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辛亥秘档:杨天石解读中国革命的背后故事

辛亥秘档:杨天石解读中国革命的背后故事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潘佩珠被日本政府驱逐后,迁居香港。1910年2月,中国革命党人在广州新军中谋划起义,潘佩珠和在港越南同志商量,决定将这批军械赠给中国革命党人。1910年春夏,潘佩珠隐姓化名,潜居广州,经常到香港、澳门码头,出卖自著各种爱国和革命书籍。在广州期间,潘佩珠认识了一位名叫周伯龄的中国妇女,在西关开着一家女馆,以教授女学生为业。

辛亥秘档:杨天石解读中国革命的背后故事

潘佩珠被日本政府驱逐后,迁居香港。当时,越南抗法武装斗争活跃。潘佩珠得到国内支援的经费,派人从日本购得长枪数百支,在中国革命党人李伟的帮助下,运回香港秘藏。为了将这批军械运回越南,潘佩珠曾于当年6月到新加坡,访问积极支持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华商陈楚楠,向他请教秘密运输军械的方法;又曾到泰国,会见皇室的一位亲王,请求帮助。1910年2月,中国革命党人在广州新军中谋划起义,潘佩珠和在港越南同志商量,决定将这批军械赠给中国革命党人。据潘佩珠回忆,该批军械计长枪480支,全部交给了孙中山的哥哥。

1910年春夏,潘佩珠隐姓化名,潜居广州,经常到香港、澳门码头,出卖自著各种爱国和革命书籍。卖书告白称:“濡毫血泪借为革命之先声,失路英雄权作吹箫之后援。”有些同情革命的中国学生或商人,常以高价购书,因此,收入颇丰。潘佩珠每有所得,常和二三越南同志买醉酒家,有《酒中杂咏》诗云:

倚楼南望日徘徊,心绪如云郁不开。

疏雨深宵人暗泣,斜阳初月鹰孤回。

可无大火烧愁去,偏有长风送恨来。(www.xing528.com)

顾影自怜还自笑,同胞如此我何哀!

本诗写滞留他乡时对祖国的怀念,充分反映出潘佩珠的一腔忧国忧民之情,有情有景,对仗工稳,是越南汉诗中的上品。

在广州期间,潘佩珠认识了一位名叫周伯龄的中国妇女,在西关开着一家女馆,以教授女学生为业。这位女教师得知潘佩珠是越南革命党人后,大为赞佩,便将女馆作为越南革命党人的居留之地,潘佩珠等人亲切地称她为周师太。有时,越南革命党人经济恐慌,周师太便典衣卖簪,供应潘佩珠等。这位普通的中国女子,不仅为人豪侠仗义,而且胆量很大。潘佩珠等将炸弹武器藏在女馆里,周师太毫不畏惧。某夜,越南革命党人借用周师太的菜刀,杀了跟踪的暗探。次晨,周师太笑着问道:“你们昨晚宰了一头猪吧!”多年后,当年在周家女馆住过的越南革命党人中,有三人背叛,带着重金到周家探视,周师太得知重金的来源后怒骂说:“我当年容养你们,把汝等看成人,现在成了狗,还有脸来看我!”骂得三人面惭心愧,狼狈而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