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空军抗战:八一四旗开得胜

中国空军抗战:八一四旗开得胜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独立第十八中队:中队长杨一白,拥有轻轰炸机9架,侦察机3架。于是8月13日,驻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向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当即予以猛烈反击,淞沪抗战正式爆发。水上侦察机,负责上海附近地区的防空及协助陆上部队作战。攻击时机,于陆军派遣部队在上海登陆之前根据情况实施空袭。8月13日上午10时,中国空军前敌总指挥周至柔召集中国空军最高指挥机构航空委员会紧急会议进行作战部署。

中国空军抗战:八一四旗开得胜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在卢沟桥奋起还击。中国军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炎黄子孙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反侵略的长城

七七抗战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中国空军主力部队北调,部署在华北地区,准备出击华北日军。同时,将部分空军兵力部署在南京地区,担任首都的防空作战任务。为便于统一指挥,设立了空军前敌指挥部,周至柔任总指挥、毛邦初任副总指挥。具体编制是:

空军前敌总指挥部:

空军轰炸司令

第一大队(大队长曹文炳,副大队长张仲华) 驻南昌

第一中队:中队长李赐祯,拥有轻轰炸机9架,教练机1架。

第二中队:中队长徐康良,拥有轻轰炸机9架。

第二大队(大队长张廷孟,副大队长孙桐岗) 驻广德

第九中队:中队长谢郁青,拥有轻轰炸机9架。

第十一中队:中队长黄正裕,拥有轻轰炸机9架。

第十四中队:中队长赵廷珍,拥有轻轰炸机9架。

第八大队(大队长晏玉琮,副大队长?)  驻南昌

第十中队:中队长张之珍,拥有轰炸机12架。

第十九中队:中队长谢莽,拥有轰炸机6架,教练机1架。

第三十中队:中队长石有信,拥有重轰炸机6架。驻吉安。

空军驱逐司令

第三大队(大队长蒋其炎,副大队长王天祥) 驻句容

第七中队:中队长郝鸿藻,拥有驱逐机[1]9架。

第八中队:中队长王天祥,拥有驱逐机7架。

第十七中队:中队长黄泮扬,拥有驱逐机10架。

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     驻南昌、周家口

▲高志航

▲李桂丹

第二十一中队:中队长李桂丹,拥有驱逐机10架。

第二十二中队:中队长黄光汉,拥有驱逐机9架。

第二十三中队:中队长毛瀛初,拥有驱逐机9架,教练机1架。

第五大队(大队长丁纪徐,副大队长马庭槐) 驻南昌、扬州

第二十四中队:中队长刘粹刚,拥有驱逐机10架。

第二十五中队:中队长胡庄如,拥有驱逐机9架。

第二十八中队:中队长陈奇充,拥有驱逐机9架,教练机1架。

独立第二十九中队:中队长何泾渭,拥有驱逐机12架。驻广东。

空军侦察司令

第六大队(大队长陈栖霞,副大队长陈怀民) 驻南京。

第三中队:中队长孙肖三,拥有轻轰炸机9架。驻杭州

第四中队:中队长谭以德,拥有轻轰炸机9架、教练机2架。驻南京。

第五中队:中队长杨鸿鼎,拥有轻轰炸机9架。驻杭州。

第十五中队:中队长黄志刚,拥有驱逐机9架,轰炸机7架。驻南京。

第七大队(大队长陶佐德、副大队长杨亚峰) 驻西安。

第六中队:中队长金雯,拥有侦察机9架。

第十二中队:中队长安家驹,拥有侦察机9架。

第十六中队:中队长谭涛,拥有侦察机9架。

独立第三十一中队:中队长邓星纲,拥有轻轰炸机9架。驻西安。

第九大队(大队长刘超然,副大队长龚颖澄) 驻曹娥。

第二十六中队:中队长王汉勋,拥有攻击机10架。驻蚌埠

第二十七中队:中队长孟广倍,拥有攻击机10架。驻蚌埠。笕桥中央航校暂编大队(大队长陈有维)  驻笕桥。

第三十二中队:中队长张伯寿,拥有轻轰炸机9架。驻笕桥。

第三十四中队:中队长邓堤,拥有驱逐机9架。驻笕桥。

第三十五中队:侦察机9架。驻笕桥。

独立第十三中队:中队长李逸阶,拥有轻轰炸机7架。驻徐州。(www.xing528.com)

