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鸣区革命老区生态建设及绿色和谐成果

武鸣区革命老区生态建设及绿色和谐成果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鸣山环水绕,田园遍布,生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建设源远流长。进入21世纪以后,武鸣生态能源建设发展态势不减,2011年获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和农业部联合授予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武鸣区坚持不懈提升品质,推动美丽宜居、统筹协调城乡建设。武鸣生态林业、生态能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建设卓见成效。同时,多举措保障市场经营主体,为商贸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服务,武鸣生态经济健康发展。

武鸣区革命老区生态建设及绿色和谐成果

武鸣山环水绕,田园遍布,生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建设源远流长。进入21世纪以后,武鸣生态能源建设发展态势不减,2011年获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联合授予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

带有全民参与且可持续的生态建设始于2013年。武鸣部署社区和村镇开展“美丽武鸣·清洁乡村”大行动,号召全县人民行动起来,实现农村村容村貌村风的大改变。随后,“美丽武鸣·清洁乡村”活动派驻工作队启动仪式暨“美丽武鸣·千村万人大清洁”活动全面展开,数万名“美丽武鸣·清洁乡村”志愿者开展“万人大扫除”活动,为历次志愿服务活动之最,一系列“美丽武鸣·清洁乡村”活动也次第推进,同年建成农村沼气池10.6万座,入户率达85%,其中“万池镇”有5个、“千池村”有26个、“百池屯”有255个,年产沼气4700万立方米。次年“美丽武鸣·生态乡村”活动正式全面启动,成为“清洁乡村”活动的“升级版”,还不断创新出“宜居镇村”“生态镇村”活动成果,并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双桥镇、罗波镇被评为自治区生态镇,马头镇那堤村等24个村被评为自治区生态村。

武鸣区坚持不懈提升品质,推动美丽宜居、统筹协调城乡建设。2019年,连接新老城区的兴武大道延长线全线通车,全面带动新区开发建设。栲胶厂、南门片区旧城改造进展顺利,民族中学周边排污管网建设完成,标营新区幸福广场投入使用。持续提升建设定罗湖、江滨公园,铺设天然气管道31.8千米,完成主城区52条道路节能改造,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同时,深入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理村屯垃圾、乱堆乱放、池塘沟渠,拆除村屯乱搭乱盖、广告招牌、废弃建筑,治理农村垃圾、农村污水、乡村民风的“三清三拆三治理”工作,完成6个自治区级绿化美化特色精品示范村、159个基本整治型村屯风貌提升建设,“美丽武鸣幸福乡村”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1年11月,完成城乡风貌改造后的甘圩镇达洞村那望屯远眺(武鸣区史志办公室供图)(www.xing528.com)

2019年,武鸣区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累计投入6200万元,完成自然保护区内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小水电站拆除、违规养殖场清理工作。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行动,规范陶瓷、采石场等源头管控,划定烟花爆竹禁燃区、限放区和秸秆全天禁烧区、限时禁烧区,推选秸秆回收综合利用,PM2.5浓度同比下降18.00%,PM10浓度同比下降9.4%,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1.30%、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全区县域排名第四位。严格落实河长湖长制,开展江河湖库“清四乱”专项行动,即在全城区范围内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江河湖库管理保护突出问题开展清理整治,武鸣河丁当断面水质指数同比改善幅度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全面推行林长制,全面完成采石场非法占用林地整改。清洁田园200万亩,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83.00%,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防治。拆除关停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6家。

青山绿水点化金山银山。武鸣生态林业、生态能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建设卓见成效。武鸣着眼于山水游打造无淡季旅游精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以城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为主导,以建设伊岭壮乡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综合示范区和两江旅游集聚区为着力点,以推进花花大世界、大明山汉江欢乐谷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完善景区服务设施,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公共医疗、卫生检疫防疫等应急机制,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推动景点景区提档升级。2020年,计划投资200亿元的“花花世界”生态度假区影湾小镇项目正式签约。江宇梦想小镇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培育壮大46个乡村旅游区和农家乐;“环大明山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示范线入选南宁市乡村道路“十大最美光线”。同时,多举措保障市场经营主体,为商贸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服务,武鸣生态经济健康发展。

武鸣官塘朝晖(邓敏杰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