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简史:移民实边与军事屯田成果

甘肃简史:移民实边与军事屯田成果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地区人口稀少,特别是将匈奴赶出河西走廊以后,河西地空,移民实边就成为甘肃地区经济发展和边防建设的重要措施。从元狩四年起,汉武帝开始在西部大规模军事屯田。此外,在河湟、陇西亦有屯田。西汉军事屯田的主要劳动者是一年一更的军事服役戍边卒,称“戍田卒”或“田卒”,还有弛(驰)刑屯士和免刑罪人,以及吏士私从者称作田士、屯士,也称作“田卒”。在甘肃干旱荒漠地区实行屯田,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十分关键。

甘肃简史:移民实边与军事屯田成果

甘肃地区人口稀少,特别是将匈奴赶出河西走廊以后,河西地空,移民实边就成为甘肃地区经济发展和边防建设的重要措施。汉武帝时期及其后向今甘肃地区的移民主要有五次。第一次是元狩三年(前120)向陇西、北地、西河、上郡等地移民72.5万人。第二次是元狩四年(前119)向河西的移民,这次规模不详。第三次是元狩五年(前118)的惩罚性移民,大约18万人。第四次是元鼎六年(前111)秋向河西的移民,数量不详,但敦煌著名大姓索氏就是这一次迁到敦煌的。第五次是平帝元始二年(2),改安定郡的呼池苑为安民县,招募贫民迁移于此。移民以及向移民提供的优厚条件,大大刺激了移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河西等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从元狩四年(前119)起,汉武帝开始在西部大规模军事屯田。西汉甘肃境内的军事屯田区主要有北地郡屯田、令居屯田、番和屯田、居延屯田、敦煌屯田、酒泉屯田、武威屯田等。此外,在河湟、陇西亦有屯田。西汉军事屯田,由朝廷大司农(治粟内史)—郡农都尉—县农令—部农长—基层农亭亭长的一套农官系统来组织进行。西汉军事屯田的主要劳动者是一年一更的军事服役戍边卒,称“戍田卒”或“田卒”,还有弛(驰)刑屯士和免刑罪人,以及吏士私从者称作田士、屯士,也称作“田卒”。在甘肃干旱荒漠地区实行屯田,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十分关键。甘肃屯田区兴修水利工程在史书上多有记载。汉代甘肃屯田耕作技术、生产工具等都有进步,倡导使用二牛三人的“耦犁”耕地,当时较为先进的播种工具——耧车在屯田区得到广泛应用,为了适应保墒抗旱的需要,推广代田法和区种法,使得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www.xing528.com)

西汉在甘肃地区的屯田,使“河西殷富”,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又使国家“内有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省却了从内地长途转运粮食的巨大花费,巩固了西部边防,还保证了朝廷对西域的一系列行动,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屯田卒还是边塞防御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对西汉巩固新拓疆土的占领都有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