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解放:勇献身的云大学生党员

云南解放:勇献身的云大学生党员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月6日,经中共云南省工委批准,云南反蒋武装“六六分队”在宝山宣告成立,蒋永尊任党代表,负责全面工作,培养训练了一大批党的干部。7月15日,国民党反动派调集两千军警包围了云大会泽院和南菁中学举行游行罢课活动的学生,孙兰英被围困在南菁中学主楼内。在国民党政府实行白色恐怖、大规模逮捕学生期间,段奇在云南省工委的领导下,和学联其他常委一道,公开担任了这次斗争的领导工作,与国民党当局开展面对面的斗争。

云南解放:勇献身的云大学生党员

蒋永尊(1920—1947),云南昭通永善人。1936年考入永绥中学,次年转到省立昭通中学。期间受到进步教师李子坚、吕耘艺等人影响,开始阅读进步书籍,参与抗日宣传活,193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团结进步师生开展党的工作。1941年夏天,他在昭通中学组织秘密读书会,培养进步青年,并先后发展了傅发焜、陈齐平等加入党组织。1942年秋高中毕业后,蒋永尊先后以小学教师、中学图书管理员身份作掩护在昭通为党工作。1944年秋,考入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经云南省工委安排,参加云大地下党组织的领导工作。他在校内外广交朋友,积极参与组织领导学生运动。1945年底,在昆明“一二·一”运动中,蒋永尊代表云大学生与昆明各大中学校学生代表密切联系,进行了大量宣传组织工作,同国民党当局进行了有力的斗争。1946年3月,他当选为云大学生自治会主席。4月,又被推举为昆明学生联合会主席。7月中旬,李公朴、闻一多两位爱国民主人士相继被暗杀后,在中共云南省工委的领导下,蒋永尊率领昆明市各大中学校留校的共产党员和爱国师生,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对国民党当局制造的“李闻惨案”及一系列阴谋进行了有力揭露,并参与李公朴、闻一多的后事处理工作。7月15日,省工委领导学联和民盟云南支部一起,以李公朴治丧委员会的名义在云大至公堂举行李公朴追悼大会,蒋永尊代表学联主持会议。此次会上,闻一多先生发表《最后一次演讲》。1947年1月6日,蒋永尊组织指挥昆明地区各大中学校3万余师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集会、罢课、游行示威,有力地声援了北平的反美抗暴斗争。2月,云南省工委派蒋永尊到宣威宝山领导武装斗争,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党组织在以宝山为中心的云贵交界地区建立了坚实可靠的群众基础。6月6日,经中共云南省工委批准,云南反蒋武装“六六分队”在宝山宣告成立,蒋永尊任党代表,负责全面工作,培养训练了一大批党的干部。1947年8月,蒋永尊和柴爱国到昆明向省工委汇报工作时被捕,经省工委多方营救后获释。出狱后,他们又返回“六六分队”工作。10月,省工委决定任命蒋永尊为中共滇东特委书记,到丘北建立革命根据地。11月5日,蒋永尊一行4人化装为商人前往丘北,在途中遭土匪袭击,壮烈牺牲。

傅发焜(1923—1948),云南昭通人。1938年考入昭通中学。1941年经蒋永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春,他组织王钦恭等9人参加“秘密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学习马列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等,相互探讨革命道理。这些“秘密读书会”的成员先后加入党的组织,投身革命。1944年夏,高中毕业后,傅发焜被党组织派到昭通一家火柴厂当雇员,他积极为党工作。1945年,考入云南大学读书。在“一二·一”运动中,与蒋永尊一起,团结组织云大进步师生参加反内战、争民主的活动。1946年春,以教书为掩护到寻甸中学任教,建立党的工作据点。1947年3月,又到宣威宝山中学任党支部副书记,发展壮大党组织,建立秘密武装,准备武装起义。1948年8月20日,他与张白林一起领导宝山中学和附近农民一百余人起义,起义师生后编入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三支队第四大队,傅发焜任教导员。1948年12月7日,第三支队到达师宗县南部新区路撒村宿营时,遭到敌人包围。在突围中,傅发焜不幸中弹牺牲。傅发焜牺牲后,中共云南省工委决定将他参与建立的这支部队命名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永焜支队”,以此纪念蒋永尊和傅发焜两位烈士。

孙兰英(1927—1948),女,云南昆明人。1945年考入云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读书,开始阅读进步文艺书刊,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1945年参加了“一二·一”运动,从中受到了极大教育和锻炼,不久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民青”。1946年,在“李闻惨案”中积极参与援救工作,经受了考验,194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昆明大中学校在中共云南省工委领导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美扶日”运动,孙兰英是此次运动的骨干力量。7月15日,国民党反动派调集两千军警包围了云大会泽院和南菁中学举行游行罢课活动的学生,孙兰英被围困在南菁中学主楼内。军警用瓦斯弹、水龙头、大铁钩攻击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孙兰英在运动中表现得非常坚强和勇敢。她坚守一个窗口,不断大声鼓励同学们坚守岗位,决不后退。后来有一个宪兵在烟幕弹和高压水龙头的掩护下从云梯上爬下跳到窗口上,正要对同学们大打出手之际,孙兰英和几个同学一拥而上将敌人拖进窗内狠狠揍打,然后将其推下窗去,跌了个仰面朝天。“七一五”运动后,云大附中18名学生受到敌人提审,13人被捕入狱。还有87人被送进所谓的“夏令营”,孙兰英也被投进了“夏令营”,并被扣发了毕业文凭。在“夏令营”中,孙兰英与当局进行了英勇斗争。她坚决不写“自白书”,还鼓励其他同学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后来,她伺机逃出“夏令营”,并找到党组织。党组织考虑到她的身份已暴露,派她到易门县工作。到易门后,她以教师身份为掩护,领导易门县的反蒋武装斗争。1948年冬,易门县上定乡举行武装起义,起义人员遭到敌人围攻。孙兰英指挥队伍打退了敌人两次进攻。云南省政府派第26军一个工兵营,前往镇压。由于敌强我弱,起义队伍被敌人打散,孙兰英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孙兰英经受了各种酷刑,但她仍坚贞不屈,12月18日在易门惨遭敌人杀害。

