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北民族与民族政权:中国地方史纲第三章达成!

西北民族与民族政权:中国地方史纲第三章达成!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有氐、羌、吐谷浑和西域诸族。氐、羌、吐谷浑主要分布在陇西地区,也有相当部分迁居三辅、安定、河北地等郡,并于南北朝时期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西域诸族主要分布于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广大地区。曹魏及蜀汉政权纷纷将羌人强制内迁,并大量征兵和使其服各种徭役。

西北民族与民族政权:中国地方史纲第三章达成!

魏晋北朝时期,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有氐、羌、吐谷浑西域诸族。氐、羌、吐谷浑主要分布在陇西地区(今甘、青一带),也有相当部分迁居三辅、安定、河北地等郡(今陕西、宁夏等地),并于南北朝时期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西域诸族主要分布于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广大地区。这一时期,西域诸族经过分化、融合和重新组合,出现了一些比较大的地方政权,如高昌、鄯善、龟兹、焉耆、乌孙、疏勒等。

氐人,魏晋时期分布在陇西、南安、天水略阳、武都、阴平6郡,相当于今甘肃东南、陕西西南、四川西北交界处。包括渭水、汉水、嘉陵江、岷江、涪江诸水源头。氐人的语言汉藏语系,“其种非一”,或号青氐,或号白氐,或号蚺氐。“各有王侯,多受中国封拜”,“其俗,语不与中国同,及羌杂胡同,各自有姓,姓如中国之姓矣。其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117]

在两晋北朝时期,氐族前后建立的地方政权有:仇池国(296~371),后为前秦所灭;后仇池国(385~443),后为鲜卑拓跋焘所灭;武都国(447~477),称藩于刘宋,后为北魏所灭;武兴国(478~553),后为西魏所灭;阴平国(477~580),为北周所灭。统辖范围主要在今甘肃省武都县东南部、四川省平武县一带,其强盛时辖有今陕西省汉中、安康,甘肃省天水、秦安,四川省梓潼等地。

羌族,魏晋时主要分布在秦州陇西、南安、天水、略阳、武都、阴平郡,雍州冯翊、北地、新平、安定等郡,凉州金城西平等郡,益州汶山郡。曹魏及蜀汉政权纷纷将羌人强制内迁,并大量征兵和使其服各种徭役。西晋统治者往往将羌人沦为奴隶,任意贩卖,凌辱及屠杀。南北朝时期,陇西羌水(白龙江)一带的宕昌羌、白水江流域的邓至羌等相继兴起,建立小政权,成为羌人的政治中心。

宕昌羌分布在洮河以东、白水之北,渭水以南的地区。北魏太武帝时,宕昌羌始通北魏。448年,弥忽遣子弥黄“奉表求内附,世祖嘉之,遣使拜弥忽为宕昌王,赐弥黄爵甘松侯”。[118]与此同时,宕昌羌也遣使南朝受其封爵。460年,宕昌王向刘宋奉表献方物。[119]宋册封宕昌王为安西将军、河凉二州刺史。[120]梁时,封宕昌王弥博为使持节、都督河凉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东羌校尉、河凉二州刺史、陇西公、宕昌王赐佩金章。[121]南齐封宕昌王弥机为镇西将军以及河、凉二州刺史等职。

邓至羌位于宕昌之南,其地在蜀陇间的白水江及岷江上游,包括今甘肃文县至四川松潘一带。史载,“邓至,羌之别种也,后魏时兴焉,有像舒理者代为白水。酋帅因地名为种号”。[122]“土风习俗,亦与宕昌同”。[123]邓至羌亦受南北两朝封爵,《魏书》载:“其王像舒治遣使内附,高祖拜龙骧将军、邓至王,遣贡不绝。”[124]南齐建元元年(479),齐封像舒彭为持节平西将军。483年,封其为西凉州刺史。梁时,封像舒彭为督西凉州诸军事,进号安西将军(一作安北将军),封邓至王。[125]后邓至势力日益衰弱,其地归西魏、北周邓州管辖。[126]宕昌羌和邓至羌大多融合于汉族

