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国际化与教学模式创新:中外双校园合作分析

教育国际化与教学模式创新:中外双校园合作分析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双校园合作教学模式是在国内教初级课程,国外教高级课程,国内教育是国外教育的预备。外方合作学校对“双校园”意向较强,直接的动因就是从合作中获得境外的生源,拓展其学校的国际知名度。与直接3年、4年在国外求学相比,双校园模式能节省一笔不菲的费用。一些高校将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以双校园模式为幌子,变相乱收费,使该项目成为学校营利的手段。

教育国际化与教学模式创新:中外双校园合作分析

双校园合作教学模式是在国内教初级课程,国外教高级课程,国内教育是国外教育的预备。在国内通常以强化英语训练为主,兼学部分专业课程。这个合作模式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对那些渴望到国外留学而又没有适当途径的学生,这是一条既稳妥又经济的路子。外方合作校对这种项目往往兴趣较高,主动性较强,因为他们可以从合作中获得境外的生源。对中方合作校而言,比较容易寻找到合作伙伴。由于项目与出国留学直接挂钩,对学生吸引力较大,往往有较充足的生源。除了能给学校带来经济利益外,还能给学校带来其他方面好处,如扩大知名度、树立品牌等。从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些国家开展合作办学的经验来看,国外大学不可能将核心课程完全输出。这意味着“2+2”、“3+1”等国内读一段时间、国外读一段时间的方式,将成为国际合作办学的主流。双校园模式除了具有节省时间和费用等特点,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两年时间缓冲,使他们可以在国内学习阶段打好外语基础并做好留学心理上的准备。

双校园模式在实际运行中体现出其特有的优势,也反映出若干问题。其优势主要是:①有利于国际合作双方达成共识,合作成功率较高。外方合作学校对“双校园”意向较强,直接的动因就是从合作中获得境外的生源,拓展其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对中方合作校而言,由于双校园模式与出国留学直接挂钩,往往成为其招生竞争的一个“亮点”,在社会上能有较强的吸引力。这不仅给中方学校扩大生源,也扩大该校在国内、国外的知名度。②能相对节约时间与费用。与直接3年、4年在国外求学相比,双校园模式能节省一笔不菲的费用。例如英国两年留学学费加生活费大约在人民币40万元,国内两年只需要大约10万元人民币,能节省差不多30万的费用。同时,能在3~4年内同时拿到两个得到国内外认可的毕业资质证书,更是节约了大量时间。③比较人性化。对18、19岁的学生而言,高中毕业后很快出国学习,在完全陌生的国度和环境里,其心理素质独立生活能力、学习习惯、语言能力等等在短时间内很难调整。而在国内进行2年~3年的学习让学生能在一个相对熟悉的环境和一个长度适中的时间里学会独立生活和学习,而这种自立能力也是出国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④文化感受性较强。与单校园模式相比,学生能更直接的感受国外学校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其教学资源,直接领略外国的文化风情。

实行双校园模式,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在具体操作上困难很多。比如在集体申请护照上,受国内有关规定的制约,签证往往不以国际合作双方的意志为转移;学员在国外学习结束后能否按计划全部回国无法保证。已有不少的办学事例表明,由于无法实现赴“第二校园”的学习计划,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至于一些办学单位以到国外学习作为条件来招徕学员,更不足取;这种合作项目是以输出生源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引进方面的工作相对薄弱,外方高层次的教师和教学资源引进较少;在国内学习期间,往往以强化英语为主,出国留学预备校的氛围较浓;这种合作项目,中方合作校的受益有限,学生的受益大于合作校的受益,眼前的受益大于长远的受益。从合作办学的专业来看,我国国际合作办学涉及的学科主要是应用文科,其中以经济和管理门类为主,工学门类专业所占比例小,以计算机专业为主。大多数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外方合作者均为不知名的非优质的教育机构,且合作层次较低。不少双校园项目都是最近一、两年才开办,举办方往往缺乏国际教育合作项目的办学经验,导致教学管理水平有限、课程质量差、英语水平考试通过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多数的双校园项目举办机构都会夸大其词,声称与自己的合作方都是所在国的一流名牌大学,其实国外真正的一流大学国内学生很难申请到,一般也不接受国内双校园留学生。近年来,国际合作办学的“双校园”模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问题。

(1)项目招生宣传不实,招生不规范。有些纳入国家高等教育学校招生计划的项目,存在违反政策直接降低批次录取的问题,致使学生质量下降;有些实施外国教育机构学历、学位教育的项目,面临学生不能如期取得国外学历、学位或出国留学不能取得签证等问题;有些实施高等专科教育(高职)的项目,以可转入外国大学继续攻读学士甚至硕士学位课程等宣传形式招揽学生,而学生获得的外国学历学位证书认证问题难以解决。一些高校特别是某些重点高校举办国外大学预科教育性质的课程班,有意混淆了国际合作办学的政策界限。

(2)合作专业低水平重复,不利于引进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如有些地方和学校偏重在办学成本相对低廉的商科、管理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学科(专业)低水平重复办学;有些学校未能悉心谋划合作办学的办学模式和教学安排,引进国外教育优质资源特别是引进外方核心专业课程以及外国教育机构教师授课的比例很低,难以保证办学质量。(www.xing528.com)

(3)追逐经济利益,背离国际合作办学的公益性原则。一些高校将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以双校园模式为幌子,变相乱收费,使该项目成为学校营利的手段。

(4)忽视教育主权,损害国家与师生权益。个别地区和学校缺乏依法办学和维护教育主权的意识违规办学,损害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甚至已经引发了群体性事件。还有一些院校对合作办学的中方主权重视不够,合作办学机构或合作办学项目的中方管理权不到位,淡化甚至削弱了应有的领导权和决策权。

虽然以上几方面的问题是国际合作办学中的共同问题,但主要体现在双校园模式中。对于这些问题,教育部专门指出,要加强采用“双校园”办学模式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如采用“双校园”办学模式举办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应当依法取得行政许可,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占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核心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