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海上丝绸之路史:官府对海外贸易管控细节揭秘

清代海上丝绸之路史:官府对海外贸易管控细节揭秘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官府对海外贸易的管控经历了由严格到宽松的演变过程。清初出于政权稳固的需要,朝廷采取了海禁和迁海政策,严格限制官私从事海外贸易。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和台湾郑氏政权后,再次决定开海贸易,相继设闽海关、粤海关、江海关和浙海关管理对外贸易,通过海关对进出口商品、商船、商人等各个环节进行干预,行使对海洋贸易的管控权。清政府对海洋贸易的进口商品也进行管控。

清代海上丝绸之路史:官府对海外贸易管控细节揭秘

清代官府对海外贸易的管控经历了由严格到宽松的演变过程。清初出于政权稳固的需要,朝廷采取了海禁和迁海政策,严格限制官私从事海外贸易。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和台湾郑氏政权后,再次决定开海贸易,相继设闽海关、粤海关、江海关和浙海关管理对外贸易,通过海关对进出口商品、商船、商人等各个环节进行干预,行使对海洋贸易的管控权。

清代对关乎国家安全的武器、硝磺、铁器等军需品,以及关于民生的米粮等日用品,均严厉禁止出口。《大清律例·兵律关津·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规定:“往贩外夷之大洋船,准其携带炮位。每船炮不得过二门,火药不得过三十斤。其鸟枪、弓箭、腰刀等项,亦仍准携带。”不仅武器不允许出口贸易,能够制成军器的原材料,也被限制出口。硫磺、焰硝等物,康熙开海时,已禁止私载在船出洋贸易。打造军器的铁也不允许出口,“若在沿海地方递运铁斤交卖商渔船只”,为首者处绞监候,为从杖一百,流三千里。即使是废铁、铁货一类物品,也不许出海潜卖,否则从重治罪,“一百斤以下者杖一百,徒三年。一百斤以上及舟车捆载者,发近边充军。卖与外国及海边贼寇者,照将军器出境下海律,绞监候。”[61]可见法网之严密。

清代对关乎国计民生的丝绸、米麦等物的出口贸易,清政府也加以严密管控。《大清律例·兵律关津·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中明确规定,“丝斤违例出洋,过一百斤,照米石出洋例发近边充军。不及百斤者杖一百,徒三年。不及十斤者,枷号一个月,杖一百”。但管控丝绸出口,却引起了较大反响,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二月,两广总督苏昌在“请准粤省出洋船只酌令配带丝斤事折”称,每年准许英国商人“每船准带土丝五千斤、二蚕湖丝三千斤。嗣又仰蒙惠泽,准其配带缎二千斤”。[62]乾隆二十九年三月朝廷再议往日本采买铜料的商人,每船准带一定的绸缎:

況闻出洋丝斤本系土丝及二三蚕粗糙之丝,非腹地缎必须精好物料可比,徒立出洋之禁,则江浙所产粗丝转不得利,是无益于外洋而更有损于民计,又何如照旧驰禁,以天下之物供天下之用,尤为通商便民乎!……兹既请弛禁,所有该官商等,嗣后往东洋办铜船只,如有情愿照旧额三十三卷携带缎绢匹者,听从其便。如有愿带丝斤者,只许配带二、三蚕糙丝,每一百二十斤抵细缎一卷,其带多者,以此抵算,每船总不得逾一千二百斤之数,此外毋许夹带浮多。[63]

有识之士从有利于民生的角度,要求开放商船有限度地携带规定种类的丝绸,但也表示“此外毋许夹带浮多”。可见,丝绸的海外出口贸易从数量上、品种上都受到政府管控。

米谷、豆麦等粮食产品,也是《大清律例》明确禁止出口的产品,“奸徒偷运米谷潜出外洋,接济奸匪者,拟绞立决。若止将米谷偷运出口图利,并无接济奸匪情弊者,米过一百石,发近边充军。一百石以下,杖一百,徒三年。不及十石者,枷号一个月,杖一百”。[64]可见,对违规偷运粮食出洋的处罚十分严厉。为了防止私人偷带米粮出洋贩卖,官府对出洋者每次所带粮食设置定额。康熙时期根据出洋船只要按照道里远近、人数多寡、停泊发货日期,规定:“每日食米,人各一升,并余米一升以防风阻。如有越额之米,查出入官,船户、商人同罪。”[65]可见清政府对粮食出洋实行了严密的把关。

