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水四合院:甘肃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天水四合院:甘肃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世纪初,秦州区尚保存明、清、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院落159处,其中大部分在近几十年来历次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扩建中被毁,其中有38座院落被列为“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院落”。由于天水市地处我国南北交通要道,受南北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传统民居建筑兼有北方建筑的粗犷和南方建筑的精巧秀美特征,南、北两种传统民居建筑装饰风格在这里得到交融和共存,更加突出玲珑剔透的品位。

天水四合院:甘肃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天水市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文化遗迹明清至近现代文物建筑十分丰富。天水市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民居建筑是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水地区的人口以汉族为主体,民居建筑艺术深受汉族历史文化的影响,属于板屋建筑文化主要流行区。史书记载“秦之西垂,民亦板屋”,故汉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其乡居悉以板盖屋,毛公所谓西戎板屋也”。

天水市传统民居建筑主要集中在秦州区。秦州区处在一条呈带状的由东向西延伸的河谷地带上,具有“两山夹峙、一水中流”的天然优良环境。清乾隆时期进士、秦州知州王宽《咏秦州》诗云:“带水环城雉,深隍治似舟。沙堤防未雨,麦陇双千秋。瓜蔓东西港,桑田下上畴。渠成他日事,井浚玉河流。”概括和展示了秦州的自然、人文美景。秦州区保存有省内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传统街巷,新中国成立时尚有160多条街巷,明、清、民国时期的传统住宅建筑比比皆是,现仅剩数十条传统街巷。著名的有三星巷,巷内古民居建筑规模宏大,由6条巷子、1条道路组成。另有71个院落,有12处名人故居。秦州区的传统民居建筑结构保存最为完整,砖木雕饰艺术最高,堪称“东方木雕艺术馆”。砚房背后巷也很著名,这里保存有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北宅子(今改名“胡氏民居”),另有3个完整的清代民居院。忠义巷内有天水最早的民宅建筑,始建于元代,1915年改建为“天水女子学校”,后改为“解放路第二小学”。

本世纪初,秦州区尚保存明、清、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院落159处,其中大部分在近几十年来历次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扩建中被毁,其中有38座院落被列为“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院落”。

由于天水市地处我国南北交通要道,受南北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传统民居建筑兼有北方建筑的粗犷和南方建筑的精巧秀美特征,南、北两种传统民居建筑装饰风格在这里得到交融和共存,更加突出玲珑剔透的品位。

天水境内雨水较多,房屋以人字顶为主。建筑装饰材料就地取材,保留木材原有的质地和色泽。受南方建筑装饰艺术的影响,堂屋、厢房、大门、庭院大量装饰精细的砖木雕饰品,活泼玲珑,以花草植物营造庭院,追求充满自由感的山水庭院氛围,展示了居住者对自然山水的亲身体悟。多数宅院在很大程度上模仿了京畿地区皇家住宅建筑形态,非常讲究宗法次序关系和礼制等级序列,石雕、木雕、砖雕富贵华丽,且与匾额楹联、书法绘画巧妙结合,流露出儒雅规范而又不失精雕细琢的工艺风格。

天水古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们的生活相对富裕,富庶人家都是庭院深深深几许,建筑材料多为砖石、土木,而不是陇东、陇中地区流行的夯土版筑形式。《直隶秦州新志》卷六《风俗》载:“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故秦诗曰‘其在板屋’。”主体房屋(上堂屋、下堂屋)的前檐台基高大,平面呈“锁子厅”式布局。“锁子厅”布局特征是建筑的明间前檐墙向内凹进一步架,这样,两侧次间的进深大于明间一步架,平面形态如同一把老式锁子,呈倒置“凹”字形,因此命名。这成为天水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

