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具:基本类型、设计要求及制作工艺

家具:基本类型、设计要求及制作工艺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坐卧类家具是与人体接触面最多、使用时间最长、使用功能最多最广的基本家具类型,造型式样也最多最丰富。桌与椅、茶几与沙发必须是统一设计的家具组合,在尺度上应根据其用途及用户的身材体形来设计,通常的高度尺寸是以椅子高46 cm、桌台高75 cm作为基本标准尺寸的。曲木家具是利用木材可弯曲的特性,对所要弯曲的实木加热加压,使其弯曲成型后制成的家具。

家具:基本类型、设计要求及制作工艺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家具是开展各种生产与生活活动必需的物质设备,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家具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集科技文化艺术于一体,和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同步,成为具有丰富内涵的物质形态。

(一)家具的分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创造出各种类型与材质的家具,尤其是现今社会,随着使用功能与场合的多样化,许多新型家具被生产出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家具由于材料、使用功能、制作等方面的融合,很难进行纯粹的分类,下面从多个角度对家具进行分类,以便使大家对家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1.按基本功能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按照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进行分类,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方法。

1)坐卧类家具

坐卧类家具是最古老、最基本的家具类型。坐卧类家具体现了家具最基本的哲学内涵——家具经历了由早期席地跪坐的矮型家具到后期垂足而坐的高型家具的演变过程,这是人类告别动物的基本习惯和生存姿势的一种文明创造行为。

坐卧类家具是与人体接触面最多、使用时间最长、使用功能最多最广的基本家具类型,造型式样也最多最丰富。坐卧类家具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椅凳类、沙发类、床榻类三大类。

椅凳类家具的品种最多,有马扎、长条凳、板凳、靠背椅、扶手椅、躺椅、折椅等。它的演变过程反映了社会生活方式与需求的变化。明清家具如图4-59所示。

沙发类家具起源于18世纪法国皇宫,是西方家具史上演变发展的重要家具类型,现在已经普及到全世界,成为客厅最主要的家具。为了满足人们寻求舒适感的需要,现代沙发的设计把人坐、躺、卧的不同生活方式进行了整合,功能更加多样。现代家具如图4-60所示。

图4-59 明清家具

图4-60 现代家具

床榻类家具最基本的功能是给人体提供休息睡眠的场所,除了传统的大床,各种席梦思软垫、水床、按摩床等高科技现代化床榻家具日益增多。床如图4-61所示。

2)桌台类家具

桌台类家具是与人类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直接发生关系的家具,其高低宽窄的造型必须与坐卧类家具配套设计,具有一定的尺寸要求。在使用上可分为桌与几两类,桌类较高、几类较矮,桌类有写字台、抽屉桌、会议桌、课桌、餐桌、实验台、计算机桌、游戏桌等,几类有茶几、条几、花几等。茶几如图4-62所示。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自从计算机问世以来,桌椅的设计有了与以前不同的意义,电子技术已经以日益高效而且小巧的产品与桌、椅的设计联系起来。桌与椅、茶几与沙发必须是统一设计的家具组合,在尺度上应根据其用途及用户的身材体形来设计,通常的高度尺寸是以椅子高46 cm、桌台高75 cm作为基本标准尺寸的。

图4-61 床

图4-62 茶几

3)橱柜类家具

橱柜类家具也被称为储藏家具,在早期家具发展中的箱类家具也属此类,由于建筑空间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箱类家具正逐步在现代家具中消失,其储藏功能被橱柜类家具所取代。储藏家具虽然不与人体发生直接关联,但在设计上必须在适应人体活动的一定范围内来制定尺寸和造型。在使用上分为橱柜和屏架两大类,在造型上分为封闭式、开放式、综合式三种形式,在类型上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基本类型。

橱柜家具有衣柜书柜、五屉柜、餐具柜、床头柜、电视柜、高柜、吊柜等。在现代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中,逐渐把橱柜类家具与分隔墙壁结合成一个整体。法国建筑大师与家具设计大师勒·柯布西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将橱柜家具放在墙内,美国建筑大师赖特也以整体设计的概念,将储藏家具设计成建筑的组成部分,可以视为现代储藏家具设计的典范。书柜如图4-63所示。

4)装饰家具

装饰家具主要是指屏风与隔断类等起装饰作用的家具,通常用来美化环境和分隔空间,这点在中国传统的屏风、博古架上表现得最为突出。装饰家具在一些强调开敞性、可变性的室内空间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创造出变化丰富的空间,增添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屏风如图4-64所示。

图4-63 书柜

图4-64 屏风

2.按材料与工艺分类

1)木质家具

无论在视觉上还是触觉上,木材都是多数材料无法超越的。木材具有独特美丽的纹理,独具的温暖与魅力,易于加工、造型与雕刻,所以,木材一直是古今中外家具设计与创造的首选材料,就是在家具日益趋向新潮与复合材料的今天,仍然在现代家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实木家具。

实木家具在木材家具类型中是最古老也是第一代产品。在家具发展史上,从原始的早期家具一直到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前,实木家具一直扮演着家具的主要角色。实木家具如图4-65所示。

