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艺术中的雕塑叙事与表现-提升教育与消费体验

公共艺术中的雕塑叙事与表现-提升教育与消费体验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谈到原创性在艺术教育中的问题,这个主题是要表达艺术创作应该源自于创作者有情、有感、有思想的主动选择艺术语言的创造性工作,艺术教育者应该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原创性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还应该结合教育的特征来分析。就目前艺术教育的规则中,教育的实质概括起来应该包括培养和启发两部分。这些问题正是在艺术创作中,对精彩的浮躁与醒目的简单逐渐麻木的原因。

公共艺术中的雕塑叙事与表现-提升教育与消费体验

以前在节目中听到一个观念“大学教育需要乌托邦式的理想”,那期节目讨论的是大学教育的功利化问题。看过多年的全国雕塑专业大学生优秀毕业作品展后,更有感触地认为艺术教育是最需要乌托邦式的理想与执着。

艺术是人文思想的一种物化表达。它超越了现实生活规则和实际功能的层面,是对生命、情感、思想的一种思考与表现。艺术应该是超凡脱俗的,没有功利色彩的。当艺术都不具备纯粹的、感性的、直接的这些特质的时候,艺术已经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意义。

大学的艺术教育是社会艺术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部分艺术工作者都是通过大学来获得了艺术的技能知识和思维方式。就目前看,艺术教育乌托邦式的境界是个很艰难的选择。功利化教育的潮水正慢慢地覆盖掉一个个道德和思想的高地,这种侵蚀是缓慢的、微痛的、不易察觉的,可能有时还伴随着那么点现实利益的甜蜜。

在大学教育体制课程附和着入学看就业率,学分挂钩学费,科研关系效益的商业运作模式下,学生重视的是上课拿分,拿证毕业找工作,学了技能去赚钱,创作最好混个奖,从上课、考试、成绩、就业、考研等等环节中,无时无刻不贯穿功利色彩。至于思想文化什么的就没那么多精力顾及了,顾及了也没用,解决不了眼前问题。现实下,学生搞创作的时候目的性很强,最基础的是混过毕业创作这一关,要强些的追求能获个奖,出个名卖个作品什么的,很现实。现实和理想是要分开的,理想应该高姿态,现实是实际利益,混在一起就会变得要么好高骛远要么唯利是图。太实用的不是艺术,艺术应该唱高调,道理明白了就能解惑好多实际中的问题。为什么学生搞创作,构思创作会变成一种痛苦和折磨,技术和材料的运用要挖空心思去钻营,参展的时候不惜余力地修饰和包装自己。这些提前进入职业化和市场的现象,如果成为大学艺术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对艺术作为一种人文思想表现的流放和自贬。

谈到原创性在艺术教育中的问题,这个主题是要表达艺术创作应该源自于创作者有情、有感、有思想的主动选择艺术语言创造性工作,艺术教育者应该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引导。

原创性在较为直接的意思层面上,可以理解为原生态的,自我构建和完善的艺术创作过程。在现时社会中,资讯的超量覆盖和传播,使得这种原生态化的原创性成为简陋、粗糙、土拙的代名词。艺术创作者们大都不愿意背上“闭门造车”的包袱,能坚持的人并不多。

原创性还有另外的一层意思就是创新性,通俗地讲就是“没见过”的手段。这种想法让很多搞创作的学生和指导老师十分纠结,煞费苦心地寻找一种样式成为创作核心,然后再被附加上某种意味,组成了整个作品。现代讯息技术使得这种“没见过”的手段越来越不容易寻找,每每琢磨出一个新点子,总会被指点为哪哪类似过的,创作思考从思辨变成了寻宝游戏。为了在这场游戏中胜出,才出现了在作品中大量地使用边缘材料,频繁运用过度手段制作,故意制造触目惊心的视觉刺激等很多极端现象。这些都不是艺术创作的本意,是为形式而被动创作的伎俩。材料和形式的探索是艺术发展的一个方向,但这不是艺术创作的核心,艺术创作的核心应该是从思想中走出来,精神与文化思考为主线的。

