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智慧城市学院:实践智慧城市的教育成果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智慧城市学院:实践智慧城市的教育成果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1998—2017年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2017年至今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建立于1998年,办学地点位于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曾是学校培养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和自动化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学院。6月,北京市教委发文同意建立北京联合大学东方大学城信息技术学院,信息学院加挂北京联合大学东方大学城信息技术学院的校牌。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智慧城市学院:实践智慧城市的教育成果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1998—2017年

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2017年至今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建立于1998年,办学地点位于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曾是学校培养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和自动化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学院。

1997年10月,根据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的指示精神,学校开始着手电子自动化工程学院与建材轻工学院的调整工作。12月,校党委决定将建材轻工学院并入校本部。1997年年底,学校统一规划电子自动化学院与建材轻工学院的专业,重新组建信息学院和应用技术学院。1998年1月,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致函北京市教委《关于北京联合大学电子自动化工程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建材轻工学院更名的函》,同意北京联合大学电子自动化工程学院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信息学院和应用技术学院正式建立。信息学院是学校的非法人副局级学院,办学地点在学校小营新址。学院的基础教学、图书资料、后勤、保卫、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干部任免由校部负责;学院承担专业教学、学生和党务工作。

建院初期,成立了学院领导小组,组长为张秀国,副组长为高林,成员有许贵才、鲍泓、曲学利。学院设信息系、计算机系、自动化系、管理系、机电系、材料系6个系和1个直属教研室。5月,信息学院党委成立,同时院领导小组撤销,张秀国任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许贵才任院党委副书记,高林任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办好普通本科的同时,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大力加强科研,努力申办硕士点,重点建设好“通信工程”和“计算机应用”这两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按照国际接轨、国内一流的要求,建设通信技术这个全国高职示范专业。

1999年年初,学校进行校内体制调整,将信息学院机电系、材料系、管理系和电工电子实训中心划归应用技术学院。调整后,学院设三系一室,即信息系、计算机系、自动化系和院直属计算机信息管理教研室。当年9月,学校在廊坊建立分校,学院计算机专业1999级本专科新生156人,作为北京联合大学廊坊分校的第一批学生,入驻分校。为适应校本部、廊坊分校两地办学的新形势,学院改革了学生工作管理体制,将学生工作与各系脱钩,组建4个年级组,设年级主任、年级副主任、团总支书记各1名,学生处、团委合署办公,团委书记兼任学生处副处长。

2000年,学院通信技术专业被确立为北京市高职高专重点建设示范专业,并推荐到教育部作为全国高职高专重点建设示范专业,获得教育部评估专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特色显著、措施落实”的反馈意见,被确立为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重点建设专业。

2001年,学校与东方(华北大学城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东方大学城信息技术学院,由信息学院筹备。5月,学院成立“东方大学城信息技术学院筹备组”,开始筹备建院工作,院长鲍泓兼任组长,信息系副主任罗晓惠担任常务副组长并主持筹备组工作。6月,北京市教委发文同意建立北京联合大学东方大学城信息技术学院,信息学院加挂北京联合大学东方大学城信息技术学院的校牌。东方大学城信息技术学院由信息学院承办,信息学院负责办学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施、学籍和教学质量的监管;每年上报一定的国家计划招生指标,并按审批招生数招生;负责毕业生资格审查并颁发毕业证书

2002年,根据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同意北京联合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等3所学院并入北京联合大学的函》(京编办〔2002〕2号)和北京联合大学2002年3月25日文件《关于校本部进行专业调整并重新组建学院的意见》(京联党〔2002〕11号)文件精神,学校进行调整,撤销信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建制,统一规划专业,重新组建自动化学院、管理学院、机电学院和信息学院。将原信息学院的自动化系和机械工程学院的电气工程系调整合并,成立自动化学院;以原应用技术学院为主体,合并校内部分管理学相关专业组建管理学院;以原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材料工程系、应用技术系汽车类专业和原应用技术学院机电系组成机电学院;信息学院设多媒体教研部、软件教研部、电子教研部、信息系统教研部、通信教研部、网络教研部,纳入校本部直接管理。新组建的四所学院是学校下属的二级非法人学院,处级建制,财务、人事、资产和后勤等管理职能统一由学校管理,基础课程、英语课程、思想政治课程和体育课程教学任务由校本部直属教学部承担。自动化学院、管理学院和信息学院在北四环东路办学,机电学院在白家庄西里办学。