(2)曲木家具。

曲木家具是利用木材可弯曲的特性,对所要弯曲的实木加热加压,使其弯曲成型后制成的家具。曲木家具是19世纪奥地利工匠索内最早发明的,并且大批量生产曲木椅,从此开创了现代家具的先河。曲木家具以椅子最为典型,床屏、桌子的腿部和藤竹、柳编家具制作上也多采用曲木工艺。曲木家具如图4-66所示。

图4-65 实木家具

图4-66 曲木家具

(3)模压胶合板家具。

模压胶合板也称为弯曲胶合板,这是现代家具发展史上工艺制造技术上的重大创造与突破。模压胶合板家具设计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芬兰现代建筑大师和家具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他对模压弯曲胶合板技术进行了深入持久的探索,采用蒸汽弯曲胶合板技术,设计了一批至今都在生产的模压胶合板家具,是现代家具史上少有的成功典范,至今仍对北欧现代家具有重大影响。模压胶合板技术现在已从蒸汽热压成型发展到冷压成型,再发展到标准模压部件加工,成为现代家具工艺中的一项主要技术与加工工艺。其与金属、塑料、五金配件相结合,可以设计制造出品种繁多的家具造型,因而成为现代木材家具中的生力军。模压胶合板家具如图4-67所示。

2)竹藤家具。

竹、藤、草、柳等天然纤维的编织工艺,是一项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也是人类早期文化艺术史中最古老的艺术之一,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人类的早期智慧、手的灵巧进化和美的物化都在编织工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今天,在高科技、高技术普遍应用的现代社会,人类并没有抛弃这一古老的艺术,反之,其在现代的发展日趋完美,与现代家具的工艺技术和现代材料结合在一起,竹藤家具已成为绿色家具的典范。天然纤维编织家具造型轻巧而又独具材料肌理、编织纹理的天然美,以其他材料家具所没有的特殊品质,仍然受到当代人的喜爱,尤其是迎合了现代社会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国际潮流,拥有广阔的市场。

图4-67 模压胶合板家具

竹藤家具主要有竹编家具、藤编家具、柳编家具和草编家具,以及现代化学工业生产的仿真纤维材料编织家具,在品种上以椅子、沙发、茶几、书报架、席子、屏风为多。近年来,金属钢管、现代布艺与纤维编织相结合,使竹藤家具更为轻巧、牢固,同时也更具现代美感。竹藤家具如图4-68所示。

3)金属家具

现代家具的发展趋势正在从传统的“木器时代”跨入“金属时代”与“塑料时代”,尤其是金属家具,以其适应大工业标准批量生产、可塑性强和坚固耐用、光洁度高的特有魅力,迎合了现代生活求新求变和生产厂家求简求实的潮流,成为推广最快的现代家具之一。特别是随着专业化生产、零部件加工、标准化组合的现代家具生产模式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现代家具采用金属构造的部件和零件,再结合木材、塑料、玻璃等组合成灵巧优美、坚固耐用、便于拆装、安全防火的现代家具。

应用于金属家具制造的金属材料主要有铸铁、钢材、铝合金等。铸铁多用于户外家具、庭院家具和城市公共设施中的花栏、护栏、格栅窗花等。钢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碳钢,一种是普通合金钢。金属家具如图4-69所示。

(www.xing528.com)

图4-68 竹藤家具

图4-69 金属家具

4)塑料家具

一种新材料的出现对家具的设计与制造能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例如轧钢、铝合金、塑料、胶合板、层积木等。毫无疑义,塑料是对20世纪的家具设计和造型影响最大的材料。塑料制成的家具具有天然材料家具无法替代的优点,尤其是整体成型自成一体、色彩丰富、防水防锈,成为公共建筑、室外家具的首选材料。塑料家具除了整体成型外,更多的是制成家具部件与金属材料、玻璃配合组装成家具。塑料家具如图4-70所示。

5)玻璃家具

玻璃是一种晶莹剔透的人造材料,具有平滑、光洁、透明的独特材质美感。现代家具的一个流行趋势就是把木材、铝合金、不锈钢与玻璃相结合,极大地增强了家具的装饰观赏价值。现代家具正在走向多种材质的组合,在这方面,玻璃在家具中的使用起了主导性作用。

由于玻璃现代加工技术的提高,雕刻玻璃、磨砂玻璃、彩绘玻璃、车边玻璃、镶嵌玻璃、冰花玻璃、热弯玻璃、镀膜玻璃等各具不同装饰效果的玻璃大量应用于现代家具,尤其是在陈列性、展示性家具及承重不大的餐桌、茶几等家具上,玻璃更是成为主要的家具用材。现代家具日益重视与环境、建筑、家居、灯光的整体装饰效果,特别是家具与灯具的设计日益走向组合,玻璃由于其透明的特性,在家具与灯光照明效果的烘托下起到了虚实相生、交映生辉的装饰作用。玻璃家具如图4-71所示。

图4-70 塑料家具

图4-71 玻璃家具

6)石材家具

石材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的,具有不同天然色彩、石纹肌理的一种质地坚硬的天然材料,给人高档、厚实、粗犷、自然、耐久的感觉