清政府对海洋贸易的进口商品也进行管控。乾隆四十年(1775年),官府对商民船户赴洋买米有所警惕,“递年各州县商民赴安、暹等国,运回洋米,粜济民食甚多,均经详请议叙有案。其有适到该处,米价高昂,未经买运,转买别货回棹,及遭风失水者,亦俱禀明查验,通详在案。今澄海协以澄海商民杨英合,所雇船户杨大发,在安南租船打仗,恐无赖之徒藉有出洋运米船只,充当水手,潜往安南等处为匪。虽为杜弊防奸起见,但粤东滨海之区,所产米谷不敷民食。前宪广为筹划,奏请照闽省之例,给照商民买运,原系接济民食,有备无患之意”。因此规定“嗣后如有各属给照商民,赴外夷各国买运米谷者,务查该商果否身家殷实,为人诚信,平日有无过犯,取具邻里保结,所雇船户、水手,务查的实。所有船邻甘结,各商出具保结,开明船户水手姓名、籍贯,该地方官逐一查验明确,方准给照买运,并知会前途查验详报,檄饬沿途守口员弁,一体稽查报明验粜”。[66]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两广总督李侍尧上奏:“臣在粤省时,见近年外洋港脚船进口,全载棉花,颇为行商之累,因与监督德魁严行饬禁。嗣后倘再混装棉花入口,不许交易,定将原船押逐”。乾隆帝在上谕中说:“况内地处处出产棉花,供用极为宽裕,何藉取给外洋,与之交易,致滋弊混。”并针对外国商人下令说:“如有装载棉花船只,概不许其进口。”[67]直到嘉庆间,还加强管控,“向例暹罗国王家货船,遇有阻滞,不能及时回国,均换载糖斤,请给护牌,赴浙营销,然后回国。所有金东顺等三船,卑职验明,并无违禁货物,既有旧章,亦均循照各给护牌,各处口岸查验放行,均属循旧办理,未敢擅为创始”。[68](www.xing528.com)

船是海上贸易最关键交通运输工具,清政府自然不会放过对船只制造的管控,尤其是对船只的大小尺寸进行严格规定。康熙开海时,规定福建、广东出洋船舶载货量必须在五百石以下,严禁使用双桅八桨、载五百石以上大船出洋。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又规定,出洋商船许用双桅,梁头不得过一丈八尺。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规定,打造出洋商船,须先报明海关监督并地方官,该地方官确访果系殷实良民,取具澳甲里族各长并邻佑保结,方准成造。海船造好后,地方官亲验梁头并无过限,舵水并无多带等情形,再将船身烙号刊名,然后发给牌照,牌照内填写在船人年貌、籍贯等。船户揽载开放时,海关监督将原报船身丈尺验明,取具舵水连环互结,客商必带有资本货物,舵水必询有家口来由,方许在船。将船身丈尺、客商姓名、人数、载货前往某处情由,及开行日期,填入船照。[69]为了方便稽查与管理,对不同地区的商船做出颜色、字号不一样标记,雍正元年(1723年)规定:“出海商渔船,自船头起至鹿耳梁头止,大桅上截一半,各照省分油饰。江南用青油漆饰,白色钩字;浙江用白油漆饰,绿色钩字;福建用绿油漆饰,红色钩字;广东用红油漆饰,青色钩字,船头两披刊刻某省、某州县、某字、某号字样。沿海汛口及巡哨官弁,凡遇商渔船,验系照依各本省油饰刊刻字号者,即系民船,当即放行,如无油饰刊刻字号,即系匪船,拘留究讯。”[70]清政府还严格禁止船只买卖,《大清律例》规定:“打造海船卖与外国图利者,造船与卖船之人,为首者立斩,为从者发近边充军。”即使是租赁形式也严行禁止,“富民谋利,自造商船,租与他人及租之者,俱各杖一百,枷号三个月。失察及知情之该管各官,俱交该部议”。[71]总之,官府通过种种措施控制商船,进一步实现对外贸易管控。

