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PACTE翻译模型研究及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PACTE翻译模型研究及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PACTE对翻译能力的研究由专门的研究小组负责,历时近10年,从假设出发,经过实证检验和修改,最终提出翻译能力构成模型。因此“PACTE对翻译能力构成的看法是目前为止最全面的,所提出的翻译能力模式也是迄今为止最复杂、最完整的。”11 PACTE翻译能力模型对于了解翻译能力的构成,认识翻译教学任务的多元性、教学内容的复杂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等特征,进而构建翻译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的多项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PACTE翻译模型研究及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PACTE是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一个“翻译能力习得过程和评估”的专项研究小组,成员中既有专业译者,也有从事翻译教学与研究的学者。该小组最终研究目标是翻译能力习得与评估,但却不得不对翻译能力构成进行基本的探讨,以作为其实现最终目标的必要前提。因此,该小组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翻译能力构成模型、翻译能力习得过程模型、翻译能力评估模型三个方面。基于本研究的需要,在此主要介绍翻译能力构成模型和习得过程模型两个方面。

(1)PACTE翻译能力模型

借用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中关于能力(competence)、专家知识(expert knowledge)、学习过程(learning process)等概念的相关理论描述,PACTE将翻译能力定义为专业译者进行翻译所必需的潜在知识和技能体系,并参照语言学领域有关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模型的已有成果,于1998年提出一个翻译能力模型,该模型认为翻译能力包括双语能力、语外能力、工具/职业能力、心理-生理能力、转换能力、策略能力等6个相关的、有层次的、可变化的子能力,其中转换能力是核心,策略能力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0年,PACTE针对该模型开展了一项探索性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对翻译能力模型进行修订,于2003年提出了修改后的翻译能力模型。该模型借用广义知识概念,把技能等同于程序性知识(关于如何做的知识,通过实践获得,难以言传,运用基本自动化),10进而认为翻译能力是专业译者进行翻译所必需的潜在知识系统,它存在几个突出特征:1)翻译能力是一种专家知识,并非双语者所拥有;2)翻译能力基本上是一种程序性知识(非陈述性知识);3)翻译能力由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子能力组成;4)和在所有程序性知识中一样,策略子能力在翻译能力中至关重要(PACTE, 2005: 610)。

在修改后的模型中,翻译能力由考虑翻译的目的及译文读者特征的、从原文理解到译文表达的整个转换过程所需的能力组成,包括五种子能力(双语语言能力、语外能力、翻译专业知识、工具能力、策略能力)和一系列的生理-心理要素。其中策略能力处于核心地位(原模型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转换能力被认为是翻译能力的全部内涵,而非翻译能力中的一项子能力)。具体模型见图2-2:

alt

图2-2 PACTE 2003年修订后的翻译能力模型

双语语言能力(bilingual sub-competence)主要指用两种语言交际所需的程序性知识,包括双语转换时所需的抗干扰能力,由双语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语篇、语法和词汇知识构成。

语外能力(extra-linguistic sub-competence)主要指关于常识和专业领域的内隐和外显的陈述性知识,包括双语文化知识、百科知识和主题知识。

翻译专业知识(knowledge about translation sub-competence)主要指关于翻译及翻译职业的内隐与外显的陈述性知识。包括翻译与翻译过程知识(翻译单位、翻译过程、翻译的策略和技巧、翻译问题类型)和翻译职业(市场)知识(不同的翻译述要、目标读者等)。

工具能力(instrumental sub-competence)主要指翻译过程中和文献资料、信息技术应用有关的程序性知识。如对各种词典、百科全书、语法书、文体学著作、平行文本、电子语料库搜索引擎等灵活应用的知识。(www.xing528.com)

策略能力(strategic sub-competence)指保证翻译效率、解决翻译问题的程序性知识。策略能力是整个翻译能力模式的核心,它通过控制翻译过程而影响着所有其他子能力,并引发子能力间的相互联系。它的主要作用是筹划翻译步骤,选择最适当的方法完成整个翻译任务;结合翻译最终目的评估翻译过程及部分翻译成果;激活各种不同子能力并弥补其中的不足;发现翻译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心理-生理要素(psycho-physiological components)指各种不同的认知、态度要素及心理活动机制,包括记忆、感知、注意、情感等认知要素,好奇心、毅力、严谨、批判精神、对自身能力的了解与评估、动机等态度要素,以及创造力、逻辑推理、分析与综合等能力。

因为所有的双语者都具备一定的双语语言能力和语外能力,因此PACTE认为翻译能力所特有的子能力应包括策略能力、工具能力和翻译专业知识三项(PACTE: 2005: 611)。

PACTE对翻译能力的研究由专门的研究小组负责,历时近10年,从假设出发,经过实证检验和修改,最终提出翻译能力构成模型。因此“PACTE对翻译能力构成的看法是目前为止最全面的,所提出的翻译能力模式也是迄今为止最复杂、最完整的。”11 PACTE翻译能力模型对于了解翻译能力的构成,认识翻译教学任务的多元性、教学内容的复杂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等特征,进而构建翻译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的多项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2)PACTE翻译能力习得动态模式12

在对翻译能力进行概念界定和模型修改的同时,PACTE小组还提出了翻译能力习得的动态模式,把翻译能力习得界定为:1)翻译能力习得是一个动态的、螺旋式的过程,与所有学习过程类似,是在学习能力(学习策略)的作用下从“入门知识”(novice knowledge)(pre-translation competence)上升到“专业知识”(expert knowledge)(translation competence)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得到整合、发展和重建。2)在此过程中程序性知识以及策略子能力的发展极为重要。3)翻译能力习得是一个各种翻译子能力发展与重组的过程。

在翻译能力习得过程中,各种子能力的获得存在关联、层级和变异,具体表现为:1)各种子能力相互联系,相互补充;2)各种子能力并不总是同步发展;3)各种子能力分层级组织在一起;4)各种子能力因翻译方向、语言组合、专业领域、学习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变异。因此,翻译能力习得在顺向翻译和逆向翻译中可能不同步。因语言组合不同,翻译能力习得过程或快或慢,因翻译专业领域不同,某一子能力可能比另一子能力更为重要。另一方面,学习环境(如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影响习得过程。PACTE翻译能力习得模式如图2-3所示:

alt

图2-3 PACTE翻译能力习得模式

PACTE翻译能力习得动态模式是在理论思考和实践检验的基础上,几经修改之后而提出的,基本上反映了翻译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翻译教学要想获得成功,也必然要顺应翻译能力发展的规律。因此,PACTE翻译能力习得动态模式是指导翻译教学最为直接的翻译学理论依据,本研究将以此为据来认识本科翻译教学的基本特点,并在其指导下阐述翻译教师教学能力所含部分子能力及其知识和技能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