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建古代石塔发展概述

福建古代石塔发展概述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代闽国永隆三年,闽王王延曦在福州乌石山麓建造的崇妙保圣坚牢塔,高35米,共七层,是迄今所知我国第一座大型楼阁式石塔。在各类石塔中,20米以上的约30座,最高50米。福建各地现存唐塔4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唐大中年间连江天王寺塔。各层施栏板回护,八角攒尖顶,通高35米,是福建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五代石塔。此外,厦门同安区宋代的石构婆罗门教塔,塔座、塔身均为方形,略有雕饰。这是福建省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塔。

福建古代石塔发展概述

塔起源于印度,梵文作STUPA,中文译作窣堵波、塔婆、浮图等,原是坟冢、圆丘的意思,是佛教文化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其由台座、覆钵、宝箧和相轮四个部分构成,这一建筑形制肇始于印度。公元前237年,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统一了全印度。为了有效统治这一广袤辽阔的国土,阿育王一变既往的信仰,率先皈依佛教,并奉立佛教为国教,又在王舍城取出280年前埋藏的释迦牟尼灵骨舍利,分藏在八万四千个用七宝制成的窣堵坡内,送往天下四方,并敕谕全国,崇拜窣堵坡即是崇拜佛陀释迦牟尼本身,虔诚如仪,法被人天。于是,窣堵坡便成为释迦牟尼和佛法的象征,被奉为吉祥的圣物,后来逐渐衍变为一种特有的宗教建筑。东汉永平十年(67),印度的窣堵坡随佛教传来中国,“窣堵坡”因汉语的音转,被称为“塔婆”,进而略称为“塔”。后来因佛教徒赞誉佛、法、僧为“三宝”,塔既用以奉置佛像,也贮藏经卷或住宿僧人,或在刹顶和地宫贮藏各种珍宝,所以民间又泛称为宝塔。

中国古塔有多种类型,早期的建筑材料以窑砖、木材为主,石材一般用来砌筑基础或须弥座。有的把这几种材料混合使用,也有少数塔以铜、铁铸成,或用陶瓷构件砌成,不过它们的形制规模都不大。从有关文物资料看,建于隋代的山东历城县四门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单体石塔。五代闽国永隆三年(941),闽王王延曦在福州乌石山麓建造的崇妙保圣坚牢塔,高35米,共七层,是迄今所知我国第一座大型楼阁式石塔。从宋代开始,中国古塔在建筑材料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当北方砖塔(包括砖木和砖石结构)风行未艾的时候,南方则出现了许多用花岗岩石材建成的楼阁式塔,且多数集中在福建沿海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福建现存各类大小古塔共216座(其中佛塔、风水塔182座,墓塔34座)。若按塔的建筑材料质地划分,有石塔135座,砖塔37座,陶塔2座,夯土塔2座。在各类石塔中,20米以上的约30座,最高50米。福州地区著名的石塔除崇妙保圣坚牢塔外,还有马尾的罗星塔、长乐的三峰塔、福清的望夫塔和瑞云塔等。闽南和莆仙地区花岗岩蕴藏丰富,且质地优良,取材方便,长期以来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同时造就了许多技艺高超的石工匠师,所以这一地区的石塔数量居福建全省首位。著名的有莆田释迦文佛塔、东吴石塔;仙游龙华双塔;晋江姑嫂塔、六胜塔、江上塔;泉州东西塔,同安文笔塔,云霄石矾塔,诏安祥麟塔和东山的塔屿等。其中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南宋嘉熙元年(1237)和淳祐十年(1250)相继建成的泉州开元寺东西两座仿木楼阁式花岗岩石塔。700多年来,这两座石塔对峙屹立,巍峨凌空,气势宏伟,堪称中国石塔之冠,显示了那个时代石构建筑的最高水平。双塔上众多精美的佛教人物浮雕造像,更是福建石雕艺术的瑰宝。