清政府对商人的管理也异乎寻常,不仅对中国商人出洋设置时间、区域商路等限制,而且对商人的经营也加以干涉。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定例,出洋商人于三年之内返回即准其回籍,如在外洋超过三年则另当别论。雍正时期对此再次强调:“嗣后应定限期,若逾限不回,是其人甘心流移外方,无可悯惜,朕亦不许令其复回。如此则贸易欲归之人,不敢稽迟在外矣。……方今洋禁新开,禁约不可不严,以免内地民人贪冒飘流之渐,其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72]商人的海外贸易区域也在管控范围之内,康熙五十六年一度禁止前往南洋贸易,“凡商船照旧令往东洋贸易外,其南洋、吕宋、噶喇吧等处,不许前往贸易,于南澳地方截住,令广东、福建沿海一带水师各营巡查,违禁者治罪”。[73]乾隆实行一口通商政策后,福建、江苏、浙江的许多商品需到广州才能出口,清政府却禁止商人通过海路运输商品到广州,于是商人只好爬山涉水走内陆运输。政府甚至对商人之间的借贷或赊欠行为也进行干预,责令担保行商分摊,乾隆时规定,“嗣后内地民人概不许与夷商领本经营,往来借贷。倘敢故违,将借领之人照结交外国借贷诓骗财物例问拟,所借之银查追入官”。[74]

清政府对外国商人到华贸易也设置诸多限制,包括贸易区域、贸易对象以及在华逗留情形等。康熙时设置的江、浙、闽、粤四海关,均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以北地区并未设置海关,这就等于限制了洋商贸易的区域。即使在东南沿海地区,也将外商限定在某个地点交易,乾隆时,英国商人闯入定海等地交易,乾隆皇帝谕令酌增浙海关税额,企图以加增关税遏制外商到浙贸易,但英船情愿照新定海关税额交税。乾隆皇帝对限制外商贸易地点态度很坚决,“番舶向在粤东贸易,不许任意赴浙,屡行申禁,乃该夷商既往广东,藉称生意平常,复欲赴宁波为试探之计,自不可不严行约束,示之节制。着将原折钞寄李侍尧阅看,令其传集夷商等明示禁令,庶夷情自肃而权政益清”。[75]将西方国家的商贸易地点限制在广州口岸。

与此同时,清政府对外商的贸易对象也加以限制。清政府在设关贸易时就逐步建立了行商制度,到一口通商时行商制度进一步完善。只有行商才能充当对外贸易的经纪人,拥有垄断洋商来华贸易的特权。所以,外商到广州后,必须找一家行商作为自己的经纪人进行贸易。外商事实上没有与实际的买方或卖方直接接触,几乎所有事情都由行商代办。外商只能通过十三行商人购买中国货物,也只能通过十三行商人兜售自家货物。此外,外商在华逗留期间,也受到种种限制,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批准了两广总督李侍尧关于规范外商在华活动的奏折,包括:第一,永行禁止外商在省城广州居住。第二,由行商管束稽查到广东的外商及其他联络人员。第三,严禁中国商人向外商借贷与赊欠,并责成通事、行商实力稽查,禁止外商雇请汉人役使。第四,严格禁止行商、通事以及千里马,脚夫人等为外夷传递书信。第五,酌拨营员弹压稽查外国商船船收泊处所。这就是《防范夷商规条》,又称《防夷五事》。这一条款在嘉庆、道光年间有所增补,但实质的精神没有改变。[76]

总之,清政府对涉及海洋贸易的各个关键节点都有所管控。尽管历代政府均对海外贸易进行管控,但清代的管控尤其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