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烹饪专业群发展规划:行业学院模式下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研究

旅游烹饪专业群发展规划:行业学院模式下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研究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旅游烹饪专业群以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为龙头,以高星级酒店运营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两翼。建设目标是以制定旅游烹饪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突破口,以专业园区的文化建设和平台建设为抓手,完成特色示范校的专业群的建设任务。(一)提升专业整体水平建立旅游专业群建设专家指导小组,指导并有效落实专业群发展各项工作。编写专业群共享课程“走近旅游行业”的校本教材,为专业群发展奠定课程教材载体支持。

旅游烹饪专业群发展规划:行业学院模式下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研究

旅游烹饪专业群以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为龙头,以高星级酒店运营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两翼。建设目标是以制定旅游烹饪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突破口,以专业园区的文化建设和平台建设为抓手,完成特色示范校的专业群的建设任务。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构建有利于“双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开展上海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项目“双证融通”改革试点工作,着力打造“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战斗力,以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为专业群的核心,着力创建旅游专业群,立足杨浦、面向全市,通过两年的建设,把本专业群建设成为师资一流、课程教学合理、德技兼顾的精品专业,在上海市同类专业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建设思路:围绕杨浦区旅游服务行业的发展特点,确立“精品化”的专业发展定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各类培训,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实训功能,形成集约化管理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通过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的建设,带动旅游烹饪专业群在共享课程、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建设。具体建设举措如下。

(一)提升专业整体水平

建立旅游专业群建设专家指导小组,指导并有效落实专业群发展各项工作。以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为龙头,带动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发展,形成旅游专业群有活力的良好局面。

(1)完成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将在餐饮行业就业,这些餐饮业的新生力量对食品安全的理解、对未来的食品安全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相关文本集,强化食品安全的相关文件、操作标准等,包括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

(2)建设专业园区的育人平台。① 准备与金茂集团建立合作教育基地。② 聘请3~5位行业技术人员作为稳定的兼职教师。③ 瞄准五角场、东外滩、北外滩开拓3~5个新的就业通道。④ 以金茂集团合作基地为载体,建立专业群的孵化机制。

(3)建设专业园区的文化。① 以“马踏飞燕”旅游标志作为专业文化的标志。② 在园区内建设技能展示长廊,内容包括技能结构、岗位结构、专业建设成果和学生专业学习指南。③ 园区内学生统一穿着专业服装

(4)管理运行。按照学校专业群教学文本规范要求,以实践教学基地为重点,制定具有园区特色的“专业群教师岗位职责”“专业群主任工作职责”“专业群教务主任工作职责”“专业群教务员岗位职责”等。

(二)改革课程内容

着眼专业群的实际,重点突出专业群的职业链结构,针对专业群的技术领域和基础知识趋同性,合理构建专业群的课程体系。按照指导要求,在“平台+模块”的基础上,形成“共享平台+专业模块+综合实践”三段式开放的课程体系要求,根据专业群的特点,具体构建小平台、大模块的专业群课程体系。[2]

(1)优化课程内容。按照岗位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设置,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选取或设计工作任务,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初步完成一门专业课程教学标准的制定,编写学校本教材。

(2)完成“烹饪原料鉴别与选用”精品课程建设。在“烹饪原料鉴别与选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组的领导下,按照信息化标准认真做好精品课程各项建设工作。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行业和高等院校资源,编写“烹饪原料鉴别与选用”精品课程的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教案等文本资料,制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如PPT课件等,开发技能鉴定试题库,丰富精品课程内容,提升层次如期通过评审,在市级精品课程网络平台上完整呈现“烹饪原料鉴别与选用”课程。

(3)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按照教学资源库的技术规范要求,充分发挥计算机应用的专业优势,以精品课程资源为基础,建立完成专业群的教学资源库。① 建设若干专业教学资源包,建成包括教研参考资料、电子教材、在线测评资源等在内的专业教学资源库。② 鼓励教师多使用录播实训室,通过即时的回放和点评,让教师更好地对学生技能训练活动进行指导,同时建成专业群系列课程录像资源。(www.xing528.com)

(4)探索旅游专业群内关联教材的共建共享。构建“专业共享+个性方向”的专业群课程模块,开发专业群共享课程“走近旅游行业”(名称暂定)的课程标准,为专业群发展奠定共同的基础。编写专业群共享课程“走近旅游行业”的校本教材,为专业群发展奠定课程教材载体支持。共享课程的校本教材由专业群各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编写组,对内容进行协调确定。

(三)建设“双师”“多能”教学团队

通过专业群的校企共建,着力打造一支“双师”“多能”师资队伍。利用职教集团平台,加强专业群校企合作深度建设,积极引进大师、名师、技师等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提升“双师”“多能”教师的数量与质量。

(1)进企业实现岗位轮转式锻炼。① 采用酒店挂职锻炼计划,相关高职院校烹饪、旅游相关的专业进修,拜师学艺计划,促进专业带头人的成长。② 向东郊宾馆、上海大酒店等高星级酒店派驻教师进行高端技能训练,提升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对当前行业先进技术的了解,更好地开展日常教学工作,并进行适当的研发工作。

(2)专业群相近课程领域的专业培训。① 根据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的特点,抽调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组成金牌教练队伍,全面提升学校职业技能大赛指导水平。② 开展教学改革实验、观摩研讨、教学总结反思、课改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科研活动。中青年教师尤其要积极参与科研,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在科研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成就自己的进步,提高科研能力。

(3)教师自我发展,完成“双师”“多能”的教学团队培养。① 完善专业教师考取专业技术资格证奖励制度。加大鼓励力度,鼓励专业教师考取相关的技术等级证书和专业培训证书,对获得证书的教师给予经费支持。② 为每门项目课程配备一位行业专家担任顾问,一位专业教师与一位行业专家结对,努力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争取“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以上,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落到实处。③ 建立胡玉娟名师工作室,聘请酒店内的知名大厨入驻学校,把工作室打造为大师技能展示、高端师资培养、高级技能培育的场所。通过带徒传技,推广名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带赛等经验,促进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

(四)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基地

按照“四位一体”和“四个中心”的要求,依托培训处,充分发挥大师工作室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专业群三个基地(学生实践基地、职工培训基地、技能考核鉴定基地)的功能,填补企业产品研发与推广基地的空白。

(1)建成旅游实训中心。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结合各专业课程体系,加快旅游实训中心的建设,加强实训中心的运行和管理,申报第八十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中式面点技能鉴定项目。在实训中心引进企业项目,建立模拟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2)编写完成部分基本技能训练操作规程,完善运行管理制度,健全并规范实训教学文件。

(3)扩大社会服务功能。开展在职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养和待岗人员的岗前培训,进行中短期烹饪、面点、餐厅、客房专业技术培训。开发面向学校、企业和社会的专业培训课程,每年对社会提供技术培训600人次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