唐宋以来,福建各地的石塔不但数量众多,同时雕刻精美,反映了古代福建民间工匠的高超技艺。福建各地现存唐塔4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唐大中年间连江天王寺塔。其须弥座雕力士顶托,束腰石浮雕瑞兽、花卉等。塔身设门外,余面设龛供佛,八角立柱,柱下用石质,柱顶施斗拱,出下昂,仿木结构,造型优美。此塔虽仅有二层塔身,但比例匀称,不失恢宏端庄,应是石仿木塔类型的最早式样。五代时期塔6座,代表作为后晋天福六年(914)建的乌山崇妙保圣坚牢塔,其外壁砌佛龛,内镶嵌黑色页岩浮雕佛像。力士门神等雕像,栩栩如生。此塔八角、七层,台阶式塔座。八角立柱,巨石叠涩出檐,檐石仿刻。各层施栏板回护,八角攒尖顶,通高35米,是福建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五代石塔。另一座是五代侯官上街镇国宝塔,石构、方形七层、实心,塔壁浮雕亭阁内坐佛,层檐平出,檐面檐口分别刻瓦珑、勾头,相轮塔刹。造型简朴,不失为塔中上品。仙游天中万寿塔,为阿育王式塔,也称宝箧印经塔。此塔雕刻的各种佛像十分精美。阿育王式塔多见于浙江,由于五代吴越国与闽国有政治婚姻联盟,因此也多流传至福建。宋代,随着佛教的兴盛,各地石塔的建造得到空前的发展,其间的雕刻也更加精美复杂。福建现存宋塔58座,均为石构,著名的如泉州开元寺东西塔和莆田释迦文佛塔等。长乐三峰寺塔采用双层束腰石,整体外观亭亭玉立,各种佛教题材的雕刻内容也十分精致。明清时期,佛教信仰遍及福建城乡,佛塔建筑方兴未艾。福建各地现存明塔74座、清塔57座,佛塔的功用也从原有表现佛的崇高地位演绎成祈求佛祖佑福、镇恶祛邪或祈禳地方文运兴旺的风水塔等。这一时期的石塔仍以闽东南的福州、莆田、泉州一带居多,其间的雕刻依然繁缛精致,匠心独具。福建古塔中的墓塔,散布于各大寺庙,有安放僧人的骨灰塔或舍利塔,如福州西禅寺唐代慧棱祖师塔,闽侯雪峰五代名僧义存祖师塔,福州鼓山涌泉寺禅院兴圣(神晏)国师塔等,这些墓塔均石构单层,造型简朴,较少雕饰。此外,厦门同安区宋代的石构婆罗门教塔,塔座、塔身均为方形,略有雕饰。外观造型端庄简朴,是海上丝绸之路外来宗教文化的历史佐证。

唐宋以来,福建各地的石塔基本上都有一些有关佛教内容的雕饰,如佛像、佛教人物和传统故事、狮子、云龙以及花卉图案等。在一些著名的石塔上,还有为数众多而雕刻精美的石雕像和有关图案。兹择要分述如下。

(一)崇妙保圣牢塔。位于福州市乌石山东麓。唐贞元十五年(799)始建,原名“无垢净光塔”,唐末毁。五代后晋天佑六年(941),闽王王延曦为自身和眷属及臣下祈福,在唐贞元无垢净光塔旧址兴建,更今名,俗称“乌塔”。塔七层八角,石构仿楼阁式,高32.86米。外壁砌佛龛,内镶嵌黑色页岩浮雕佛像等。明天启元年,在一层镶嵌八大金刚雕像。这是福建省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塔。

福州乌塔

乌塔守护神石雕像

(二)释迦文佛塔。位于莆田市城南广化寺东侧,俗称广化寺塔。建于宋乾道元年(1165),仿木构、楼阁式,八角、五层、空心,高36米。第一层东、西两面开门,其他面设佛龛。第二层至第五层,四面开门并设佛龛。各层塔檐薄而长,轻巧美观。塔的须弥座、门龛两旁和回廊阑板上,均浮雕侏儒罗汉、金刚武士、观音菩萨、飞仙、双头羽人、凤凰、狮子和各种花草图案。雕工十分精细。

广化寺塔

塔身石雕罗汉像

塔基浮雕力士像

六胜塔(成冬冬摄)

姑嫂塔(成冬冬摄)

(三)六胜塔。位于晋江市石湖,建于元至元二年(1336),俗称“石湖塔”,高36米。仿楼阁形式,塔内各种佛像雕刻精美。

(四)万寿塔。位于石狮市宝盖山巅,建于宋绍兴年间(1131—1162),俗称“姑嫂塔”。高20余米,仿楼阁形式,各种佛像雕刻精美。此塔视野辽阔,是泉州湾的重要航标之一。

(五)幽岩寺塔。古田县鹤塘乡幽岩村,建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南宋嘉泰四年(1204)重修。石构楼阁式,八角九层,实心,通高13米。塔身各层均有浮雕佛像。须弥底座三层,六角刻有力士雕像。束腰壶门等刻走兽花纹。幽岩寺塔雕刻精美,是宋代石雕和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

古田鹤塘宋代幽岩寺塔

古田吉祥寺塔塔基人物石雕

(六)吉祥寺塔。位于古田县城关,1959年由古田旧城迁建今址。建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石构实心,高20余米,塔身浮雕各种佛教题材图案,须弥座有力士等雕刻。