明清时期,天水地区经济和文化更加繁荣昌盛,这里远离京畿地区,封建等级制度的禁锢相对较小。明清中央政府对各类住宅建筑的等级都有明确的规定,官秩品级、社会地位和身份不同,房屋建筑的等级也不同,如三品以下的官员只能住四间大小的房屋,普通百姓只能住三间。但在天水地区,封建官僚地主和富商们的宅院往往大胆超越政府关于民居宅第的等级限制,开间扩大,柱子加长,多饰彩画,面阔五间的房屋较多。如胡氏民居、连腾霄故居等,堂屋的檐柱加长,内柱改为通柱,屋檐下多施彩绘斗拱,梁柱、额枋上涂饰彩画者较多,部分建筑雕饰龙图案。大户人家的女儿都有攀龙附凤的机会,因此,院内都修建专供待选女儿居住的绣楼。绣楼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文化伦理现象,一个家庭、一个家族能否飞黄腾达,就寄托在绣楼里居住的这位待选女儿的身上。

天水传统民居建筑中的楼阁比较普遍,楼阁多建在堂屋的两侧耳房位置,形成骑跨之势,且与后院相通。如育生巷56号院、自由路45号院、三星巷9号院等,正堂屋为一层,两侧的耳房为二层楼阁,形成两个翼楼。展示了传统礼乐秩序与建筑秩序的同构关系。

南宅子

位于秦州区民主西路。始建于明代,清代、民国时期多次维修。由两座大型院落组成,分别称为“南宅子”“北宅子”,分列在道路南北两侧,隔街相望。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宅子为明代秦州举人、山西按察副使胡来缙的宅院,建于明嘉靖至隆庆年间(1558年—1567年),迄今一直由胡氏子孙居住使用。坐南朝北,总占地总面积2239平方米,由五个院落组成(图4-46、图4-47)。分主、从两路布局,有前、后院及书院,功能明确,完美地表现了封建家庭成员间的等级关系。

主路上有两进院落,包括前院和后院;从路包括三个院落,前院为书房院、中院为仆人院、后院为杂院。大门开在倒座旁边,面阔三间,硬山顶,黑色琉璃瓦面,明间门额上有明人书“副宪第”三字(图4-48)。后人将此门的当心间改作“胡松秀之妻蒲氏”节孝牌坊。院内另有金柱大门、海棠门和月洞门,将院落空间划分得精细而合理。

图4-46 南宅子总平面

图4-48 南宅子大门门额题字

图4-47 南宅子总剖面

经过垂花门为天井院。垂花门是利用东厢房的次间改建而成,对面为一大型砖雕影壁,这是秦州区现存最大的坐山影壁。院内东面另辟一条通道进入后院、仆院及杂院,是主院与东院的分界线;西面为垂花门,门额题写“桂馥”二字,由此门可通向前院(第一进院),院内有正房。秦州区称正房(上堂屋、上房)为“正厅”或“正厅堂”,坐南朝北,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悬山顶前出廊结构,柱下施鼓形柱础。檐下施单踩斗拱,拱眼板上绘丰富的彩画图案。柱间、阑额下施透雕雀替。明、次间置六抹直棂式隔扇门,绦环板上有精美的木雕图案,稍间置四抹槛窗。屋面正脊和垂脊均带吻兽(图4-49、图4-50)。内部梁架用蜀柱承托平梁和驼峰、叉手、脊瓜柱,梁架上施用叉手的形制是明代北方民居建筑普遍存在的现象。清代时,将前院的正房改建为过厅。倒座面阔六间,稍间面宽大于明间和次间,这与明清时期官式宅第建筑的做法不相同。东、西厢房为清代续建,面阔三间,均单坡硬山顶,明间置隔扇门,次间置槛墙、支摘窗(图4-51)。后墙为土坯墙,封至屋顶。近年维修后,恢复了各房屋内的土炕和家具陈设(图4-52、图4-53)。

图4-49 南宅子前院正厅平面

图4-50 南宅子前院正厅立面

图4-51 南宅子前院厢房

图4-52 南宅子室内新做的床榻

图4-53 南宅子室内家具陈设

第二院为后院,有正房与东西厢房。正房为六檩梁架前出廊结构,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单檐悬山顶结构,屋面覆盖筒板瓦。东西厢房均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出廊单坡硬山顶式建筑。

