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柯棣华:闪耀中印两大民族的国际主义医士之光

柯棣华:闪耀中印两大民族的国际主义医士之光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正准备报考英国皇家医学会的柯棣华,毅然决定参加医疗队。1939年1月16日,就在医疗队获得批准,准备奔赴延安的前夕,柯棣华接到父亲不幸去世的消息。柯棣华和印度医疗队的同伴们,出入枪林弹雨,全然不顾个人安危,战斗中,时常有危险出现。6月21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接见了他们,并邀请柯棣华等参加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陵墓的揭幕仪式。

柯棣华:闪耀中印两大民族的国际主义医士之光

他来自古老的印度,战斗在华北抗日根据地,他是白求恩式的国际主义战士,他远道来华,援助抗日,他是毛泽东盛赞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他病逝后,毛泽东悲痛地说:“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他就是柯棣华大夫,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

柯棣华,原名德瓦卡纳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10年10月出生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绍拉浦尔市,家中兄妹八人,他排行老二。父亲桑塔拉姆是一个通晓大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者,在当地一家纺织厂任办事处主任,柯棣华自幼聪颖,才思敏捷,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青年时代受父亲民族解放思想的影响,追求民族独立,积极参加反殖民主义斗争。1930年考入孟买卡尔亨达斯·森德多斯学院,1932年因参加反英运动,抨击殖民主义政策,被殖民当局开除学籍。同年12月转入孟买格兰特医学院,1936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学士学位,留在学院附属医院小儿科作见习医生,在行医过程中,柯棣华感受到很多社会问题不是医学所能解决的,他开始涉猎马克思主义著作,思想发生了转变,发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决本质的问题。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印度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应中国红军总司令朱德的请求,决定派一支小型医疗队到中国,表示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此时,正准备报考英国皇家医学会的柯棣华,毅然决定参加医疗队。1938年6月29日,柯棣华申请加入了由他和爱德华、巴苏华等五位医生组成的赴华医疗队,1938年9月1日印度援华医疗队乘英国拉吉普塔纳号邮船离开孟买,17日,轮船到达广州码头,在这里他们受到了中国群众的热烈欢迎,并受到保卫中国同盟主席宋庆龄的迎接。29日,医疗队由广州辗转到达当时国民党政府所在地武汉,被中国红十字会编为第15救护队,先后在汉口、宜昌、重庆等地工作。因为不清楚国共两党的区别,医疗队先到国民党的军医院工作。通过与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接触和对比,他发现了两者的不同,他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八路军才是真正抗日的力量,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因此坚决要求到延安去。刚到中国时,他们就向前来迎接他们的宋庆龄提出到华北前线工作的请求。到武汉后,他们又向周恩来提出了同样的请求。在重庆,他们又第三次向董必武提出了去延安的请求。

1939年1月16日,就在医疗队获得批准,准备奔赴延安的前夕,柯棣华接到父亲不幸去世的消息。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和其他几位医生劝他回国料理后事,他强忍悲痛说:“我的家庭确实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但这里千千万万无辜受难的人民更需要我。在我没有实现我向印度国大党所做的保证——至少在中国工作满一年之前,我绝不回印度。”1939年2月,冲破各种阻碍,经过长途跋涉,柯棣华同印度医疗队的同伴们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为了表达与中国休戚相关的决心,出发前他们特意请中印文化协会主席谭云山为他们每个人都起了一个中国名字。在他们的名字后面都加了一个“华”字,于是,五位医疗队员都有了他们的中国名字:爱德华、柯棣华、卓克华、木克华、巴苏华。柯棣华的名字就是这时从原名柯棣尼斯改成的。