(七)三峰寺塔。位于长乐市城关。建于宋建炎元年(1127),高约30米,仿楼阁形式,塔上浮雕各种佛教故事,雕工精致。

(八)婆罗门教塔。位于厦门同安区梵天寺。建于宋元祐年间(1086—1093),石构实心,高4.5米,塔身浮雕佛教故事,神态生动。

(九)瑞云塔。位于福清市城关。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高30余米石构仿楼阁式,塔身浮雕各种佛像、力士和佛教故事,是福建现存明塔建筑的优秀杰作。

(十)罗星塔。位于福州市马尾,俗称磨心塔。始建于宋,明万历间塔毁,天启年间(1621—1627)重建,七层八角石塔,高31.5米,塔身浮雕各种佛像、力士和佛教故事。

(十一)报恩定光多宝塔。位于福州市于山白塔寺南,始建于唐天佑二年(905),本为砖轴七层楼阁式木塔。明嘉靖十三年(1534)遭雷击毁,嘉靖二十七年(1548)依残存砖轴重建。砖木结构,七层八角,高41米,塔内设木梯,外表粉刷白灰,俗称白塔。1961年清理塔座周围环境时,在距地表半米多处发现唐代木塔基座的雕饰刻石,说明此塔在唐代也有石雕雕饰。

(十二)天中万寿塔。位于仙游县枫亭镇塔斗山上,又称青螺塔。建于北宋嘉祐四年(1095)。塔四方形、实心,用长方形条石筑成。塔身四面浮雕,有四组八条不同形态的龙。第二、三、四层上均浮雕佛像。浮雕线条流畅细腻,形象生动逼真。二层北侧嵌记事石刻2方。塔顶呈皇冠状。

(十三)无尘塔。位于仙游县凤山乡凤顶村。宋代仿木楼阁式,八角形空心三层石塔,塔高14.22米,底层平面直径6.45米,塔顶和底座雕有粗瓣莲花叶瓣,底层下部八面分别有浮雕腾龙舞狮等纹饰,正门两侧塔墙上嵌带剑武士浮雕。各层的八个角墙均安有瓜棱形角柱,承托额枋。此塔结构独特古朴,造型美观,雕刻技艺精湛。

福清明代瑞云塔

瑞云塔守护神石雕像

仙游五代天中万寿塔

天中万寿塔塔顶石雕

仙游宋代无尘塔

宋代无尘塔龙柱雕刻

(十四)五塔岩石塔。位于南安市官桥镇竹口村龙水山,原名灵水岩,又称龙水寺,因寺前建有五座塔,改称五塔岩。石塔建于宋代,五座塔一字排开,均为石构球形塔,各塔间距离2米,高6米许,基座四边形,边长1.2米,塔分三层,一层六角形,二、三层球形。一层为浮雕,三层雕佛像。塔刹为相轮及葫芦状。岩寺四周有宋、元、明石刻。

(十五)报恩寺塔。位于莆田市东岩山。建于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7),明代局部依宋制重修。八角形仿楼阁式,石构空心三层,高20米。第一层塔门两旁浮雕金刚力士,须弥座束腰浮雕37只狮子等,保留隋唐时期的造型风格。

(十六)普光塔。位于连江县东岱镇云居山,又名云居塔。元至正十年(1350)建,花岗岩砌造,仿木楼阁式结构,二层八角空心平顶,通高9.5米。第一层四面开门,侧面各雕武士一尊。第二层正门上方挂有竖碑,碑文正书“普光塔”,上款“大元至正十年庚寅冬佛迦日主缘,比丘六丰、福荣立”,下款“永贵里东岱信女传云、清河里陈妙容共财造”。为福建少见的有款识的元代石塔。

(十七)龙华双塔。位于仙游县龙华镇灯塔村。建于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均为楼阁式仿木石构,八角五层,高44.8米。每层开4门,设4龛,外有回廊。迭涩出檐,各层塔檐均置金刚罗汉雕像。

(十八)诗山塔。位于南安市诗山镇山二村。建于南宋宝祐四年(1256)。阿育王式塔。平面呈方形,须弥座,束腰四面浮雕双狮戏球、三狮戏球和花卉。塔身四面各雕一佛像,四转角各雕一力士。塔顶方形翘角,四面雕狮首。四角置蕉叶形插角。塔刹刻五重相轮。塔置于数米高的基座上。全部用辉绿岩砌筑。