仆人院位于主院的东侧,是主人的生活服务区,由三个小院组成。第一院是书房院,清代重建,有过门、正厅堂、倒座和佛堂等建筑。正厅堂面阔三间,木雕装饰纤小精细,雕饰题材多为琴棋书画、喜鹊梅花和博古图。倒座面阔三间,前出廊结构,单檐硬山顶,隔扇门、槛墙、支摘窗雕饰也很细腻考究。倒座的后墙即天井院的大照壁墙。院内遍植修竹、梅花等,地面用彩色石子铺成太阳、八卦九宫等图案。院落最里面建有一绣楼,是小姐参加皇帝选秀时居住的地方。单坡硬山顶,土坯墙体,高大、封闭,后檐墙上开一木窗。窗棂图案精巧雅致,前檐栏板上的木雕与伏羲庙的门窗木雕手法和风格一致。

2004年以来,天水市政府组织对南宅子进行了保护修缮。在院内移植了大量从其他地方拆除的民居建筑,破坏了南宅子院落本身的历史原真性,院落空间显得十分拥挤。在砖木雕饰工艺方面过多地融入了临夏风格,一些木构件的线脚、雕花纹样、砖缝勾抹工艺完全临夏化,失去了天水本地的传统工艺特征。

北宅子

北宅子为胡来缙之子胡忻的宅院,1616年建成。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为部队占用,现已交付地方管理。门前原有“父子乡贤”牌坊,后因扩建街道而拆除。部分建筑在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毁于火灾,后重修,建筑风格和结构改动较大。

北宅子原来有八个院落(包括前、中、后三院及5个跨院),建筑均为五开间、六架或九架椽结构。门外两侧置石狮两只,门内有大照壁。现存院落坐北向南,占地1600平方米,东南角辟门,有前院过厅、中院厅楼、东西厢房及后院正厅堂等建筑(图4-54)。

图4-54 北宅子全貌

图4-55 北宅子前院过厅

图4-56 北宅子中院正厅楼立面

前院建筑主要有大门、过厅、厢房等。大门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三架梁结构,门额正书“太常第”门匾。过厅为明代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出廊单檐硬山顶(图4-55)。此过厅采用了南方古建筑常用的厅堂贴式梁架结构,前廊的梁架采用卷棚顶形式,主体梁架为抬梁形式。卷棚顶相当于主体梁架下的天花顶,建筑风格并非天水做法,而是吸收了南方建筑室内空间处理的工艺和技术。

中院建筑有正厅楼和东西厢房,厢房为近代改建而成。正厅楼建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坐北朝南,面阔五间(28米),进深三间(15米),砖木结构二层楼前后出廊形式,硬山顶,顶覆筒板瓦,五脊六兽,完全符合明代民宅建筑礼制的规定要求(图4-56、图4-57)。脊檩上有“大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夏四月十五日建”题记。抬梁式构架,用通柱,梁架置驼峰、叉手,用材硕大,檐柱粗壮,断面呈方形,内金柱断面呈梅花形,椽子为方椽。这种建筑构件在天水地区并不多见。上层前檐柱间装雕花寻杖栏杆,每间各浮雕木栏板5块,图案有荷花、牡丹、西番莲等,图案雕刻精细繁缛(图4-58)。

图4-57 北宅子中院正厅楼剖面

图4-58 北宅子中院正厅楼

图4-59 北宅子后院正厅堂

图4-60 维修后的北宅子木雕隔扇门

图4-61 清洗后的木雕隔扇门

图4-62 恢复后的北宅子室内布局样式

后院建筑有正厅堂和东西厢房。厅堂面阔五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后檐长,前檐短(图4-59)。檐柱比前院正厅堂的檐柱高,这样有利于采光,又可做隔层,增加空间,是一种很实用的做法。

北宅子在交付当地文物部门管理后,近年政府予以全面维修,基本恢复了原有面貌,室内重新布置了原来的生活形态(图4-60、图4-61、图4-62)。

胡来缙,字仲章,秦州人。嘉靖戊午(1558年)科举人。西安大雁塔《明戊午乡试叙齿题名记》有他的题名:“胡来缙秦□□人,第四十六名。”他曾任大兴知县三年,积极革除旧弊,卓有政绩,后迁任户部郎中、山西按察副使、雁门兵备道,残于官。

