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策略与路径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策略与路径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关注学科发展趋势,以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建设,注重专业的内涵梳理,实现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为导向的学科。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形成以学科建设规划为依据,有序配置师资队伍的运行机制。围绕学科归口盘活专业建设,将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划归相关学科,实现专业支撑学科建设、学科服务专业发展的联动效应。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策略与路径

(一)进一步夯实行业特色院校学科建设的基础

夯实行业特色院校学科建设的基础要重点从学科布局优化、分类分层建设、学科队伍整合、学术平台提升、科学研究提质、学位点建设驱动等六方面着手。

1.优化学科布局

通过优化学科的学理构架和空间分布,理顺学科关系,使学科发展有方向、专业建设有依据。要明确学科服务面向,使学科服务面向与学校发展定位紧密结合,科学处理好学科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服务当前与服务长远的关系、面向区域与面向行业的关系,面向全国强化行业特色,面向区域强化服务功能,提升学校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要打通学科专业内在逻辑。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关注学科发展趋势,以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建设,注重专业的内涵梳理,实现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结合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尤其抓住国家重大产业门类转型升级加速、创新型国家建设全面推动的良好契机,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发展格局。

2.促进分类分层建设

要根据不同性质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学科梯队建设情况,重视“长板效应”,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学科发展,实现优势特色学科和重点主干学科创一流、基础支撑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入主流,避免不同学科之间的盲目攀比和恶性竞争。注重优势特色学科,形成辐射点。对于在省内或国内同类学科中具有一定话语权的学科,要在经费配套、设施建设、队伍培养上狠下功夫,做实一级学科,做强二级学科,进一步丰富学科体系,优化管理体系,构建评价体系,加强年度考核,打造强势品牌,实现跨越式建设,并发挥辐射作用带动邻近学科发展。要突出重点主干学科,抢占制高点。承揽一批影响重大的科研项目,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实现标志性建设,抢占学科发展制高点。要发展基础支撑学科,夯实着力点。强本固源,夯实基础,深化奠基性建设,通过建设校级重点学科,加强基础支撑学科的力量,为优势特色学科、重点主干学科的发展提供原动力和持续力。要积极扶持新兴交叉学科,创造增长点。从经济建设文化发展中尤其是从行业发展中汲取养分,以促进区域发展和提升行业竞争力为目标,将地域和行业特色转化为自身的学科特色,延伸学科优势,实现创新性建设,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发展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为导向的学科。比如,浙江传媒学院为适应数字化背景下以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行业的需要,以计算机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开发与新媒体传播业态相适应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交互媒体技术)等新媒体学科。

3.加强学科队伍整合

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一支成熟的学科团队应该拥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一定比例的学术骨干、若干普通成员,以及一个包括若干科研助手、事务助手、技术助手在内的支撑体。要营造宽松的学科队伍发展环境,采用“引培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学科建设的队伍是否具有高水平,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是否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学科带头人在其中起着定向、管理和整合的核心作用。要创造条件,坚持引聘国内外名师,坚持利用重要平台培育名师,发挥行业特色院校优势,坚持学校联手行业、优势互补,采取专兼结合的手段发展名师,组建专家委员会规范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加强学科带头人的业务培训,培养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建设领军人才。要优化学科队伍整体结构。加快学科队伍整体结构的调整,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学科建设的需要及队伍现状,制订科学合理的师资培养和引进规划,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学术成长,健全基层学术组织,合理配置人才资源,逐步形成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使各学科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等结构满足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发挥学科队伍的整体作用。完善学科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形成以学科建设规划为依据,有序配置师资队伍的运行机制。在人员编制核定、高级岗位设置与比例、人才培养支持力度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科发展的水平和潜力。

4.构建学术平台

要改变和扭转一些行业特色院校中存在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的局面,突出学科专业的资源整合与方向凝练,增强学术平台的聚集效应和协调作用,推动学科建设水平从“特色鲜明”向“优势明显”跃迁,实现融合发展。优化顶层设计。革新专业引领发展的传统管理模式,推行学科发展统领专业建设的模式改革,围绕学科建立集教学、课程建设、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于一体的基层学术组织,革除以往学术组织松散乏力的弊病。围绕学科归口盘活专业建设,将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划归相关学科,实现专业支撑学科建设、学科服务专业发展的联动效应。推行学术民主,协调好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引导行政管理服务学科建设,充分调动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积极性,开展教授治学,实行学科主任制,负责各类学术活动、队伍培养等工作。加强学术交流。一方面,打破院系界限,跨越学科界限组建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和研究院,鼓励教师自由交流共享资源,支持教师合作承担科研项目;建立学术人才库,根据研究方向进行分类管理,开发学术科研网络交流平台,组织学术兴趣小组、学术沙龙,举办学术研讨活动等,扩宽教师学术沟通渠道;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对拟申报的硕士点学科、重点主干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和急需发展的学科建设给予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增强对外交流。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鼓励主办或承办重要学术会议,鼓励教师出国访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国外发表论文;选派更多德才兼备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学术组织学习和进修;加强与在外访学人员的联系和沟通,发挥他们的所长,积极利用他们的便利条件为学科建设服务;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借助其优势,促进合作办学、合作科研。推动平台建设。在学科关联度较高的多个二级学院之上,围绕研究主题成立跨学科的研究院,将研究院、省部级以上研究机构、省级以上创新团队的运行实体化,发挥人才队伍聚集优势和科研攻坚能力。完善管理制度,量化科研任务,构建与绩效工资相适应的科研工作量考评体系,开展绩效考评。注重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发挥其在推动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中的基础作用。

