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课程思政实施主体研究及构建

高校课程思政实施主体研究及构建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受国外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等社会思潮影响,个别学科任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理性信念不坚定、政治立场不准确,在课堂上“在马不言马”“在马不信马”,做出一些言行不一的行为,极个别任课教师甚至传达出了西方至上的一种错误价值观,不仅不能成为学生的引路人,还会误导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育人能力,进一步影响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实施。

高校课程思政实施主体研究及构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在促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没有教师这个实施主体的积极参与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但是目前无论是外在环境还是内部因素,都阻碍着教师参与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过程中。

(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影响教师的思想认识

如今,受国内外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多方面影响,高校学科任课教师的思想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近代以来,人们的知识储备量越来越多,人们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强。但是受西方科技工具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工具理性越来越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逐步分化,且各高校学科分得越发细化。这造成了学科任课教师各管各的,互不往来,甚至互相瞧不起的现象,影响了个别学科任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重视。譬如,一些理工类的任课教师和学生对文史类课程比较不屑,觉得它们空洞无趣;一些文史类的学科教师和学生对理工课程尤其是高数、物理等也比较排斥,觉得缺乏实用性。个别学科任课教师没有意识到每一门课都包含着思政育人元素,没有意识到每一位教师都有育人的责任和担当,他们或多或少对思政教育存在误解。长久以来,绝大部分自然科学类的教师认为思政教育是学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职责,甚至产生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育人工作可有可无的错误想法,不像自己的学科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社会、生态利益等。一些教师认为思政课的教育内容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建设社会主义接班人而阐述党的理论、方针、路线政策,以及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等带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的、枯燥的理论知识,其并没有多大实际价值。人文科学类的授课教师相对来说更容易进行思政教育,但也因为长久以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偏见,缺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国外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等社会思潮影响,个别学科任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理性信念不坚定、政治立场不准确,在课堂上“在马不言马”“在马不信马”,做出一些言行不一的行为,极个别任课教师甚至传达出了西方至上的一种错误价值观,不仅不能成为学生的引路人,还会误导学生。总之,受国外社会环境、各类思潮的影响,个别高校教师还未认识到自身教书育人的艰巨使命,简单地通过教书育人。

除了受到国外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教师还受到了国内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也不断增加,这给教师们的思想认识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处于知识经济社会,但是人们只重视理工科类学科,认为思政课可有可无,思政教育更是无关紧要,使得部分学科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在文件上、口头上,而落实不到实际教学中。总之,个别学科任课教师并不知道进行思政教育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思政教育的元素、内容(包含着人文素养精神、科学素质、心理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并不知道隐藏于自然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等非思政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而且部分学科任课教师对思政课的价值、功能、作用等缺乏正确的理解,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政课能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个别学科任课教师存在着思政课重复论、无用论等荒谬的想法。

受国内外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个别高校学科任课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和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推进实施。

(二)教师育人内在动力不足外在压力大(www.xing528.com)

学科任课教师是推行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实施的关键,各学科教师都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都应该完成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但是,高校中部分学科任课教师缺乏育人内在动力,而只把教师当作谋生的普通工作,没有领会其职业的特殊使命意义。同时,部分学科任课教师外在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较大,影响了他们参与学习、培训等提升自身育人能力的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学科任课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践行。

一方面,高校部分学科任课教师育人的内在动力不足。部分学科任课教师缺乏足够的思想修养、职业素养、道德素质等,他们体会不到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没有足够的育人内在动力。高校学科任课教师应该是符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基本要求的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用自己的德去培育合格的学生。部分学科任课教师只看到了自身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内容的教书职能,认为只要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即可,而没有承担起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职责。甚至部分教师仅仅把教师职业当作了谋生职业,只是机械地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部分学科任课教师没有体会到教育学生的乐趣,没有体会到作为教师的幸福感,更没有体会到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成就感。正因为部分高校学科任课教师缺乏内在育人动力,才不会主动去参与学院、学校、教育部门等组织的各种有关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推行的培训,更不用说主动与思政课教师联系、交流或进一步主动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育人能力,进一步影响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实施。

另一方面,高校学科任课教师面临着较大的外在生活压力,即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首先,学科任课教师面临着较大教学和科研工作压力。随着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增加,学科任课教师本学科的教学任务相对来说比较繁重,承担着较大的教学压力;同时还承担着较大的科研压力和学科建设压力,即为了更好地晋升发展而不得不面临的发表文章、申请课题、参与学院相关学科建设等科研压力。其次,学科任课教师还面临着较大的养家糊口、追求美好生活质量的生活压力。目前社会运行节奏快,人们更多地追求美好生活需要,这需要人们投入更多的时间、金钱、精力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解决基本的吃、穿、住、用、行,人们的欲望也变得越来越大,教师养家糊口、追求美好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较大的生活压力让部分教师把教书当成了赚钱养家的职业,而忽略了它育人的本质。

一方面,部分高校学科任课教师育人的内在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他们还面临较大的外在工作、生活压力,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教师育人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部分学科任课教师没有仔细研读和掌握马列经典原著和基本理论而缺乏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功底,没有经过系统的思政课教学训练而缺乏思政教育的方法技巧,不能很好地挖掘本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科任课教师拒绝践行或不能很好地践行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局面,进而影响其实施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