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景祐本《史记》《汉书》异文用字研究

景祐本《史记》《汉书》异文用字研究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漢征匈奴,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妄校尉巳下,材能不及中。徐灝《説文解字注箋》:“才、材,古今字。因才爲才能所專,故又加木作材也。”可見,在《史記》和《漢書》中用“材”記録{才能}的比例都要高於用“才”。所以,《史記》所用的“才”是古字,《漢書》所用的“材”是今字。“杯”不見於《説文》字頭,但許慎在對“閜”字的説解中,有使用到“杯”字,即“大杯亦爲閜”。

景祐本《史记》《汉书》异文用字研究

【才/材】

(167a)自漢擊匈奴而廣未甞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史記·李將軍列傳》)

(167b)自漢征匈奴,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妄校尉巳下,材能不及中。(《漢書·李廣蘇建傳》)

按:“才”和“材”在這裏記録的是{才能}。【才/材】記録該義項有5個用例,除上文所舉用例外,還有4個用例分别見於《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漢書·賈誼傳》1、《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漢書·酈陸朱劉叔孫傳》2、《史記·李將軍列傳》/《漢書·李廣蘇建傳》1。

才,甲骨文寫作img(乙七一九一反)金文寫作img中山王壺),小篆寫作img。《説文·才部》:“才,艸木之初也。從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一,地也。”可見,“才”的本義是{草木之初},引申可記録{才能}。《銀雀山漢簡·六韜》:“稱賢使能而官有才,則賢者歸之。717”《馬王堆漢墓帛書·天下至道談》:“五曰必時,六曰通才……此謂十脩。”東漢《武榮墓碑》:“天降雄彦,資才卓茂。”《張遷碑》:“苑令有公卿之才,嗇夫喋喋小吏,非社稷之重。”

《説文·木部》:“材,木梃也。”徐鍇繫傳:“木之勁直堪入於用者。”所以,“材”由本義{木干},可引申出{才能}。《郭店楚簡·六德》:“子弟大材者大官,少材者少官。”《張家山漢簡·守法守令等十三篇》:“賢材有合,大道可明也。821”“是故將者,審地刑,選材官,量蓄積,譔勇士……869”《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故曰論材而讎職,論功而厚□□□□□□□□而令行。”《尹灣漢簡》:“……故博陽令以秀材遷。三正”《定州漢墓竹簡論語》:“如周公之材之美已,[使驕且鄰,其餘無可觀]。201”“材不材,……言其子也。266、267”《隸釋·老子銘》:“老子[闕]與䠂子西同img,材不及孫卿孟軻。”徐灝《説文解字注箋》:“才、材,古今字。因才爲才能所專,故又加木作材也。”“材”經過引申可以記録{才能},它是在“才”的基礎上産生的字,目的是爲了明確字詞關係。