吐谷浑,原系人名,是辽西鲜卑慕容氏的支庶。大约在3世纪80年代中期,吐谷浑因与其弟慕容廆不和而“率所部数千家奔归莫何川”。[127]起初迁徙到河套北的阴山一带,在此地游牧了20多年后,吐谷浑又向南迁徙,“其后子孙据有西零已西甘松之界,极乎白兰数千里”。[128]西零,在今青海西宁一带;白兰,在今青海柴达木盆地都兰一带。

吐谷浑迁徙到西部后,征服了当地羌、氐等族,年72而卒,其子吐延继位。经过吐延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其部族势力大增。东晋咸和四年(329),吐延子叶延袭位,仿汉族帝王传统,以其祖吐谷浑之名为“国号”,[129]王城在沙洲(今甘肃敦煌一带)。后其首领受大夏、刘宋政权封为河南王,[130]故又被称为河南国。吐谷浑最盛时的疆域:东起今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南抵今青海南部,西到今新疆若羌、且末,北隔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相接。后期的政治中心在今青海湖西15里,名伏俟城。[131]

此后,吐谷浑政权在近100年的时间内,艰难地在各大势力之间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吐谷浑的东北面先后建有前凉、后赵、前秦、后凉、西秦、南凉、北凉等政权,他们之间互相征伐,纠葛不断。371年吐谷浑向前秦遣使,“送马五千匹,金银五百斤”。前秦国主苻坚拜吐谷浑首领碎奚为“安远将军、漒川侯”。[132]这是吐谷浑与北方诸政权发生关系之始。西秦强大时对吐谷浑构成很大的威胁,421年吐谷浑首领阿豺遣使向西秦称臣,西秦册封阿豺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安州牧、白兰王”。[133]同时,吐谷浑又开始向南朝刘宋遣使,以图得到南朝的庇护。423年,吐谷浑的使者至刘宋,宋少帝封阿豺为“安西将军、沙州刺史、浇河公”。[134]西秦因多年争战,消耗了国内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逐渐走向衰落。吐谷浑乘机夺回浇河之地。431年夏灭西秦。这年,夏国主赫连定为了躲避北魏的攻击,欲渡黄河灭北凉据有河西,但遭到吐谷浑袭击,夏灭亡。[135]吐谷浑在西秦、夏、北魏的相互战争中,扩大了疆土,获得了人口,其辖区东北部达到了陇西一带,成为西北地区举足轻重的强国。

431年吐谷浑王慕璝遣使奉表于北魏,并送去擒获的夏国王赫连定,“魏以慕璝为大将军,封西秦王”。[136]436年慕璝卒,弟慕利延继位。次年,北魏遣使册封新立吐谷浑王,“拜慕利延镇西大将军、仪同三司,改封西平王”。[137]周伟洲认为西平王的封号表明吐谷浑的势力已经扩展到青海湖及西平之地(今青海一带)。自437年以来,吐谷浑对北魏朝贡的次数明显减少,相反对南朝刘宋的朝贡活动较为频繁。在北魏占领河西地区以后,开始出兵讨伐吐谷浑国。444~445年、460年、470年北魏对吐谷浑发动了3次大规模的战争,吐谷浑王慕利延一度失国,远逃至于阗,1年后才重返故国。这期间吐谷浑与北魏的关系几乎断绝,直到473年吐谷浑王拾寅在北魏兵锋的威逼下,遣子入侍北魏为质子,重建朝贡关系。此后,吐谷浑重新纳入北魏的册封朝贡体系之内,每年遣使朝贡,在建立政治隶属关系的同时,也建立了频繁的经济贸易关系,从而促进吐谷浑的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www.xing528.com)

吐谷浑地处中西交通要道,除与南北朝遣使往还外,亦与柔然及西域诸民族发生密切联系。吐谷浑在促进本民族自身发展的同时,充当了中亚陆路交通的中介,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东西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高昌,327年前凉张骏于高昌壁置高昌郡,后凉、北凉因袭不变。439年北凉后主沮渠茂虔弟沮渠无讳率户万余家,自敦煌北奔高昌,统治高昌20年之久,460年为柔然汗国所并。同年,柔然以阚伯周为高昌王。《魏书·高昌传》云:“其称王自此始也。”此后高昌共经阚氏、张氏、马氏、麴氏4个割据王国。除麴氏之外,仅阚氏建国时间有明载,其他史籍或无记载,或有记载亦属错误