(十九)婆罗门教塔。位于厦门同安区梵天寺,建于宋元祐年间(1086—1093),石构实心,高4.5米,浮雕佛教故事,神态生动。1957年由西安桥迁建今址。

(二十)泉州东西塔。在福建历代石塔及其雕刻中,佼佼者当首推泉州东西塔。泉州东西塔位于泉州市西街开元寺内,两相对峙,气势雄伟。东塔名镇国塔,始建于唐,南宋淳祐十年(1250)重建,高48.27米。西塔名仁寿塔,始建于五代,南宋嘉熙元年(1237)改为石塔,高45.06米。自建成至今700年来,经受多次飓风地震的摧撼,依然巍然矗立,令人叹为观止。泉州东西塔全部采用花岗岩石块做材料,是遵照北宋李诫《营造法式》的模式而建成的仿木结构平面八角五层楼阁式的高层建筑物,塔身上下内外飞檐翘脊,栌斗华拱、栏额楣枋,交相联结。从整体造型到营造结构,设计之缜密,工程之巨大,建造之精致,反映了13世纪闽南民间建筑技术的高超水平。

泉州东塔(成冬冬摄)

泉州西塔(成冬冬摄)

泉州东西塔作平面八角五层形制,每一层嵌有佛教人物浮雕16尊,两塔共有160尊。在须弥座上还有佛传图40方、花卉鸟兽图48方以及负塔侏儒16尊。就是这些浮雕把东西塔组成一幅佛国的缩影,从中反映了佛教发展的梗概和佛教的义理规制。这种样式的塔身浮雕装饰,在我国其他古塔上也是少见的。东西塔的人物浮雕和故事浮雕,无论是形象的造型,性格的表现,神态的静动,画面的处理,都表现了宋代佛教石雕的特有风格。在构图上运用写实手法和写意手法,更加丰富了艺术的魅力。南宋时期,当我国的石窟造像艺术临近尾声的时候,在闽南的泉州却出现东西塔这样大规模组合性的人物浮雕,这可以认为是对我国佛教石雕艺术的一个新的继承和发展。

东塔依据佛教修行五种境界即五乘为标准,雕刻佛、菩萨、高僧、罗汉、诸天神将共80尊。每一层的八个面壁上,都嵌刻了如同真人一般大小的佛教人物浮雕。第一层至第五层分别为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和佛乘,两个一对地排列在各层塔门和塔龛的两旁,体现了东方娑婆世界的佛化精神。五层佛教人物浮雕排列如下:第一层是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天龙八部中的四部众神(龙众、天众、阿修罗、摩侯罗迦)和八大金刚等16尊诸天神将。他们都是佛教的护法善神,属于修持佛道初级阶段,还不具备法相的神祇,称为人天乘,被奉置在第一层,担负护法守塔的职责。第二层是十六罗汉,如宾头卢、布袋和尚、降龙、伏虎等。他们都因曾经聆听过释迦牟尼说法,乘“四谛”修行之法而达到阿罗汉果。“阿罗汉”的本意是生死已尽,无法可学。他们亲闻佛的声教而得道,已杀灭一切烦恼,不再生死轮回,可受天人供养,称为声闻乘。他们的特征是项背后雕有圆的光环。第三层主要是在佛教史上为佛教发展作出贡献的高僧和创建中国佛教各家宗派的大师如华严宗的法藏、天台宗的智头、净土宗的慧远、律宗的道宣以及具有神通法力的神僧如佛图澄、励宾、慈云、蒙山等。他们都是在佛寂灭以后的无佛之世,乘“十二因缘”修行之法而达到自性觉悟的境界,所以称为缘觉乘。第四层是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宝掌、宝华、日光、月光地藏、金刚藏等诸大菩萨。他们头戴宝冠,脚登莲花,项背后有圆光,天衣饰满珠宝璎珞,各具妙相。是为菩萨乘。第五层是释迦牟尼出雪山形象和他觉悟成道时的“四种佛”像,并伴以居士、长者等人物。是为佛乘,品位最高。

(www.xing528.com)

东塔西方广目天王浮雕像

西方金刚神浮雕像

龙众浮雕像

东方持国天王浮雕像


北方多闻天王浮雕像

阿修罗浮雕像

东方金刚神浮雕像

东方金刚神浮雕像

东塔基浮雕佛教故事玉象剃塔

东塔基浮雕佛教故事丘井狂象

象征着西方极乐世界的西塔,虽然也是五层。但并不具有“五乘”意义。与东塔比较,西塔上的80尊人物浮雕造像,不如东塔那样品级分明、次序井然,而是每一层都交互着金刚力士、诸天神将、道行高深的圣僧、救苦救难的诸大菩萨以及皈依三宝的帝王大人等人物。第一层是高僧、罗汉、宾头卢、法藏、优婆离、陈如、庆友等。第二层是寒山拾得、道明、闵公、香严菩萨、妙音菩萨、散脂大将、韦驮神将、昭明太子等。第三层是竺法兰、摄摩腾、达摩、智者、目连、金刚神将等。第四层是梁武帝、唐三藏、猴行者、火龙太子和观音、势至、相信、光明四菩萨等。第五层是目连行者、罗宾、马郎妇、挑骨和尚以及东北方、清凉、香饭、宝昙华四菩萨等。

