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维护与保养二级任务

汽车维护与保养二级任务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汽车二级维护的基本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分别以桑塔纳GLi 轿车为例进行讲解。当汽车行驶到一定里程后,汽车的磨损和变形会增加,为了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和保证行车安全,必须按期进行汽车二级维护。③汽车二级维护竣工检验。③附加作业项目确定后与基本作业项目一并进行二级维护作业。

汽车维护与保养二级任务

汽车二级维护基本作业项目是汽车行驶到一定里程或使用一定时间后,不管汽车的技术状况如何都必须完成的内容。它真正体现了“强制维护”的原则,适用于所有汽车二级维护的技术规范。其规定的基本作业项目和要求是有原则性的,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汽车二级维护的基本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分别以桑塔纳GLi 轿车为例进行讲解。

【相关知识】

1.汽车二级维护的概念

汽车二级维护是指车辆行驶到一定里程(间隔里程因车以及使用条件不同而不同)后,除完成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查、调整转向节、转向揺臂和悬架等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后容易磨损或变形的安全部件为主,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检查调整发动机工况和排气污染装置等,由维修企业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过去称之为二级保养。其中心作业内容为:检查和调整。

当汽车行驶到一定里程后,汽车的磨损和变形会增加,为了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和保证行车安全,必须按期进行汽车二级维护。

2.汽车二级维护的基本要求

汽车二级维护的目的是消除安全隐患,恢复车辆使用技术性能,尤其是排放和安全性能。二级维护作业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①汽车二级维护的检测诊断。

②汽车二级维护作业过程检验。

③汽车二级维护竣工检验。

3.汽车二级维护前的检测、诊断方法及附加作业项目确定的依据

(1)汽车二级维护前的检测项目及目的

汽车二级维护检测项目有:性能参数的检测,如发动机功率;系统工作状态参数的检测,如气缸压力、供油提前角、制动力和车轮定位角等;系统工作状况的检查,如各装置的作用、异响和操纵性能等;还有一些总成、部件的一般检视,如密封性、连接状况等。汽车二级维护检测诊断总体上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①对汽车二级维护检测诊断项目进行检测时,应使用该检测项目的专用检测仪器。

②汽车二级维护检测项目的技术要求,应参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或原厂检测技术要求执行,即所检测项目应达到技术标准。

(2)汽车二级维护前的技术评定和附加作业项目的确定

①要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汽车二级维护附加作业项目。

②把恢复汽车的正常技术状况作为附加作业深度的原则标准,来确定以消除汽车故障为目的二级维护附加作业项目和作业内容。

③附加作业项目确定后与基本作业项目一并进行二级维护作业。

【任务实施】

1.二级维护工艺过程

二级维护工艺过程如图7.37 所示。

2.更换机油

更换机油滤清器,检查机油压力及报警装置,如图7.38 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机油按照车型用户手册或维修手册上指定标号选择;润滑油黏度等级(SAE 标准)根据环境温度选择。

图7.37 二级维护工艺流程图

②机油总量为3 L,液面高度(冷车时)应在油尺标记MAX(F)与MIN(L)之间。

③机油滤清器在安装前应先注入机油,并在密封圈上抹一层机油,总成安装固定可靠、密封良好。

④发动机预热后,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各部位不应有渗漏油现象。

图7.38 轿车润滑系统维护

3.检查空气滤清器

空气滤清器过脏会引起发动机工作不良、油耗过大、发动机损坏等,检查空气滤清器时,主要检查清洁与密封状况,若发现灰尘较少,堵塞较轻,可用高压空气从内向外吹净,继续使用。过脏的空气滤清器应及时更换。

4.检查喷油器

每运行60 000 km 应清洗喷油器,检查喷油器开肩压力,检查怠速及排放,如图7.39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喷油器清洁,动作灵敏,无滴油、漏油现象,开肩压力标准值为280 ~320 kPa。

②在热机、点火正时准确,PCV 阀取下并堵住时调整怠速;怠速平稳,加速良好,怠速值为(900 ±50)r/min,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图7.39 喷油器的检查

5.检查燃油系统控制装置

检查软管及接头;检查活性炭罐电磁阀动作情况,如图7.40 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软管无老化、裂损,连接可靠,无泄漏。

②活性炭罐电磁阀动作灵敏。

6.检查曲轴箱通风(PCV)装置

清洁PCV 阀、PCV 滤清器、通气软管,如图7.41 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各阀门无堵塞、卡滞现象,灵敏有效。

