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慧应用在城市服务中的实践

智慧应用在城市服务中的实践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服务中的智慧应用,主要是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理念,针对市民在交通、健康、养老、教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需求,创新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服务渠道,打造普惠宜居、以人为本的智慧生活环境。

智慧应用在城市服务中的实践

城市服务中的智慧应用,主要是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理念,针对市民在交通健康养老教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需求,创新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服务渠道,打造普惠宜居、以人为本的智慧生活环境长三角城市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技术、互联网等产业领域发展的优势,着力推进城市服务方面的智慧应用,在推进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下面以上海杭州、苏州为例,总结长三角在推动城市服务的智慧化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1.上海

城市服务中的智慧应用领域,上海着力推进重点领域的便民服务覆盖,为推进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发展提供高效支撑;完善智能化社会公共服务应用体系,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大力推进智慧应用,截至2018年底,全市经营性公共停车场库实现信息联网全覆盖,联网信息准确率平均超过90%;上海健康信息网已实现区卫生行政部门设置的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

在智慧交通领域,上海着力推进车载信息系统大规模应用,实现中心城区的一体化车载信息系统全覆盖,基本建成以道路交通综合信息服务(智行者)、公交信息服务(上海公交)、公共停车信息服务(上海停车)等为主干的交通信息化应用框架。公众出行信息的发布渠道和方式更加丰富多元,上海在全市的公交站(亭)设立了1 600多块显示屏、1 700多个太阳能电子站牌,实现了公交车辆运行信息的实时动态发布;交通信息化应用体系更加完善,建立完善了“智行者”(道路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上海公交”(公交信息服务平台)、“上海停车”(公共停车信息服务平台)等信息服务平台,可实现7 000多个电子公交站点的全覆盖,可以对950多条公交线路、500多个公共停车场(库)的状态信息进行实时在线查询;完善高速公路ETC系统建设,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了1 000多条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车道,实现了与京、津、冀、晋、辽、沪、苏、浙、皖、赣、湘、闽、鲁、陕等省市的高速公路ETC系统的对接联网,推动了区域交通信息合作的不断深化。

在城市综合管理领域,上海全市的213个街镇基本完成信息平台建设,基本实现了基层信息平台建设的全覆盖,村居工作站覆盖率也达到50%以上。在环境监管领域,建设完成了智能供水中的原水安全保障监管的应用,建立完善了固定污染源统一编码系统,加快推进上海市建筑工程扬尘和噪声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建设。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建成了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台。在城市安防领域,在城市安防视频资源共享、智能化消防、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多灾种早期预警等方面实现了推广应用,加快完善城市应急处置机制。

在智慧卫生应用领域,上海大力推进统一共享的智慧医疗发展,通过构建“1+17”的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了全市范围内5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超过3 000万份电子健康档案的动态采集以及全国1亿多份就诊患者电子病历的存档。上海还推进建立“社区综合改革云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全市65家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级平台的相互对接;通过完善“上海电子健康卡”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了“电子健康卡”与电子社保卡、电子身份证、交通卡、银行卡等电子证件的实名关联1[4]

在智慧教育领域,上海的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电子书包、网上教学等方面的教育信息化应用不断推向深入。上海建立完善了一批从小学覆盖至大学的应用系统平台,学习网、开放教育课程资源超市、学分银行、电子书包等教育信息化平台相继上线运行,涌现出一批以易班、沪江网等为代表的社会化教育服务平台,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终生学习应用体系初步形成。

在便民服务方面,上海着力推进智慧便民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发展,以电子账单公共服务平台、为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数字博物馆、图书借阅“一卡通”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公共服务信息化项目相继落地并实现应用,一站式“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市民云”已覆盖104项公共服务项目,拥有760多万名实名注册用户。

在社区与商圈智慧化建设领域,上海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建设在商业领域的“新地标”。2017年12月5日,上海评选出“2017十大智慧社区商圈创新应用”,这些创新应用在技术运用、服务对象、服务领域等方面实现了领先性、前瞻性的创新,在技术层面充分运用了AR、VR、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新兴技术,服务对象不仅覆盖了商圈、购物中心、居民小区,还包括了特色小镇、商务社区等,服务领域涉及消费、旅游、综合治理、停车等传统领域,还拓展了养老、诚信等新兴领域。(www.xing528.com)

在智慧文化领域,上海创新开发了“互动触摸屏移动阅读APP客户端数字阅读资源”服务模式,推动市民数字阅读推广计划的广泛实施。同时,上海还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化发展,推出了“云中图书馆”“我的图书馆”等个性化借阅服务,图书借阅“一卡通”系统实现了上海全市20个分馆服务节点的全覆盖,全市持证残障人群都可享受无障碍数字图书馆服务,并实现了与图书馆统一认证系统的对接。