▲印度援华医疗队合影,前右一为柯棣华。

▲1939年1月,柯棣华在中国重庆住所学习中文。

2月14日,延安各界在八路军卫生部礼堂举行盛大欢迎会,热烈欢迎五位印度朋友的到来。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出席了欢迎会,第二天毛泽东还亲切接见了医疗队的成员。在延安,柯棣华感受到了平等和温暖。最初,柯棣华他们被分到离延安30多里的八路军总医院工作,后来他们提出了到前线工作的要求。柯棣华说:“我来中国的目的就是要直接为抗日的军民服务,我是个外科医生,也要像白求恩那样,到前方为受伤的战士动手术。”为了做好开赴前线的准备,柯棣华按照八路军的要求,穿上草鞋,背上背包,戴上草帽,全副武装。在他们的再三要求下,中共中央批准他们到抗日最前线,10月29日,毛泽东在杨家岭的窑洞里再次接见了柯棣华等人,转达了朱德总司令从前线发来的欢迎电报。中共中央统战部、八路军总医院全体同志先后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会,在会上柯棣华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最后他满怀激情地说:“同志们请相信,我们绝不辜负中国共产党的殷切期望。”12月21日,柯棣华一行三人(卓克华和木克华已经回国)经西安、潼关,从渑池北渡黄河,穿越敌人的一道道封锁线,来到了山西省武乡县八路军总部,受到了朱德总司令的热情欢迎。

柯棣华和印度医疗队的同伴们,出入枪林弹雨,全然不顾个人安危,战斗中,时常有危险出现。在一次战斗中,炮弹炸坏了救护所的一个墙角,同志们都为他的安全着想,劝他把救护所撤到离前线远一点的地方,他坚决不同意,并对大家说:“如果救护所离敌人很远,这对我们来说是安全了,但对不怕流血牺牲的战士来说,不知要增加多少痛苦,是多么不安全呀!”说完,他不顾敌人炮火,继续给伤员做手术,就这样,战斗进行了一天多,柯棣华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和战友一起给80多个伤病员做了包扎和手术。

▲柯棣华(右二)与朱德(右三)的合影(苏巴华摄)

1940年3月,医疗队离开晋东南,奔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爱德华因病于2月返回印度,柯棣华和巴苏华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转战,到达晋察冀。6月21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接见了他们,并邀请柯棣华等参加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陵墓的揭幕仪式。柯棣华敬献了花圈,并表示决不玷污白求恩的名字,要像白求恩那样,献身于全人类的反法西斯事业!他回绝了印度援华委员会发来的回国请求,坚持与中国人民共患难,同生死,并肩战斗到最后胜利。他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1940年9月,当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晋察冀军区进行涞水战役时,柯棣华奉军区司令部之命,到军区的南线,负责阵地救护工作。在13天的战斗中,他接收了800余名伤病员,其中施行手术的达558人。[1]伤员不分昼夜陆续地送来,他三天三夜未曾睡觉,始终以最大的热情坚守岗位。有一次,部队在转移过程中突遭敌机袭击,柯棣华看到有同志被炸伤,他不等敌机飞走,就飞奔过去抢救伤员。大家看到柯棣华不顾身体疲劳,夜以继日地进行工作,就劝他注意身体,适当休息,他总是说:“保护战士们的健康,救死扶伤,去争取革命的胜利就是我们的责任。”

柯棣华被分配到晋察冀白求恩卫生学校担任教员兼外科医生。1941年1月,柯棣华被聂荣臻司令任命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柯棣华像白求恩一样,对工作极端负责,以毛泽东提出的“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为行动宗旨,他结合白求恩战地医院经验,很快制定了一套适应战时环境的医院管理制度,使医院工作走上正轨。