②PCV 滤清器清洁、工作正常。

③通风系统管路清洁、畅通,连接可靠,不漏气。

图7.40 燃油蒸气净化(EVAP)系统

图7.41 曲轴箱通风(PCV)装置

7.检查三元催化转化器、氧传感器外观及连接情况

检查三元催化转化器内部是否破损、堵塞;检查三元催化转化器的作用,如图7.42所示。

图7.42 三元催化转化器及氧传感器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图7.43 桑塔纳发动机传动带松紧度检查及调整示意图

①氧传感器完好,工作有效。

②三元催化转化器上的保护壳应完整,连接牢固;内部无破损,不堵塞,工作有效。

③各连接导管连接完好,无泄漏。

④每运行8 000 ~100 000 km 更换氧传感器,6 000 ~8 000 km更换三元催化转化器。

8.检查发动机传动带及带轮外观

调整发动机传动带挠度,如图7.43 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传动带应无龟裂和过量磨损,表面无油污。

②带轮无明显端面圆跳动,轮槽无明显磨损,运转无异响。

③以约98 N 的力下压传动带,各部挠度应为:交流发电机处12 mm、水泵处10 mm、转向助力泵处5 mm。

④正时带松紧度要求:用拇指和食指应能将其翻转90°,每80 000 km 更换。

9.检查配气机构液压挺杆工作状况

配气机构液压挺杆工作状况如图7.44 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发动机正常运转时,挺柱处不应有异响。

图7.44 桑塔纳发动机配气机构组成及液压挺杆工作示意图

10.检查冷却系统

检查散热器膨胀水箱、箱盖压力阀及水管;检查冷却液晶质及液面高度;检查水泵;检查节温器工作状况;检查冷却风扇工作状况。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冷却系统各部无变形、破损及渗漏。

②散热器盖、膨胀水箱盖结合表面良好、密封,箱盖压力阀清洁,不堵塞,能正常开启。

③冷却液液面高度应在储液罐上、下标线之间,冷却系统容量为6 L。

④水泵无异响、渗漏。

⑤节温器工作灵敏、准确,在(87 ±2)℃开启,冷却液温度表指示正常(系统正常工作温度为90 ~105 ℃)。

⑥冷却风扇运转平稳,高、低挡转速有明显变化,无异响,热敏开关工作灵敏、准确,低速挡在95 ℃开启,高速挡在105 ℃开启。

11.清洁电器

检查分电器各电极;检查分电器高压线及电阻;检查分电器轴与売配合状况,并润滑;检查霍尔信号发生器转子,检查转子叶轮间隙;检查、调整点火提前角,如图7.45 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分电器无油污,分电器盖无破损,无裂纹。

②各电极无烧蚀,中心电极若比标准长度短2 mm 则应更换。

③高压线无破损、不漏电,接线端无缺陷,阻值符合规定。

④分电器轴与壳配合无明显松旷,经向间隙小于0.1 mm。

⑤转子叶轮无变形,气隙标准为0.2 ~0.4 mm。

⑥点火提前角:JV 型发动机为6° ±1°;AFE 型发动机为12° ±1°;AJR 型发动机为12° ±4.5°。

图7.45 桑塔纳轿车霍尔式分电器示意图

12.清洁、检查或更换火花塞

调整火花塞电极间隙,如图7.46 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电极表面清洁,间隙为:JV、AFE 型发动机0.7 ~0.8 mm,AJR 型发动机0.9 ~1.1 mm。

②非长效型火花塞3 000 km 更换, 长效型6 000 km 更换。

图7.46 调整火花塞电极间隙

13.检查、紧固进、排气歧管及消声器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进、排气歧管和消声器各部完好,无裂纹,无漏气,消声器性能良好,胶垫安全。

②排气管固定可靠。

③进、排气歧管螺母拧紧力矩为24 N·m。

14.检查、紧固发动机支架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发动机支架无变形和裂纹,支架胶垫无老化、开裂,支架螺栓连接牢,拧紧力矩为70 N·m。

15.检查、调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检查离合器的工作状况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②离合器结合平稳,不打滑,无异响,分离彻底,回位灵活。

16.检查手动变速器及差速器密封状况,紧固各部螺栓;检查变速器齿轮油油面高度及油质;清洁通气孔塞;检查、润滑变速器换挡操纵机构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变速器外部清洁、无裂纹,各部连接紧固,密封良好,无渗漏油。

