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水文化研究论文集:古褒城与唐宋以后的古道诗文

汉水文化研究论文集:古褒城与唐宋以后的古道诗文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宋明诗人的美妙诗句,证明宋代之后由褒城经凤州到宝鸡的北栈道就享有“连云栈道”的美名。汉魏间褒中县在褒河之西、褒谷口的台地上。北宋初年编修的《太平寰宇记》也认为褒城县在褒河西岸,褒城县与古褒国并非一地。作者将唐褒州与褒城县混淆,实际上自汉至宋,褒城县县城都在褒河西岸的台地上,其战略作用是控制褒斜道,“以其当褒斜大路,故名。”

汉水文化研究论文集:古褒城与唐宋以后的古道诗文

东汉到唐宋时期,褒斜道交通路线变化颇大,褒中县也变为褒城县,但县城始终在褒斜道入口处褒河的东、西两岸,扼守着褒斜道的门户。北魏宣帝正始三年(506)梁、秦二州刺史羊址奏请“修石门阁道”,朝廷遣左校领贾三德“领徒一万人石工百人”,修复褒斜栈道,至永平二年(509)竣工。这次整修中对褒斜栈道路线进行了改变,即将栈道北段入斜谷改为越紫柏山、柴关岭至回车经凤县出散关到宝鸡。褒谷段不再经石门出山,而是“至于门北一里,西上凿山为道”,即后来七盘路之发端。这是褒斜道交通史上的分水岭,也是汉魏褒斜道与唐宋褒斜道的差异之所在。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重修栈道时,增修栈道于七盘岭山腰,盘山而行,经鸡头关到褒城。因盘道如蹑云梯,故名“连云栈”。实际上从宋代开始,诗人们就将穿行在山岭之间、盘旋在白云之中的褒斜栈道称为“连云栈”。北宋初年大学者石介在《赴任嘉州初登栈道寄题姜潜至之读易堂》中说:“连云栈外四千里,读易堂中一帙书。”易士达《杜鹃二首》:“一自连云栈道开,杜鹃啼血溅莓苔。不如归去无人听,几个朝衣出蜀来。”南宋大诗人陆游也在《览镜》诗中有“剑关曾蹴连云栈”的诗句。明朝才子唐寅《栈道图》:“栈道连云势欲倾,征人其奈旅魂惊。莫言此地崎岖甚,世上风波更不平。”戏曲家汤显祖《万侍御赴判剑州过金陵有赠》:“去色连云栈,归心滟滪堆。”茅大方《送陈用中司训先生还汉中》:“万山入汉秦关险,孤栈连云蜀道难。”这些宋明诗人的美妙诗句,证明宋代之后由褒城经凤州到宝鸡的北栈道就享有“连云栈道”的美名。

