“上善若水”“天下皆知善之为善”。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在我国的童蒙教材《三字经》中,“人之初”是“性本善”的,此“性”此“善”是先验的、朴素的、低层次的。而“止于至善”中的“善”是经过教化的、自觉的和高层次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善”是一种发展的趋势,是人们争相追求,但又无法用言语完全概括和具体解释的一个字。

孟子以“仁、义、礼、智”为道德的四端,古代希腊人将智慧、公正、勇敢与节制作为“善”的四大条件。善有其表现形式,有其发挥作用的条件,有其存在的标准,“善”包含着“崇善,对善的向往;从善,对善的服从;止于至善,对善的追求”三个阶段,一个对“善”追求的动态过程。“善”还包含着幸福和责任,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它具有“性本善”的基础属性和先验表达,教育教学管理是一种育人,为人的活动,本身具有善的属性;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止于至善”的不懈追求,从善不止。“善”既是亚里士多德所言的目的“善”,又有康德的实践理性中的“善”。“崇善”是人的目的性活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要具有“善”的目的,即回答“为什么教” “为什么学” “为什么管”是否符合“善”的目标;“从善”是对人的具体行为提出各种规范,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必然要制定相应的各级各类的规范,这些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是否支持了“善”的行为表达;“止于至善”表达了人对精神和理想的永恒追求,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对善的追求,实际上更偏重于一种追求,一种目的,一种诉求,与“公正”“平等”“自由”“幸福”有着较大联系。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可以描述“善”的种种具体表现,不仅是包含一切道德行为的源泉,还是一切有价值的、一切好的行为的基本前提,都需要把“善”放置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现实场景中,在从事教学管理的目的性活动中去感悟和体验。

墨子认为人表现出善恶,不是本性使然,而是后天环境促成的。他说,人性如丝,未染之前,原本没有颜色,但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也有学者以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人”、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卡西尔的“文化人”假设,作为划分不同管理时代的标志,揭示出古代社会的政治管理、现代社会的经济管理以及即将到来的知识社会的管理活动的人性基础。还有学者分析了“创新人”的管理学内涵及“创新人”的思想基础,阐述了“创新人”的行为特点及创新原理,论述了“创新人”的管理结构与机制,给出了“创新人”管理的三维图。还有人提出了“绿色和谐人”,自我需要的“价值人” “文化人” “知识人” “学习人”等人性假设,这些假设多在管理学研究中出现,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类似的假设并不多见,但其对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意义,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及教育教学管理观,影响教学实践的各种层面。

苏联合作教育学派提出将教学过程的“人道原则”作为指导教学过程的总原则,把人道主义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对教学过程中的权力主义进行了猛烈抨击。代表人物阿莫纳什维利还提出“课”要人化,取消分数等观点。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过程中实施的“人道”,同样需要强调教育教学管理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之为教师,学生之为学生的教学之道,“人道”也是促进师生间互相尊重、平等对话,及维护教学民主和学术自由的基础。(www.xing528.com)

(二)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过程中的合德性原则

真正的质量源于心灵,源于对所做事情充满自信和骄傲的人们。人及人所拥有的心灵在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现代管理实践中,那种在管理中依靠类似于机器输入指令,或者如操作使用说明书一样,自动服从“科学”预设程序的作风和做法已经越来越少。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即便有类似的方法,也很难迁移到其他情境之中,难以奏效。反而依靠“人性”,主要通过道德的力量,却越来越显示出独有的管理魅力。

“德性”与我们前段论述的“善”和“人道”有着密切的关联。德性是什么?从字面意义上可以解释为,“蕴含道德的人性”或“人性中的道德”。中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各不相同。德性最初来源于希腊语,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核心概念,它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希腊人对德性一词有较高的评价,他们眼中的德性是指“无与伦比的卓越境界”,一种从心底发出来的、宽阔的伟大。柏拉图说:“德性是心灵的秩序。”亚里士多德说:“德性的目的是高尚。”对“德性”做了“高尚”的性质确定,引导人们去追寻这种高尚。西塞罗也认为:“道德上的善之所以值得追求,完全或主要是因为其本身的价值。”“德性”的价值和崇高再度被肯定。古今中外,“无论对‘德性’有何种分类和理解,也无论‘德性’的含义有多么丰富和混杂,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德性包括人的向善性。”[15]罗莎琳德·荷斯特豪斯认为:“德性是人类为了幸福、欣欣向荣、生活美好所需要的特性品质。”“德性”的内涵无外是人的一种值得推崇的重要精神特质和品质。“德性”通过凝化为人格而构成规范的现实根据之一,规范则从社会价值趋向等方面制约着理想人格的形成与塑造,二者互为前提。

教育伦理规范本身的合道德性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伦理规范存在的必要和根据。合德性也就渐渐成了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前提和根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规范中合道德性的程度如何,则关乎其为教育者所信守的程度,同时决定了其发挥作用的程度。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规范的道德追问和坚守乃是教育伦理研究者和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者所应有的意识和素质。这也是高校教育道德建设的理论依据。由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不可能自立自行,对于德性向德行转化的具体执行而言,要确保教育伦理规范的合道德性,又必须使其在规范的生成过程中依循正确的路径和评估的指标,伦理及伦理诉求的力量则显得更加深入而持久。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德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作为一种实践形式,在其对外表现和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合乎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过程中的教育者及与教育者等相关主体要具有德性,弘扬道德和传播道德。教育者是高校美德中的“宣讲队和播种机”,是连接学校、社会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德性是高校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必然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