2003年起,学院开始招收专升本学生,先后有3个专业招生。

学院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基本任务,以师资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为基础,以从严治教强化管理为支撑”的指导思想。按照学校要求和自身发展需要,围绕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师、学生、招生就业、教学管理教学过程中的8个关键要素,进行教学品质提升建设。学院先后建设了数字信号处理(DSP)、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单片机嵌入式系统、集成电路(IC)设计、混合信号与SoC技术、智能电子系统、网络系统集成软件工程和北京市高校数字化技术创新基地等一系列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和研究基地。

2006年2月,学院的“计算机应用”学科成为学校首批硕士点之一。3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从应用文理学院转入,学院成立电路与系统教研部。

2007年6月,经学校党委批准,学院成立计算机系、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建系后,学院调整教学管理体制,取消原有各教研部,计算机系下设软件教研室、多媒体教研室、信息系统教研室,电子工程系下设电子教研室、电路与系统教研室,通信工程系下设通信教研室、网络教研室。2007年9月,学院成立工程应用技术中心。

2008年4月,网通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国际语言学院合并成立应用科技学院,新成立的应用科技学院吸收了信息学院、管理学院、东方大学城信息技术学院的高职专业。信息学院不再招收高职生。从2008年秋季开始,学院分别在2008年级、2009年级和2010年级设立了实验班。(www.xing528.com)

2009年11月,教育部批准学校建立国家级暨北京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院为实验区的主干学院。

2010年7月,学院的通信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月,学校以信息学院为主体,聚合全校资源,成功获批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

2011年,学院成功申报软件工程新专业,并基本完成学术队伍规划和科研规划。学院申报并获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增加了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

至2016年年底,学院设有综合办、教科办、学生办3个行政机构,计算机工程系、软件工程系、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4个教学部门,工程技术应用中心1个教学辅助部门,信息技术研究所、微电子应用技术研究所、可靠性检测与传感网技术研究所3个校级院管研究机构。有教职工103人,其中专任教师73人。

2017年,为适应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加强专业、学科凝聚和团队建设、提升办学实力和影响力,学校对工科类学院进行调整。4月,学校正式发文调整机电学院、信息学院、自动化学院以及机器人学院,将机电学院与机器人学院合并,成立新的“机器人学院”,原机电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停止招生;将信息学院更名为“智慧城市学院”,原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整体并入新成立的“机器人学院”;将自动化学院更名为“城市轨道交通与物流学院”,原学院的自动化专业整体并入新成立的“机器人学院”。智慧城市学院和城市轨道交通与物流学院办学地点在北四环校区,新的“机器人学院”于白家庄和北四环两址办学,在北四环校区设立改革试验区,原机器人学院在校生以及新并入的软件工程专业(含校级实验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自动化专业的在校生仍在北四环校区培养。

▲智慧城市学院成立仪式

智慧城市学院以“崇德尚能、智慧精英”为使命,围绕“城市型、应用型”办学定位,立足于城市智能化服务的信息技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为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培养智慧教育、智慧办公、智能家居、智慧社区、智能交通、智慧旅游等方面人才。学院设三办三系三所一中心,即综合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计算机工程系、通信工程系、电子科学系、信息技术研究所、微电子应用技术研究所、传感网与可靠性研究所和工程技术应用中心。学院是国家级和北京市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的主体学院。至2018年年底,学院有教职工75人,其中专任教师58人,在校本科生1064人、研究生33人。

资料主要来源:

①《北京联合大学志(1978~2000)》

②《北京联合大学志(2001—2010)·学院篇》

③北京联合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

(整理:王岩 审核:姜素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