原创性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还应该结合教育的特征来分析。就目前艺术教育的规则中,教育的实质概括起来应该包括培养和启发两部分。知识与技能主要依靠培养的部分来完成,这些知识和技能必定是经过大量验证过的实践总结,是个认可定论的结果。经验学习往往会束缚创新性的发展,尤其是这种经验已经形成为普遍准则,并且还套上了革新外衣的时候。创作者与指导者在没有启发思想的开导下,很难脱离大一统的创作思维方式,要提创新就难上加难了。学校间不断的互相套用教学经验,精确到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讲义都基本一致,为了迎合各种评估和认证,艺术教育的模式已经在向一致经验论看齐。功利的影响往往是渐进的,当个体挤进体制后,就会成为体制的一分子,并且会为这个群体维护地位。在这时候,不会去思考根本的好坏问题,位置与地位是眼前最为重要的。教育如果按照市场化运行,生存问题就会是首要的,短期的得失成为权衡的目标,至于教育根本的原则和状态应该是什么就很少考虑了。在这种状态下,艺术教育的培养很难提出什么实质性的创新主张。

如果教育中的培养很难体现创新性,那么希望寄托在启发这个部分上又如何呢?启发基本是思想的活动,思维的活跃和思辨的敏感是其中重要的环节,这些同整个社会对于思维、文化、思想的认知度与重视息息相关,目前的情形并不容乐观。在貌似繁荣多样化的资讯背后是思维模式的僵化和思辨能力的退缩。赫胥黎在他的《美妙新世界中》告诉我们,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很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心生怀疑和仇恨的人。这种担忧已经在逐步地变成时下生活的现实,问题是大多数人们还沉浸在讯息技术带来的新鲜感中,没有发觉背后隐藏的问题。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继承了赫胥黎的观点,阐述娱乐时代的到来及电视文化对思想活动和教育带来的深刻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在艺术创作中,对精彩的浮躁与醒目的简单逐渐麻木的原因。

就现在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来说,已经和过去有着天壤之别。老师们学习的年代是依靠文字和图片的信息来获取的,尽管图片相对文字来说已经钝化了很多想象力,但从了解的角度讲还是提供了很多独立判断思考的空间。时下里,学生们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环境下,文字和图片的获取变得十分容易,这种获取的便利性导致文字和图片的符号化和临时性。文字长了没人愿意读,图片多了没人细看,所谓推敲是很费精神的。讯息的量大,思考的过程少,修改和嫁接成为潮流。时下流行着的微信就是短语和转发的集合,每天,应该说每时都不停地翻阅更新关注已经成为微信的瘾,短暂的浏览、娱乐与戏谑成为交流媒介带给个体的习惯。这种习惯让思维变得临时、肤浅,当然会出现移植、雷同、浮躁的艺术创作现象。不是说交流媒介导致了这种现象,而要指出的是在当今信息传播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思考技术背后的社会行为、文化情景、教育方式的问题。技术时代带来的不仅是资讯的多样化,技术影响下的生活、思维、教育、社会行为都有着极大的变动。(www.xing528.com)

文字、照片、电视、网络这些技术文明的载体容易使艺术思维退化,思辨的敏感因懒惰变得畏缩不前,而艺术教育需要时刻保持它的敏锐性。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是要像卢德分子那样的立场来欺骗自己,否定技术,而是需要用思想控制技术,使艺术教育利用资讯与技术。艺术需要思想来作为核心,艺术教育更需要乌托邦式的理想境界,原创性的问题只有站在这个层面上思考才能获得前进的途径。

消费是什么,汉语辞典中说是为了生产生活需要而消耗的物质财富。那艺术消费就是为了创造艺术品而进行的物质财富消耗,当然创造艺术作品消耗的还有创作者的思考和精力。既然有消耗就要权衡价值问题,艺术的价值不单是来自于需求,也要看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否则就是借用艺术对资源的消耗与浪费。

公共艺术是由社会人文思想主导下关注群体意识,注重公众精神与环境关系的艺术创作思想。可以体现出较深入的对公众意识、社会生态和文化艺术生态的思考。当下的公共艺术,具体点说公共雕塑的发展很难见到这种深入探讨的意愿。市场经济成了主导公共雕塑创作的核心动力和制约因素。