段奇(1926—1949),白族,云南大理人。1943年秋,考入云大附中高中部。1945年底,参加了“一二·一”运动,此后更加积极地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46年秋,考入云南大学政治系读书,参加了进步团体“群星社”。1947年11月,通过地下党员寸守泽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被选为云大学生自治会常委、昆明学联常委。在同年6、7月间昆明爆发的“反美扶日”运动中,担任领导工作。在国民党政府实行白色恐怖、大规模逮捕学生期间,段奇在云南省工委的领导下,和学联其他常委一道,公开担任了这次斗争的领导工作,与国民党当局开展面对面的斗争。7月15日,在军警围困和封锁云大会泽院和南菁中学时,他担任守卫云大据点的总指挥,和同学们用石头和砖瓦与敌人开展坚决的斗争,表现了临危不惧、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会泽院被攻下后,段奇被捕入狱,被送到国民党“特刑庭”,遭到严刑拷打,但他始终坚贞不屈,坚决严守党的秘密,保护了党的组织。1949年3月15日,他被保释出狱,党组织立即将他转移到元江洼垤乡,参加到挺进支队(后来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10支队)的武工队中,曾任第二武工队队长。他在石屏山区继续发动群众,在20多个村寨组织农会,建立乡村政权。同时,负责监视石屏城内敌人动向,掌握情报,破坏敌人的铁路运输。1949年10月23日,武工队在铁锁区鸭子坝,与国民党第26军第278团突然遭遇,受到敌人包围。段奇与副队长晏文魁指挥若定,与敌人展开激战。为了掩护队员撤退,不幸壮烈牺牲。

闵竺笙(1927—1949),女,云南蒙自人。1939年,闵竺笙考入蒙自县立中学,1943年考入云大附中高中部。1948年春,考入云南大学农学院。在校期间,她参加了“一二·一”和“七一五”等运动,并经受了锻炼和考验。1949年初经万荣仁介绍加入“民青”组织,4月,经董坤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9月20日,受党组织派遣参加“边纵”,参与武装斗争和地方政权建设工作,并与罗星辉一起到禄劝县镇康乡开展革命活动,任中共禄劝县工委委员兼皎西工作组组长,1949年11月,与罗星辉一起被敌人逮捕并残忍杀害。

罗星辉(马金花)(1931—1949),云南昆明人。小学毕业之后考入云大附中,1948年“七一五”运动后,云大附中被国民党反动当局解散后,转到云瑞中学就读,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1949年秋,加入“民青”组织。9月,担任禄劝县镇康乡“解放委员会”副主任,与闵竺笙一起战斗。他们深入农村,发动彝族农民开展反“三征”、减租退押斗争,遭到当地地霸的仇视。1949年11月5日,混入镇康乡“解放委员会”的地霸头目张克安,指使暴徒绑架了闵竺笙、罗星辉两人,对他们进行严刑拷打,强迫他们交出县工委、工作团、游击大队领导和党组织名单等。闵竺笙、罗星辉二人坚贞不屈,被敌人残忍地杀害。(www.xing528.com)

施兰(1931—1950),女,云南昆明人。1945年秋考入云大附中,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年底,参加了“一二·一”运动,经过斗争的洗礼,政治上逐渐成熟。1948年夏,参加了“反美扶日”的“七一五”运动,被敌人抓捕后,送进“夏令营”。“夏令营”结束后,考入龙渊中学。1949年初,响应党的号召,到江川县以教书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4月,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民青”。9月,奉命到“滇中艺工团”工作。1950年1月6日,在与新平土匪李润之的战斗中被捕。敌人的威逼利诱和残酷刑讯,都不能使施兰屈服,最后被敌人残忍杀害。

岳兢先(1924—1950),又名岳幼屏,云南陆良人。1944年考入云南大学经济系,中共党员。参加了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昆明学生运动,发挥了骨干作用。在党内他的主要任务是联系党员和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成员。他善于团结同学,利用父亲在国民党机关担任职务的便利,以家庭作掩护,常常在家里召开积极分子或党组织的秘密会议,帮助和影响了一批周围的同学投身革命行列,加入到党组织或“民青”中。

“七一五”运动中,他根据党组织安排,去做护国元老白小松先生的工作,请其了解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云南省警备总司令何绍周等要人的动向,并借机了解他们对学生运动的态度,对党组织制定学生运动的方针和策略起到很大帮助作用。他还参加了守卫会泽院的战斗,并表现得十分英勇。二楼被国民党军警攻陷时,他来不及撤到三楼,被殴伤逮捕。后来经亲友保释就医。

“七一五”运动后,他被分配去玉溪从事中共地下党的工作,1949年11月被调到易门县,担任中共易门县委委员、党领导的护乡团政治委员,并负责北区工作。1950年4月在征粮工作中遭恶霸地主与土匪组织的武装突然袭击,他和许树芸、吴伯勋等两位同志一齐被俘。土匪对他们严刑拷打,他们宁死不屈。土匪就将他们捆绑起来,押送去已被土匪占领的川街。途中土匪残酷地用木棒和石块将他和许树芸打死。吴伯勋被押至川街,也遭杀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