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重要职责,只是切入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的有机联动,是高校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院系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学校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的共同任务,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联系实际、结合实践。

高校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立德树人关键在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必须引导广大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而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之才。

高校学生党建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高校学生工作涵盖了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成长成才服务等方面的工作。高校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重要职责,只是切入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学校层面,学生党建主要是由党委组织部统筹负责,学生工作相关部门参与。在基层院系层面,学生党建的大部分工作往往是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

做好院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建立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的协同联动机制,优势互补,不断提升立德树人整体效果。联合,更多指的是结合在一起,相对静态;而联动,则指若干个相关联的事物,一个运动或变化时,其他的也跟着运动或变化,即“联合行动”之意,相对动态。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的有机联动,是高校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院系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党建是学生工作的核心和龙头。高等学校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的共同任务,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基层院系学生党建是学生工作的龙头,是学生工作的主导性内容[2]。党的理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以及与时俱进等特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对学生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政治指导作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全体学生加强政治引领、思想引导和品德教育,同时又要对其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力量,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把更多优秀的学生吸引和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这是时代赋予基层党组织的责任和使命。高校的学生干部大部分是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他们既是学校教育培养的对象,也是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也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

学生工作是学生党建的基础和平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学生党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服务身边的同学,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解同学之所难,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学生工作直接面向学生,服务渠道和工作方式丰富多样,为学生党员服务学生提供了多元选择。同时,学生党建组织根植于学生工作组织[3],只有带动班级团结进步,得到同学的广泛支持,才能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学生工作为学生党建提供实践平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联系实际、结合实践。借助于学生工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学生党组织可以将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入其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思想教育的虚化和流于形式。同时,学生党员在学生工作广阔舞台上的具体表现,可以成为监督和考察学生党员发挥先进性的重要依据。

二者联动助力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都以育人为中心,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工作对象主体重合。二者都要求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同时,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都需要增强教育管理工作的全面性,突破以往工作的单向性、片面性。二者在培养方式和工作方法上具有一致性。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要求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积极探索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以学生党建为抓手可以有效促进和提升学生工作,以学生工作为依托将能不断深化和推进学生党建,二者的优势互补和有机结合可以实现“1+1>2”的育人效果。

当前,在学校层面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多有联合,以北京大学为例,每学期开展的党团日联合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开设就业党员示范引领班、设立学生军训团临时党总支等举措都体现了学生党建与具体学生工作的联合或联动。但在基层院系层面,仍然存在主题活动有部分联合、实际工作未深入联动的情况,而且也未形成相应的机制。

一、理念认识有待深化

(一)由于对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基层院系的学生党建有时被简化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对于党员的教育管理局限于学生党支部内部,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有时流于形式化。对于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考察,包括了政治、思想、学习、工作等多个方面,只有放置在日常学习生活环境中才能有比较完整的体现,这些都离不开学生工作方面的配合。

(二)基层院系有时对于学生党员的先进性认识不足,在学生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主动意识,对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不够,造成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凸显,荣誉感和凝聚力有所缺失,在学生中的威信有所降低。

二、有机结合不够深入(www.xing528.com)

(一)内容结合不够。一方面,虽有主题活动的联合,但是基层院系在开展工作有时满足于表面上的联合,对于主题之外更深层次的工作上的联动涉及不多。另一方面是日常工作协作不够,例如在心理排查等专项工作上,党员骨干在群众基础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依靠非党员学生助理开展工作就存在一定局限,二者不能有机结合直接影响了工作效果。

(二)平台共享不足。党支部、党小组等平台以及“三会一课”等制度,具有系统性、规范性等特点和优势。而班团支部、学生组织(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学生社团等开展的活动丰富多样,就业、资助、奖励等工作与学生实际需求紧密相关,具有贴近学生、生动活泼的特点和优势。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共享化程度不高,彼此相对封闭,优势没有互补,无法实现最大化的育人效果。

三、保障机制还未健全

(一)顶层设计不够。由于认识上的不足,目前基层院系对于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的联动重视力度不够,缺少进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横向协调沟通机制不健全。而由学生担任的党支部书记缺乏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业务能力,单凭支书一人之力难以推动与学生工作相关内容的有效结合,更难以实现常态化和长效化。

(二)资源保障不足。一方面是资源存量盘活不够,包括经费等方面。由于平台共享不足,现有资源不能最大化的利用,比如,一些讲座的共享或者社会实践活动的联合开展。另一方面是外部资源拓展不足,比如专业教师党员对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的参与和指导不够,这不利于二者的科学发展。

围绕上述问题,外院不断深化思想认识,提升主动意识,不满足于仅单个活动上的联合,而是在工作内容和协同机制上积极探索、形成联动,推进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从“联合”走向“联动”,切实提升整体育人效果。同时,外院还着力推进“党员讲党课”,探索设立“海外党小组”,形成了两项特色工作,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和思考。

【注释】

[1]本章以公开发表的两篇论文为理论基础,结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工作实践和思考而展开。参见:①郑清文,王艳超.高校基层院系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联动开展的探索与思考——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4(2):70-73.②郑清文.试析推进党员讲党课的原则及策略[J].北京教育(德育),2017(4):73-76.

[2]张彦.构建科学高效的院系基层学生工作体系[J].思想教育研究,2006(9): 3-5.

[3]陈志波.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的关系探索[J].世纪桥,2007(3): 112-1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