《史記》用“才”記録{才能}13見,除上文所舉用例外,其他分别見於《秦始皇本紀》1、《三代世表》1、《田敬仲完世家》1、《孔子世家》1、《張丞相列傳》2、《刺客列傳》1、《日者列傳》4、《滑稽列傳》1。用“材”記録{才能}33見,《秦本紀》1、《五宗世家》1、《魯周公世家》2、《晋世家》2、《陳涉世家》1、《仲尼弟子列傳》3、《屈原賈生列傳》2、《李斯列傳》2、《袁盎鼂錯列傳》1、《季布欒布列傳》1、《儒林列傳》2、《淮南衡山列傳》7、《淮隂侯列傳》1、《魏豹彭越列傳》1、《韓信盧綰列傳》1、《佞幸列傳》2、《游俠列傳》1、《循吏列傳》1、《滑稽列傳》1。《漢書》用“才”記録{才能}2見,即《司馬遷傳》:“僕少負不羈之才,長無鄉曲之譽,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衞之中。”《張騫李廣利傳》:“騫孫猛,字子游,有俊才。”用“材”記録{才能}171見,《武帝紀》2、《宣帝紀》3、《元帝紀》1、《成帝紀》1、《哀帝紀》2、《平帝紀》2、《百官公卿表》1、《禮樂志》1、《刑法志》4、《五行志》2、《地理志》1、《藝文志》3、《陳勝項籍列傳》1、《楚元王傳》7、《季布欒布田叔傳》1、《酈陸朱劉叔孫傳》2、《淮南衡山濟北王傳》3、《蒯伍江息夫傳》4、《賈誼傳》3、《爰盎鼂錯傳》3、《景十三王傳》1、《李廣蘇建傳》3、《董仲舒傳》6、《司馬相如傳》2、《公孫弘卜式兒寛傳》4、《張湯傳》3、《杜周傳》5、《司馬遷傳》5、《武五子傳》1、《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8、《東方朔傳》3、《公孫劉車王楊蔡陳鄭傳》4、《趙充國辛慶忌傳》1、《傅常鄭甘陳叚傳》2、《王貢兩龔鮑傳》2、《韋賢傳》1、《眭兩夏侯京翼李傳》2、《蓋諸葛劉鄭孫母將何傳》2、《蕭望之列傳》5、《宣元六王傳》3、《王商史丹傅喜傳》4、《王商史丹傅喜傳》4、《薛宣朱博傳》7、《翟方進傳》3、《谷永杜鄴傳》5、《何武王嘉師丹傳》9、《儒林傳》6、《循吏傳》2、《酷吏傳》2、《游俠傳》2、《佞幸傳》1、《外戚傳》2、《元后傳》4、《王莽傳》5、《敘傳》5。可見,在《史記》和《漢書》中用“材”記録{才能}的比例都要高於用“才”。在漢代其他傳世文獻中,“材”也是記録{才能}的習用字。

所以,《史記》所用的“才”是古字,《漢書》所用的“材”是今字。

【桮/杯】

(168a)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桮羹。(《史記·項羽本紀》)

(168b)吾翁即汝翁,必欲亨廼翁,幸分我一杯羹。(《漢書·陳勝項籍傳》)

按:“桮”和“杯”在這裏記録的是{盛飲料的器皿}。

“桮”戰國時期寫作img江陵楚簡),秦代寫作img(睡虎地秦簡),小篆寫作img。《説文·木部》:“桮,㔶也。从木,否聲。”《武威漢代醫簡》:“取雞子中黄者置桮中撓之三。59”《張家山漢簡·脈書》:“如馬img,大者如桮,而堅痛,榣,爲牡叚。7”《銀雀山漢簡·守法守令等十三篇》:“五人之大桮、三人之小桮……795”《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一,夕毋食,旦取丰卵一,漬美醯一桮,以飲之。236”《居延新簡》:“桮、鼓諸什。E.P.T10:33”《鳳凰山漢簡·一六七號墓》:“醬桮卅枚。19”可見,“桮”的本義就是{盛飲料的器皿}。(www.xing528.com)

“杯”不見於《説文》字頭,但許慎在對“閜”字的説解中,有使用到“杯”字,即“大杯亦爲閜”。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桮,古盛羹若注酒之器,通名爲杯也。”事實上,在西漢的出土文獻和東漢的碑刻文獻中我們都能找到“杯”字的用例。《鳳凰山漢簡·八號墓》:“黑杯廿。109”《肩水金關漢簡(壹)》:“入案二大杯五小杯十小于一。73EJT7:35”《居延新簡》:“小杯三枚。E.P.T5:15”《疏勒河流域出土漢簡》:“杯六直百廿。”《張家山漢簡·遣策》:“矛一枚杯七。37”《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取三[指大撮]三,以温酒一杯和,飲之。237”東漢《山東蒼山元嘉畫象石墓題記》:“其中畫,橡家親,玉女執尊、杯、案、柈、局[秫穩],好弱完。”所以,“杯”也是記録{盛飲料的器皿}的本字。在字際關係上,“杯”和“桮”是異體本字關係。