胡忻,字慕之,胡来缙之子,东林党人。万历己丑科(1589年)进士,曾任山西临汾知县。在任期间,简政轻刑,廷无积案,申明乡约(图4-63)。后迁工科给事中。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明故宫三大殿(皇极、中极、建极)毁于大火,胡忻负责重建三殿时,阉商虚高工程预算造价,他发现后及时上疏揭发,省减了大量营造费用。后与顽固派内阁大臣、阉宦们展开长期政治斗争,得到明廷的支持,裁撤了陕西税监梁永,豁免了秦州等地的矿税,声震朝野,被赞誉为“北海瑞”。后告归乡里,残于故里,遗著有《欲焚草》。2011年4月,中央电视台十频道播放了《秦州大宅门》两集纪录片,详细介绍了南北宅子的历史、建筑艺术及胡来缙父子的仕宦沉浮。

连腾霄故居

图4-63 胡忻画像

图4-64 连腾霄故居总平面

图4-65 连腾霄故居虎坐门正立面

图4-66 连腾霄故居正厅楼立面

(www.xing528.com)

图4-67 连腾霄故居正厅楼剖面

位于秦州区连家巷2、4、6号。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清代修建。按南北轴线布局,一进三院,2号院为一进,4号院为二进,6号院为三进。南花园、东花园及牌坊均毁,院落尚完整(图4-64)。民国时期,连家后裔家业衰败,将2号院落卖给一曹姓回族人士,院内保存有一匾额,题“特授秦州直隶州正堂加三级纪录五次季首。太学士连腾霄立”。

2号院有正堂屋、倒座、厢房等建筑。南侧为倒座,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前出廊双坡硬山顶结构。堂屋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顶,前檐下施斗拱7朵,坐斗间置透雕吉祥纹拱眼板,明间施六抹隔扇门4扇,次间置槛墙。院北侧置一虎座门通向后院,四柱悬山顶结构,体量很大,檐下施4攒斗拱,透雕吉祥纹拱眼板(图4-65)。虎座门的两边有砖雕照壁,院落的东北面又立一砖雕照壁。

4号院为中院,有过厅和东西厢房。过厅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后出廊式硬山顶,平面为“锁子厅”式布局,前檐下施透雕卷草纹拱眼板,六抹隔扇门。东西厢房均面阔三间,硬山顶前出廊结构,门窗已被住户改装成现代钢门钢窗。

6号院多年来被住户反复改扩建,原有格局遭严重破坏,布局混乱。堂屋为悬山顶二层木楼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出廊,檐下施透雕拱眼板。拱眼板上雕“如意”“太极图”“棋”“剑”等图案。廊柱间施木雕夔龙雀替,明间装六抹隔扇门,右次间设槛窗、装四抹隔扇窗(图4-66、图4-67)。东西厢房均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顶,檐下施斗拱、透雕吉祥纹拱眼板,六抹隔扇门。院内后部建一座土木结构绣楼,前后挑出檐廊,面阔、进深均三间,檐廊栏杆间施透雕花草纹图案。

石作瑞故居

位于秦州区解放路石家巷。清代修建。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原有7座院落,7号院已拆除,现存1至6号院。各院都有两道大门,一道外门,一道垂花门。院内分别建有书房、客房、祠堂、居室等(图4-68)。正房均为五开间结构,厢房三开间,倒座三开间。

图4-68 石作瑞故居总平面

图4-69 石作瑞故居1号院北房立面

图4-70 石作瑞故居1号院全貌

图4-71 石作瑞故居2号院西房立面

图4-72 石作瑞故居3号院垂花门

图4-73 石作瑞故居4号院北房立面

1号院是主院,分前后两院,有大门三道,第一、二道门为棋盘门,第三道为垂花门,第二、三道门之间有天井院和照壁(图4-69)。前院有北房(正厅堂)三间(图4-70),南过厅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