高昌麴氏王朝(497~640),是由高昌郡太守府衍变而来。高昌政府的组织规模介乎于汉地的中央政府和郡守府之间。史载:“官有令尹一人,比中夏相国。次有公二人,皆其王子也,一为交河(今新疆吐鲁番西雅尔)公,一为田地(今新疆鄯善西南鲁克沁)公。”“官人虽有列位,并无曹府,唯每旦集于牙门,评议众事。诸城各有户曹、水曹、田曹。每城遣司马、侍郎相监检校,名为城令。”高昌王麴嘉在北魏明帝正光年间(520~524),曾向北魏王朝求借五经诸史,并请国子助教刘燮为博士,到高昌去讲学。汉地的《毛诗》、《论语》、《孝经》,历代子、史、集等书籍,在高昌流传。麴氏王朝把汉文作为通行的文字,故“文字亦同华夏”。[138]麴氏王朝不断派遣使臣向南北朝朝贡。508年高昌王曾派左卫将军、田地太守麴孝亮至洛阳朝贡。此后又十余次派遣使臣赴魏通聘,纳名马、貂裘、盐枕等礼物。西魏、北周时期,高昌王继续遣使来长安,纳方物。南朝梁武帝大同中(535~545),高昌王也曾派遣使臣到达建康通聘,纳盐枕、良马、蒲桃等方物。

鄯善,都城原为扞泥城(今新疆若羌卡克里克)。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中原王朝保持着朝贡关系。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北凉沮渠无讳赶走鄯善王,立鄯善贵族真达为鄯善王。北魏派遣使节出使西域,真达命人剽劫魏使,“断塞行路”。[139]北魏为了打开西域通道及消灭北凉在高昌的势力,遂于太平真君六年(445),袭取鄯善,鄯善王真达出降。太平真君九年(448),北魏太武帝命交趾公韩拔为假节、征西将军、领护西羌校尉、鄯善王,镇守鄯善,“赋役其民,比之郡县”。[140]

龟兹,又称仇兹、屈兹等,在今新疆库车一带。曹魏文帝黄初三年(222),龟兹曾遣使朝魏馈赠方物。西晋武帝太康(280~289)中,龟兹王派遣王子来洛阳朝贡学习。前凉时龟兹遣使至姑臧赠方物。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派大将吕光率兵7万进军西域,攻下龟兹城。吕光立帛震为王,安抚龟兹。北魏时,龟兹王不断遣使至平城和洛阳朝贡。北周保定元年(561),又遣使至长安贡方物。同时,龟兹也派遣使臣至梁朝,以加强与南朝的联系。至隋时,龟兹仅有胜兵数千,国势明显衰弱。

焉耆,都员渠城(今新疆焉耆)。西晋武帝泰始六年(270),焉耆王遣使至洛阳。太康(280~289)中,焉耆王龙安又派遣王子来洛阳学习。北魏太武帝太延二年(437),焉耆遣使朝魏。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焉耆王遣使至长安赠送名马。至隋时,焉耆衰落下去,已是“国小人贫,无纲纪法令”,仅有“胜兵千余人而已”。[141]

乌孙,原住在河西走廊的祁连、敦煌间。后由于受到匈奴的压迫,迁移至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南北朝时期,乌孙国都城仍在赤谷城,由于“其国数为蠕蠕(柔然)所侵,西徙葱领山中”。[142]北魏太延三年(437),乌孙等九国遣使向北魏朝贡。直至延昌(512~515)时,乌孙还向北魏献名马。随着西突厥的强盛,乌孙的境界日益蹙小,已是势单人少的部落,其后裔成为哈萨克主要族源之一。

疏勒,位于今新疆喀什地区。曹魏时期,疏勒经常遣使至洛阳进献方物。北魏时期,疏勒也曾多次遣使赴平城、洛阳贡方物。北魏文成帝末年,疏勒王遣使送来佛袈裟1件,将其“置于猛火之上,经日不然(燃)”,[143]大概是由石棉做成。北朝末年,突厥势力崛起,疏勒受突厥役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