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家族传播研究:打造土风巴韵,推动传统民俗文化走出去!

土家族传播研究:打造土风巴韵,推动传统民俗文化走出去!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家族民俗文化“走出去”,重点是借助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传媒机构等展示土家族传统民俗文化,这同样是扩大土家族文化对外传播,有效增强传播效果的重要途径。开幕式当天,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民间文化表演团体及国内2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了开幕式“天府大巡游”的演出。

土家族传播研究:打造土风巴韵,推动传统民俗文化走出去!

土家族民俗文化“走出去”,重点是借助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传媒机构等展示土家族传统民俗文化,这同样是扩大土家族文化对外传播,有效增强传播效果的重要途径。实际上,这些活动、传媒机构相当于为土家族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土家族民俗风情节目在这些平台上突出展示,有助于扩大影响面,使更多的外界人士了解土家族文化,知悉土家族民俗。这一类传播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利用其他机构举办的活动传播土家族传统民俗文化,堪称“别人搭台,自己唱戏”,如湘西毛古斯舞蹈进军北京奥运会,土家铜铃舞进军上海世界博览会,鄂西《比兹卡》节目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重庆市酉阳县《风情毕兹卡》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等,这是当前土家族文化“走出去”传播的主要方式;另一类是土家族聚居地区的各类机构、有识之士等,单独或联合主办宣传土家族文化的展览、交流活动,乃至网站等,如湖北民族学院举办的“土家族研究网”、北京比兹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办的“土家族文化网”等,以及各土家族自治地区的政府、民族、文化等部门在外地举办的各类土家族文化展览等,也在积极推进土家族文化被外界人士了解,但当前仍处于辅助的地位。

土家族传统民俗在外展示的一个巅峰时刻,当属2008年8月8日18时,由湖南省永顺县组织的大型表演队,携带土家族毛古斯节目《欢庆》,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文艺节目表演。从民俗角度而言,在北京奥运会上所表演的《欢庆》,其实只是土家族毛古斯舞蹈的一个小片段,旨在表现土家族人民欢庆奥运的一种欢快情绪的宣泄场面,并通过“欢庆”这一情绪来感染观众。但借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一极其难得的平台向全球展示,在很大程度上向世人揭开了土家族神秘的面纱,给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了奥组委领导的一致好评,并且外界对该节目也是好评如潮,将其赞誉为“中国最古老的舞蹈”、“最具民族特色”、“真正的原生态演出”等。此后,毛古斯舞多次在各种重大活动中隆重登场,其影响不断扩大。如2009年6月1日,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金沙遗址公园开幕,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与湖南省内的湘绣醴陵釉下五彩瓷以及浏阳菊花石等非遗项目参与了本次国际性文化盛会。其中参加开幕式巡游演出的毛古斯舞,被当地媒体评论为“最扯眼球”的项目。开幕式当天,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民间文化表演团体及国内2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了开幕式“天府大巡游”的演出。土家族毛古斯舞表演者身穿茅草衣,头戴茅草帽,脚踏茅草鞋,以土家族先人的原始形象起舞,表现了土家先民开荒、狩猎、捕鱼的生产生活及生命繁衍创业历程和土家族人民原始生活之美,被当地媒体评论为当场演出“最扯眼球”的项目。随后,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表演队,还在成都市区及周边金沙、温江等分会场巡游演出近10场。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湖南省龙山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田隆信与尹忠胜、米显万、杨文明等人表演的土家打镏子,在北京奥组委、文化部联合举办的《中国故事》湖南“祥云小屋”作了整整30天的展示。