2号院原名“书亭院”,房屋多被拆除,存西房三间(图4-71)。

3号院内的北房面阔五间,南厅房面阔五间,东西各有厢房,面阔三间,南厅房和东厢房间有一角门通向1号院。该院内保存有大量木雕门窗和垂花门(图4-72)。

4号院为“家庙院”,原有三间两层木楼结构祖先堂,已毁,现仅存北房三间,门楣书“敬修堂”(图4-73)。

5、6号院相连,5号院今改为建新巷5号,有两道大门,第一道门为棋盘门,第二道为垂花门(图4-74),两门之间有天井和照壁。有南房五间,倒座、厢房均三间。

石作瑞故居的平面设计和布局十分奇妙,在统一中有分有合,居室、书房、家庙、客房各为独立的院落,每院有独立的大门。据传,5号院是按照“八卦九宫图”构建而成,总共设有八门(四正门、四角门),东西房为“明三暗五”式布局,南北厢房为“明三暗二”式布局,八个方位加上后院,寓意“八卦九宫”。院落周长55尺,正好是1、3、5、7、9相加2、4、6、8的得数。大门内照壁上有仿董其昌书法写成的治学格言,行草兼备。砖木雕饰丰富,既有粗犷流畅之大写意,又有小巧玲珑的浮雕花卉、五福捧寿、八卦、九龙戏珠、松鹤等图案。

石作瑞,秦州人,生卒年月不详。大约生活在清乾隆初年(1736年)至嘉庆十二年(1807年)之间。祖先居住在秦州区关子镇东南朱槽沟村,世代为农,后移居秦州城西关,以“斗行”(经营粮食)为业,继为朝廷代筹粮饷军需。石作瑞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九岁能诗文,乾隆六年(1741年)辛酉科拔贡,历任四川川北、清溪知县、彭县县令、川北道台等职,颇有政绩。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摧升永宁道道台。后在平定西康廓尔喀叛乱时立功,任四川建昌道道台。晚年卸任,卒于天水,葬于秦州城西南赤峪河畔,墓碑题“大清诰授通仪大夫,历任四川永宁、建昌、川北道兵备道加按察使衔石作瑞墓碑”。

图4-74 石作瑞故居6号院垂花门立面

民国时期,石家后裔家道败落,将多数院落出卖:1号院卖给董家,2号院卖给谢家,3号院卖给石家,5号院卖给陈家,6号院卖给袁家,7号院近年在老城区改造中被拆除。今石家后裔保存有乾隆皇帝颁赐给石作瑞的圣旨、嘉庆皇帝御赐的金书十二屏以及宫廷刺绣等珍贵文物。

哈锐故居

位于秦州区澄源巷13、15、17、42号以及自由路12号。修建于明清时期。坐北面南,一进三院式布局(图4-75)。大门内立一砖雕影壁和门楼。前院有木雕垂花门,院内有南房三间,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均单檐悬山顶式,北房的梁架、斗拱有明代建筑特点。中院(17号院)主体建筑为北面的木构二层楼,面阔三间,双坡悬山顶式,前出廊结构,一明两暗格局,一层明间呈“锁子厅”式。倒座也是木楼式建筑,第一层前檐墙全部用砖砌筑,在开门处砖砌拱券门楣,这在天水境内其他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中很少采用,其处理方式完全模仿晋陕窑洞的开门方式。后院主体建筑也是一座木构二层楼(图4-76),坐西朝东,面阔三间,属晚清建筑风格,南北面各有厢房三间。各建筑的平板枋、斗拱、檐枋、雀替均有精细的木雕花卉图案,窗子为棂条组合的冰裂纹、梅花图案(图4-77)。还有八卦纹、柳叶纹窗格以及八仙木雕图案。砖木雕饰工艺精良,是天水市传统民居建筑雕饰艺术的代表。哈锐为回族人,根据回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建筑装饰皆用花草图案,忌讳装点人物和动物图案,但哈锐的祖先世代行医,雕饰八卦和八仙人物图案,暗含着传统中医阴阳平衡的生活哲理,八仙则寓意自己医术高明、手到病除。