泉州东西塔的须弥座上也有许多精美的石雕刻。须弥座是一种石雕制的座。须弥,原为佛经中的山名,佛经圣山称为须弥山,所以在印度把须弥山作为佛像的基座,意思是佛坐在圣山座上,显示对佛的尊敬。其后出的须弥座可单独放置殿堂等处,也可用作石塔、牌坊、影壁、华表和石狮、香炉等物品的基座。东塔须弥座高1米,每边长7.50米,周长60米,对长18米,上枭和下枭雕刻着一排平行连贯式的莲花叶瓣,形态肥硕,保留了唐宋风格。须弥座的圭角和底边刻出卷草花叶纹饰。束腰部位嵌有40方用辉绿岩雕刻的释迦牟尼本生故事、本行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佛传图,生动描绘了释迦牟尼生前的因缘、出世后的行迹以及佛教中的譬喻故事。西塔须弥座高1.20米,每边长7.60米,周长60.80米,对角22米,上枭和下枭也刻着莲花叶瓣,束腰部位嵌有48方青石浮雕的凤鸟狮龙花卉图案。翻舞飞腾的狮龙、凤鸟以及花卉、祥草,显示了西方极乐世界的无穷乐趣。此外,东塔和西塔须弥座转角处,还各雕有8尊负塔侏儒力士,亦堪称佳作。