那么在这种公共雕塑的建立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可以作为切入点仔细思考一下。首先,所有的营建过程很少涉及可行性分析;再者,营建规模基本呈膨胀的态势发展。这都是创作者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怂恿建设,希望从规模中获取利益导致的偏激现象。

先说可行性的问题,决策者也有为公共雕塑的营建聘请专家们做可行性讨论的,可是一般都会集中在文化定位、建造规模或预算控制这些很具体的技术层面问题上。但就艺术生态,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少有涉及,就其原因,还是经济在起作用。我们的城市生长得太快,以至于顾不及在建设前期的一些基本状况的调研和分析。公共雕塑的前期调研普遍都存在着空泛概念化的问题,没有落到一些确切可信的具体分析上来。比如就空间来讲,一个环境空间的分析是由界面形式、空间类型、空间的逻辑性这些基本方面去分析研究的。那如果再具体细分的话,空间类型可以按照空间方向关系、轴线关系、空间的容量去研究,空间的逻辑关系则可以由空间的生成逻辑、结构逻辑、知觉逻辑和使用逻辑来具体支撑。这些前提功课做得不足,往往都停留在比较空泛的概念层面上。其实如果本着一种科学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公共雕塑建设,我们是可以把它上升到一门学问的地位,总比拿着艺术家的感性高谈阔论来得实在些,也能经得起时间的推敲。论证要有科学依据,要有严谨的逻辑关系,可行性研究也应该有否定的结论,要不岂不成了建设研究。建设条件不成熟的地方是否可以不建或者缓建,也为后人留下些创作空间,这也可以叫做艺术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观吧。论证得不充分,作品又功利些,我们现时代的公共艺术繁荣就是极尽所能把城市中的每个可能点都填满。这种盲从的发展态度,带来的不仅仅是资源的浪费,也消耗了未来公共艺术的空间。如果能引用生态观念,慎对艺术创作的资源和空间,放下些功利,就可以拿出艺术家的尊严勇敢的说“不”了。

再说营建规模,只要有艺术家参与决策的公共雕塑建设项目一般在规模上都会相当壮观。即便投标者也会依照建设规模的最高上限去努力,这当然是争取利益最大化的欲念在怂恿。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段,还是要遵循艺术基本规律。就拿雕塑同环境的关系来说,雕塑同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两个思想方向:一种是雕塑组织环境的核心性,在这方面雕塑负责环境视觉中心的建立,起了控制和把握空间主调的作用。雕塑要突出、醒目,能够统领周边空间,引领环境的视觉和艺术旋律。这个方向是艺术家们最为推崇的创作主导思想,它对实践的指导可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规模和预算上都可以达到相当的高度,当然也符合决策者们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这个方向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是最为成熟的,也是实践论证过最多的一种。而另一个方向就同环境适应协调性,这里雕塑负责调和顺畅环境的总体,起了润物无声的作用。这种主导思想的实践作品往往隐身于环境的整体中,所表达的是整体旋律中的一个音符。那这个方向的作品一般在规模和预算上都比较低,艺术家们大多都不愿意往这个方向去考虑。就衡量工作成果的性价比来说,它没有前者来得实惠。于是满世界的公共雕塑都那么宏伟壮观,放眼望去给人的感受就是艺术做大就能做强。这和时代的价值观紧密相连,价值观扭曲带来的躁动影响了创作者们对艺术真诚的追求和执着。

公共雕塑的状态是表现出的一种现象,它反映着时代艺术的发展隐忧。建设的步伐、经济的步伐实在太迅速,思维的智慧还没来得及梳理和总结就被推向了下一场刺激的表演。

艺术创作偏执于功利是浮躁的价值观表现,浮躁的价值观代表了思想迷失和精神散乱。思想无法停顿下来反思整理,本能的欲念被套上艺术的盛装,盲目的艺术消费不仅消费掉我们的资源和劳动,也消费掉我们的物质和精神。希望能有多些的时间和空间让思想在回顾和思考中变得深厚清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