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山市丰南区1994-2011年投资3.12亿元发展社会事业

唐山市丰南区1994-2011年投资3.12亿元发展社会事业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4-2011年,投资3.12亿元,用于发展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事业。投资2.4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发展幼教事业、对农村教育实施补贴以及奖励优秀教师。2005年,该团的篓子秧歌获“中国第七届民间艺术山花奖广场舞蹈大赛”二等奖,同时获“中国乡土艺术表演成就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隆重表彰,篓子秧歌也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山市丰南区1994-2011年投资3.12亿元发展社会事业

2004-2011年,投资3.12亿元,用于发展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事业。

一、教育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理念,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投资2.4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发展幼教事业、对农村教育实施补贴以及奖励优秀教师。其中“十一五”期间(2006-2010)投资2亿元建设胥各庄实验学校、扩建银丰学校、整合扩建于庄子九年一贯制小学校(幼教、小学)、扩建第三幼儿园北园区、实施实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绿化、美化工程等。2011年,投资3430万元建设胥各庄小学、实施实验学校西扩操场和银丰学校教学楼绿化工程。使全镇各中小学的教学设施达到市、区领先水平。是年,全镇有幼儿园4所,即丰南第二幼儿园、丰南第三幼儿园、胥各庄中心幼儿园、群立幼儿园;有2所小学,即群立小学、于庄子学校(幼、小学九年一贯制于庄子学校)。有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即丰南区实验学校(由丰南区实验中学、丰南区第五、六中学与胥各庄小学、丰南区第二实验小学、新庄子小学整合组建为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丰南镇银丰学校(由银丰中学与银丰小学、大翟庄子小学、大岔河小学、杨贵庄小学整合组建的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全镇中小学在校生9923名,教职工650人。有成人教育学校1所,即丰南镇成人学校,由原银丰镇成人学校并与原胥各庄镇成人学校而设立。到2011年,丰南镇成人学校累计开设机械企业管理财会农业经济、计算机、畜牧养殖、蔬菜栽培等14个专业课程,培养毕业生4900余人;开设培训班,为企业培训专业技术人员8000余人。2007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河北省农村成人教育示范校”。

二、文化

丰南镇民间文化历史悠久。晚清时期曾经对评剧形成与发展有过重要影响的赵家班,就是魏家庄村赵寿臣创办。新中国成立初期,白石庄、艾坨子等村都曾成立过业余评剧团,每到传统节日期间,即巡回演出。此外,白石庄、艾坨子等村清末即有皮影社,有的皮影社断断续续坚持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文学创作、美术创作、书法等日趋繁荣,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作家、书画家。全镇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8人,中国曲艺协会会员1人,中国美术家学会会员2人,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2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2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人。著名的有国家一级作家马嘶(侉子庄人)、通俗文学作家杨帆里(胥各庄三街人)、版画艺术家张敏杰(胥各庄二街人)、新中国第一代优秀摄影师舒世俊(东望马台村人)等。2000年以后,随着城区功能设施的逐渐完善、城中村的拆迁改造以及文明生态村的建设,各村(街)普遍设立文艺活动、体育健身场所,实现文体活动有组织、有场所、有队伍、有特色。2004年,国丰百花艺术团成立。2005年,该团的篓子秧歌获“中国第七届民间艺术山花奖广场舞蹈大赛”二等奖,同时获“中国乡土艺术表演成就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隆重表彰,篓子秧歌也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8月,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观看该节目演出。2010年4月至10月,百花艺术团在唐人街举办56场“惠丰之韵”系列演出。2011年,全镇群众性的文艺体育活动基本实现天天有排练(锻炼)、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是年,相继组织大型文艺体育活动60余场,300佘人的花会队伍进城区表演,丰南镇迎春文艺演出、四王庄迎春文艺晚会,国丰贝钢年终汇演、“丰南杯”乒乓球比赛等;组织全镇各村(街)业余文艺演出队参加唐津运河冀东民俗文化展演40余场,并在全区精品节目汇报演出中荣获一等奖。

三、医疗卫生(www.xing528.com)

2004年,全镇以建设文明生态村为载体,推进农村公共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村村建有卫生清洁队、垃圾堆放站,户户备有垃圾箱(桶),全镇统一配备垃圾清运车,定时、定点清运各村的生活垃圾,强化镇、村、户三级卫生管理网络,建立完善以奖代补的卫生管理长效机制。2005年,被授予河北省创建文明生态村镇工作先进乡镇。

推行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5至2011年期间,镇财政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贴资金870万元,农民新型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100%和94%。

推进企业职工保险制度建设,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全覆盖,2011年,从业职工5.81万人,参保职工4.30万人,参保率75%。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机制,自2005年始,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失地农民,每人每月领取养老保险补助50元,到2011年,累计发放4900余万元。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11.75万人,参保率100%。设立扶贫济困基金,推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4-2011年的7年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及各类扶贫济困资金1238万元,年均投入177万元资金扶持弱势群体。同时对部分贫困残疾群众的危房进行维修改建。

实施农村和城镇社区卫生室建设,2006年村级卫生室达标率实现100%。2007年为城区两所卫生院增设仪器设备,加大加快医务人员的培训。2008至2011年期间,实施社区医疗卫生网点建设,原银丰卫生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医院门诊部转型为新兴社区医疗服务站,同时在水景花苑、东兴社区等区域分别建立卫生服务站,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覆盖所辖31个村庄及17个社区。同时,加快村级卫生室硬件建设,为22个试点村配备23台健康监测一体机

2004年,投资700万元建成集代养、托老、日常照料、学习、娱乐、保健于一体的老年公寓。公寓内设有配套卫生间的双人房104套及大小餐厅、医疗室、健身房、图书室、娱乐室、洗衣房、花房等,室外设有绿化庭院式休闲场所。2011年,开始探索推广新型养老模式,建成31个村级养老服务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