独立第十八中队:中队长杨一白,拥有轻轰炸机9架,侦察机3架。驻广东。

独立第二十中队:中队长敖源清,拥有轻轰炸机9架。驻汉口

独立第三十三中队:拥有驱逐机9架。驻四川。

当时中国空军的飞机主要集中在南昌。1937年7月底,各航空部队按计划转至华北及南京地区。

制造七七事变后,日本在向华北调集重兵,准备进行作战的同时,也在积极准备出兵上海,伺机把战争由华北扩展到华中。8月上旬,日本海军向淞沪地区增派兵力,集结舰艇,上海形势十分紧张。8月9日,驻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和水兵斋藤与藏,肆意驱车闯入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内,与中国保安队卫兵发生冲突,被当场击毙。日军立即以此为借口,提出撤退保安队、拆除防御工事等无理要求,遭到中国政府拒绝。于是8月13日,驻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向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当即予以猛烈反击,淞沪抗战正式爆发。

日本海军向上海发动进攻时,其“特设航空部队”的计划为:陆上轰炸部队,集结于大村、台北及济州岛机场;“龙骧”“凤翔”“加贺”号等三艘航空母舰秘密集结于马鞍列岛水域,形成对上海及远地区攻击中国空军基地、城市和交通等目标的有利态势。攻击轰炸的重点目标为南昌、南京、句容、蚌埠、广德、杭州等地的机场;陆上轰炸部队负责远距离轰炸,舰上飞机负责对上海附近中国空军基地的攻击;其水上侦察机负责舰队的防空和协助地面部队作战。攻击轰炸的目标分配:第一联合舰队木更津航空队轰炸南京,鹿屋航空队轰炸南昌。“龙骧”“凤翔”号航空母舰第一航空战队攻击轰炸杭州、虹桥。“加贺”号航空母舰的第二航空战队攻击轰炸句容、广德、苏州。水上侦察机,负责上海附近地区的防空及协助陆上部队作战。攻击时机,于陆军派遣部队在上海登陆之前根据情况实施空袭。

面对日军的增兵、集结,中国空军深感大战迫在眉睫,被迫改变原订的北上作战计划,抽调兵力南下,将主力向华东集结,以保卫首都南京及上海。

8月13日上午10时,中国空军前敌总指挥周至柔召集中国空军最高指挥机构航空委员会紧急会议进行作战部署。这些从未与外国侵略者进行过空战的空军高级指挥官们,知道自己军事生涯中最为关键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将身系民族安危,迎接生死考验。会议一直进行到14时,发出《空军作战命令第一号》:

一、上海之敌,约陆军7000人(编者注:实为敌海军陆战队4000多人),凭借多年暗中建筑之工事,及新近集中之大小兵舰约30艘,有侵占上海、危害我首都之企图。连日以来,敌水上侦察机两架或三架,陆续侦察我宁波、丽水、杭州、阜宁、海州诸地,其有无航空母舰在远海游弋,我正侦察中。

二、空军对多年来侵略之敌,有协助我陆军消灭盘踞我上海之敌海陆空军及根据地之任务。

三、各部队应于14日黄昏以前,秘密到达准备出击之位置,完成攻击一切准备。

四、各部队之出击根据地如下:

第九大队  曹娥

第四大队  笕桥

第二大队  广德、长兴

暂编大队  嘉兴

第五大队  扬州

第六大队第五中队  苏州

第六大队第四中队  淮阴

第七大队第十六中队  滁县

第八大队大校场

第三大队第八中队  大校场

第十七中队  句容

五、各部队于明日(14日)开始移动,以16点至18点到达根据地为标准,其由现驻地出发时间,由大队长定之,已驻在各根据地之部队,可就地休养准备。

六、各大队可以大队或中队成队航行,但须避开省会及通商大镇,第四大队可在蚌埠加油。

七、每飞行员可带极简单之寝具。

八、到达后须迅速报告。

九、出动开始日时刻另行命令。

十、各大队长(第七大队长除外)于14日10时到京,面授机宜。

十一、余在南京航空委员会

右令

空军总指挥  周至柔

副总指挥  毛邦初

根据此命令,中国空军主力南下,协助淞沪地区陆军部队作战。

8月14日,中国空军奉命出击,在恶劣天气中,正式开始对日作战,捍卫祖国的领空。

▲正在预备去摧毁敌人的我军轰炸机队

空军第五大队第一个接到命令,追击长江向东逃窜的日军军舰。3时30分,第二十四中队长刘粹刚首先率领9架霍克-3驱逐机从扬州起飞,沿长江向东搜索。当飞机飞到吴淞口外时,发现敌舰,立即发动攻击,第一枚炸弹未中目标,副队长梁鸿云又投下第二枚炸弹。此弹击中日舰尾部,立刻升起了滚滚浓烟。上午9时许,大队长丁纪徐率领8架霍克机,自扬州飞上海,在南通附近击中一艘日驱逐舰。下午2时许,刘粹刚再次带领了3架霍克机飞往上海攻击日军据点。到达预定目标后,即俯冲投弹。副队长梁鸿云驾驶的2401号飞机被躲在云中的日机击中,梁鸿云身体多处中弹,在虹桥机场降落。后因伤势过重殉国。

驻安徽广德的第二大队的飞行员们,8时许,在副大队长孙桐岗率领下,驾驶21架诺斯罗普式轻型轰炸机起飞,轰炸上海吴淞口的日军舰及公大纱厂、汇山码头等地的日军据点。下午2时40分,21架飞机经补充弹药后,再次出动,轰炸公大纱厂、汇山码头及四川北路的日军上海特别陆战队司令部,多次击中目标。日军在高楼上架高射炮机枪回击,第二大队907号飞机中弹,飞行员任云阁阵亡,飞行员祝鸿信驾驶伤机降落于安全地点。另一架飞机负伤后,在返航途中坠毁,飞行员张传谋牺牲。

▲8月14日上午10时,我空军为配合地面部队的攻围战,轰炸黄浦江水面上的敌舰和陆上日军据点。

同一天,除第五大队和第二大队外,暂编大队第三十五中队和第三十四中队分别在队长率领下,出动飞机轰炸公大纱厂等地,多次命中目标。

至此,中国空军共出动飞机八批76架次,集中轰炸日军各重要目标,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当天,受台风影响,东海海面的日本航空母舰上的飞机无法起飞,只有停在淞沪水面上的日本“出云”号等军舰上的几架水上侦察机升空,与中国飞机周旋,干扰中国飞机的轰炸行动。

为报复中国空军,日军命令驻台北的鹿屋航空队立即出击,组成两个九机编队,每机携带两枚各250公斤炸弹,分别轰炸杭州和皖南的广德机场。下午2时50分,这18架飞机起飞,飞过台湾海峡温州上空,在到达浙江金华东南的永康时分开,分别飞往预定的目标。当日机袭击笕桥机场的时候,受到了中国空军的有力拦截,而进行此次作战的正是中国空军第四大队。

中国空军第四大队早于8月7日奉命调至河南周家口,8月13日又奉航空委员会秘令转至杭州,大队长高志航奉令赴南京接受作战任务。14日上午,第四大队接到大队长的命令,全队飞赴笕桥。下午,27架霍克-3式驱逐机冒雨先后飞抵笕桥机场。机队刚到机场,敌机逼近的警报就已拉响。从南京接受任务后赶来的大队长当即下令起飞,并跃入机舱,第一个驾机直冲蓝天。其他战机也先后起飞,向空中飞去。这时日机飞临杭州上空,第四大队的英雄们怀着有我无敌的气概,一齐向敌机冲去。在受台风影响,乱云飞舞的杭州上空,中日飞机展开了一场大厮杀。

高志航进云不久,即发现一架敌机,他在分队长的配合下,占据有利位置,将仇恨的子弹射向敌机,敌机中弹,拖着浓烟坠向地面。大队长高志航旗开得胜,在笕桥上空,在杭州上空,第一次绽开了空战胜利之花。他和战友们乘胜穷追敌机,接着飞行员梁添成又击落一架敌机。分队长郑少愚与队员配合,又居高临下先发制人,轮番向一架敌机攻击,又一架敌机坠落。

▲在杭州保img塔附近,被我军击中的敌机着火坠落的一刹那。

正当战斗紧张关头,霍克飞机的余油警告灯亮了,飞行员们不敢穷追敌机,恋恋不舍地退出战斗,相继安全返航。

30分钟的空中角逐,中国空军以3∶0的成绩,戳穿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八一四空战充分表现了中国空军官兵英勇抗日的爱国精神。中国空军旗开得胜,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激情,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后国民政府明令颁布每年8月14日为空军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