汉魏间褒中县在褒河之西、褒谷口的台地上。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褒水又东南历褒口,即褒谷之南口也。北口曰斜,所谓北出褒斜。褒水又南经褒县故城东,褒中县也。本褒国矣,汉昭帝元凤六年置。褒水又南流入于汉。”郦氏似乎认为汉魏褒中县即褒国国都。唐代学者对此提出异议,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说:“褒城县(自注:东至府三十三里),本汉褒中县,属汉中郡,都尉理之。古褒国也。当斜谷大路,晋义熙末,朱龄石平蜀,梁州刺史理此,仍改褒中县。魏又于此置褒中郡。隋开皇元年,以避庙讳改为褒内县,仁寿元年改为褒城。褒水,源出县西衙岭川。斜水与褒水同源而派分。”(自注:褒水东流入于汉中郡褒城县,斜水北流入渭。)“褒谷山,在县北五里。南口为褒,北口为斜,长四百七十里。褒国,在县东二百步。褒姒之所出也。”由李吉甫叙述的褒城县地理方位判断,隋唐褒城县城仍在褒河西岸的台地之上,是褒斜道入口的门户,县城与古褒国都城并未重叠,但距离很近,“在县东二百步”。北宋初年编修的《太平寰宇记》也认为褒城县在褒河西岸,褒城县与古褒国并非一地。“褒城县,本汉褒中县,以其当褒斜大路,故名。汉都尉理此。其褒国城为褒水所坏,盖后汉末、曹魏初移于今理。”“隋初郡与县并改为褒内,三年罢郡,以县属梁州。仁寿元年改为褒城,义宁二年又改褒中。贞观三年又改褒城。”“衙岭山,在县西北九十里,褒水源出此山,至县理东注汉水。”北宋初年的褒城就在今天褒河西岸的阶地之上,明朝嘉靖二十三年(1544)张良知纂修的《汉中府志》说,褒城县治“宋庆历元年知县陈彪建,元废,洪武二年重建。”明朝天顺五年(1461)编修的《大明一统志》说:“唐贞观初复为褒城县,宋仍旧,元徙治于山河堰东南五里,本朝因之。”明代的汉中府志与一统志的记载,可以印证宋朝的褒城仍在褒河西岸的台地上,元朝有可能迁到褒河东岸(今汉台区河东店),但明清两朝褒城县城仍在褒河西岸台地之上。清朝嘉庆严如熤主修的《汉中府志》卷六《古迹·褒城》记载:“古褒国,在县东三里骆驼坪。禹封其子为褒君,是有褒国。褒州故址,在县南十里打钟坝村。置县自秦始,汉曰褒中,魏置褒中郡,隋曰褒城,宋徙于山河堰,即今县治,其故址则此。”作者将唐褒州与褒城县混淆,实际上自汉至宋,褒城县县城都在褒河西岸的台地上,其战略作用是控制褒斜道,“以其当褒斜大路,故名。”清朝道光十一年(1831)编修刊印的《道光褒城县志》记载:“县城自汉唐来俱建于打钟坝,宋庆历间移于山河堰北,当褒谷南口,北倚连城山,褒水环其东南。绍兴初毁于兵燹,庆元初知县张寅重修,嘉太中知县陈彪继葺,城郭犹未备也。明洪武三年,知县段勉始筑土城。弘治十二年,知县张表始合官民乡卫之力筑城,周二里半有奇,分设四门,详邑人张瑞《修城记》。正德四年,蜀有蓝鄢之乱,奉令坚筑东北,则郡丞何子奇督之,西南则卫指挥戴经督之,时以仓卒塞其西门,城高二丈,池深广皆七尺,见太仆卿杨廷仪《修城记》。嘉靖三十二年,知县张庚复表其门,各有题额,崇正甲戌流寇焚毁。国朝康熙二十八年,知县雷辟重修,周四里三分,外系石砌,内用土筑,高二丈四尺,底宽二丈八尺,顶宽一丈四尺,砖砌城堞五百二十堵,高二尺六寸。乾隆十二年,补修东南北栅门。嘉庆十五年,久雨城坍。道光元年,知县赵廷俊,捐修葺之,城门楼东曰山河三堰,南曰梁汉群峰,北曰褒斜二谷。东南城隅魁星楼,乾隆初知县邹嶙建。县治之徒自知县窦充,始营厅署,兵燹后仅存东厅。”“连云书院,在城西南隅,嘉庆十四年知县傅永缃兴建。”张瑞《修城记》略曰:“城池二里五分有奇,乃书四门而命之,自北而西二百五十四丈,自西而南二十八丈,自东而北五十八丈。命门东曰龙江,西曰蜀道,南曰大通,北曰连云。”

庆历三年(1043)七月二十七日,秘书丞、知兴元府褒城县窦充言:“窃见入川大路,自凤州至利州剑门关,直入益州,路遥远,桥阁九万余间,每年系铺分兵士于近山采木修整通行。”(www.xing528.com)

【注释】

[1]原载于《安康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