泉州西塔人物雕刻

郁垒浮雕像

神荼浮雕像

守塔神王浮雕像

守塔神王浮雕像

普化和尚浮雕像

梁武帝浮雕像


猴行者浮雕像

辟毒金刚浮雕像

我国古代的众多佛塔,往往根据不同情况,在塔的不同部位如基座、塔壁、塔柱、塔门、塔龛等处,运用各种形式雕塑出不同类型的佛、菩萨和护法神将等佛教人物形象。匠艺千变万化,造型各臻其妙。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它们构成了我国雕刻艺术的一大类型。在这一类的雕刻艺术中,用花岗岩建成的东西塔却是风格独具,与众不同。东西塔上160尊浮雕,雕刻在宽0.6—1.2米、高1.5—2.0米的花岗岩平面上,比例相当协调。除有一部分浮雕刻有陪衬性的人物或动物、花卉之外,多数的画面空隙处都没有多余图像背景,因而人物显得突出,画面充实,空间谐和。匠师们运用粗中有细的圆刀技法,借鉴当时绘画的柔中带刚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种种形态;平面部分则用大刀阔斧手法,麻点较粗,凿痕刀迹明显,而细部处理则是精雕细刻,把粗朴和精巧两种不同技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人物的表情、姿态动作、衣饰器物显得自然逼真。综观这些浮雕,除了马郎妇取坐身姿势,其余都取立身姿势,看似一个模样,实际上都按各自的身份、特征和规定的情景,表现了各自不同的神情姿态。如西塔第三层上的竺法兰,圆顶光头,额门浮凸,印堂有皱纹,大耳穿环,面态苍老,颧骨下颊纹如沟。他双目眯视,面浮笑容,双方紧握一支竹节拐杖。上身略向左倾斜,全身的重心都倾倚在竹杖上,表现他在汉明帝永平十年从大月氏与摄摩腾长途跋涉来到中国倡弘佛教的疲惫而又喜悦的神情。又如东塔第一层的阿修罗,头戴火焰冠,三头六臂,一手托日,一手托月,一手持剑,一手指地,两手抱拳,獠牙暴突,目怒如铃,满脸杀气。身上套一件无袖开襟短衣,胸脯袒露,体魄雄健,项挂璎珞,臂束镯钏,赤足踏地,脚踝套环,胸脯和臂膀上肌肉隆起。雕刻工匠生动地再现了这位战神敢于和帝释争斗的凶煞可畏的气势。再如西塔第三层的达摩,一反传统卷发、虬须、浓眉、深目、高鼻、瘦颊、枯身的形象,被刻成一位圆头大耳、身躯肥胖的和尚。他笑容满面,把坐垫和凉鞋束在腹前,手提衣裾,赤脚踏一茎芦苇,正在渡江,要去北方传布禅法。人物雕刻神态自如,整个造型给人一种旷达开朗的印象。其他人物雕像如佛、菩萨的庄严慈悲,高僧、居士的至心虔诚,罗汉、尊者的神情木讷,大肚布袋和尚的和蔼可亲,寒山、拾得的诙谐滑稽,诸天神将的威武煞气等,一个个性格分明,各具本色。在服饰方面,诸如菩萨头上的七宝华冠、身上的精妙天衣和广袖博带,胸前垂悬的璎珞项饰,腰裾上系的玉佩琼琚,虽然都是在石头上雕刻出来的,但也好似闪烁着珠光宝气,令人眼花缭乱。此外,罗汉、高僧的福田袈裟、衲衣直裰、巾帕腰带以及上面的皱褶、纹理、绦结、线条等,都在坚硬的花岗岩石上雕刻得逼真流畅,呈现出纺织物的质感。还有天龙八部、诸大神将、金刚力士的兜鍪、冠盔、光明锁子甲、连环铁片、狮蛮腰带、护心铜镜、裙裳护膝、战靴幻鞋,飞舞的帔帛、门结的袍袖以及手中执持的形形色色的兵器,在匠师们的刻刀下铮铮有声。在造型艺术上最难处理的人手和千变万化的手势,也被匠师们雕刻得惟妙惟肖,如同真人一般。如西塔第一层上的普化和尚,他的左手掌托着一摞铜钱,片片可数;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一枚铜钱,方孔可见。在花岗岩石上把托钱和夹钱如此细腻的手势雕刻得那样准确,确实令人叹服。此外,一些陪衬性的男女小童、龙虎狮蟒、花卉鸟雀以及各种法器物具,经过匠师们一丝不苟的雕琢,也都显得生动逼真。泉州东西塔的雕刻以人物浮雕为主,这些雕像姿态栩栩如生,百相纷呈,体现了南宋时期泉州民间石雕艺术的高超水平。浮雕虽然不及圆雕富有立体感,但是浮雕可以利用平面的空余部分,表现出圆雕所不能表现的效果。建造东西塔的匠师们在同一块花岗岩石板上,把菩萨、天神的帔帛飘带雕刻得龙飞凤舞,临风抖动,大大增加了画面的律动感和活泼感,使二维空间的浮雕,产生三维空间的艺术效果。所有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当时民间工匠精湛高超的雕刻技艺。

东塔须弥座束腰部位的佛传图和东西塔上的人物,虽然都是平面石刻浮雕,但塔上的人物属于肖像浮雕,须弥座的佛传图则属于故事浮雕。肖像浮雕主要表现单体的、个别的人物形貌神态,而故事浮雕除了表现故事中的人物外,还要表现出与人物相关联的复杂情节和场景。从理论上说,平面肖像浮雕是二维空间的静态艺术造型(虽然有的肖像在静态中表现出动感,但在空间上它是孤立的),而故事浮雕则是二维空间艺术的动态造型。因此,表现须弥座佛传图内容要比塔上单体人物来得复杂,特别是要在每方只有1米宽、0.3米高的辉绿岩上,雕刻出具有人、物、景三者互相关联的故事画面来,这当然需要高超的技艺和独具的匠心。东塔须弥座佛传图中的人物造型,几乎都是线条柔和、拱肩短颈、姿态拘谨,表现了宋代人物画的特征,这说明雕刻设计者受到当时绘画的很大影响。它的可贵之处是保留了宋代人物画的风貌,并在创作中运用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手法以及对称平衡的构图,雕刻出一幅幅气韵生动、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来。

