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朝铁血迷乱:晋阳之战宇文邕率军平阳大捷

北朝铁血迷乱:晋阳之战宇文邕率军平阳大捷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月二十二日,回到长安仅五天的宇文邕,决定率军回援平阳,兵贵神速,十几天后他便来到平阳城下。战场上本来双方势均力敌,但皇帝跑了,北齐军队军心瞬间垮掉,北周军乘胜追击,取得了平阳大捷。不过,即使如此狼狈,高纬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半路上他让冯小怜披戴上宦官们从晋阳取来的皇后衣冠,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加冕仪式。宇文邕很风光地进入平阳城,见到了苦守一个月的梁士彦。

北朝铁血迷乱:晋阳之战宇文邕率军平阳大捷

考验梁士彦的时候到了!

宇文邕退兵后,北齐大军很快便包围了平阳城,随后展开了猛烈攻击,高纬亲自督战,一副不拿下平阳誓不罢休的劲头。

在北齐军猛攻下,平阳城岌岌可危,城墙的墙垛全部被摧毁,残墙差不多只有一人高,所以两军经常短兵相接。面对危局,梁士彦决心以身报国,他对手下说:“看来我们要战死在这里,我会死在你们前头。”看到主帅视死如归,北周守军更加英勇,打退了北齐一次次进攻,而且趁着北齐军稍稍退却时,城中的男女老少抓紧修理残墙,很快便修好了。

久攻不下的北齐军改变了进攻策略,开挖地道,这一招很见效,城墙坍陷后撕开了一个十余步的口子,北齐军队像潮水般涌入,正当梁士彦感到无力回天的时候,北齐军却突然停止了进攻。

这道命令来自高纬,他看到平阳即将城破,突发奇想,想让冯小怜来一起见证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所以下令暂缓攻城,等着美人来到阵前。

冯小怜觉得如此重要时刻,必须要盛装出席,于是精心化妆打扮,又是描眉,又是擦粉,涂胭脂,戴首饰,打扮好了才款款来到阵前,但黄花菜已经凉了,此时北周守军已经用木头将缺口堵上,北齐失去了最佳的破城时机。

高纬对此并不在意,他更在意冯小怜的感受。

冯小怜听说平阳城西的石头上有仙人的足迹,嚷嚷着想去参观,中途需要经过一座桥,但是这座桥在北周守军射程内,高纬担心有安全风险,下令挪用攻城的木材在远处另修了一座桥,桥修好后,高纬带着冯小怜兴致勃勃地去游玩,谁料到过桥时,桥突然塌了,两人折腾半天,深夜才返回营中。

没让冯小怜看到城破时刻,这次又扫了她的游兴,高纬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决定晋封冯小怜为左皇后,并派人去晋阳取皇后的服饰。

高纬和冯小怜天天厮混在一起,似乎忘记了此行的目的,北齐将士见状,斗志快速消退,这也帮助梁士彦创造了一个奇迹,成功坚守平阳城一个月。高纬并不着急,他觉得北周守军已是强弩之末,又没有外援,攻克平阳只是时间问题。

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因为宇文邕率军又打回来了。十月二十二日,回到长安仅五天的宇文邕,决定率军回援平阳,兵贵神速,十几天后他便来到平阳城下。

北齐军围攻平阳时,宇文邕留下的宇文宪所部就在不远处的汾河南岸,为了防备北周军队偷袭,北齐军在平阳城南挖了一条壕沟,由于这条壕沟的阻挡,宇文邕无法再前进,只好停下来,隔着壕沟与北齐军对峙。

打还是不打?高纬面临艰难的抉择,手下宠臣高阿那肱建议不打,他的理由是北齐兵虽多,但三分之一有伤病,当年神武皇帝(高欢)进攻玉璧,敌人的援兵一到,神武皇帝就下令撤军了,难道咱们的水平能比得上神武皇帝吗?不如退到高梁桥(今山西临汾东北)为好。

另一个宠臣武卫将军安吐根则是主战派,他口出狂言说:“这一小撮贼人,看我如何将他们扔到汾河里喂鱼!”

高纬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一群太监站出来说:“他们来的是天子,我们来的也是天子,而且他们远道而来,以逸待劳的我们怎么可以示弱呢?”