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是全面展示我国各地传统文化的一个绝佳平台,各省、市、区均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举办了活动周,其中在湖北、湖南等省的活动周广场文化演出活动中,土家族民俗都获得了亮相的机会,向到会的观众展现土家族传统风采。当年7月18日,上海世博会湖北活动周在世博园宝钢大舞台隆重开幕,土家族民族歌舞《龙船调》、摆手舞巴东撒叶儿嗬等逐一亮相。参加演出的恩施市民族文工团精心打造了舞蹈《龙凤呈祥》、《叭一口》、《女儿会》,恩施民歌联唱《阿哥阿妹唱拢来》、歌舞《龙船调》等5个节目,在表演过程中不断形成高潮。来凤土家族摆手舞表演队的摆手舞及恩施市文工团的凤凰灯、草把龙、采莲船等表演让现场观众一睹鄂西地区的民族风情。当时刚在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颁奖晚会上捧走原生态唱法金奖的巴东撒叶儿嗬组合,更为中外来宾奉上了精彩的原生态文化大餐。同年7月23日至27日,在上海世博会“湖南活动周”广场文化演出活动中,保靖县酉水歌舞团表演的《土家族铜铃舞》(每天2场),凭借舞蹈动作的粗犷豪放,铜铃声响的清脆嘹亮,令现场观众掌声雷动,对“铜铃舞”这一土家民族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赞叹不已。许多人评价,这次演出使保靖县的土家族民间文化得到一次很好的展示机会,也是湘西非物质文化工作成果的一次汇报,对推介宣传“神秘湘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上海世博会“湖南活动周”广场文化演出活动中,早已享誉世界的土家族打镏子《锦鸡出山》、土家族吹打乐《毕兹卡的节日》也先后登台表演,再次赢得了中外友人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这两个节目均由湖南省龙山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田隆信创作。《锦鸡出山》创作于1983年,1985年即被中央音乐学院当作中国打击乐珍品带往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四国艺术节公演。1986年,中央音乐学院民乐团携其赴美巡演,被《纽约时报》称为“风靡全纽约的中国民乐曲”。1986年2月17日,《参考消息》转载美国《中报》文章《中国古代音乐风靡纽约》中惊叹:“钹这个乐器竟可以有如此多样的打法!”1990年,《锦鸡出山》被中央音乐学院作为“建国后海内外有影响的中国民间乐曲”收藏。1993年它又被中国打击乐艺术团带往德国参加“93柏林世界打击乐艺术节”。短短10年时间,《锦鸡出山》就成了中国土家族打溜子的灵魂之作,也成为中国民间打击乐艺术殿堂的瑰宝。2007年12月,《锦鸡出山》在“外交部2008新年招待会暨‘多彩中华’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表演”中获得最佳表演奖。同样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毕兹卡的节日》,也是一经推出就多次走出国门,开展跨文化交流,先后在“波兰第六届索斯维茨国际民间歌舞联欢节”及1987年“波兰第19届扎科潘内国际山区民间文艺竞赛”等活动中获奖。2006年7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和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东方鼓韵”中国锣鼓邀请赛在浙江舟山举行,全国共有10支代表队经层层推选参加了最后的比赛,代表湖南省参加比赛的节目《毕兹卡的节日》获得此次邀请赛金奖。2009年6月,文化部在北京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由田隆信领衔的《毕兹卡的节日》再度登台演出。

可以说,奥运会、世博会是土家族传统民俗对外展示的最佳平台,因为奥运会、世博会历来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活动,不仅现场观众众多,更受到无数传媒的热烈追捧,但凡能在这些平台上闪亮登场的人物、团队,以及他们所承载的各种信息,都会进入传媒的报道范畴,得到有力的传播,从而在受众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同时,我们必须正视一点:在本土举行的奥运会、世博会等始终是偶然事件,包括土家族传统民俗在内的各种民俗文化不可能随时获得这样的传播机遇,更多的是通过各种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表演等等机会,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介土家族民俗以及土家族传统文化。