②齿轮油清洁,不变质,无焦味;齿轮油规格为APIGL-5;油面应在加油口下边缘。

③通气孔塞清洁,畅通。

④换挡机构操纵灵活、轻便,作用正常,无异响、跳动、乱现象。

17.检查自动变速器油油面高度及油质;检查自动变速器油冷却器密封性;检查各传感器,测试主油路压力;检查操纵机构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自动变速器油油面应在油尺FULL 标记处;自动变速器油规格为Dexrom Ⅱ,每运行6 000 km 更换,同时更换滤芯。

②变速器油冷却器无损坏、渗漏,液压系统主油路压力符合原厂规定。

③换挡机构操纵灵活、轻便,作用正常,无异响、跳动、乱挡现象。

18.检查半轴防尘罩情况;检查半轴内、外万向节

轿车传动系统如图7.47 所示。

图7.47 轿车传动系统示意图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防尘罩不得有裂纹、损坏,卡箍可靠。

②安装新防尘罩时不得使防尘罩内产生真空。

③万向节不松旷,无卡滞,无异响。

19.检查转向器、液压助力泵、储液罐等部件的密封性;检查液压助力泵油质及油面高度;检查转向减振器;检查液压助力泵工作状况

桑塔纳轿车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如图7.48 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转向器、液压助力泵、储液罐密封良好,无渗漏;油管不变形,无阻滞。

②储液罐液面应在规定标线内。

③转向器防尘罩无裂纹、损坏,卡箍可靠。

④液压油品质良好,油面保持在刻度上线,液压油规格为ATF 或DexromⅡ,每运行60 000 ~100 000 km 更换。

图7.48 桑塔纳轿车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

1—方向盘;2—转向轴;3—转向中间轴;4—转向油管;5—转向油泵;6—转向油罐;7—转向节臂;8—转向横拉杆;9—转向揺臂;10—整体式转向器;11—转向直拉杆;12—转向减振器

⑤转向助力装置工作良好,无异响。

20.检查四轮定位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转向拉杆衬套不松旷,各杆件无明显变形,球头不松旷,各部螺栓连接可靠。

②转向盘位置正确,转向轻便、灵活,无自由转动量。

③车轮定位值标准如下:

前轮:车轮外倾角为-50′ ±15′,左右轮最大允差为10′。主销后倾角:机械转向为-50′±30′;动力转向为-1°30′ ±30′,左右轮最大允差为30′。主销内倾角为13°47′,总前束角为-8′±8′。

后轮:车轮外倾角为-1°30′ ±30′,左右轮最大允差为30′。总前束角为-12′ +20′,左右轮最大允差为20′(在2000年9月VIN 代号为LS-VACFD07YB103826 之前的车辆,后轮前束角为-25′±15′,外倾角为-1 °40′±20′)。

④转向角值:内轮为40°18′,外轮为35°36′。

21.检查前轮制动器各零件

前轮制动器(盘式)结构如图7.49 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各零部件完好、清洁。

②制动盘表面不得有裂纹、沟槽;制动盘厚度不逾限:LX 系列10 mm,2000 系列17.8 mm;端面圆跳动量(外缘最大处)小于0.05 mm。

③制动摩擦块表面无油污,无裂损,厚度极限值为2.5 mm(不含制动块)。

图7.49 前轮制动器(盘式)结构示意图

④制动轮缸密封良好,回位自如。

⑤制动钳固定螺栓拧紧力矩为70 N·m。

⑥轮毂转动灵活,无异响;轴向间隙小于0.1 mm。

22.拆卸、清洁后轮制动器各零部件;检查各件磨损情况;装复并润滑制动器总成,调整轮毂间隙

后轮制动器(鼓式)结构如图7.50 所示。

图7.50 后轮制动器(鼓式)结构示意图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各零部件完好、清洁。

②制动鼓表面无油污,不得有裂纹、沟槽;制动鼓直径方向的磨损量小于1 mm,圆度误差小于0.10 mm。

③制动摩擦片表面无油污,无裂损,厚度标准值为5 mm,磨损极限值小于2.5 mm。

④轮毂转动灵活,无异响;轴向间隙小于0.1 mm。

23.检查制动操纵系统

检查制动液品质、液面高度及制动液面指示灯开关;检查制动管路及接头;检查制动主缸和真空助力器工作状况;排除系统内空气;检查踏板自由行程。

制动操纵系统结构如图7.51 所示。

图7.51 制动操纵系统结构示意图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制动液不变质,液面高度应与储液罐液面标记平齐,制动液规格为N052766XO,每两年或运行超过5 000 km 更换制动液。