5.提升科学研究质量

科研能力是学科建设水平的主要标志。要以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以科研创新为导向,促进科学研究向项目上层次、成果上水平、学科创特色的方向发展。要强化项目管理。在项目流程管理上,加强沟通组织,提高申报率;强化协调把关,提高立项率;注重过程管理与跟踪服务,确保结题率。在项目质量上,充分发挥学术评议专家库的作用,从校级课题抓起,综合考查项目学术水平、应用需求程度和项目团队研究实力。

6.发挥学位点建设的驱动功能

学位点建设是学校学科建设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科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更是学校进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针对一些行业特色院校研究生教育开展时间不长、经验相对不足的状况,探索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健全研究生教育组织架构,完善制度体系,创新管理机制。要实施学位点资源共享计划。鼓励利用学位点资源进行学科方向凝练、队伍汇聚、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科学研究等,促进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

(二)转型升级—行业特色院校学科建设的改革策略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行业特色院校一般都形成了某一领域或者某一门类的相对健全的学科体系。在日趋白热化的学科竞争态势下,如何实现由“全”向“强”、由“特”向“优”、由“散”向“聚”等的转型是新时期行业特色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迫切挑战。(www.xing528.com)

1.优化学科结构

学科结构的优化将有助于集聚有限的发展资源,进一步凸显学科发展方向与重点,凝练学科特色,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优化学科结构要凸显重点学科的引领力。重点学科的建设水平是学科建设水平与层次的重要标志。凸显重点学科的引领力首先是要加强对重点学科的支持力度,实施“非均衡发展”策略,在高层次师资引进与人才团队培育、办学条件配备、建设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尤其结合当前产业快速发展等机遇,积极通过学校层面引进重大创新项目等,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发挥重点学科对其他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要形成学科建设“争优争强”的感召力,要把重点学科建设中一些好的做法、好的经验运用到其他学科建设的实践中,要把重点学科建设中积累的一些办学资源、对外合作关系渠道等迁延运用到其他学科建设中,夯实学科建设的整体基础。

优化学科结构要凸显特色学科的辐射力。特色学科是形成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支撑。比如,浙江传媒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以广播电视及文化创意为主要门类的特色学科群。特色学科的辐射力分为内化辐射力与外化辐射力两类。内化辐射力要求在特色学科的建设中,真正把特色的理念、特色的学科运行方式、特色的学科组织管理机制、特色的学科文化渗透到学科建设的细微方面,构建独特的学科内核,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学科名称、学科门类、办学传统上。外化辐射力要求把特色学科的独特理念、文化底蕴渗透到整体的学科建设中,进而形成学科建设的鲜明风格,凸显学科建设的差异化竞争力。比如,浙江传媒学院的管理类学科就与其他院校的管理类学科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学校管理类学科立足于传媒学院学科特色,着眼于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对接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的岗位需求,形成媒介管理、会展经营、影视制片、文化经纪和企业文化等五个特色细分方向,建立“知行思一体、教培管并举”的文化产业管理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文化产业管理特色人才。

优化学科结构要凸显交叉学科的生长力。对交叉、新兴学科感知、反应的速度及建设投入的力度直接关系到新学科制高点的抢占。比如,当前伴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传媒理念的创新、传媒形态的变革、传媒体制的改革等,传媒学科处于快速的创新与成长期。传媒生态学、传媒地理学、视觉传播学、传媒经济学等新兴传媒学科门类不断涌现。如何站在学科发展潮流的最前沿,综合审视与研判传媒学科创新与发展的趋势与特征,尤其是注重跨门类交叉学科的培育,抢抓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机遇,是传媒类行业特色院校实现学科建设“弯道超车”的重要命题。学校要为交叉学科的培育生长提供良好的制度空间与土壤环境,如组建专门的学科跟踪与储备研究中心,把握国内外传媒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建立新兴与交叉学科专项孵化制度,等等。对新兴交叉学科目录的遴选、方向的厘定等形成一整套规范的制度,对学科培育的方式、绩效考核等做清晰的界定,在人财物等资源供给上形成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等,从而促进一批新兴交叉学科的快速崛起。在学科建设做增量加法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学科退出机制。对一些学科内容陈旧、与行业改革发展潮流相脱节,建设水平与发展层次低、长期以来建设成效不明显,炒作时尚概念、缺乏内在学科内容支撑,与行业性主流学科及学校整体办学定位、服务面向等关系不大且较易分散办学资源的学科,在经过科学合理的评估程序后,果断予以退出处理,确保学科方向的凝练、有效办学资源的集聚。