他不仅从事医疗工作,还从事教学训练,编写讲义,担负着行政和政治工作。他利用行军的短暂休息时间给学员上课,在紧张的战斗环境中,只能挤占休息时间备课,以致在行军中迷迷糊糊几次跌倒,把膝部、腕部都摔破了。柯棣华对伤病员关怀备至,在行军途中,他总是与伤病员形影不离,遇到危险就挺身而出,他亲自给伤员喂饭,还把自己的被褥衣服给伤员用。组织上分配给他的马,行军途中,他不是让身体不好的同志骑,就是驮东西;分配给他稍大一点的房子,他总是腾出来收伤病员,自己往小屋里搬。他经常穿带补丁的衣服,而把发下的新衣新鞋省下来,给同志们穿。他把克服困难当作锻炼自己、改造思想的好机会。他常说:“我来是为了革命,不是为了享受。”他经常对医务人员说:“一个医生,只要活着,就不能忘记伤员。”有一次,他从100多里以外的地方检查工作回来,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他顾不上吃饭就来到病房为伤员换药,大家劝他快去吃饭,他笑着说:“晚点吃饭不要紧!”一直坚持给最后一个伤员换了药才离开。

▲1939年3月,柯棣华(右)在延安给八路军战士做手术。

他同群众血肉相连,把为群众服务看作自己的幸福。在敌人一次“扫荡”中,他路过一个被日寇摧毁的村庄,听到断续的呻吟声,顺声查找,在一间残破的房子里,见到一个由于难产而生命垂危的妇女。他连忙找来游击队和担架,把产妇送到一个临时救护所,即刻为她做手术,挽救了母子的生命。正因为这样,伤病员和群众都尊敬他,亲热地称他为“老柯”“贴心大夫”,因为他皮肤黝黑,又被大家称为“黑妈妈”。

1941年1月,他正式参加了八路军,此时,正是抗日根据地最艰苦、最危险的时候。1941年10月25日,柯棣华大夫与卫生学校教员郭庆兰女士喜结良缘。时任白求恩卫生学校校长的江一真为他们主婚。婚礼很简单,两个人把铺盖搬到一起,床板边上贴了一张大红纸,写上“洞房花烛”四个大字,这就是新房的摆设了。婚后,柯棣华作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院长依然很忙碌,他和郭庆兰几乎没有在一起吃过几顿饭。

1942年8月23日,郭庆兰生了一个儿子,柯棣华亲自接生。孩子的降生为这对夫妇和他们的朋友带来了巨大的欢乐,柯棣华给他的中国兄弟八路军卫生处军医李得奇写信:“老弟:报告你一件喜事,郭庆兰生了一个男孩。今天是第三天,他睁了睁眼睛观察周围。这孩子白皮肤,大眼睛,高鼻子,长睫毛,黑黑的两道眉,长的样子像我,但皮肤像郭庆兰。取了我们两人的优点,未取缺点。”时任八路军晋察冀边区司令员的聂荣臻将军知道后,非常高兴,他亲自为孩子起名为“柯印华”。“印”表示印度,“华”表示中国,这个名字寓意着中印将世代友好。柯棣华并不会做饭,可是在郭庆兰生完孩子后,他一有时间就亲自做饭,熬点小米粥给郭庆兰补身体,他还鼓励郭庆兰要继续学习。(www.xing528.com)

他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在积极救助伤病员的同时,柯棣华还利用战斗间隙,抓紧时间进行学习,来到中国后,为了了解中国革命以及方便与病人沟通,他非常勤奋地学习中文。他到中国待了一年就学会了日常汉语,第二年就在晋察冀卫校的欢迎会上用简单的中文致辞,第三年能用汉语同当地人民随意交谈,第四年已可阅读报纸。

他利用一切时间、机会学习中文,碰到什么问什么,在手术间就问医疗器械名称,喝茶时就记住“茶碗”,过年时见到老百姓门上贴的春联也去研究。有一次,他看到春联上有“吉人天相”的词句,就去问身边的同事是什么意思。同事告诉他,这是天帮助好人的迷信思想,不料他后来在和同志们开玩笑的时候,竟能很恰当地运用讽刺意味的双关语。更令人吃惊的是,他到晋察冀卫校曾指导过身边一名15岁的警卫员王东平学文化。在柯棣华的悉心帮助下,王东平由开始的大字不识一个,到最后能写常用的话语。