2.杭州

在智慧应用方面,杭州在智能交通上的应用亮点频现,该市着力建设“城市数据大脑”,针对交通拥堵等状况,实施了以交通信号灯智能调控交警驻点执勤等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2017年7月,杭州“城市数据大脑V1.0平台”正式开通,平台实现了136路路口、路段、高架匝道等点位的接入,以及249路监控视频的接入,而且平台覆盖面积还在不断扩展中。“城市数据大脑V1.0平台”通过整合高德地图数据和杭州市交警数据,以交通流理论和交通特性分析为基础,对速度差、失衡度、延误率等16项参数指标进行测算,通过科学合理的交通堵点算法,对杭州市的路口、快速路匝道、道路断面以每2分钟一次的频率进行检测和计算,并开展预警、报警,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等城市交通问题。“城市数据大脑V1.0平台”上线运行以来,截至2018年底,杭州实现交通堵点报警4.67万次、信号灯报警1.63万余次。此外,杭州交警还着力推动“城市数据大脑”平台建设的深入推进,在加快推进“城市数据大脑”交通V1.0后续建设的同时,还加快开展了V2.0平台的方案计划和制定,着力推进V2.0平台对新技术的深度应用,比如新增了视频技术深度应用板块,并进一步扩大平台覆盖范围,目前已计划将绕城公路单元纳入下一步实施范围。总部位于杭州的知名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也为杭州智慧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阿里巴巴在杭州开展了多个“城市大脑”试点,还在杭州主城区和萧山区进行了试点,约有80%的路口可以实现市民开车“只等一个红绿灯”。在杭州市主城区,通过“城市大脑”对莫干山路区域的交通信号灯进行科学调控,市民通行时间可减少约15.3%,高架道路的出行时间平均可减少4.6分钟。

在智慧社区建设领域,杭州与“支付宝”开展深度合作,推进信息一体化智慧社区建设,以社区居民的舒适度、感受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居民的社区生活方式的变革,使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安全、舒适、便利,更加现代化和智慧化,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打造新型社区管理形态,为全国其他地区开展智慧社区管理创立了样本。比如,支付宝智慧社区“邻易联”管理服务平台,以支付宝为平台,整合了杭州市的物业服务、物业公告、物业缴费、周边商铺社区活动、社区圈子等众多生活服务信息,借助支付宝的庞大用户群优势,通过互联网思维和新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实现了对社区内的人、车、缴费、信息、生活服务等的一站式管理,打破了过去传统物业的管理模式,大幅提升了社区物业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也让社区居民体验到了全新的智能化生活。

作为阿里巴巴总部所在地,杭州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移动支付之城”,无现金理念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买早餐到坐地铁、乘巴士、看病、娱乐、游览景点,都可通过手机完成支付。移动支付的普及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也帮商家提高了收银效率。移动支付不仅是一种支付手段,还可以沉淀数据、积累信用。通过分析商户的账单、会员、营销、信贷等数据提供更优服务,让商业更智能、营销更精准、服务更个性化。2017年9月,全球首家人脸支付肯德基概念餐厅落户杭州,这是刷脸支付这项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商业应用。从智能路灯到智慧医疗,再到智慧生活的方方面面,杭州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在智慧城市建设上走在了全国乃至全球前列[5]

3.苏州

近年来,苏州着力通过“互联网+”应用推动智慧服务升级。为缓解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停车资源缺口大、利用率低的矛盾,以及为了解决停车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共享不足等问题,苏州将无线通信技术、移动终端技术、GPS定位技术、GIS技术等综合应用于城市停车位的采集、管理、查询、预定与导航服务。2014年,苏州发布了“帮停车”应用软件,用手机打开这款由市市容市政管理局和市规划编制信息中心联合开发的停车诱导系统,用户只需输入目的地,就可以实时了解附近停车场的剩余车位数,并可以通过“帮停车”软件导航到该停车场。

在道路照明方面,背街小巷的亮化是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过去苏州有大量区域的道路照明采用的是传统光源,能耗高、寿命短、更换维护又繁琐,给市民夜间活动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苏州市城市照明管理处与LED生产企业联合研发高效、舒适、节能、经济环保的背街小巷LED照明产品及相关智能管理技术,为改善背街小巷照明等民生科技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目前,背街小巷路灯提升改造工程已在苏州全市各个区域有序推进,为市民照亮了安全温暖的回家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