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业学院模式下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研究

行业学院模式下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研究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某种意义而言,人才培养特色是增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很显然,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办学特色作为一所大学在长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为社会所公认的、优胜于他校的、独特的、稳定的个性风貌,必然建立在一定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之上。

行业学院模式下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研究

对于行业特色院校来说,要发挥好对社会进步的引领作用,必须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一方面应与世界高等教育致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趋同;另一方面应主动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为国家技术创新、经济振兴培养大量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所以,这类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双重需要,实现符合国际化高等教育理念与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两种教育目标的统一。

为什么今天人们如此高度重视、如此强烈期盼高校能培养特色人才?原因在于面临日益激烈的现代市场竞争,大学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其别具一格的办学个性和人才培养特色向社会展示自己,赢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获得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此,笔者将依据核心竞争力理论,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视角做出分析和论证。在当前我国大学的发展中,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若没有核心竞争力,就不可能有持久的竞争优势;没有竞争优势,就不可能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培养出个性鲜明的特色人才。从某种意义而言,人才培养特色是增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核心竞争力理论起源于对企业竞争能力的研究,它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交叉融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并且已经在商业运作与企业管理中得到检验,被证明是一种确保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卓有成效的理论。“核心竞争力”一词随着1990年美国著名战略学家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一篇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poration)的经典论文而逐渐被学术界所使用。该论文提出,核心竞争力是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和组织管理等的整合,使企业拥有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比竞争对手更强且持久的某种优势与能力的合力。文中的主要观点“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得到广泛接受与传播。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获得一定的自主发展权,每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学发展所需的资源,如财物、人才、高素质的生源都是稀缺的。当今的大学毫无疑问也是一个利益独立的竞争主体,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与其他大学争夺这些必要的办学资源。正如有关学者指出的:“今天大学之间的竞争可以说是为了大学未来自身的生存而进行的全面竞争。既有物力财力资源的竞争,又有人力资源的竞争;既有有形资产的竞争,又有无形资产的竞争;既有资源的竞争,又有能力的竞争;既有教学科研方面的竞争,又有社会服务方面的竞争。”因此,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学也必须像企业一样,着力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学必然具有其他大学所没有的独特能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学就不具有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超越竞争对手的能力。”(www.xing528.com)

借鉴上述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我们可以将大学核心竞争力这样界定:在一定环境中以资源为基础,通过不断整合、提升有关资源和能力,体现在三大职能活动中的能够支撑大学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整体能力。这里“一定环境”主要是指大学生存、发展与竞争的环境,一方面是指整个大学系统所处的大背景,另一方面则是指大学所处的具体环境。我们知道,大学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比较优势,是在比较中确定的,又是在比较中得以发展的,比较的对象与范围不同,比较的结果自然会有差异。从核心竞争力理论及办学特色的特点来看,笔者以为:一方面,创建办学特色是形成与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学通过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强化办学特色,逐步形成其独特的竞争力,完成对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运用;另一方面,从某种程度而言,大学办学特色是其核心竞争力的结果,正是核心竞争力得到培育、提升和运用,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才能逐步凸显出来、稳固下来,并不断得以增强和发展。

一方面,特色为大学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基础,大学只有在发展中突出特色,才能逐步形成大学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特色又是核心竞争力的必然结果,只有保持并培育大学已有的特色,才能形成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大学与企业一样,就像一棵大树,主要学科是树干和主要的大树枝,其他业务部门是较小的分枝,而核心竞争力则可以视为提供营养的根系,大学的产出如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学术研究成果、社会服务贡献等均属果实。很显然,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办学特色作为一所大学在长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为社会所公认的、优胜于他校的、独特的、稳定的个性风貌,必然建立在一定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之上。

“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培养途径的不同配置,就构成不同质量规格的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不同特色的学校,其质量、水平具有不可比性。”[1]所以,高等学校在办学定位时,要把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首要依据,作为思考办学中一切问题的起点。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构建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时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客观要求,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学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从目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情况来看,迫切需要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实行培养规格与培养方式的多样化。而行业特色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特点是要培养服务于特定行业、有比较强的行业专才特质的专门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行业前沿,具有突出竞争能力、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业精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