《史記》用“桮”記録{盛飲料的器皿}有4個用例,除上文所舉用例外,其他3例分别見於《項羽本紀》1和《宋微子世家》2。用“杯”記録{盛飲料的器皿}有6個用例,分别見於《封禪書》2、《扁鵲倉公傳》1、《魏其武安侯列傳》2、《滑稽列傳》1。《漢書》用“桮”記録{盛飲料的器皿}有1個用例,即《薛宣朱博傳》;用“杯”記録{盛飲料的器皿}有7個用例,除上文所舉用例外,其他6例分别見於《文帝紀》《地理志》《蒯伍江息夫傳》《董仲舒傳》《王貢兩龔鮑傳》《何武王嘉師丹傳》。可見,在《史記》和《漢書》中用“杯”記録{盛飲料的器皿}的次數都要多於用“桮”。

在漢代其他傳世文獻中,“桮”和“杯”記録{盛飲料的器皿}的比例是這樣的:《大戴禮記》0∶1,《春秋繁露》0∶1,《韓詩外傳》0∶1,《鹽鐵論》0∶5,《孔叢子》0∶2,《淮南鴻烈解》0∶5,《新序》1∶0,《古列女傳》0∶1,《論衡》0∶7,《潛夫論》0∶1,《前漢紀》0∶4,《吴越春秋》0∶2。可見,“杯”是漢代記録{盛飲料的器皿}的習用字。

所以,《史記》所用的“桮”是古字,《漢書》所用的“杯”是今字。

【鬲/隔】

(169a)是時漢東拔穢貉、朝鮮以爲郡,而西置酒泉郡以鬲絶胡與羌通之路。(《史記·匈奴列傳》)

(169b)是時漢東拔濊貉、朝鮮以爲郡,而西置酒泉郡以隔絶胡與羌通之路。(《漢書·匈奴傳上》)

按:“鬲”和“隔”在這裏記録的是{障隔}。

“鬲”,甲骨文寫作img(甲二一三二)img(粹一五四三),金文寫作img(盂鼎),小篆寫

img。《説文·鬲部》:“鬲,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䰛,鬲或从瓦。㽁,漢令鬲,从瓦,厤聲。”可見,“鬲”的本義是{古代炊具}。在漢代,“鬲”還可借用於記録{障隔},《新序》:“愚者嫉智,是賢者之所以鬲蔽也。”東漢《甘谷漢簡》:“施行繆錯,令上恩偏鬲。”東漢《石門頌》:“凡此四道,垓鬲尤艱。”“隔”不見於甲金文,小篆寫作img,《説文·img部》:“隔,障也。从img,鬲聲。”《樊敏碑》:“復辟司徒,道隔不往。”可見,“隔”的本義是{障隔}。從字際關係上看,“鬲”和“隔”在記録{障隔}時是假借字和後造本字的關係。

《史記》用“鬲”記録{障隔}2見,除上文所舉用例外,還有1例見於《大宛列傳》;用“隔”記録{障隔}7見,分别見於《秦始皇本紀》2、《高祖本紀》2、《南越列傳》1、《西南夷列傳》2。《漢書》用“鬲”記録{障隔} 13見,分别見於《地理志》1、《五行志》1、《武五子傳》1、《薛宣朱博傳》4、《韋賢傳》1、《西南夷兩粵朝鮮傳》1、《楊胡朱梅云傳》3、《游俠傳》1;用“隔”記録{障隔}20見,除上文所舉用例外,還有19例見於《五行志》3、《高帝紀》3、《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2、《眭兩夏侯京翼李傳》1、《西南夷兩粵朝鮮傳》2、《張騫李廣利傳》1、《匈奴傳》1、《傅常鄭甘陳段傳》1、《外戚傳》1、《西域傳》3、《王莽傳》1。可見,“隔”在《史記》和《漢書》中記録{障隔}的比例相對“鬲”來説都要高。在漢代其他傳世文獻,我們發現“隔”與“鬲”記録{障隔}的比例是這樣的:《前漢紀》5∶1,《鹽鐵論》2∶1,《潛夫論》2∶0,《論衡》2∶0,《新語》3∶0。

所以,《史記》所用的“鬲”是古字,《漢書》所用的“隔”是今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