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遗产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遗产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对中国的哲学、文学以及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佛教传入之后,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宗教绘画的素材,出现了吴道子等著名的宗教画家。另外,佛教为中国许多风景名胜赋予了文化内涵,如佛教的四大名山,也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佛寺、佛塔等古代建筑,曾经的佛教圣物也成为珍贵的文物。这是中国文化一笔宝贵的遗产。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遗产

佛教对中国的哲学文学以及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形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哲学被概括为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几个阶段,自魏晋以后,它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魏晋玄学崇尚黄老思想,主张“以无为本,以有为末”,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很容易与佛教的出世思想合流,由此导致主张“万法皆空”的《般若经》开始流行。东晋之后,玄学逐渐失去发展势头,而为佛学所取代。隋唐时期,随着佛教的鼎盛,佛学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思潮。今天的许多学者都主张把隋唐佛学与儒家哲学同等看待,都看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嫡派真传。宋明理学中的天理、天道、本心、良知等都是不同程度地吸收佛教的心性论思想而形成的,如果说魏晋玄学是援道入儒,宋明理学则是援佛入儒。二程朱熹的理学借用了华严宗的某些命题,陆九渊王阳明心学则吸收了禅宗的某些思想。宋明理学在思维模式、修行方法等方面都受到佛教的深远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诗歌为例,从魏晋的玄言诗,到南北朝的山水诗,从唐诗宋词,都受到佛教的深远影响。两晋山水诗集大成者谢灵运是佛教徒,对佛教义理颇有造诣。唐代诗人中,李白名为“诗仙”,且一生追随道教,但也有“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的诗句;“诗圣”杜甫崇尚儒学,也留下“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的咏叹;“诗佛”王维的名和字都取自《维摩诘经》,其禅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白居易则佛道兼修,在仕途失意后,寄情山水诗酒之间,转而炼丹服食,继而皈依佛教,自号“香山居士”。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等词坛巨匠都与当时的高僧大德友谊深厚,在交往酬唱中留下不少名篇佳话。佛教不仅给中国文学提供了创作题材,如《西游记》及《三言》《二拍》中的一些篇目;同时,它也影响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佛教的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总之,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佛教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以绘画和雕塑最为显著。印度的佛教艺术以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和阿旃陀(在今印度德干高原)的石窟艺术最具代表性,前者以雕塑著称,后者以壁画闻名。而中国的石窟艺术正是它们的继承和发展。今新疆境内的石窟艺术,如拜城县克孜尔千佛洞、库车县森木赛姆千佛洞等,不仅开凿时间早于中原,其艺术风格也更接近犍陀罗。中原地区的石窟雕塑已吸收融合了中国的艺术风格,造像也多为中国人的形象,但印度雕塑的某些特点仍得以保留,如佛寺内的罗汉就有印度人的形象。佛教传入之后,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宗教绘画的素材,出现了吴道子等著名的宗教画家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语言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佛教的广泛流传,佛典、佛偈、佛语进入普通人的社会生活,在广泛使用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佛教含义而具有了社会含义,成为人们常用的词语、习惯用语、成语、俗语、歇后语等。现代汉语中仍经常使用的来自佛教的词语很多,如世界、实际、觉悟、烦恼、解脱、方便、平等、相对、绝对、知识、泡影等,再如清规戒律、一针见血、三生有幸、三头六臂、功德无量、大慈大悲、心猿意马、快马加鞭、皆大欢喜等。从佛教典故转化的成语,如大千世界、天女散花、天花乱坠、当头棒喝、醍醐灌顶、极乐世界、现身说法、泥牛入海、借花献佛、痴人说梦等。从佛教生活衍化出来的俗语、歇后语,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事不登三宝殿、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等。

另外,佛教为中国许多风景名胜赋予了文化内涵,如佛教的四大名山,也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佛寺、佛塔等古代建筑,曾经的佛教圣物也成为珍贵的文物。这是中国文化一笔宝贵的遗产。(www.xing528.com)

知识链接

龙门石窟与卢舍那大佛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年)前后,是山西云冈石窟的继续,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和北宋诸朝,相继大规模营造长达500多年,特别是北魏和唐代达到了高潮。据统计,现存有窟龛2 100多个,佛塔40余座,碑刻题记3 600多块,造像10万余尊,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刻艺术宝库

奉先寺位于龙门西山南部,唐上元二年(675年)竣工,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精、最具代表性的石窟。奉先寺的雕像,不但吸收了北魏石刻艺术的精华,而且融入汉族的艺术传统,创造出唐代佛教艺术的新意境。寺中那尊卢舍那大佛(见彩图),高17.14米,仅头部就有4米,耳长1.9米。远远看上去,如一座石峰顶立寺中。大佛虽身材伟岸,但容貌丰满慈祥,那含蓄的微笑略显神秘,耐人寻味。据碑文上记载,在雕造这尊大佛龛时,武则天曾“助脂粉钱二万贯”,并派官员督造。这一方面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为扩大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武则天这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希图通过大佛的建造来树立自己的统治形象。[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