从2003年起,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就着手打造恩施土家族艺术精品节目《比兹卡》,创作之初就对该节目提出了明确的定位:“《比兹卡》要以朴素、震撼人心的民族魂魄,展示土家族人民的真实生活;要以土家族人民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演绎土家族人民的心理状态;以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展现土家族人民独具特色的民族特质;以土家族人民对生命的热爱来展现土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要成为一台能够展现土家族人民精神风貌和光辉未来的舞台艺术精品,使之成为一部有看点、有市场的文艺精品!”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准备,2006年9月16日,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湖北省鄂西州大型土家风情歌舞《比兹卡》顺利完成演出任务并获得最高奖项——音舞类演出大奖。此后,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潇湘风情——湖南专场”晋京汇报演出于2010年3月在北京举行,这次演出的节目包括了土家族的各种民俗,如土家族打溜子、摆手舞、毛古斯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通过当今颇具影响力的电视媒体传播土家族传统文化,也是可行的途径之一。例如重庆市酉阳县打造的土家族文艺节目《风情毕兹卡》,作为重庆市唯一的少数民族文艺节目入选全国少数民族“建国60周年”文化献礼系列节目,并于2009年10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舞蹈世界》栏目播出。该节目提炼和浓缩了土家族歌舞文化的精华,展现了原汁原味、地道正宗的土家歌舞形态,展示了酉阳土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传播土家族传统文化方面,除了“借船出海”式的路径,各土家族自治地方还可以主动搭建平台,开展土家族民俗与文化的对外传播。如前所述,许多土家族聚居地区在当地的风情旅游活动中,创作了不少体现土家族文化与民俗的歌舞节目、民俗表演等,这是一种常见的方式。此外还可以组织专门的文化节、交流活动乃至学术研讨会等,达到扩大传播面、提升土家族文化的社会影响的目标。2008年9月28至29日,首届“中国湘西芙蓉镇·土家族毛古斯文化节”在湖南省永顺县芙蓉镇隆重举行。毛古斯文化节是一次集原生态毛古斯展示表演,文化娱乐及休闲旅游于一体的重大盛会,文化节的多项活动均涉及土家族传统文化及民俗的表演、展示和交流:一是举办中国湘西芙蓉镇·土家族毛古斯文化节文艺演出,二是举办“土家牛头宴品尝会”和“毛古斯狂欢之夜”活动,三是举办土家族毛古斯论坛,四是举办湘西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和民间传统技艺现场展示活动。目前,永顺县的毛古斯文化节已经形成传统,连续举办了多届。2011年8月重庆市酉阳县牵头举办了中国武陵山区土家摆手舞大赛,来自湘鄂渝黔三省一市共15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这次大赛旨在展示武陵山区摆手舞的动人风采,促进各县市区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摆手舞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进程。2011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吉首大学与湖南省永顺县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土司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省湘西州举行,来自海内外学术研究机构、高校、新闻媒体以及政府部门约150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人员围绕土司地区“国家政权建构”,土司、土司集团与国家认同,土司的摇摆性与国家控制,土司的层级结构等较新话语体系进行深入探讨,还专程参观了位于永顺县境内的土家族土司司治老司城遗址。

由于土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熟练掌握土家语的人群也日渐萎缩,开办土家族文字的报刊,创办使用土家语播出的电视、广播节目已经不现实。在此背景下,举办充分反映土家族状况的各类网站,成为传播土家族文化的最可行的路径,以“传播土家族文化,传承土家族文明,传递土家族信息”为宗旨的土家族文化网便是这个领域的一个有益尝试。

按照该网站的介绍,土家族文化网站融新闻性、学术性、知识性和服务性于一体,深入研究探讨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多视角、多维度、多层面地反映土家族的发展成就,充分展示土家族的文化特色和时代风貌。网站辟有信息资讯、土家概况、土家人物、土家风情、土家遗产、土家旅游、土家学林、土家工艺、土家饮食、土家特产、土家社区等频道,各频道内还设有与本频道信息相关的若干小栏目,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土家族文化网站将整合土家族地区各地文化信息资源,着力展现土家族民族风情、工艺品、土特产和旅游等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让网民走进原生态,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别样的土家风情和土家魅力。

土家族文化网的宣传材料表示,该网站是一个公益性网站,由一个对土家族挚诚热爱、有民族发展危机感和对传承土家族历史文化有责任感的团队打造,将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力求在传播土家族文化、传承土家族文明方面有所作为——(www.xing528.com)

(1)传播感性文化。通过网络充分展示优秀的土家族民间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民族工艺品更加鲜活和生动,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民族知识的普及。

(2)消费感知文化。通过网络充分展示土家族地区的文化特色,把民族文化符号镶刻在民族地区的农特产品中,让其更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增加农特产品的文化含量,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

(3)体验感受文化。通过网络充分展现土家族民间文化中蕴藏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和民族习俗,给土家族地区的休闲旅游注入动力和活力,为发展其独具自身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休闲旅游产业营造良好的展示空间,为人们提供共享精神愉悦的生活乐趣和放松的生存空间。

网站将充分挖掘土家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如民间手工艺品、饮食文化、土特产和旅游资源的独特魅力,在大中城市建立消费和展示土家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窗口,统一市场开发与销售民间文化艺术品,建设以消费土家族地区的土特产品为主题的餐厅。以连锁店、专卖店(专柜)形式展现,集中力量培育优势文化品牌,营造消费氛围,引导消费潮流,确保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形成良性循环,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得益彰。协助土家族地区举办民间美术品、民族手工艺品的展示展览;帮助土家族地区举办民俗文艺活动,协助进行文艺演出等活动;举办推介民族民间艺术品及招商引资活动,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建立土家族民间文化产业基地,发展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激活传统文化产品,开创新的产品,提高竞争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农户文化产品加工生产。