②制动管路无破损、老化,不扭曲,汽车行驶时不碰擦汽车任何部件,连接牢固,各部无渗漏。

③制动主缸、轮缸及助力器密封良好,真空助力器工作有效。

④系统内无空气,制动效能良好,指示灯开关灵敏、有效。

⑤制动踏板自由行程应小于制动总行程的1/3。

24.检查驻车制动器拉索及锁止状况;检查驻车制动器自由行程;检查驻车制动灯开关

轿车驻车制动器传动机构如图7.52 所示。

图7.52 轿车驻车制动器传动机构示意图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驻车制动器支架及各杆件、拉臂无明显变形,连接可靠;驻车制动器拉索不得有断裂或锈蚀, 运动灵活。(www.xing528.com)

②驻车制动器生效齿数为2 ~3 齿,20%正反坡驻车有效。

③驻车制动灯开关灵敏、有效。

25.检查悬架

检查减振器密封及连接状况;检查接臂与球头;检查减振弹簧;紧固各部螺栓。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减振器不漏油,上部连接支套无凸起、开裂,紧固可靠,减振作用良好。

②当上下晃动前悬架时,摆臂球头与制动器底板间的距离变化小于0.8 mm,下摆臂衬套完好,配合无松动。

③减振弹簧无损伤,定位可靠。

④各部件无变形、开裂,连接可靠,拧紧力矩为:前悬架下摆臂与车架连接自锁螺母60 N·m,减振器与车身连接自锁螺母60 N·m;后悬架下摆臂与车架连接自锁螺母70 N·m,减振器与车身连接自锁螺母35 N·m。

26.检查车轮

清洁检查轮辋及轮胎胎面;进行轮胎换位;检查补充轮胎气压;进行车轮动平衡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轮辋无变形和裂纹。

②车轮清洁,胎面无气鼓、裂伤、老化、变形或扎钉,胎面花纹深度大于1.6 mm(不露出花纹磨损指示凸台),气门嘴完好。

③轮胎气压标准(空载):前轮180 kPa、后轮190 kPa、备胎230 kPa。

④两前轮转动无明显偏摆,动不平衡质量小于5 g。

⑤轮胎的装用符合要求,轮胎螺栓拧紧力矩为110 N·m。

27.检查润滑车门、发动机盖铰链、拉索;检查玻璃升降器工作状况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车门、发动机盖和后备厢盖启闭灵活,锁止可靠。

②车门玻璃完好、清晰、无裂纹、安装牢固、密封良好。

③玻璃升降器升降自如,定位可靠,无卡滞,不自行下滑或上下跳动。

28.检查紧固车身、车架各部螺栓;检查安全带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车身承载部位无裂纹、无变形,车身外壳、底板各部无严重锈蚀、损伤和变形。

②安全带安全有效。

29.检查、紧固座椅、车身内饰

轿车车身维护如图7.53 所示。

图7.53 轿车车身维护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座椅移位方便,锁止可靠。

后视镜等其他车身内饰齐全、完好。

30.清洁蓄电池外表及桩头、通气孔;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测量端电压,补充充电(见图7.54)

图7.54 蓄电池维护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蓄电池清洁,支架完好,安装牢固,桩头无腐蚀,连接可靠,通气孔清洁、畅通。

②电解液液面高度符合规定;蓄电池放电电流大于110 A 时端电压不低于9.6 V。

31.检查发电机运转情况及调节器工作情况;测试发电机输出电压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发电机运转平稳,无异响,连接可靠。

②发电机1 000 r/min 时(用电器全负荷)输出电压应大于12.5 V。

③每运行60 000 km 应解体维护发电机。

32.检查启动机外观,紧固连接螺栓;检查启动机工作状况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启动机外売、整流子端盖无裂损、变形,与发动机连接紧固。

②启动电磁开关工作灵敏、可靠,无异响。

③每运行60 000 km 应解体维护启动机。

33.检查照明设备、仪表、信号装置、喇叭、刮水器、洗涤装置、全车电器线路各部件是否齐全,工作是否正常

前大灯照射位置的调整如图7.55 所示。电动雨刮器的结构如图7.56 所示。

图7.55 前大灯照射位置的调整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前照灯照射位置和发光强度符合《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GB 7258—2017)中有关规定。