天然石材的种类很多,在家具中主要使用花岗石和大理石两大类。由于石材的产地不同,故质地各异,同时在质量、价格上也相距甚远。花岗石中有印度红、中国红、四川红、虎皮黄、菊花青、森林绿、芝麻黑等。大理石中有大花白、大花绿、贵妃红、汉白玉等。

在家具的设计与制造中天然石材多用于桌、台案、几的面板,发挥石材坚硬、耐磨和天然肌理的独特装饰作用。同时,也有不少的室外庭院家具,室内的茶几、花台是全部用石材制作的。

人造大理石、人造花岗石是近年来开始广泛应用于厨房、卫生间台板的一种人造石材。以石粉、石渣为主要骨料,以树脂为胶结成型剂,一次成型,易于切割加工、抛光,其花色接近天然石材,抗污力、耐久性及加工性、成型性优于天然石材,同时便于标准化、部件化批量生产,在整体厨房家具、整体卫浴家具和室外家具中广泛使用。石材家具如图4-72所示。

7)软体家具

软体家具在传统工艺上主要以弹簧、填充料为主,在现代工艺上还有泡沫塑料成型以及充气成型的具有柔软舒适性能的家具,主要应用于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沙发、坐椅、座垫、床垫、床榻等,合乎人体尺度且增加舒适度,是一种应用很广的普及型家具。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出现,软体家具在结构、框架、成型工艺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软体家具正逐步从传统的固定木框架转向可调节活动的金属结构框架,填充料从原来的天然纤维(如山棕、棉花、麻布)转变为一次成型的发泡橡胶乳胶海绵,外套面料从原来的固定真皮转变为防水防污可拆换的时尚布艺。软体家具如图4-73所示。

图4-72 石材家具

图4-73 软体家具

(二)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来分析家具尺度

1.椅、沙发、凳子

坐面和靠背的角度:一般坐面前高后低,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5°,沙发则可以大一些;座椅的靠背要向后倾斜,汽车靠背角度为111.7°,一般办公和学习用椅靠背角度为95°~100°。

2.桌

桌的尺寸中以高度最为重要,确定其高度的基本原则是人要端坐,肩要放松,身体稍向前倾,要有一个最佳的视距。

3.床

我国一般床的长度为2000 mm左右,高度可以参照椅子的高度或者再低一点,宽度单人床以850~950 mm为宜、双人床以1350~1800 mm为宜。

4.柜、橱、架

柜、橱、架的高度、宽度尺寸取决于使用要求,以及储放物件的方式。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看,必须做到存取方便、稳定、安全。

(三)家具在家居空间中的作用

在早期的建筑中,室内并没有过多的家具,建筑仅仅是为人们提供简单的遮风挡雨的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具类型的增多,家具与室内空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成为人们与室内空间联系的中介,人们通过家具来利用空间,把空间转变成细致而具体的人体活动空间,从而使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一大步。发展到现代,家具设计成了室内设计的主体。

1.确定空间主要使用功能

在空间中人的活动内容可以是多样的,而不同功能的家具及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间功能形式,从而确定该空间的使用功能。例如,书桌、办公椅组合成工作学习空间;沙发、茶几组合成交流空间;床、床头柜组合成睡眠空间;坐便器、洗手盆、淋浴房组合成卫浴空间;整体化厨具构成厨房空间等。

2.组织利用空间

在现代社会室内空间环境中,框架结构的建筑得到普及,空间中的墙体被解放出来,成为建筑的非必需品,因此通过家具的组织对空间进行划分和用家具代替墙体起到隔断作用被人们广泛应用。这种设计手法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提高了空间灵活性。例如,用隔断或屏风划分玄关和客厅;用博古架酒柜划分客厅与餐厅;利用大面积的装饰柜或书架划分客厅和书房等。当然由于不是实体墙,用这些家具来划分的空间在保温、隔音方面显得不足。

3.创造空间氛围

家具是室内空间的主体,家具的造型、色彩等对整个空间的氛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家具选择来表现室内空间的风格、情调等一直是设计师常用的手法。例如,家居中选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家具,来体现中式风格。

(四)家具的选用与组织

家具作为人们生活活动的承载者,首先要稳固、舒适;其次,整体的体量、色彩、造型形象等要与室内环境的整体风格相协调;最后,要考虑家具档次、价格与整体设计层次及使用者的身份相协调。

家具布置要遵循空间美的法则,通常有对称、非对称、集中与分散四种方式。(见图4-74和图4-75)

图4-74 家具布置一

图4-75 家具布置二

(1)对称式布置,显得庄重、稳定而肃穆,适合于隆重、正规的场合。

(2)非对称式布置,显得活泼、自由、流动而活跃,适合于轻松、非正规的场合。

(3)集中式布置,常适用于功能比较单一、家具种类不多、房间面积较小的场合,组成单一的家具组。

(4)分散式布置,常适用于功能多样、家具品类较多、房间面积较大的场合,组成若干家具组团。

在实现使用功能的同时,合理地组织利用空间是家具组织的基本原则,家具的选用必须遵循这一基本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