东塔须弥座37方佛传图,总的艺术倾向是写实的。尽管每一幅画面中的人物只有30厘米左右高,但匠师们严格遵循艺术写实的原则,运用细腻的刀法、精巧的雕技,无论是对人物五官手足、动作姿态、衣饰冠履,还是对草木、山水、鸟兽,都予以认真不苟的雕琢,把现实生活的因素溶入艺术的构思中,创造出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画面。如《童子求偈》这方浮雕,中间是帝释化身的罗刹,他右膝跪地,双手向上斜伸,正在承接从树上跳下的童子。他那向上伸出的手掌和五指、裸露的小腿、脚胫上戴的束钏、撑在地面的右脚、屈曲的脚趾,都雕刻得十分逼真。《雪山苦行》中的悉达多太子,为求人生解脱之道,身披树叶衣,向右边山岩下的仙人跪拜求教。左边的婆罗门坐在岩穴中,也是身披树叶衣。手上捧献野果。图案再现了古代印度婆罗门苦行的情状。整个画面山岩峥嵘、云气飘忽、涧水淙淙,一片冷寂景象。对于动物的雕刻也是活灵活现。如《牧女献糜》这方浮雕的右边,有一头壮硕的水牛。匠师不是把它刻成平面侧身,也不刻成正身直前,而是采取俯视手法,雕刻出完整的牛背。牛脊骨嶙嶙突起,牛身子有点向右倾斜。牛头低垂向右扭转,好像在啃草,又好像在发犟,整个画面生动写实,极富生命力。匠师们在这些小小的辉绿岩石块上,雕刻出苍虬的树干、粗糙的树皮、缠树的老藤、婆娑的树叶、嶙峋的山岩、幽暗的洞壑、柔软的沙堆等真实感很强的自然景物。此外,各个故事图案中的桌几、瓶钵、华盖、城池、屠刀、小车、轮轭、铁釜、衣饰、布幔等,都是细中见真,小中见实。这些须弥座佛传图通过成功的写实手法,表现了创作者们丰富的生活内涵和深厚的艺术创造功力。

东塔须弥座佛传图的雕刻艺术,总的倾向是写实的。但它要在有限的空间,雕刻体现出前因后果和众多人物场景的复杂故事画面来,除了写实之外,还需要匠师们运用部分写意手法,把佛传图的故事内容作简练而又集中、浪漫而又合理的处理,从而使得每一个故事虚实结合,画面生动,主题突出。这种虚实结合的雕刻手法,在一些图案中可以见到。如在《童子求偈》中,天神帝释和他的化身罗刹同时出现在画面上,这就解决了一方浮雕图案中两个情节先后出现的矛盾。又如《逾城出家》中,把悉达多太子越出城墙、骑马赶路和途遇猎人交换袈裟的三个情节,集中在一个画面上,却隐去了原有的托举马蹄的四天王,使得画面既丰富又简练,准确地传示了故事的主要情节。《道树降魔》中以两个魔鬼罗刹代表千百万魔军,在释迦牟尼面前移瓶。释迦牟尼指地为证,大地震动,魔军倒地,宝剑羽毛箭化为莲花,这一连串的情节,经过虚实结合的处理,都综合安排在一个画面上,显得次序井然,毫无紊乱。诸如此类精彩的写意手法,不但没有破坏佛传图故事的情节内容,反而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效果。

东塔须弥座佛传图的故事图案,人物有多有少,情节有繁有简,景物有大有小。如何处理这些多和少、繁和简、大和小的关系,在结构布局上是很重要的。匠师们运用了对称的手法,根据不同的故事和人物的主次关系,把每一方石头分为三等分、四等分和二等分,进行合理的对称和平衡构图,从而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三等分是平面艺术(包括浮雕)对称手法中最普遍的形式,它的特点是以突出中间为主。佛传图中的《毗蓝诞瑞》《连河澡浴》《雪山苦行》《耶舍现通》等浮雕,都是以左中右三等分的对称法来处理画面主次关系的。这些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如释迦牟尼、菩萨、摩耶夫人(释迦牟尼之母)、高僧耶舍的位置都是居中,左右两旁或是天神,或是隐士,或是金翅鸟等次要人物。但对称也并不是一个模样呆板的左右并排,在对称平衡中讲究变化,也是重要的艺术表现方法之一。如《毗蓝诞瑞》左右有两位天神,都是跪在地上,但是其中一位天神双手合十,另一位天神则双手捧巾。同样,在《连河澡浴》中,一位天神持幡,一位天神在朝拜。《耶舍现通》两个金翅鸟神都是手捧舍利塔,右边的作腾空跨步状,左边的双腿并拢作上升状。又如《玉象剃塔》,左象昂首用长鼻卷枯叶,右象低首用长鼻除杂草。这种对称中的变化,更增加了画面生动活泼的韵律。

在须弥座的浮雕里,也有左右事物性类并不对称的三等分的构图,但在布局上能做到主次分明,彼此联系,使得画面具有整体协调的效果。如《童子求偈》居中的是帝释化身的罗刹,左边是从树上往下扑跳的童子,右边是驾在云上的帝释;《兜率来仪》居中的是摩耶夫人,左边是天神瑞象,右边是侍女;《沙门示相》居中的是悉达多太子,右边是牵马的侍从,左边是帝释化身的沙门;《天王争钵》居中的是金翅鸟,左边是天神帝释,右边是龙王难陀;《乳光受记》居中的是天神帝释,左边是牛,右边是阿南德;《流水活鱼》居中的是流水长者,左边是鱼塘,右边是大象,如此等等。都是属于性类不相对称,画面却也显得协调。

