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平谷学院-探寻校史的故事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平谷学院-探寻校史的故事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磋商,双方都很有积极性,一致同意在平谷联合建立北京联合大学平谷学院。1995年7月,学校向市高教局呈报了《关于成立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的请示》,提出拟在平谷县成立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并附1994年时与平谷县商定的办学方案和建院实施方案。应用技术学院分管平谷该学院,设立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平谷校区。5月,市教委批复同意,北京联合大学应用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平谷学院-探寻校史的故事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平谷)1995—2004年

北京联合大学平谷学院2004—2011年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平谷)正式成立于1995年,由学校与平谷县[1]人民政府合作创办,创办时办学地址位于平谷县第五中学内。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办学类型和增长点。在学校1994年1月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上,明确了培养适应首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发展目标,学校从1994年开始扩大高职专业试点招生范围,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探索校企合作办学。北京市平谷县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跃上一个新的高度,经济发展与人才短缺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为促进经济发展,平谷县狠抓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了一批人才。但现有人才的层次依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急需一批受过专业教育的中高级人才,这类人才的短缺制约了平谷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依靠分配高校毕业生来平谷,数量少又难留得住。平谷县委、县政府认为必须自力更生,自己培养,作为北京的卫星城之一,平谷县需要且有实力办一所大学。根据人才需求多专业、多层次、多规格、数量不太大的特点,平谷县认为采用背靠大学、联合培养的模式最为经济和可行,多次调研后确定北京联合大学为最佳合作办学伙伴。经过磋商,双方都很有积极性,一致同意在平谷联合建立北京联合大学平谷学院。

1994年,双方商定:平谷学院为北京联合大学与平谷县任命政府合办,受平谷县和北京联合大学双重领导,为正处级,党、团关系在平谷县。学院设董事会,由平谷县和北京联合大学各出3名董事;董事长由平谷县主要领导担任,副董事长由学校领导担任。学院设院长1人,由平谷县委派;副院长1人,由学校委派。学院下设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教务处长由北京联合大学委派,副处长由平谷县委派;教务处工作人员2人,由北京联合大学、平谷县各出1人;办公室设主任1人、工作人员2人,由平谷县选派;总务处设处长1人、副处长1人、工作人员3人,由平谷县选派。学院自1994年开始招生,近期每年招生100人;长远每年招生150—200人;到2000年,在校生规模为800人。生源以本县为主,适当吸收部分周边和外地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招生指标列入学校总的招生计划之内;学生一律自费,入学后转为城镇户口,毕业不包分配;毕业生主要面向平谷县兼顾北京市郊区。平谷县提供校舍和办学设备(教学、办公、通信交通设施),1994年先建计算机房和语音室,1995年建普通大专物理实验室,其他实验室由学校提供。办学经费由平谷县人民政府筹集,另加学生交纳的学费,近期平谷县每年拨款30万元作为日常经费。学院近期开办的是学制二年至三年专科,以后根据需要可发展本科教育。学校负责选派教师,安排教学、实验、实习、考核、颁发毕业证书等教学工作。根据平谷县和北京市郊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994年计算机应用、涉外会计机电一体化3个专业率先招生,以后根据实际需要及北京联合大学的条件灵活确定招生的专业。在教学上要打破现有的模式,从实际需要出发制订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努力培养动手能力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型的人才。除计算机、语音教学实验在平谷学院实施教学外,其他有关课程实验,尽量以独立设课方式到学校相应实验室上课。

1994年年初,学校和平谷县人民政府联合向市政府、市高教局递交了申请报告。为此,市高教局局长林浦生、副局长马淑珍先后到平谷县调研。办学申请获同意。由于当时郊区分校正在调整,学院成立未作宣传,暂未正式发文。当年,学院定向招生40人,专业为计算机应用(专科)。

1995年7月,学校向市高教局呈报了《关于成立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的请示》,提出拟在平谷县成立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技术学院(1994年时拟名北京联合大学平谷学院),并附1994年时与平谷县商定的办学方案和建院实施方案。由平谷县提供校舍(占地60亩)和办学经费(包括学生交纳的学费),生源以平谷县为主,根据需要灵活设置专业。招生名额近期每年招70—100人,长远每年招150—200人,均包括在学校招生计划之内,学生毕业后由平谷县分配工作。学校负责全部教学工作,平谷县负责行政后勤工作。双方共同组成领导班子,均为兼职。学校不另增加编制、机构和干部职数,不增加经费。

1995年8月,市高教局发文,批复同意成立学院。9月12日,学院挂牌并举行首次开学典礼。此后,学院连续招生,每年招收80人。

1998年1月,经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编办批准,北京联合大学将建材轻工学院并入校本部,将电子自动化学院与建材轻工学院合并,重组为信息学院和应用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分管平谷该学院,设立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平谷校区。

2000年,应用技术学院(平谷)搬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平谷中学校址,迁至位于平谷县迎宾路7号的原平谷成人中专校舍,与平谷第二职业学校共用一处校园办学。当年,学院计算机应用、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广告等专业招生150人,有在校生260余人,自成立以来已培养毕业生280人。

2002年1月,北京联合大学进行学院调整,在原应用技术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管理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平谷)继续保留。

2002年2月,北京市发文批复,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平谷县,设立平谷区,以原平谷县行政区域为平谷区行政区域。平谷区人民政府驻平谷镇府前街。4月18日,平谷区挂牌成立。2004年3月,为了更好地为首都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支持地方区县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北京联合大学与平谷区人民政府签订《北京联合大学与平谷区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协议》,拟合作创办北京联合大学平谷学院。