②其他灯光、喇叭、各仪表、信号装置齐全、功能有效。

③刮水器电机运转无异响,刮水片安装可靠、动作位置正确,挡位清楚、可靠。

④洗涤装置完好、有效。

⑤各电器线路完好,连接正确,绝缘良好,不漏电,卡位可靠。

图7.56 电动雨刮器结构示意图

34.检查空调系统工作状况、密封状况

轿车空调系统在车上的布置如图7.57 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制冷系统清洁、密封,制冷效果良好。

②暖气装置工作正常。

③控制装置工作正常。

35.检视电子控制系统仪表显示(包括ABS、安全气囊防盗器等)

电子控制系统仪表故障检测如图7.58 所示。

图7.57 轿车空调系统在车上的布置图

图7.58 电子控制系统仪表故障检测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电子控制系统仪表显示正常,否则应使用VGA1552/1553 进行故障查询和数据阅读,并排除故障,清除故障码。

36.汽车二级维护过程检验

汽车维护过程检验是一项维护作业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是确保汽车维护质量的重要环节,汽车二级维护过程检验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严格实施跟踪检验,即在二级维护作业项目(含基本作业项目和附加作业项目)过程中全面、自始至终地实施质量检验

②及时作好检验记录,特别是对有配合间隙、调整数据或拧紧力矩等技术参数要求的作业项目,要有检验数据的记载,来作为作业过程质量监督的依据,也可为汽车竣工出厂检验提供依据和参考。

③应满足相应的有关技术标准或出厂说明书的有关规定。

【知识与能力拓展】

1.新车检验项目

①检查蓄电池静态电压(空载电压)。

②检查蓄电池电缆紧固情况。

③检查蓄电池负载电压。

④目视检查发动机及发动机舱是否存在渗漏及损坏。

⑤检查冷却液液位。

⑥检查风窗/大灯清洗液液位,售前检查;清洗液罐内应装满清洗液。

⑦检查发动机机油油位。

⑧检查制动液液位。

⑨检查转向助力系统液压油油位。

⑩拆除前/后悬挂运输锁块。

目视检查车辆下部是否存在渗漏及损坏。

检查轮胎(包括备胎)充气压力,厂家提供的商品车轮胎胎压应为2 500 kPa。

检查车轮螺栓紧固力矩。

安装保险丝

检查所有开关、电器设备、显示器、驾驶员操作控制系统功能。

检查电动车窗升降器单触功能。

调整数字式时钟。

检查空调系统功能。

激活收音机/导航系统功能(输入防盗码)。

设置组合仪表语言显示。

保养周期复位。

前排乘员侧安全气囊开关处于开启(ON)位置(有该开关时)。

检查所有控制单元故障记忆。

检查风窗清洗喷嘴喷射角度及位置(必要时调整)。

拆除座椅保护套及地毯塑料保护膜。

检查车辆内部是否清洁,包括前/后座椅、内部装饰件、地毯/脚垫、车窗等。

安装车轮罩盖/装饰帽、车顶天线、电话天线等(这些零件存放在行李箱内)。

安装脚垫。

拆除车门保护块。

检查车辆外部是否清洁,包括油漆、装饰件、车窗、雨刮片等。

检查钥匙标牌上的钥匙号/认证号胶贴是否完整、清晰。

在保养胶贴上填写下次保养日期(及更换制动液日期),将该胶贴粘贴在仪表板左侧或车门B 柱上。

在保养手册中填写交车检查的有关内容。

检查随车文件是否完整、齐全。

试车

2.季节性维护

季节、气候的变化必然导致与汽车运行条件密切相关的气温、气压等参数的变化。为了使汽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里都能可靠地工作,在季节转换之前,结合定期维护,并附加一些相应的作业项目,使汽车能够顺利适应变化了的运行条件,这种附加性维护称为按需维护或季节维护。季节维护有换入夏季和换入冬季时的两种典型季节性维护。