当然,土家族文化网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非常明显的一点是该网站对于涉及土家族的各类最新动态、信息等更新不及时,而且缺乏专门的栏目、板块放置这些信息,网民查阅很不方便。

与土家族文化网相比,湖北民族学院开办的“土家族研究网”更强调学术性,这一定位注定了它尽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信息、促进交流,但由于这种信息传播范围很小,“小众化”特点明显,很难在广阔的空间里传递土家族信息。湖北民族学院主办的《土家学刊》同样是基于学术交流目的,在传播范围上也受到了很大局限。

全面推动土家族传统文化“走出去”,首先要求各土家族聚居地区,特别是自治地方的政府、民族、文化等机构有高度的文化自觉,通过主动宣传、自荐、参与组织等途径获取各种机会传播土家族文化,对于奥运会、世博会等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更应该如此。如湘西毛古斯舞入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文艺节目表演,就是通过竞争后获此良机的,当时北京奥组委在全国进行了两个多月的预选,最终土家毛古斯舞《欢庆》从全国137个候选的文艺表演节目中脱颖而出,被敲定为开幕式前文艺表演节目的26个节目之一。

其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组织土家族传统文化、民俗展示的机构应当牢固树立受众意识,针对受众的特点设计表演、传播的信息内容和形式,便于受众接受,以产生最佳的传播效果。仍以土家族毛古斯舞《欢庆》入选北京奥运会文艺表演为例,该节目演出后获得了广泛好评,除了有关方面着意打造精品节目之外,还与发掘使用被全世界理解、认同的民族文化资源,努力在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之间求得平衡有密切关联。只有努力发掘使用被全世界理解、认同的民族文化资源,才能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文化要走向世界,要实现跨文化传播,必须发掘那些既具本土性又可以为全世界理解、认同的文化资本,在保持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兼顾与世界文化的沟通,找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最佳切入点。要保护好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不让文化成为历史中的化石,成为记忆中的碎片,必须在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的时候,必须要有选择性,要与时尚元素相结合。为了使《欢庆》这一节目更具观赏性,创编人员大胆创新,先后进行了多达13次的修改和艺术加工,在保留原生态的基础上,舍弃了一些原始的元素,增添了一些时尚元素,很自然、很艺术、很绝妙地将远古蛮荒时代的湘西原始艺术与时尚流行艺术揉合,增加了毛古斯舞蹈的现代色彩,古朴大方,别具一格,极具原始性、观赏性、艺术性,令人耳目一新[6]。在这里,需要平衡好几个重要的关系:第一,不要让传统文化元素束缚了想象的空间,这在面对社会大众的土家族文化传播活动中非常明显。传统民俗与文化元素既是深厚的历史积淀,也可能成为一种限制,因为相关人士过于熟知民族历史文化的具体背景和脉络,在某种情况下,反而容易被限制。于是,肩负土家族文化对外传播重任的人士需要强化传统元素的创造性转化能力,在时尚元素与传统文化之间构建起一种创造性的联系,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人喜爱的各种创意结合起来,用时尚的创意包装传统文化,使之产生更强的亲和力,受到受众的青睐。第二,也不能任由时尚形式冲淡、甚至取代了传统文化的内核,产生本末倒置的效果,这在本书的其他章节中已有论述,无须赘述。

最后,有关方面要把握好不同传播路径的操作方法,在大众化,乃至全民性的土家族文化传播中,应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为主,吸引受众的眼球,提升他们对土家族民俗、传统文化的兴趣;而在小众化,以至于专业性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则要力求传播内容的精当。有人提出土司文化是土家族文化的核心,如湖南省永顺县史志办原主任彭剑秋就明确提出“土司文化是土家族文化的主心骨”,因此在举办关涉土家族土司制度、土司文化的各类学术研讨会时,就必须精心确定研讨的主题,通过探讨、争鸣等形成较为一致的观点,消除长期流传下来的有关土司的各种失真的传说、民间故事等,尤其是土司“初夜权”、嗜杀等明显具有误读性质的传言,以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让外界了解更真实的土家族传统和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