1942年,中共中央发出整风号召,不是党员的柯棣华也自愿参加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和卫生学校的整风。他认真学习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文章和其他整风文献,还做了很多笔记。对于自己思想的发展轨迹,柯棣华在1942年1月给巴苏华的信中进行了总结,他说:“我在此期间虽然过着一种从所未有的艰苦生活,但我觉得我充满了活力和愉快。我热爱中国,热爱正以无穷威力摧毁法西斯暴行的英勇抗战的军民!”“去年,在这里的一年多时间,我过着一个八路军战士的生活,经常接受同志们在会议上和私下交谈中对我的帮助,使我在性格、思想等方面经历着显著的转变。”

▲1942年1月28日,柯棣华大夫在晋察冀军区三分区军民誓约运动大会上讲话。

一个外国人能否参加中国共产党呢?在经过反复思考后,柯棣华向医院领导和学校党组织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1942年7月7日,柯棣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鲜红的党旗下,柯棣华庄严地举起右手宣誓,他一再向党组织表示:“我决心把我的一切交给中国共产党,今后的去向由中国共产党决定。”“我将永远和解放区的军民一起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长期艰苦紧张的战斗和工作,不断损害着柯棣华的健康。正当他要为自己所热爱的中国作更多贡献的时候,他的癫痫病不断发作。为了不给领导和同志们添麻烦,他每次预感要发病的时候就悄悄躲起来。他告诉妻子,犯病时将毛巾塞进他的嘴里。郭庆兰发现他四肢摔伤,嘴里还流着鲜血,有几次把毛巾都咬破了。聂荣臻得知他的病情不断恶化,建议他到香港或是回国治疗。柯棣华马上拒绝,他说战争环境很艰苦,伤病员越来越多,看到八路军英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相比来说这点病又算得了什么?后来他的癫痫病发作越来越频繁,他似乎感到了不祥的预兆,于是抓紧一切时间,编写完成了教学急需的《外科总论》,接着开始编写《外科各论》。

1942年12月8日晚,忙了一天的柯棣华回到家里,继续编写《外科各论》讲义,病魔再次向他袭来,8时45分,他突然急剧抽搐,摔倒在炕前。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校领导、医生、护士迅速赶来抢救,一切措施都用上了,还是没有效果。从晚上11点开始,柯棣华的病情每10—15分钟就发作一次。9日清晨6时15分,在不断的昏迷和抽搐中,柯棣华在河北省葛公村停止了呼吸,年仅32岁。他没有给他热爱的战友们留下一句话,没有给他的爱妻娇儿留下一句话。

1942年12月17日,柯棣华大夫追悼会在晋察冀军区举行。18日,为柯棣华同志举行公葬。12月30日上午,延安各界举行了追悼柯棣华大会,毛泽东亲自为大会送来了亲笔题写的挽词:“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朱德总司令参加了追悼会,宣读祭文。朱德总司令在《纪念柯棣华大夫》的文章中写道:“柯棣华大夫不避艰难,坚持在中国战争最激烈最残酷的敌后,执行印度人民的委托,这种崇高的国际主义的献身精神,是印度民族精神的伟大表现,值得一切反法西斯人民,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珍重与发扬。”

柯棣华牺牲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河北省唐县晋察冀烈士陵园白求恩墓侧,朱德为柯棣华的陵墓题词,派人从延安送到了晋察冀。

生长在恒河之滨,斗争在晋察冀,国际主义医士之光辉耀着中印两大民族。

远在重庆的周恩来得知柯棣华病逝的消息后,给柯棣华远在印度的亲属和印度国大党写了信,高度评价了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

1953年,人民政府将柯棣华和白求恩的遗体一并迁入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永远纪念这位献身中国革命事业的印度人民的优秀儿子。1982年,柯棣华病逝40周年的时候,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题词纪念,邓小平的题词是:

“发展中印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注释】

[1]穆成林编著:《开国元勋眼中的抗日英烈》,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