(1)汽车夏季维护

①夏季汽车的车况特点

a.润滑油容易变稀、变质、挥发和烧损,导致润滑性能下降、机油消耗过快。

b.加剧零部件的磨损。

c.发动机充气性能变差,动力下降。

d.制动性能变差,行车安全系数降低。

e.高温下,易产生各种气阻,影响有关系统和机构的正常工作。

f.发动机易发生自燃或爆燃等不正常燃烧现象,使发动机使用寿命下降。

②夏季汽车维护的要领

a.拆除发动机附加的保温罩,检视附件。

b.按车辆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或视具体情况更换润滑油。

c.清洗燃料供给系统。

d.汽油机要调整火花塞间隙(适当增大)和点火正时。

e.调整蓄电池电解液密度(适当降低,免维护蓄电池除外)。

f.采取相应的防暑降温措施。

g.夏季使用车辆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爆胎和车辆自燃。

(2)汽车冬季维护

①冬季汽车的车况特点

a.汽车难以启动或无法启动。

b.怠速不稳,容易熄火。

c.磨损严重,易产生噪声。

d.空调的取暖效果变差。

e.制动效果变差,制动距离变长,安全性能下降。

f.转向阻力增大,转向困难,操纵性能下降。

②冬季汽车维护的要领

a.安装发动机附加保温罩及检修启动预热装置,测试节温器效能。

b.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均换用冬季用润滑油(加注冬、夏通用润滑油的除外)。

c.清洗燃料供给系统。

d.相应地调整发电机调节器(对于振动触点式调节器而言)。

e.调整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适当增大,免维护蓄电池除外)。

f.采取防寒、防冻、防滑等保护措施。

g.冬季使用车辆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转向沉重和制动失灵。

3.走合期维护

汽车的走合期是指新车或大修后的汽车在最初行驶的一段里程。汽车的走合里程一般规定为1 500 ~2 500 km,或按汽车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里程执行。汽车在走合期的各项维护作业,要按汽车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执行,一般分为走合前、走合中和走合后的3 个阶段的维护。

(1)汽车走合前的各项维护

走合前维护是为了防止汽车出现机械事故和过早损伤,保证顺利地完成走合而进行的维护,其维护内容有:

①清洁全车,尤其对库存期较长的新车一定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洁。

②检查和紧固外部各种螺栓、螺母。

③检查各部位润滑油、制动液、冷却液的数量和质量,根据需要进行添加或更换,并检查各部位有无渗漏现象。

④检查轮胎的气压和蓄电池的充放电、电解液的密度和液面高度等情况,必要时给予添加或补充。

⑤检查制动效能,必要时进行调整。

⑥检查各操纵机构和部件是否灵敏有效。

⑦检查发动机运转情况,察听有无异响,观察各仪表、灯光和信号装置等是否齐全有效。

(2)汽车走合中的各项维护

一般在汽车行驶500 km 左右时进行走合中的维护,其维护内容有:

①清洗发动机润滑系统,用煤油清洗油底壳,更换润滑油、机油滤芯或滤清器。

②在全车各润滑点加注齿轮油或润滑脂

③检查各部位有无渗漏,必要时加以紧固或密封。

④检查并按规定力矩紧固气缸盖,进、排气管螺栓或螺母。

⑤汽车初驶20 ~40 km 时,应检查变速器、分动器、驱动桥和轮毂等是否有过热和异响,如不正常,应查明原因予以排除。

⑥检查制动效能及各连接螺栓、螺母和管路的紧固性、密封性,必要时进行调整。

⑦按规定力矩紧固前、后轮毂螺母。

(3)汽车走合后的各项维护

走合期结束后,应对汽车进行全面的检查、紧固、润滑和调整等作业,有限速装置的要拆除限速装置,使汽车达到良好的运行速度,投入正常运行。其维护内容有:

①清洗润滑油道、机油集滤器、机油滤清器和油底壳,更换润滑油和机油滤芯。

②按规定顺序和拧紧力矩紧固气缸盖螺栓。

③检查和调整制动踏板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

④测量气缸压力,按需要调整气门间隙(配置液压挺杆的除外)。

⑤检查、紧固和调整前桥转向机构的技术状况。

【复习思考题】

1.简述轿车日常维护流程。

2.画出一级维护流程图。

3.如何进行接车检验。

4.简述汽车二级维护的概念。

5.简述汽车二级维护的基本要求。

6.简述二级维护的工艺过程。

7.简述更换机油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

8.简述喷油器的检查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

【项目评价】

(1)完成小组评价表,见表7.2。

表7.2 小组评价表

(2)完成自我评价表,见表7.3。

表7.3 自我评价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