高纬一看连太监都“雄起”了,顿时像打了鸡血,他下令填埋壕沟,与北周军队决一死战。

这正是宇文邕求之不得的,他正为眼前的壕沟犯难,没想到北齐军队急他所急,把沟壑给填平了,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两军很快接上了火,高纬带着冯小怜远远的在后方观战,一直养在深宫的冯小怜根本没有见到打仗,她看到北齐军的左翼稍稍后撤,顿时吓得花容失色,惊呼道:“败了!败了!”听她这样一喊,旁边的穆提婆大叫:“陛下快走!”高纬慌了神,赶忙调转马头,带着冯小怜等逃离战场。

北齐大将奚长乐见状,追上来劝说高纬:“打仗时军队一会儿进、一会儿退是正常现象,如今我军并未处于下风,陛下这样离去,军心必然大乱,请陛下赶紧回去安定军心。”武卫将军张常山也随后赶来,他表示北齐军队完整无损,陛下应该回去,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派人回去看看是否属实。

高纬又一次陷入犹豫,觉得两人说的都有道理,仗还没怎么打,自己临阵脱逃确实有些不应该,但就在此时,已经被吓破胆的穆提婆扯了扯他的衣袖,低声说:“陛下别听两人忽悠,赶紧跑吧,再不跑来不及了。”

高纬听穆提婆如此说,便也不再犹豫,带着冯小怜等人向晋阳方向绝尘而去。

战场上本来双方势均力敌,但皇帝跑了,北齐军队军心瞬间垮掉,北周军乘胜追击,取得了平阳大捷。

高纬一口气跑到洪洞(今山西洪洞),稍稍松口气的冯小怜还是一如既往地注重形象,刚准备补妆,突然有人喊周军来了,冯小怜赶忙拉着高纬继续逃命。不过,即使如此狼狈,高纬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半路上他让冯小怜披戴上宦官们从晋阳取来的皇后衣冠,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加冕仪式。

高纬对这位美人绝对够意思。

他跑到高壁(今山西灵石),留下高阿那肱带着一万兵马驻守,其他军队守卫洛女寨,然后头也不回地带着冯小怜跑回晋阳。

宇文邕很风光地进入平阳城,见到了苦守一个月的梁士彦。

君臣两人上演了感人的一幕,梁士彦摸着宇文邕的胡须,泪如雨下说:“臣差一点就再也见不到陛下了!”宇文邕也禁不住热泪盈眶。

宇文邕此时又面临着抉择,是一鼓作气攻打晋阳,还是见好就收班师回朝,他想来想去,觉得一年时间两次用兵,将士已经十分疲惫,还是回师休整为上策。

梁士彦不干了,他拉着宇文邕的战马力劝道:“如今齐军遭遇大败,军心动摇,如果此时大举进攻,定能获胜,万万不能退却。”(www.xing528.com)

宇文邕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应该趁着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追击敌军,他令梁士彦继续镇守平阳,然后下令全军北上,追击齐军。

北周的将领们本以为可以缓口气了,但没想到宇文邕突然改变了主意,心里都老大不愿意,纷纷劝说宇文邕还是按原计划班师回朝,对此,宇文邕只说了八个字——“卿等若疑,朕就独往”,就是说,如果诸位有疑虑不肯去,我就一个人去。

众将看到皇帝已经铁了心,便不再说什么。

北周军队势如破竹,留守高壁的高阿那肱刚刚听到风声便溜之大吉了。洛女寨也被宇文宪攻克。

好不容易跑回晋阳的高纬成了惊弓之鸟,他召集群臣商议如何办,有的大臣建言说:“应当轻徭薄赋,安慰民心,收集残兵,背城死战,才能确保社稷无忧。”

惊恐不已的高纬哪里能听进去这样的话,他的想法是让在平阳之战全身而退的安德王高延宗留守晋阳,自己则逃往北朔州(今山西朔州),一旦晋阳有失,便可投靠突厥

群臣们纷纷表示反对,生死存亡之际,皇帝带头跑路,这仗还怎么打呢,但高纬心意已决,在他看来,性命比江山社稷更为重要。

他先暗中将胡太后、太子高恒、冯小怜送往北朔州,然后找来高延宗,命他全权负责指挥晋阳保卫战。高延宗声泪俱下,劝说高纬不要走,但高纬不为所动,高延宗还想说,旁边的穆提婆不耐烦地说:“陛下主意已定,大王不要再阻挠。”

当天夜里,高纬带着少数嫔妃和亲信离开晋阳,准备逃往北朔州,但没有人愿意去那个鬼地方喝西北风去,途中跑了不少,高纬见状只好转而逃往邺城。

最让高纬想不到的是,这些不辞而别的亲信中居然包括自己最信任的穆提婆,这位力劝高纬跑路的心腹,一出城便投降了北周。宇文邕得知大喜,他立即将穆提婆树立成榜样,封他为柱国、宜州刺史,并下诏给北齐朝臣说:“如果弃暗投明,像穆提婆一样,一概免罪。”北齐的官员看到高纬最信任的宠臣都投降了,并且获得重用,也纷纷放弃抵抗,投降北周。