图4-75 哈锐故居总平面

图4-76 哈锐故居后院二层楼

图4-77 哈锐故居二层楼木雕门窗

哈锐(1862年—1932年),字蜕庵,天水人,回族,出身中医世家。1883年中举人,1892年中进士,朝考入翰林院,是中国清代回族中唯一的翰林院编修。1894年任刑部四川司主事。1905年任四川璧山知县,后任宜宾知县、乐山知县,为政清廉。宣统三年(1911年)任东山县知事。辛亥革命爆发后,政局动荡不安,遂辞职归故里,创办天水火柴公司,开创小型铁厂、炼矿厂,又创办学校等地方实业。1920年被聘为陇南镇守使署顾问。他积极推动地方公益事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1928年,河州回族军阀马仲英率众攻打天水城,哈锐竭力保全了陇上名城天水,地方父老多感戴颂扬其卓著的功勋。吉鸿昌特赠他“教养兼施”匾额。哈锐擅长书法,有《哈锐诗文集》《哈锐自书年谱》传世,后人辑《哈锐集》出版。哈锐被誉为“近代中国西北之张謇”。

冯国瑞故居

位于秦州区共和巷33号。建于明代,清代重建,民国时期改扩建。共和巷的31号、33号、35号原为一座院落,属天水名人张世英家族的宅院。民国二十年(1931年),冯国瑞将33号院买下后改建,成为冯国瑞故居,为五进院布局,现存两进院和一座后花园(图4-78)。坐北向南,前堂后寝式,南北轴线上对称排列26间房屋。前院过厅三间,前后均出檐廊。倒座、四季厅与正房是双坡顶。东西厢房是单坡顶。后院正房为“明三暗五”式布局,中央三间为前后出廊形式,为客厅,两侧暗间大于明间。

冯国瑞故居整体布局体现了天水地区传统合院式民居建筑的中轴对称关系,蕴含丰富的传统建筑文化和思想。庭院和天井之间、各房屋内部空间及过渡空间布局紧凑、合理。从开敞到半开敞,从半开敞到封闭,从灰暗到明朗,空间过渡缓慢,过渡带上用影壁、垂花门、月拱门依次分隔。

图4-78 冯国瑞故居总平面

影壁坐北朝南,壁心四边嵌有线枋子,顶部檐口为仿木结构,有飞椽、檐椽、斗拱和拱垫板等雕饰,正脊两端的吻兽一雌一雄,非常奇特。二道门造型独特,由券拱门和一组三角形山花组成,砖雕暗八仙图,走马板上木刻牡丹图。

冯国瑞本人擅长书画,其宅院内随处可见他的墨宝。正房隔扇门有他墨书的冯氏家族自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大事,字体清秀;影壁上有他摹写的古人诗词(图4-79);正房两端山墙面上有他本人的画作;月拱门上分别有砖雕“诚实勤俭”和“孝慈友恭”牌匾;前院过厅两侧门各有一对楹联,东面隶书“芝兰玉树生阶砌,乔木临风听雨来”,横批“随遇而安”。其他砖木雕刻非常精细,有牡丹、月季、竹、菊、梅、兰、桃子、佛手、石榴、莲等图案。院内遍植蜡梅、石榴、竹子等,还有庞公石构筑而成的假山,营造了特殊的家居文化氛围。

图4-79 冯国瑞留在影壁上的墨书诗文

冯国瑞(1901年—1963年),字仲翔,别号麦积山樵,晚年号石莲谷人,天水人。幼年受业于晚清进士任承允、哈锐门下,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研读文史考古,后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毕业时,梁启超曾将冯函荐给当时的甘肃省省长薛笃弼,极力赞誉他的才学和智慧:“此才在今日,求诸中原,亦不可多覯。百年以来,甘凉学者,武威张氏二酉堂(即武威张澍)之外,殆未或能先也。”1929年,冯国瑞受聘为甘肃通志局分纂;1931年至1935年,任青海省政府秘书长、陕西省政府顾问等职;1938年,他竭力抢救当时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邵力子先生的大量图书并运送到天水保存,这批图书涉及西北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极具文献价值。1939年后,先后在东北大学历史系(时学校寄住汉中)、西北师范学院、兰州大学中文系等部门任教,并任西北图书馆(今甘肃省图书馆)编纂。新中国成立后,任甘肃省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省政协委员、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其家族后裔留存有1953年周恩来总理签发的任命书(图4-80)。