2004年4月,学校向市教委递交《关于更名成立北京联合大学平谷学院的请示》,提出将与平谷区人民政府合作办学近十年的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平谷)正式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平谷学院,作为学校下属的非独立法人的二级学院,列入北京联合大学学院序列,由北京联合大学与平谷区人民政府共同合作举办。5月,市教委批复同意,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平谷)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平谷学院。9月,学院举行揭牌仪式暨新学期开学典礼。

▲学院揭牌仪式

平谷学院办学地址不变,仍在迎宾路7号,与平谷区第二职业学校共用一处校园办学。学院设置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汽车制造、体育休闲、旅游会展和信息咨询等专业。2004年,学院招收了首批学生220人。

平谷学院经费来源包括平谷区人民政府拨付和学生的学费。平谷区人民政府拨款主要用于专业教学设施、设备等基础条件建设,以及学生副食补贴、招生录取、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所收学费,根据学校与平谷区人民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及办学成本分配,平谷校区支配50%,所办专业的相关学院支配50%。为保证学生正常上课秩序、改善教学条件,学校投入部分经费用于学院购置、更新教学设备。

学院成立后,学校任命单文谦为教学副院长。学院成立学生处、团委,负责全院的学生管理工作;成立对外合作交流办公室,专门从事对外合作与教育教学交流工作,继续坚持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接轨,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的高校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2004年,学院加入GCN——国际院校网络组织,每年选送优秀学生到GCN成员院校(7个国家,14个国际院校)学习,并享受免学费的奖学金。学院把造就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教学科研双突出的教师队伍作为重点。为有利于学院独立办学能力的提高以及师资队伍的成长,逐步将一些公共课改由学院的部分教师承担(属平谷区教师编制),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仍由学校相关学院教师承担。学院每年从高校优秀硕士毕业生中招聘5—6人,充实专业教师队伍,聘请学校其他相关学院教师与本院老师“结对子”传、帮、带,以提高新任教师的教学水平。

根据合作办学协议,平谷区人民政府负责学院的硬件投入。平谷区人民政府从2004年开始逐步改善学院的教学和办公环境,于2004年10月完成学院大门改造、甬路铺设、校园照明设施改造和培训实习楼前绿化;11月完成学院西部300多米围墙扩建、铺设水泥地面3000多平方米和上下管道300多米,规划出篮球场地2个、羽毛球场地2个;2006年6月完成操场改建,建成拥有高标准400米跑道的塑胶操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配建有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www.xing528.com)

▲学院大门

▲校园一角

从2005年起,学院独立使用智慧园办学。当年,学院设置了经济贸易系、生物工程系、机电建筑系、计算机信息管理系,有国际商务、金融保险、旅游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4个普通专科专业招生;2005年5月,完成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图书内容涉及政治哲学艺术宗教等10大门类,拥有独立的服务器和交换机,可满足校园内5000余个信息点在网同时阅读。

2006年,学院增设电子商务专业和网络系统管理专业。

为加强专业建设,学院于2006年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教学基本建设,主要研究专业方向、知识体系、职业能力和行业规范,议定指导性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研究指导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委员会委员由相关专业教授、行业企业的专家、行家及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组成。委员会下设金融保险、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计算机网络管理、机电一体化、广告策划与制作、旅游管理7个专业组。

2007年8月,学院召开首届教学工作研讨会,确定了学院的发展与改革方向是“两个加强”,即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同年9月,教务处召开全体任课教师会,对实践教学的具体操作进行详细的辅导,以实现四方面目标:一是以专业案例、科研成果、研究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目标;二是贴近学生就业需要目标;三是让学生进入专业实际中学习和探索,把课堂延续到课下目标;四是充分利用实习基地和实训室,重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目标。当年,学院完成了旅游模拟、金融保险、语音机房、网络机房、商务谈判软件调试苹果机房等12个高标准实训室的建设。

2009年,学校任命张永敬为教学副院长。学院进行系部调整,调整为计算机系、旅游管理系、金融保险系,增加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停止招生。

至2010年年底,经过几次内部专业调整和增设,学院专业总数从4个增至7个。学院拥有任课教师120人,其中专业教师和专业技能指导教师70人,近八成专业教师达到了“双师型”标准,有副教授以上职称者(含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50余人,有博士硕士学位者20余人,同时还聘请了国内学者、专家为兼职教授。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6万册,数字图书馆有图书资源38万册。

2011年,由于北京地区生源减少,学校招生计划随之逐年递减,平谷学院的办学规模难以保证。经与平谷区人民政府协商,双方决定终止合作办学。2011年3月11日,校党委第301次常委会通过了终止办学的决定及后续相关工作安排。学校决定成立平谷学院整体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落实平谷学院终止办学后的相关工作。根据平谷学院在读一、二年级学生修读专业情况,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转入旅游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转入广告学院,其他专业学生全部转入应用科技学院,从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2011年9月份)开始,在读的一、二年级学生到相关学院就读。平谷学院教师的安置工作由平谷区人民政府安排。合作期间,学校投入的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网络设施、安防设施及其他各种设施,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同时根据平谷学院今后发展的需要,由双方具体协商解决。2011年,平谷学院有在校生786人,其中三年级(毕业班)253人,一、二年级533人,开设国际商务、电子商务、金融保险、旅游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7个专业。

资料主要来源:

①《北京联合大学志(2001—2010)·学院篇》

②北京联合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

③平谷区档案馆馆藏档案

(整理:王岩 审核:姜素兰)

【注释】

[1]2001年12月30日,国务院批复北京市政府,同意撤销平谷县,设立北京市平谷区,以原平谷县的行政区域为平谷区的行政区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