高纬对穆提婆恨得牙痒,跑到邺城后,第一件事情便是逼着穆提婆的老妈,恩宠集团的核心人物陆令萱自杀,然后将其家属全部杀掉。

高纬一跑,晋阳危在旦夕,高延宗积极组织防御,就在此时,留守晋阳的老臣唐邕等人代表众将士劝进,原来的皇帝高纬不知跑到了哪里,国不可一日无主,请求高延宗登基称帝,否则晋阳军民很难同仇敌忾

高延宗是文襄帝高澄第五子。他年幼时,父亲高澄去世,便由其叔父文宣帝高洋抚养。高洋杀人不眨眼,但对高延宗却相当不错。他已经十二岁时还经常骑在高洋的肚子上,有时高洋甚至让他将尿撒在自己的肚脐中。高洋抱着高延宗说可爱的孩子只有这一个,问他想做什么王,高延宗回答说想做冲天王。高洋于是询问大臣杨愔,杨愔说天下没有这个郡名,希望能使他安于德行。于是高洋便封高延宗为安德王。

皇帝这时候已经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不仅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危险性极大,但为了能够聚拢人心,高延宗只好顺应民意,接过了这个烫手山芋。他表示:“当今皇上懦弱无能,朝政由宫里的小人把持,皇上晚上逃遁,不知去了哪里。朕承王公卿士们拥戴,现在只得暂时继承皇帝的大位。”示范效应很快显现,周边不少北齐军民前来投靠。

作为新皇帝,高延宗表现得相当不错,他把晋阳宫中的钱财和美女拿出来赏赐将士们,更让将士们感动的是,高延宗很接地气,见到每个士兵都亲自握住他们的手,不称自己为朕,而是自称高延宗,有时候还泪流哽咽地说拜托大家,众将士颇为感动,愿意以死效命。

高延宗登基第二天,宇文邕便率大军来到晋阳城下。高延宗自己守卫北门,对付北周最能打的宇文宪,同时命令莫多娄敬显守南门,段畅守东门。

高延宗身先士卒,他是一个大胖子,平日里走路都显得有些笨拙,但到了战场上就像完全换了一个人,手持长矛,来回督战,奔走如飞,无人能挡,率众击退了宇文宪一次次的进攻。就在高延宗奋力拼杀时,守卫东门的段畅等人却投降了周军,宇文邕和部分北周军涌入,宇文邕觉得攻克晋阳只是时间问题,但没想到,他险些命丧这里。

制造危机的还是高延宗,他听闻东门有失,立即率军从北门来增援,莫多娄敬显也从南门赶来,在北齐两路军队的夹击下,率先冲入城中的北周先锋部队被击溃,向城外逃去,北齐军乘势掩杀,杀死两千多周军。

宇文邕就在乱军中,他左右随从非死即伤,北齐军队追杀过来,关键时刻,刚刚投降周军的北齐将领贺拔伏恩和皮子信挺身而出,他们猛抽宇文邕的战马,然后一前一后护卫着宇文邕跑出城外,直到四更时,宇文邕才跑回大营。

高延宗以为宇文邕已经被杀,命士兵找长胡须的尸首,这是宇文邕的标志之一,找了半天没有找到。虽然让宇文邕逃脱,但北齐将士却异常兴奋,饮酒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高延宗劝阻也没有用,到最后个个喝得烂醉如泥。

深更半夜逃回大营的宇文邕,顾不上休息,连忙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该怎么办,他心里又打起了退堂鼓,本来率领的就是一支疲惫之师,又遭遇如此败仗,此时撤退是最好的选择。

不少将领同意他的意见,但大将宇文忻却强烈反对,他说:“北齐皇帝已经逃走,关东各地都已动摇,昨日攻入城中,将士有些轻敌,稍有不利,何足挂齿,大丈夫理应死中求生,败中取胜,现在已经成破竹之势,为何要丢掉大好形势呢?”

齐王宇文宪和大将王谊赞成宇文忻的意见。

刚刚投诚的北齐将领段畅站出来说了自己的意见,最终让宇文邕下定决心,他说:“晋阳城内兵力非常有限,守备比较空虚,高延宗只是在硬撑,如果继续猛攻,胜利指日可待。”

宇文邕打消撤军想法,天一亮,便组织军队攻城。

这次攻城出乎意料的顺利,酒醉的北齐军士大多还在酣睡中,高延宗拼死抵抗,但独木难支,兵败被俘,唐邕等人也都投降,只有莫多娄敬显只身逃往邺城。

宇文邕对高延宗礼遇有加,见面时主动从马上下来想和他握手,高延宗推辞说:“死人之手岂敢碰天子。”宇文邕微笑道:“你我是两国天子,没有任何私怨,只是为了百姓利益才大动干戈,我不会加害你。”说罢为他松绑,并整理好衣服。

掐指算算,高延宗的皇帝只做了四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