冯国瑞是甘肃近现代文化艺术界一位颇多建树的学者、诗人,其文学、历史、训诂、考古、金石以及书法艺术造诣颇深,已经刊行的书籍达8种、文论21篇,有目无书者8种。主要著作有《麦积山石窟志》《调查麦积山石窟报告书》《天水麦积山石窟介绍》《麦积山石窟的古代民族文化艺术》等以及诗集《绛华楼诗集》。

张世英故居

位于育生巷56号,也称“张育生、张仲武故居”。清代修建,现为天水市商务局、天水市糖酒公司办公地。一进四院布局,坐西向东,占地1200平方米(图4-81)。大门被今人改建在东北角,大门内为垂花门(图4-82)。

图4-80 1953年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冯国瑞任命书

图4-81 张世英故居总平面

由大门进入天井,即为前院,迎门有影壁一座;东面有倒座五间。影壁南侧有一木雕垂花门,可进入第二院。第二院正中为厅房,面阔五间(两侧各有一耳房),二层硬山双坡顶前出廊式,台基高于其他房屋;南北厢房各三间,单坡硬山顶,无廊;倒座三间,“锁子厅”布局,平面呈“”字形,单檐硬山顶(图4-83),屋内保存有各式古典家具和花瓶、钟表等饰件。院内植银杏树一棵,围径1.9米。两侧原有对称的两个偏院,现仅存北面的一座。在近年开展的多次旧城区改造活动中,部分房屋被拆除,增添了不少现代建筑,大量改建活动导致第二院的整体布局比较混乱。

图4-82 张世英故居院垂花门

第三院是祠堂和佛堂所在地,现改为务农巷2号,为张家后人居住,有一主院、两个跨院。过厅面阔三间,六檩硬山顶前檐廊式,梁架与斗拱上均彩绘木纹色。

最后一院是花园兼书院,花园里植海棠。

张世英(1844年—1916年),字育生,号佩莪,天水市秦州区二郎巷人。1876年举孝廉,1880年中进士,1881年授翰林院庶吉士。1883年出任山东定陶县知县,后在陕西、甘肃等地的一府、二州、十二县做官,所任之处,推行新政,革弊兴利,勤政务实,廉洁自律,明察公断,修葺文庙,慎重祀典,兴办教育,颇有政声。1912年,辛亥革命的浪潮席卷天水,黄钺与秦州志士发动了秦州起义,响应共和,宣告独立。甘肃临时军政府成立后,他任总务长,同年当选为全国教育委员。1913年任民国甘肃省税务厅厅长。1916年病逝于秦州。1941年,当地人为纪念张世英为家乡所做的丰功伟绩,改其故居所在地二郎巷为“育生巷”。

图4-83 张世英故居中院

图4-85 张世英遗像

图4-84 光绪皇帝颁赐给张世英的圣旨

张世英的一生是为甘肃教育事业献身的一生,慷慨捐资办学,创全国之最。在陕西任职期间,先后在一府两州十一县办学1124所。在秦州所辖的14县境内兴办各类新式学校、夜校、蒙学等1300余所,为甘肃新式教育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06年,他自捐俸禄创办了天水市第一座开放式“敦本学堂”,1907年改名为“亦渭学堂”(现为天水市秦州区解一小学)。清廷曾五次下旨褒奖他的功勋,光绪皇帝赞誉他为“办学尔圣”,并颁赐了荣誉诏书(图4-84、4-85)。

张世英一生著述丰富,主要有《夜分学堂课本》《韵示集》《武功县志》《自述年谱》《诗词集》等七八种。光绪八年(1882年)编著的《秦州西厢张氏族谱》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文献价值,族谱记载,天水张氏的祖先可追述到北宋时期的张俊,张世英自称是张俊的第十七世孙,张氏历代名人辈出。张俊(1068年—1154年),字伯英,北宋秦州人,曾在与西夏国作战和镇压山东、河北等地的农民起义中屡立战功。张俊之后,张镃是南宋著名诗人,著有《仕学规范》《南湖集》等;张炎(1248年—1320年)是南宋著名词人,著有《山中白云间》等。元、明、清时期,张氏家族发展成为天水地区非常显赫的家族,富甲一方,人才辈出,在商界、政界、军界、教育界都颇有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