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磁峰学校发展历程:从义馆私塾到中远学校

磁峰学校发展历程:从义馆私塾到中远学校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磁峰学校的产生应源于早期的义馆与私塾。磁峰中学在原学校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次扩建,除去原教室,还新建了教学楼和图书室等。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中心小学校和原磁峰中学校的建筑遭受严重损坏。在各级党政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关心关爱下,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投资3000多万元修建了磁峰小学和中学,故名中远学校。

磁峰学校发展历程:从义馆私塾到中远学校

学校是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地方。封建王朝时期,磁峰无规范性学校,当地官家、富亨、财主通过聘请学问高深的知识人才为教师教育本家的子弟。教学内容主要是私塾所教的《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声律启蒙》《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等。磁峰学校的产生应源于早期的义馆与私塾。义馆创建于清光绪年间,馆址在文昌宫花园(今香楠苑)。该馆属个人投资筹办,筹办人姓贾,其名不详。辛亥革命前由秀才贾畅然继续其事业,辛亥革命爆发时停办,当时有学生近三十人。

私塾,也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形式。磁峰因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人烟相对集中的地方都办有私塾。办学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官宦人家和有钱人请有功名或才学很高的知识分子到自己家里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自己的子女;第二种是由老师自行设馆招生,稍能交得起钱粮的人家都可以将子女送进学校(义馆)学习;第三种是几户有钱人家出资出粮联合筹办,在教育自己子女的同时,也可以向外招生,以减少自己给老师的薪俸。在磁峰,三种形式都有,这些私塾主要分布在人烟密集的地方,如现在的鹿坪社区、西一村、磁峰场等地方。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磁峰按照民国政府要求,采取新型的办学机制,即官学。校址在原真武宫(现中远学校前半部分),校名为磁峰小学。学校按年龄和幼儿智力实行分级制,即一、二、三、四年级,亦称初小。学校当时有学生130余人。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招收学生达300余人,教师12人,司号1人,勤杂工1人,一年级与二年级各设两个班,三年级与四年级各设一个班,共六个班。学生统一着装,男学生穿绛麻色制服,女学生上装为蓝色,下装为黑裙。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磁峰小学改为磁峰完小,增设高小五年级和六年级,形成了一所按当时规定,学制较健全的小学制学校。

1949年12月,彭县解放,1950年元月,彭县人民政府通令复课,磁峰完小恢复了正常的日常教育工作。此后,由县人民政府拨款,在改扩建原完小的同时,增设了花塔小学。同时安排建立了桃园、庙坪、涌华、滴水小学,扩大了教学规模,使适龄的孩子基本上能上学。1958年,按照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教育方针要求,磁峰新办了小石、荷包(现辖属涌华村)、鹿坪三所民办学校,实行了公办、民办“两条腿走路”的教育机制。1960年至1961年,磁峰在蟠龙办起了农业中学,凡高小未考入初中的学生均可入校学习,当时招收学生82人,设两个班。1964年6月,学校按照“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方针,又办起了六个耕读班,招收学生200余人,使家庭困难的农民子女都能就近上学。1969年12月26日,磁峰成立了有史以来的首所中学——磁峰中学,招收学生200余人。学生按照部队编制分为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共三个班,以班设排,以排为班。校内驻工宣队、军宣队,在指导学校工作的同时,还担任政治课的教师。1970年,学校又招收了一个班,全校共有四个班,也就是四个排,班长称排长。1977年,磁峰中学设立了高中班,班级一个,50人,1979年后停办。1977年恢复高考与教育制度期间,小学称中心完小,校址在花塔村。其间兴办了莲水村(现莲花湖社区)小学、蟠龙村小学、小石村(现小石社区)小学、皇城小学、鹿坪(现鹿坪社区)小学、西一村小学、石门小学及跃进煤矿子弟学校。1979年中小学联合成立了党支部,中心完小仍设在花塔村。1982年以后,民师队伍通过考试考核,逐步转成公办教师,一直至1996年转完。中心学校校址在1982年至1984年间由花塔村迁往现在的蟠龙村一组。1984年,中心小学建在磁峰中学的东北面,附近的村小学合并到此,后因年级和班次增多,就在原农机站(现中远学校教师住宿楼)处修建了中心小学校。新学校竣工后于1988年全部迁入新校址,磁峰小学开始集中教学,各村小学陆续撤并到中心小学,至2003年教师和学生全部转到中心小学。磁峰中学在原学校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次扩建,除去原教室,还新建了教学楼和图书室等。学校规模扩大,学生增加到200余人。(www.xing528.com)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中心小学校和原磁峰中学校的建筑遭受严重损坏。在各级党政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关心关爱下,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投资3000多万元修建了磁峰小学和中学,故名中远学校。新学校于2009年8月25日正式竣工,9月1日正式开学。此外,福建投资200多万元援建了一所中心幼儿园地址在蟠龙村)。中远学校建成后,原磁峰中心小学和磁峰中学合并,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形成螺旋般的链条式教育体系,不计算幼儿园,整个学校是规范性的九年制教育学校。截至2019年,全校有初中班6个,学生200人;小学班12个,499人;幼儿园一所,216人;全校教职工共71人。

磁峰中远学校几十年来先后培养了无数杰出人才,如现已退休的中科院院士谢林,尚在岗的中科院院士高勇,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著名网络女作家周小蓉,四川天空之眼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首家无人机机场)总经理周小明,四川省诗词学会文献部主任高光俊,当代女诗人周瑜香,尚在中科院任研究员的何仕坤,尚在四川省农科院任教授的叶仕伦,尚就岗在位的博士后欧廷海,尚在东北石油大学任教授的胡绍彬,已退休的成都水电学校副校长邓启述,原温江农校教导主任刘德万,现役少将何其伟、大校米应聪等,可谓人才辈出,人杰地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