在须弥座佛传图中,也有一个画面容纳四个以上的人物或事物的,这就得用四等分方法来处理。把主次要人物事物合理地布置在四个位置上。避免了因人物众多造成布局失当而出现两头偏轻偏重的现象。如《青衣献花》的城门、宫女、太子、侍从。《太子出游》的老人、太子、侍从、马匹和城门。《牧女献糜》的菩提树、释迦牟尼、牧女、水牛。《薄荷示迹》的屠夫、猪、辨聪、行者。《育王迁善》的刑卒、油鼎、耶舍、阿育王。《童子聚沙》的四个小孩。《萨诃朝塔》的侍从、梁武帝、岩石、萨诃。《僧到赤乌》的官员、孙权、康僧会、赤乌、宝瓶。《金鹿代庖》的金鹿、屠夫、大官、国王等,都作四等分的布置,同样体现出对称的内在作用,画面得到平衡,人物关系清楚。

对于内容比较复杂而又不能用三等分、四等分的方法来摆布的故事,匠师们就用二等分的方法来处理。如《丘井狂象》把发狂的大象布置在左部,把大树和掉在枯井中的人布置在右部。尽管右边的画面比较复杂,但是左边那头庞大的大象却把画面压住了。《雉扑野烧》左边的山林大火占去了画面的一大半,右边的山石泉水位置得褊狭,但在中间位置上却飞着一只雉鸟,弥补了这个缺陷。《田主放鹦》左边是鸟网、田主和水稻田为一组,右边是土丘、树、鹦鹉为一组,树枝和树叶则伸在画面的中间,调节了画面轻重。《禽警毒蛇》左半部是睡着的道人,左上角是天人,右半部是一大块岩石和出洞的毒蛇,两相对比之下,也就“势均力敌”了。《舍身饲虎》几乎让山石布满画面,左高右低,分量很重,但左边刻了两株树,树枝上挂着一件衣服,压得树梢向中部低垂,平衡了画面的空间布局。在须弥座佛传图中也有几方不对称、不平衡的浮雕,如《三兽渡河》左半部是一头大象正向斜坡土岸上爬去,后面的马和兔一个比一个小,显得左重右轻,失去平衡。《三车出宅》左半部是一座房屋的大门,一头大水牛正从大门里出来,牛背之上一片浓烟烈焰蔓延到中部,中部是一头拉车的鹿,再右边则是一头比鹿还要小的山羊,也显得不够对称。不过这样的例子在佛传图中并不多。东塔须弥座佛传图的37方故事,由于匠师们运用了对称的基本手法,使得这种二维空间的浮雕艺术,达到了构图合理、主题突出、情节集中、画面简洁、布局平衡、人物和事物相应关系浑然和谐的效果,从中体现了这组造型艺术高超的美学水平。

此外,泉州东西塔须弥座转角位置上的16尊负塔侏儒,也是颇具魅力的艺术作品。中国的古建筑常在两根横梁之间竖一短柱作为支撑,因为又矮又粗,所以叫作“侏儒柱”。《营造法式》也把这个建筑上的重要构件称作侏儒柱。在佛教造像艺术中,常把扛负须弥座的力士塑造成侏儒的形象。泉州东西塔须弥座16尊侏儒,每尊只有30厘米高,采用的是深浮雕技法。这些侏儒被雕刻得矮矮墩墩,裸胸凸肚。他们各据一角,以身当柱,作出耸肩拱背顶托巨塔的姿势。有的赤膊披巾,有的穿无袖开襟短衫,有的裤子滑在肚脐下,有的单膝跪地,有的半蹲半起,有的两手举托,有的双手撑膝,有的歪头侧脑,有的紧闭嘴唇,有的憋气运力,有的龇牙咧嘴,形象十分生动。每塔都有一个侏儒把拇指和食指放在嘴里作吹唿哨状,好像是个领头的,在指挥大家一起出力。这些没有生命的石雕侏儒,比塔上的人物浮雕和须弥座的佛传图浮雕更富艺术魅力。此类侏儒造像也见于闽侯县陶江石塔和泉州承天寺石经幢上。在技艺高超匠师们的凿痕锤迹下,一尊尊形态生动的侏儒浮雕艺术形象,连同石塔中众多的佛教人物雕像,同时留在历史的印记之中,堪称中国美术雕塑史上的杰作。[2]

泉州西塔局部(成冬冬摄)

泉州西塔须弥座双狮戏球浮雕

附表 福建古代石塔一览表[3]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