2.构建良好的学科生态

良好的学科生态系统的构建是激发师生员工创造力、组织凝聚力、体制生产力、学科建设整体合力的重要基础。学科生态系统的构建要坚持刚性制度建设与软性文化氛围营造“两条腿走路”的原则。在刚性制度建设中,坚持“立”“破”结合。“立”,就是明确在学科生态系统构建中,必须要建立起科学、民主、合理的学术沟通与话语表达机制;引入同行评议、业界评议等,建立科学高效的人才引进及人才绩效评价机制,完善以实绩作为标准的分配办法;在学科资源分配及重大学科创新项目的实施、重大科研项目的招标等工作上要严格执行制度规则,确保公平有序;完善学科经费的使用管理细则等,确保“财有所用、财尽其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统筹规划学科建设内部项目研究、学术会议举办、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各项工作的职能界限,避免因权责不明导致职能重叠,影响学科建设的合力。“破”,就是在制度层面明确哪些因素影响学术生态氛围的构建,哪些行为“不能做”,如学术研究的行政化倾向、人为的职能壁垒导致的学科建设资源流动渠道的栓塞,学科门派歧见对创新人才的压制,等等。在软性文化氛围的营造中,需要结合学校办学精神的凝练与传承,营建宽松厚重、浓郁和谐、鼓励创造、追求卓越的学术文化氛围,加强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等的建设,形成追求真善美的学术基调。

(三)加强保障机制建设,助力学科质量水平提升

学科建设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要顺利地实现学科建设的规划目标,完成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的任务,必须采取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完善组织架构,落实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确保学科建设的顺利进行。

1.完善组织架构

要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确立学科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龙头地位。要将学科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考评的指标体系,实施“学科建设一把手负责制”[1]。要求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学科建设,加强学科建设的协调,并加以认真指导和监督。要健全组织体系。健全由学校主要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共同组成的学科建设委员会,全面负责与统一组织领导学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并在学校学科建设委员会下组建学科小组,负责各级学科带头人的遴选与学术考核。确立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学科建设办公会议制度,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管理。各二级办学主体设立学科建设分委员会,具体负责本学院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制订相关的实施、监督和检查细则,保证学科建设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设立学校学科建设办公室,配置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学科建设的日常工作,负责学科建设规划的编制,检查规划的实施情况,协调有关业务主管部门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学科建设规划落地。

2.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学科管理体制。制订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理顺学校、学院、学科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建立学科设置及分类的依据和评价标准,建立以学科功能和发展目标为依据的资源配置制度,注重绩效考核,并建立与之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学科设置实行动态管理,做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各二级学院(部)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学科建设规划,梳理专业归口,明确各自学科建设的思路、目标与举措。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评价体系。实施分层建设和分类管理,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科设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注重发挥重点学科的引领示范作用,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估定级。将学科建设直接对接二级办学主体的专业建设、经费划拨、实验室建设等,并作为本学科教师定岗、定级、定职的重要指标。规范学科带头人培养与管理。制订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等,完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规范学科带头人的逐层遴选机制,通过明确职责、权利与义务,充分调动学科带头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有利于学科建设的学术环境。加大经费投入,以学术报告、学术沙龙、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形式,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加强校内外学术交流,加强同行战略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学科建设的国际化进程。探索多学科融合机制。通过构建跨学科的研究院、创新团队、协同创新中心等实体机构,实现多学科的汇聚、交叉、融合,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正确处理跨学科发展平台与学院、学科之间的关系,为建设高水平特色学科群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显著提升学科创新能力。

3.强化资源保障

依托学科发展,创新投入机制。以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为指导,形成基于学科发展的专项经费投入与资源配置新体制。依据学科规划的目标和任务,核拨学科发展经费,配置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相关资源,集中有限经费和资源,提高使用效率,推进学科起步发展。加大经费投入,拓宽筹资渠道。通过积极争取科研项目资金、社会服务项目、信贷资金、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等方式,自筹一定学科经费;努力提高学科创新创业能力,通过产学研,开展社会服务,增强学科造血功能。优化资源配置,保障重点建设。按照分类分层建设计划的要求,优先保障优势特色学科和重点主干学科建设经费的投入,适度加大对基础支撑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的支持力度。加强学科建设经费使用论证,确保主要经费用于项目研究、成果出台、队伍建设等软投入,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加强监督审计,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平台建设,建立共享机制。要强化各级各类实验室、研究机构、创新团队等学术创新平台的建设,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运作效率。总体来说,完善的学科保障机制有两层含义:一是在整体办学资源分配中,在制度层面确立与保障学科建设的份额与权重,确保学科建设人、财、物等各项资源的有效供给;二是建立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确保资源的使用效率与产出效益,真正把有限的学科建设资源用在发展的重要领域及关键命题等“刀刃”上,用在建设成效明显、前景看好的学科门类中,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资源的使用效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